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

秦明剿除了三山,將戰果和疑問逐級上報,朝廷方知被盧俊義擺了一道,下旨訓斥樑中書一頓,樑中書因由丈人蔡京護航,雖折損朝廷三千兵馬,其大名府留守之位安然無恙。

樑中書爲了報答丈人提拔呵護之恩,比往年更鋪張地蒐羅了二十萬貫金珠寶貝,準備送到東京,給蔡京做生辰賀禮,這便是每年都送的生辰綱。

去年他送了生辰綱去東京,結果半路被賊人劫了,快一年了還查不出是那夥響馬乾的。想起這事,樑中書還心有餘悸,生怕這一年才重蹈覆轍。他將這份擔心告訴了他的夫人,也就是蔡京的nv兒蔡氏,蔡夫人推薦最近被樑中書看重的青面獸楊志。樑中書對將mén出身武功出衆的青面獸楊志,聞言大喜,他想讓楊志大張旗鼓地運送生辰綱:“二十萬貫金珠寶貝,就裝在二十輛大車內,然後從帳下撥出二十個禁軍士兵監押着車輛,每輛車上各chā着一把黃旗,上寫着:獻賀太師生辰綱,再派兩個廂軍士兵跟着每一輛車子。”

楊志知曉一路之上並不太平,便勸道:“恩相在上,xiǎo人也曾聽得去年的生辰綱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此去東京,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這些強人無法無天,自然不會將太師的壽辰放在眼裡,面對這些金銀財寶,他們定會搶奪。”樑中書驚道:“那就多派點人手。”

楊志身受樑中書知遇之恩,不敢隱瞞,便直言勸解道:“再派五百士兵也無濟於事,盧俊義現在流竄于山東等地,不知所蹤,不曉得他會不會半路劫掠。現在大名禁軍聞聽盧俊義之名而喪膽,到時候一聽到盧俊義來搶劫。都會慌得逃跑。”

樑中書驚道:“有盧俊義在山東潛伏,不派出上萬人馬護送,就不敢運送,但上萬人馬的調動如無朝廷差遣,便同謀反。何況上萬人馬調動所費遠超二十萬貫,真是何苦來哉。真是像你這樣講,那生辰綱不要送了。去年沒送成,今年又沒送,如此這般,豈不愧對泰山大人。”楊志稟道:“若依xiǎo人一件事,便敢送去。”

樑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說?”楊志道:“若依xiǎo人之法,不要車子,將禮物都裝成二十條擔子,打扮成生意人。再點二十個壯健的禁軍士兵,扮作腳伕挑着擔子。恩相只需要再派一個人跟着xiǎo人去。扮作生意客商,悄悄地晝夜兼程趕赴東京,只有這樣才保萬全。”樑中書道:“你說的甚是。如若這次成功押運到,本留守擢升你做兵馬都監。”楊志叩頭謝恩道:“深謝恩相擡舉。”

後來樑中書還是擔心楊志不能盡心盡力,便讓楊志立了一個軍令狀。楊志不敢辜負樑中書的重任,便籤了軍令狀,聲稱倘有疏忽,甘當重罪。

就這樣。楊志領着二十個健壯的禁軍士兵僞裝的挑夫,挑着二十個擔子上路了。樑中書派了樑府的一個都管和兩個虞候扮作客商和隨從模樣跟在楊志後面。

樑府裡的一番動作,瞞不過中情局安chā在樑府地臥底丫鬟,那丫鬟隨後發送了信息給樑府附近的中情局據點,然後一隻鴿子飛出了大名府,向梁山水泊飛去。

二十萬貫金銀珠寶足以支撐梁山義軍一年餉銀。盧俊義並沒有效仿平常農民起義時不發餉銀的做法,一是因爲跟禁軍相比,不發軍餉在還沒有特別天下大luàn時吸引不了多少人加入義軍;二是盧俊義這一世大商人出身,梁山義軍左手從他手裡拿過餉銀,右手又jiāo給了他開辦的各種店鋪。盧俊義規定一般不容許在梁山開辦的店鋪之外消費。féi水不流外人田。

盧俊義有意染指這二十萬貫。另外也想引出晁蓋吳用等人。正當盧俊義不知道怎麼通知晁蓋等人又不露出痕跡之時。從晁蓋地村莊發出一個信息。赤發鬼劉唐已經潛入東溪村告訴了晁蓋有關生辰綱地事宜。早在三個月前。盧俊義就派人去投奔“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地。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地東溪村保正天王晁蓋。果然這時收到了奇效。

盧俊義便命拼命三郎石秀率領中情局行動處地一些特工。在武松警衛營地配合下。看一幕螳螂捕蟬地事蹟後。再做一個黃雀。

蔡京地生辰是六月十五。從大名府到開封挑擔步行需要走上半個多月。所以楊志上路地時間便是五月二十。到了山東地界已經到了六月份。

六月三伏天。驕陽似火。酷熱難耐。楊志爲了謹慎起見。催促士卒快快上路。好早點度過響馬橫行地山東地。奈何樑中書手下地都管虞候和禁軍士卒不體諒他地苦心。再加上楊志有些急躁。對士卒非打即罵。搞得下面怨聲載道。

