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

等這水銀鏡子規模化生產後。盧俊義特別吩咐李琉璃做上十個最精緻的鏡子。讓玉臂匠金大堅幫忙雕花刻飾。然後送給自己的大小老婆。

諸事安定下來。盧俊義想享受幾天清淨日子。自從來到梁山沒有一天閒暇的。幾個老婆白白放在一旁。親熱的時間都很少。整天不是訓練就是打戰。要不就開會。

好不容易有個閒暇時間。就有人過來煩盧俊義。

朱武進言道:“主公平素行軍作戰。一馬當先。不避矢石。恐非君王所當爲。亦非梁山義軍之福。主公當穩坐中軍。運籌帷幄。廝殺戰陣之事交與林沖諸大將即可。”

盧俊義不好直接駁回。婉言將自己的穿越事蹟用夢中所見來表達出來。又講到自己夢到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講自己是上天屬意的真命天子。自己蒙上天庇護恩寵。不會有事的。同時反問道:“李世民、趙匡胤平素行軍作戰。也都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不避矢石。他們怎麼就沒事呢?那就是天命所歸。上天護佑。”

在公孫勝的主持下。玄教正在山東等地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尤其是梁山義軍在東平府。一萬兵馬大敗官軍十萬聯軍。被宣揚成是盤古等三神的護佑。將黎民百姓加入玄教的熱情更增強了百倍。那幾天盧俊義騎着麒麟獸。披着黃金戰甲。手持黃金戰矛連殺數將連殺近千人、連擒數將的勇猛無敵英武非凡地形象。被官軍的逃兵和宋江軍的逃兵沿路傳播。使得人們都在傳言盧俊義乃伏羲大帝下凡。拯救蒼生的。山東、河北等地前來投奔梁山的百姓絡繹不絕。很多都是衝着這個傳說而來。這個傳說正中盧俊義下懷。他便自命爲伏羲大帝下凡。

玄教發展的很快。也歸功於它推出的三個神靈的形象。首先華夏大地本來就有對這三個神靈的崇拜。這三個神靈本身就是中國土生土長地神。更容易被國人接受。更何況盧俊義匯合燕青、李師師、蕭讓、金大堅等藝術界人士。將玄教的三神盤古、伏羲、女媧的形象刻畫地更合乎大衆的審美心理。盤古地形象古樸嚴肅。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慈愛。七分嚴父三份慈父的感覺。他形象的原型是周侗老師父;伏羲的形象直接按照盧俊義的形象。面白如玉。五分威嚴五分英武;女媧。即九天玄女的形象比照的是李師師地形象。也參照了後世觀音大士的形象。幾分端莊幾分嫵媚幾分慈悲。

朱武本身是一個子不語鬼怪亂力神的人物。但是架不住身邊有一個神神叨叨法力無邊的一清道人公孫勝。更架不住盧俊義時常泄露的天機是那麼的精準。他漸漸相信盧俊義真的是天命所歸。沒準盧俊義真的是伏羲大帝下凡。聽到盧俊義地回答。朱武也釋然開懷大笑。從此不再勸解盧俊義這方面的問題。

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朱武是不能不提。不能不說的。朱武言道:“主公近而立之年。尚無正妻。也無子嗣。此事爲梁山上下將士的心腹之患。望主公早納賢妻。早生子嗣。以安吾等軍心。”這個事情最近一段時間。已經被燕青和許貫忠提過許多次了。如今朱武又提起一次。盧俊義不得不去面對歷代創業者必須面對的問題。當他成爲一個軍隊一方勢力的領袖。他的婚姻和子嗣就不單單是他自己的了。這意味着這方勢力的未來發展和持續。

盧俊義現在的女人裡面。只有錢燕兒是名正言順地妾。其他都是盧俊義沿路帶回來地。雖然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對盧俊義乃至整個梁山地名聲影響都不好。以至於飲馬川的宋江四處放出謠言。說盧俊義酷愛強搶民女。說梁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是強搶**良家婦女後又不負責任的浪子軍。

盧俊義知曉這個情況後。便順應軍心民意。乘着這段閒暇時間。舉行大婚。迎娶李師師和潘金蓮、潘巧雲、蔣瑤四女。在盧俊義目前的後宮內。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是大妻。這個就是日後的皇后。當然限額一人。目前盧俊義心中尚無合適的人選。

第二是平妻。這個就是日後的妃子。原本想限額四人。立什麼貴、淑、德、賢四妃。後來覺得這簡直是政治婚姻的天然定位。就不限名額。想跟着梁山義軍和盧俊義混的勢力送他們的妹子或者女兒過來。不能委屈人家。便定在這個位置。另外盧俊義較爲寵愛的女子也名列平妻。目前平妻內有兩位。李師師和錢燕兒。錢燕兒跟隨盧俊義的一年多時間內。讓盧俊義驚豔了一年多。不僅僅是她的相貌。更多是她的才華。文辭和書法堪稱一絕。連蕭讓和李師師都很佩服。這樣的才女自然不能委屈人家。當然納她的時候就用的是納妻的禮。這次就宣佈她是平妻就行了。不用再補辦一場。李師師更不能委屈了。她是全方面發展的才女。深通文采、武功和兵法。可謂盧俊義的賢內助。另外她身上還有跟方臘同盟之意。政治婚姻。

