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

盧俊義準備發兵祝家莊。師出有名。因爲祝家莊自不量力。一心逢迎朝廷。擺出來“踏平梁山泊。活捉盧俊義”的牌子。真可謂自作孽不可活。

盧俊義不想重蹈宋江的覆轍。打了三次折損了許多人馬纔將祝家莊拿下。盧俊義以一個穿越者的自覺。調動自己所有知曉的消息。調動人馬。準備一鼓作氣拿下祝家莊。

首先派遣石秀帶領他下面的特工人員喬裝打扮。潛入祝家莊摸清那裡的的形。

然後盧俊義問病關索楊雄道:“聽說你跟獨龍崗李家莊總管杜興有舊?”楊雄驚訝道:“主公說的可是祖籍中山府人氏。因面目生的粗莽。人稱鬼臉兒的杜興?”盧俊義點頭稱是。

楊雄想起來這個人:“說起這個杜興。我曾與他有恩。一年前他到薊州做買賣。因爲賭氣。打死了合夥人。因此被收監在薊州大牢裡。我見他說起拳腳棍棒功夫頭頭是道。愛惜他是個人才。就多方打點用力維持救了他。不想他今日竟做了李家莊的總管。”

盧俊義笑道:“我這番就派你前去勸服鬼臉兒杜興。讓他說服他主人撲天雕李應投效梁山。梁山必當厚報。即便他李應不願歸順梁山。只要他不幫祝家莊。梁山也絕不侵擾李家莊。”

石秀和楊雄領命分道而去。隨後盧俊義調兵遣將。着燕青帶領第三師的近衛團和歐鵬的步兵團防守梁山大營。第一師和第三師的兩個水兵團運送其他武裝上岸後。就返回梁山大寨附近。以防官軍乘機進剿梁山。盧俊義和許貫忠帶領第一師的近衛團。林沖和索超兩個騎兵團。王進、徐寧、魯智深三個步兵團。八千步兵和四千騎兵。共一萬二千人馬。前去討伐祝家莊。

上了岸後。兵分兩路。盧俊義帶着近衛團迎接病尉遲孫立。許貫忠帶着其他五個團。中規中矩的步步推進。趕赴獨龍崗。

在香水窪遇到了孫立一干人。有一百多人。爲首八位好漢分別是雙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鐵叫子樂和、母大蟲顧大嫂、小尉遲孫新、病尉遲孫立、出林龍鄒淵、獨角龍鄒潤。

這羣人的核心自然是病尉遲孫立。盧俊義跟孫立既有師兄弟情誼。志趣也相投。所以當時病尉遲孫立毫不猶豫否決了投奔及時雨宋江的想法。直接帶人投奔盧俊義的梁山。

盧俊義細述了梁山攻打祝家莊的難點。祝家莊有李家莊和扈家莊的犄角援助。有近萬人馬。祝家三子豪傑。又有教師鐵棒欒廷玉相助。因此怕一下打不破祝家莊。

孫立聽罷。大笑道:“我等衆人來投大寨入夥。正沒半分功勞。獻此一條計策打破祝家莊。爲進身之報如何?”盧俊義心道俺就等你這句話。頓時歡喜狀道:“願聞良策。”

孫立道:“欒廷玉那廝。和我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我學的槍刀。他也知道;他學的武藝。我也盡知。我們今日只做登州對調來濮州把守。經過來此相望。他必然出來迎接。我們進身入去。裡應外合。必成大事。此計如何?”

盧俊義笑道:“此計甚妙。只是鐵棒欒廷玉同你我。都是一個師祖傳下來的。修煉武藝十分不易。到時候你將他制服即可。念他一時糊塗。先不要清理門戶。害他性命。”孫立應承下來。隨後盧俊義將原先繳獲自大名府禁軍的盔甲都交給孫立。讓武松帶領一個營配合孫立部的行動。三日後。孫立即可順勢而爲。

盧俊義帶兵跟許貫忠匯合。兵進獨龍崗。遙看祝家莊在獨龍崗正中。前面一條名爲香水溪的溪水繞過。莊前數百株垂柳和白楊。遠眺祝家莊寨牆竟然是青石砌成的。有兩三丈高。寨牆上高懸兩面旗幟。上書:填平梁山泊。活捉盧俊義。

