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

一旁的沒羽箭張清看在眼裡,氣在心裡。這董一撞真是不知進退,明明盧員外一直給你面子,你卻不要。看看盧俊義就要因爲退讓幾次險些被董平傷到了,張清再也看不下去了,從兜囊取出石子,瞅準董平,猛地一擲。這張清的飛石絕技煞是了得,就這一石,將董平打翻在地,頓時昏厥過去。

由於董平下練武場時喝令下屬都在場外候着,此刻這場地裡也只有他們三人。盧俊義忙下馬跟張清一起把董平擡到一邊。張清這一石正打得董平的氣xùe上,當時只是背過氣去,並無嚴重內傷,過了一會就醒了過來。

董平睜開眼,看到盧俊義後,就想爬起來上馬再行廝殺。

張清在一旁拉着他:“賢弟,盧員外剛纔多番相讓,你怎不知,不要如此不知進退,跟如此一位英雄爲敵非是好事。聽愚兄良言相勸,化干戈爲yù帛,盧員外公認的天下第一,天下英雄共相欽敬,你我有何看不開地呢?”

張清平素跟董平比試,從未動過飛石,在槍法上自然不如董平,董平一向對張清並不佩服,但剛纔一石擊倒董平,董平內心對張清頓時大爲敬畏,聽到張清方纔的話也思考良久,終於釋懷了心中的不忿,上前給盧俊義行了個大禮:“員外哥哥,愚弟剛纔多有冒犯,望請海涵見諒。”

盧俊義本就有心籠絡這兩位,於是趕忙扶起董平。笑道:“董賢弟的心思,愚兄明白,我剛出來闖dàng地時候,遇到名氣大的人物,也是這般計較。後來細想,爲何要非跟別人比個高下,自己能戰勝自己,一天天進步,那纔是關鍵。”董平張清深以爲然。

董平盧俊義相逢一笑泯恩仇。三人把酒言歡,相見恨晚。盧俊義在董平處留了兩天。跟董平討教了一下雙槍技藝,跟張清也瞭解一下他的飛石絕技,同時將自己的一些功夫也稍微透露了一下,這樣的坦誠讓彼此的友誼突飛猛進。

在東平府裡跟董平張清一起混了兩天。在這兩天裡盧俊義將平生所學盡數展現,同時也展現了一個偉大穿越者應有的王霸之氣,震得董平張清兩人心服口服。董平由原來的嫉妒嫌棄變成了現如今的五體投地。

原著中盧俊義對上張清是在盧俊義剛加入梁山時,率隊攻打張清的東昌府。當時盧俊義還沒有從一個大財主順利地轉變成一個統帥,結果遇到沒羽箭張清和他兩個彪悍手下(一個喚做花項虎龔旺,渾身上刺着虎斑,脖項上吞着虎頭,馬上會使飛槍;一個喚做中箭虎丁

得孫,面頰連項都有疤痕。馬上會使飛叉)就沒轍了。盧俊義提兵臨境東昌府,張清一連十日,不出廝殺;後兩日出來jiāo戰,連敗郝思文和項充,盧俊義許是怕了,就差白日鼠白勝去搬救兵。盧俊義和張清沒有jiāo手地記錄。但從上面可以看出來,盧俊義已經怕了張清了。

這番相見,盧俊義料想肯定不能說服這兩位市級警備司令成爲自己xiǎo弟,日後上了梁山還是要跟這位沒羽箭張清碰面的,如果到時候自己上去敗了,太影響自己的威望。爲了日後在武功上能夠成爲梁山的號召,則必須現在觀察或者說磨蹭着討教沒羽箭地飛石絕技。

張清對盧俊義沒有太多戒備。他怎麼能想到兩人會在日後能對陣呢。畢竟盧俊義現在是一個笑容可掬人畜無害地大財主。換句時髦話。是跟張清都屬於統治階級和既得利益集團地一份子。怎麼看兩人之間都不會發生什麼階級鬥爭。所以張清將飛石地一些簡單技巧jiāo給了盧俊義。當然不會白白地教授。盧俊義還將自己地槍法傳授了一點給張清。

張清手持一把鋼槍。他在槍上地造詣可以說是二流中地末流。如果沒有飛石隨身。盧俊義甚至不放心他上戰場。徵方臘時張清跟隨盧俊義大戰獨鬆關。爲給周通報仇。與董平步行殺至關上。酣鬥之中。爲救董平情急之下用力過猛。槍刺樹身拔之不出。厲天閏乘機一槍刺死張清。就這樣。飛石虎將血染獨鬆關。原著中張清在盧俊義統帥下犧牲地。憑空給現在地盧俊義一些內疚情緒。所以也就刻意地多傳授了張清一些保命槍法。

張清地飛石絕技目前是遠遠沒有盧俊義地槍bāng功夫有名。畢竟盧俊義現在號稱河北三絕。槍bāng天下無雙。看似張清地飛石絕技沒有盧俊義地槍法含金量高。所以張清見盧俊義如此豪俠慷慨不藏私。便很不好意思地將自己地飛石絕技也多傳授了一些給盧俊義。

盧俊義後世今生都是極爲聰明地人物。習武天賦甚高。張清教授地也很清楚。盧俊義短短三天時間也練就了飛石絕技。只不過遠比不上張清使得厲害。但如果再配上盧俊義本身神乎其技地槍法。絕對可以笑傲沙場。無人能敵。

張清原來學習槍法沒有遇到名師。好朋友董平地雙槍技藝也不適合自己。現在盧俊義單槍技藝冠絕天下。正是一個好老師。在盧俊義地悉心調教下。張清地槍法進步神速。一日千里。可以說。如果張清繼續練下去。等上了梁山。不用飛石。也可穩居八驃騎之列。不過盧俊義是不會搞那些沒有意義地排名地。

在盧俊義學會了張清地飛石絕技就跟張清對陣。任由張清丟飛石。原來張清媲美“xiǎo李飛刀例不虛發”地“沒羽飛箭例不虛發”在盧俊義這裡頓成泡影。張清沒有一次能砸中盧俊義地。而換董平上去。十次只能躲開兩三次。張清極爲佩服盧俊義地習武天才。盧俊義跟張清比試過槍法後也極力稱讚張清也是習武奇才。

張清和董平也都算是世代兵家,雖然比不上關勝和呼延灼來頭那麼大,也是自幼秉承家教,熟讀兵法。盧俊義在跟兩位討論軍事兵法時,也不露聲sè將自己的滿腹經綸擺了出來,惹得張清和董平忍不住地嘆息,朝廷沒有識人之明,如此大才不爲國家所用,真是làng費。

盧俊義也很滿意兩位地兵法造詣,看得出來,張清可以培養成爲一個有勇有謀獨當一面的帥才,而董平則是一個兇猛強悍的騎兵大將。

盧俊義同時將皇甫端在大名府的舉動都告訴了張清,張清也爲這老友如今良好的經濟狀況高興不已。

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十六章 改判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章 賤貨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九章 除心患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六章 改判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八章 實情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
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十六章 改判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章 賤貨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九章 除心患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六章 改判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五十五章 出書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五十七章 後宮編制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八章 實情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