他們在山東之地行了四五日。並無什麼異常。這一天正是六月初五。一輪火紅地日頭當空照。天上沒半點雲彩。四處暑氣橫生。蒸騰騰地。彷彿世界便像是在火爐一般。

楊志這個衰鬼沒有半點幸運地遇到了晁蓋、吳用、劉唐、阮氏兄弟、白勝等七人。白

日鼠白勝扮作挑酒的漢子,原來挑上黃泥崗的兩桶酒都是好酒,另外六個扮作賣棗的商販,先喝了一桶,劉唐又揭開另外一桶的桶蓋,取了半瓢來喝,故意讓楊志那些手下看着,讓他們放心。然後吳用去松林裡取出蒙汗yào,抖在瓢裡,故意裝作還來搶酒喝,用瓢去盛酒時,那yào已經攪在酒裡了,那白勝假意不讓吳用再喝,劈手將吳用手中的瓢奪下,將那些酒倒進了桶裡。這些計策都是吳用的主張,喚做智取生辰綱。

盧俊義這次也跟着石秀、武松率着中情局行動處的人馬,埋伏在松林地另一側,用自己親手磨製的單筒望遠鏡,細細地看了智取生辰綱這一幕,心中不住地冷笑道,吳用每每獻出的計策,總是讓人假扮,這樣的伎倆還每每得逞,足見宋人承平日久,心思單純,饒是經歷過一些風波的楊志也看不出來,如果換了見識過現代太多騙局的盧俊義上場,吳用無用。

結果楊志等人被吳用的詭計騙過,紛紛買酒來喝,結果頭重腳輕,渾身酥軟,倒在地上,眼睜睜看着。晁蓋等人從松樹林裡推出七輛大車,把車上的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那二十擔金珠寶貝都裝在車子內,遮蓋好了,便一直望黃泥岡下推了去。

晁蓋等人歡天喜地,滿心想回家做個大財主,就在這時,吳用突然叫道:“不好,有埋伏!”吳用的話音剛落,就從黃泥崗兩側的密林裡shè出十幾只箭,晁蓋等人在夏日扮作商販都是輕裝打扮,沒有防護之下,都身中一二箭,那箭矢沒有多大力道,而且都沒有shè中致命之處,但奇怪地是他們開始全身發麻,渾身動彈不得,只得眼睜睜地看密林裡竄出十幾個蒙面漢子,搶走了七輛大車,不過還是從車上拿了一些珠寶,丟在晁蓋等人身上,隨後這些人將晁蓋等人拉到密林裡,隨後便撤了。

原來鼓上蚤時遷和神醫安道全等人聯合研製了一種yào物,塗在箭矢上可致人麻痹。

這時,因爲楊志喝地酒少,醒得快,爬將起來,看剩下的那些人,都口角流涎,動彈不得,楊志指着那些人罵道:“都是你這廝們不聽我言語,連累了灑家,丟失了生辰綱,害得灑家有家難回,有國難投。”然後他拿了朴刀,嘆了口氣,一直向山岡下走去。

那二十多個人到了夜裡二更,方纔得醒,盤算商量定了,都將過錯推在楊志身上,第二天這些人就去濟州衙mén首告,以蔡京樑中書之權勢,威迫濟州知州儘快破案。

楊志提着朴刀,悶悶不已,望南行了幾十里路,走到cào刀鬼曹正原來開辦地酒館裡,身無分文,想喝霸王酒,被曹正揪着,兩人比了一番武藝,隨後罷手相認,再擺開酒宴。

飲酒中間,曹正問道:“制使緣何到此?”楊志把做制使失陷花石綱,並如今又失陷了樑中書的生辰綱一事,從頭備細告訴了。曹正問道:“制使如今怎生打算,要投那裡去?”

楊志道:“灑家yù投梁山泊,去尋你師父林教頭。俺先前在那裡經過時,正撞着他下山來,與灑家jiāo手。王倫見了俺兩個本事一般,因此都留在山寨裡相會,以此認得你師父林沖。王倫當初苦苦相留,俺卻不曾落草,如今臉上又添了金印,卻去投奔他時,好沒志氣。因此躊躇未決,進退兩難。”

曹正大笑道:“制使不知梁山已經換了主人,白衣秀士王倫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又yù謀害上山投奔地yù麒麟盧俊義盧員外,被我師父當場火拼殺了,現在奉盧員外爲梁山寨主,盧員外雄才大略,銳意整頓梁山義軍,現在已有上萬人馬,可比當年瓦崗義軍。楊制使跟盧員外有舊,不如前去投奔與他。”楊志聞言大喜,便在曹正的帶領下投奔了梁山。

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六章 少華山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六章 整編山東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二十一章 擒下惡婦孫二孃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十九章 破廟第八十七章 籠絡下屬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
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六章 少華山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六章 整編山東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二十一章 擒下惡婦孫二孃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十九章 破廟第八十七章 籠絡下屬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