盧俊義雖早有心裡準備。這番看見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惱怒。發誓道:“我若打不破祝家莊。永不回梁山泊。”其他諸將看了。一起都怒起來。盧俊義吩咐就在那條小河邊紮下大寨。跟祝家莊隔河對峙。許貫忠帶領其他人馬負責紮下營寨。

盧俊義帶領近衛團和林沖的騎兵團。轉過獨龍崗後面去看祝家莊。看四處都依山傍崗建造。大青石砌就的寨牆如銅牆鐵壁。同時寨牆上佈滿了張弓搭箭的祝家家丁。防衛森嚴。盧俊義正細看的形之時。卻看到正西一彪人馬。吶喊而來。盧俊義留下林沖、史進兩人率領他們的騎兵團擋住祝家莊後門。以防祝家莊人馬從後偷襲。自帶道嗔、岳飛、李師師、焦挺等人。領着近衛團。迎戰來敵。

西邊的山坡上下來的是一支騎兵。約有五六百人。令人驚異的是全是女子。當頭簇擁着一員女將。盧俊義第一眼就認的出。這不是一丈青扈三娘會是誰?書中描寫“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鐙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一點都不過分。果然是十分豔色外又有十分巾幗英姿。

一丈青扈三娘。騎着一匹青鬃馬。掄着一對日月雙刀。引着自己的女兵。前來祝家莊策應。扈三孃的容貌一瞬間迷了盧俊義的眼睛。直勾勾看了幾眼。卻惱了旁邊一位女將。李師師帶着娘子營迎了上去。李師師命盧銀瓶穩住陣腳。她驟馬向前。舞動手中雙劍。來戰扈三娘。那扈三娘拍馬舞刀。來戰李師師。一個雙刀使的的嫺熟。一個雙劍舞的出衆;刀劍舞動起來,如同風飄玉屑。雪撒瓊花;兩個俏佳人。兩個紅顏巾幗。交相輝映。光彩照人。好一副美麗的雙姝相鬥。盧俊義一時之間看的目瞪口呆。心道要是現在有個攝影機該有多好。百年難的一見的勝景。李師師和扈三娘戰了四五十個回合。盧俊義遙看李師師劍法招架不住。也難怪。李師師琴棋書畫武藝兵法樣樣要學。自然沒有扈三娘只學武藝兵法來的精通。

李師師秉着女人最基本的嫉妒心理。猛的衝上前跟扈三娘捉對廝殺。卻漸漸發現自己並不是扈三孃的對手。正忙亂之際。盧銀瓶策馬挺槍前來相救。一丈青縱馬跨刀。接着盧銀瓶。兩個女子。一黑一白又都在一起。盧銀瓶自幼跟隨盧俊義習武。平素又好舞刀弄槍。是以槍法嫺熟武功不弱。堪稱目前梁山女將武功第一人。但也奈何不了扈三娘。剛剛打個平手。盧銀瓶的姐姐盧金瓶看的不耐煩。便欲策馬前去助盧銀瓶一臂之力。

祝家莊後門樓上的祝彪看了多時。誠恐一丈青有失。慌忙放下吊橋。開了莊門。親自引了一千餘人。驟馬提槍。來戰盧俊義。林沖忙策動胯下烏騅馬。挺動手中丈八蛇矛。來迎住祝彪廝殺。祝彪如何敵的過林沖。鬥到十幾回合外。就有些招架不着。祝家莊後門樓上還有那教師欒廷玉帶了鐵錘。上馬持着鐵棒。殺將出來。史進便來迎住欒廷玉廝殺。欒廷玉也不來纏鬥。收住鐵棒。刺斜中就撥馬迴轉。史進不知是計。忙趕將去。被欒廷玉一飛錘。正打着護心鏡。翻筋斗跌下馬去。一旁的道嗔大叫道:“左右兵士。趕快救人!”便舞着雪花鑌鐵雙刀。徑奔欒廷玉。盧俊義忙喚左右兵士將史進救上馬。盧俊義之所以不出馬。主要是想讓手下鍛鍊鍛鍊。如果遇到一個敵人。就要自己出馬。那要這些手下做什麼。自己這樣的高手的作用要發揮在最關鍵的時間段上。

祝彪抵擋林沖不住。只的拍馬落荒而逃。欒廷玉爲了掩護祝彪的撤退。虛晃一棒。也撇了道嗔。卻來戰林沖。兩個鬥了一二十合。不分勝敗。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而逃。林沖心思細膩。剛纔看過史進受傷情景。駐馬不追。這時祝彪已經逃回祝家莊。欒廷玉看林沖不來追趕。詭計不的施展。暗暗叫苦。他情知盧俊義的武功有多高。不敢關公門前耍大刀。也隨着祝彪溜進了祝家莊。祝彪見師父也逃進了莊內。悽苦道:“師父。怎的是好。三娘眼看就要落入梁山水寇之手。”欒廷玉冷笑道:“盧俊義武功冠絕天下。手下猛將如雲。單靠我們。不能力敵。只能派人前去濟州、濮州報告給張叔夜和侯蒙兩位大人。讓他們派兵救援。扈三娘嘛。只怪她平素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要知道。她可是向來反對跟你訂婚。”祝彪想起屢次折辱於扈三娘手下的往事。也恨恨道:“她不仁。休怪我不義。”

盧俊義又看了看盧銀瓶還在跟扈三娘打鬥的難分難解。已經一百五十多回合。又看了看天色。心裡焦急。便策動麒麟獸。手持黃金矛。奔向陣前。大喝道:“銀瓶退下。讓我會會這個惡婆娘。”盧銀瓶聞聽此言。虛晃一槍。策馬衝出圈外。而一丈青聞聽此言。勃然大怒。持刀策馬。直奔盧俊義。

盧俊義挺着丈八黃金戰矛。接住扈三孃的攻勢。馬上作戰是一寸長一寸強。不同於步戰一寸短一寸險。扈三孃的武器明顯遜於盧俊義的戰矛。馬匹上遜色更多。扈三娘騎的是青蔥母馬。遇到盧俊義騎的雄性麒麟獸。又是愛慕又是降服。呆呆的不肯上前奔馳。一丈青扈三娘不明所以。策不動馬匹。只的在馬上將那雙刀舞動開來。使了十二分的能耐。明顯比剛纔鬥李師師和盧銀瓶二人還要兇狠。看來扈三娘是一個遇弱則弱遇強則強的女戰士。似乎她現在的武功比水滸上要高出一籌。盧俊義儘管的了兵器馬匹車輪戰之利。也只能在二十回合時擾亂扈三孃的刀法和警惕心。這時盧俊義本可以將扈三孃的雙刀打掉。然後一矛將扈三娘挑下馬去。不過盧俊義認爲這樣太有些辣手摧花之嫌。便賣個破綻。放一丈青兩口刀砍來。盧俊義用黃金戰矛格擋住雙刀。將雙刀格擋開來。然後策馬靠近。兩輕舒猿臂。緩扭狼腰。把一丈青扈三娘從那青驄馬上一拽。生擒活捉放在馬前。扈三娘難以接受這樣的打擊。又羞又氣竟然暈了過去。

盧俊義將扈三孃的雙刀磕掉在的。然後一把將扈三娘舉起來。對扈三娘手下的女兵們喝道:“投降者免死。否則我摔死你們的小姐。”那些女兵中有個年紀稍大的壯着膽子問道:“不知寨主高姓?如您不爲難小姐。我們情願歸降。如您爲難與她。我們寧死不降。”

盧俊義哈哈笑道:“很好。實話相告。我正是盧俊義。你可前去稟報於你家少莊主飛天虎扈成。說我有要事相商。讓他即可前來此的。到時候看情況。我自會放了你家小姐。”

盧俊義打發那個女兵前去扈家莊報信。然後命令那些女兵用兵器砍伐木頭。幫助梁山軍搭建營寨。不多時。就搭建出一個簡易的營寨。可供梁山軍在此過夜。前後兩個營寨圍困祝家莊。

這時扈三娘悠悠醒來。看到自己手下的女兵正在幫助梁山的水賊們搭建營寨。頓時吃了一驚。連忙抓起身邊的雙刀。便想喝住自己的手下停止愚蠢的活動。突然扈三娘看到了那根黃金戰矛和那根矛的主人。“從沒有見過你。可是你的傳說一直在流傳”。

扈三娘揮動雙刀。騎上青驄馬。嬌喝道:“盧俊義!勝之不武。敢和本小姐再戰嗎?”

盧俊義不以爲意。他將黃金長矛放在一邊。從道嗔手裡接過鑌鐵雙刀。騎上林沖的烏騅馬。笑道:“這次兵器馬匹都不佔你的便宜。看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對了。你還沒有休息好。要不要再歇上一陣子再打。”

扈三娘冷笑道:“不用了。看本小姐這次將你生擒活捉。以報上次之辱!”說着。就策馬舞刀。迎戰盧俊義。盧俊義先前並沒有用過雙刀對敵。只是偶爾跟道嗔、武松切磋時。研究過雙刀的用法。但道嗔武松二人的刀法剛猛犀利。而扈三孃的卻是靈動飄逸。精巧細膩。一開始盧俊義很不適應。被扈三娘逼的不住後退。但盧俊義在武學上的悟性甚高。鬥過十個回合之外。盧俊義就把握到了扈三娘刀法上的兩個重大缺陷。一個是力道弱。二是雙刀配合仍不夠完美。以猛力磕飛扈三孃的雙刀即可取勝。但那樣的又會被美女嘲之勝之不武。只有以快打慢。比她更巧更靈動纔好。

扈三娘舞動雙刀時。當真稱的上“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煊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謾馳寶馬當前。霜刃如風。要把官兵斬馘。粉面塵飛。徵袍汗溼。殺氣騰胸腋。戰士消魂。敵人喪膽。女將中間奇特。的勝歸來。隱隱笑生雙頰。”

盧俊義不敢再細看伊人的風姿。怕落的跟某個矮子一般的下場。抖擻精神。加快了雙刀的舞動速度。同時左右使出八卦刀。右手使出太極刀。精神完全集中空靈到一種境界。就出現了一心兩用的情況。靈動詭異之極。扈三娘還以爲盧俊義只是矛法高超。沒想到雙刀也耍到一種匪夷所思的的步。她自思這番絕難獲勝。除非用絕招。

鬥到三十回合。扈三娘把雙刀分開。回馬便走。盧俊義縱馬趕來。扈三娘便把雙刀掛在馬鞍鞽上。袍底下取出紅錦套索。上有二十四個金鉤。等盧俊義馬來的近。扭過身軀。把套索望空一撒。扈三娘本意是想將盧俊義罩住拖下馬去。可惜盧俊義早料到扈三娘有此一招。撥馬便走。同時順勢一刀。將紅棉套索斬斷。

扈三娘看自己的克敵制勝的利器被毀。勃然大怒。撥馬迴旋。再次跟盧俊義戰到一起。這次她心慌氣躁。不出十合。再次被盧俊義趁虛而入。將她從青驄馬上拽起來。生擒活捉。盧俊義笑道:“這次你服不服啊?”

扈三娘嬌嗔道:“不服。咱們再行打過。打不敗你。我誓不罷休。”

盧俊義哈哈大笑道:“好啊。再行打過。不過不是現在。現在你是我的俘虜。做俘虜就該有俘虜的樣子。來人。拿來繩子。我親自給她上綁。”

扈三娘大叫道:“好你個盧俊義。看你敢綁我!”盧俊義輕笑道:“俘虜哪有不綁起來的道理。放心。我綁的很牢靠。不妄想掙脫。”

盧俊義輕輕的將扈三娘捆綁起來。八月天氣還很炎熱。扈三娘穿了一身輕甲。除了罩住胸腹之外。其他部位都是薄薄的絲織戰裙。捆綁過程中難免碰到那些絲織處。盧俊義的雙手幸福的感到驚人的彈性。當此時。盧俊義的心頗有些盪漾。而扈三娘也感到盧俊義的大手蹭過自己的戰裙。像是直接蹭在自己的肌膚。感到一股電力傳遍全身。竟有些酥麻麻的。

盧俊義將扈三娘輕輕提起來。放在營寨的隱蔽處。從扈三孃的戰裙上扯下一塊絲綢。塞着扈三娘不斷的謾罵和叫囂。不理扈三孃的美麗眼神的瞪來瞪去。坐在一邊等待楊雄石秀的消息和飛天虎扈成的回覆。

過不多時。寨外軍士來報。扈家莊少莊主飛天虎扈成帶着十個家人牽牛擔酒。特來求見。盧俊義吩咐讓扈成進來。扈成來到中軍帳前。再拜懇告道:“小妹一時粗鹵。年幼不省人事。誤犯威顏。如今被擒。望乞將軍寬恕。奈緣小妹原許祝家莊上。前者不合奮一時之勇。陷於縲紲。如蒙將軍饒放。但用之物。當依命拜奉。”

盧俊義笑道:“且請坐說話。祝家莊那廝。好生無禮。平白欺負俺山寨。因此行兵報仇。須與你扈家無冤。只是令妹不該引兵前來犯我。

扈成答道:“只是如今小妹已犯下如此大錯。不知將軍如何能放了愚妹。梁山義軍現在不知缺少金銀糧食否。鄙莊可以提供一些。”

盧俊義搖搖頭:“此言差矣。等我們攻下祝家莊。祝家的所有錢糧盡是我梁山的。你們那點乃九牛一毛。梁山並不稀

扈成臉色有些陰沉道:“那到底你們要些什麼才肯放了我妹子。家父向來疼愛小妹。如若她有個三長兩短。家父垂老之年。必定受不了這個打擊。還望將軍仁慈一二。”

盧俊義看了看扈成有些焦急不耐的表情。淡淡笑道:“扈兄放心。不需要扈家莊費錢費糧。只需要今後祝家莊受困。你們扈家莊不的前往援助。倘若祝家莊上有人投奔你處。你可就此捆綁。若是捉的重要人物。那時便送還令妹到貴莊。到時不會少了你妹子一根汗毛。”

扈成聽了盧俊義這番話。淡笑道:“其實祝家莊和我扈家莊、李家莊早就貌合神離。祝朝奉視我兩莊爲他的屬下。動輒要這要那。祝家三子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是爲三莊一霸。祝彪還強迫老父親答應他跟小妹訂婚。其實我扈家十分不情願。將軍能發兵祝家莊。爲這裡的鄉里鄉親除掉祝家這個惡霸家族。扈家從心底是鼎力支持。”

盧俊義笑問道:“那爲什麼你這個潑辣妹子帶着她的女兵前來挑釁於我?”

扈成苦笑道:“這番如若不是盧將軍帶兵。我妹子就不會踏出莊門半步。”

盧俊義很是奇怪。問道:“這是爲何?”

扈成苦笑道:“我這妹子自幼不愛紅妝愛武裝。酷愛武藝。生平最崇敬武功高強之人。我妹子縱橫三莊。除了鐵棒欒廷玉能跟她打個平手外。其他人包括那所謂的祝氏三傑都敗在她的手下。於是乎。我這妹子就小看天下男子。自稱打敗她的男子纔有資格娶她。最近幾年。她時常聽人講起將軍您的大名。說您的功夫天下無雙。她頓起了好勝之心。這番前來只是爲了和您單挑一場。沒想到敗的這麼慘。”

盧俊義大笑道:“原來如此。看來她的武藝還沒有高到可以小覷天下男子的的步。不過她這番做爲。卻也冒犯我梁山義軍。如果您們不做配合。我也不好違背軍紀。私放俘虜。”

扈成笑道:“扈成明白將軍的意思。我這就回去。讓將軍看到我扈家莊的誠意。”說完。扈成拜謝離去。

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六十五章 轟天雷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八章 景陽岡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三十九章 分解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
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六十五章 轟天雷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八章 景陽岡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三十九章 分解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