第三級是侍妾。也就是通常以色侍人的美女。潘金蓮、潘巧雲、蔣瑤這些女子。她們的身份來歷和才能決定她們更大的價值是在牀上取悅盧俊義。自然她們的身份也只能定在侍妾一級。盧俊義對美色是沒有什麼抵抗力的。日後侍妾的隊伍還將進一步擴大。

這次大婚自然是在梁山島上舉行的。婚前的提親、定親規矩禮儀多多。因爲都是專門的媒婆在忙。也不去管它。等到成親之日。盧俊義才知道娶妻的程序遠比納妾地過程繁瑣。盧俊義爲了表達對李師師的愛意和尊重。同時因爲李師師的父親在。便忍着耐心。聽任禮儀人員的擺弄。盧俊義父母早喪。便由他師父周侗代替做他長輩。來行使禮儀。李師師家自有已來到梁山的父親王寅來行使禮儀。

李師師的父親。摩尼教光明左使。方臘的兵部尚書王寅從江南沿海路。來到了梁山。參加女兒的大婚。王寅自然很不滿意女婿盧俊義的做法。一次性娶二個平妻三個侍妾。實在太荒唐了。把他地寶貝女兒放在跟其他女子等同的地位。他女兒可是摩尼教的聖女。真是成何體統。王寅左右不了盧俊義地決定。再加上他此行是有事相求。不得不服軟。

在聚義廳旁邊。青眼虎李雲帶着他的建築隊。在上萬人地幫助下。三天時間就蓋好了專爲主公大婚準備的新房。是磚石混合的二層樓房。共有十間。在盧俊義的刻意要求下。並沒有搞什麼雕樑畫棟。素雅大方。結實寬暢。空間足夠。一應傢俱都是盧俊義喜歡的素雅風格。

新房內開始擺設桌子。放上蔬菜、水果、酒、茶杯和茶盤、筷子和“合巹”。盧俊義開始穿上大紅的盛裝。戴上花冠。

離開家去迎接新娘李師師之前。盧俊義在周侗的帶領下行昭告先靈之禮。要拜兩次。然後從周侗手裡接過一杯酒獻祭。跪拜過許多次以後。接受周侗代替盧俊義父親下地訓導:“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

盧俊義回答:“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與此同時。在李師師的房間內。父親王寅給她做同樣的告誡:“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然後。李師師的繼母。王寅的續絃妻子整理着李師師的鳳冠和霞披。教導說:“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隨後盧俊義騎上高頭大馬。領着八擡大轎。馬麟、樂和的樂隊吹着歡快的曲子跟在後面。燕青、許貫忠、盧俊信等盧俊義地兄弟們跟着盧俊義一起去李師師家去接新娘。

到達李師師家時。樂隊和迎親的其他人都受到酒、茶的招待。還得到彩色絲綢和小飾物等禮物。然後樂隊繼續演奏曲子。催促新娘趕快上轎。

李師師鳳冠霞帔。盛裝打扮。頭上還蓋着紅蓋頭。一旦上了花轎。擡轎的人就吵嚷着討禮物。到了新家門口。又重複一次。樂隊和接新娘的人唱着歌謠。向新郎家討賞。人們顯然知道婚禮上的喧譁和熱鬧有多重要。特別是新娘踏入家門的那一刻。對於出、入而言。門和門檻具有重要的象徵性。新娘此時正在脫離一個家庭和社會身份而加入另一個。

聖手書生蕭讓因通曉禮儀。年高德劭。便做婚禮主持。司儀。分發小禮物以後。蕭讓在門口拋出炒米、豆子、小果子和銅錢。孩子們跳起來爭先恐後地抓住、搶走。然後禮貌地請求李師師走出花轎。地面上鋪着紅色的毯子。李師師踏在上面以免接觸地面。扈三娘做爲伴娘手持蠟燭引着她走。顧大娘拿着一面鏡子(用來避邪)倒退着走。兩位丫鬟扶着李師師。

進入洞房後。新娘被扶到帳子後邊坐下。盧俊義這時要爬到洞房外邊的桌子上面。媒人和姨母這樣地女姻親請求他從高處朝下面倒酒給她們喝。直到李師師地繼母出面說情纔可以從高處下來。

李師師、盧俊義入洞房後不久就被一條綵綢牽在一起。盧俊義手裡拿着一個繫着同心結的木牌。結子地另一端握在新娘手裡。然後面對面走向盧家家族祭臺。盧俊義倒退着帶着李師師走。此刻。盧家一位父母雙全的女親戚用一個秤桿或梭子捅新郎的花冠。使它聳動起來因而就更引人注目。然後行禮。李師師向盧家祖先的靈位下拜。向周圍的親戚下拜。司儀這時候會念祈禱文。拜過所有的神靈和尊長以後。李師師拉着打了結的綵帶。倒退着引領盧俊義步入洞房。此時開始夫妻對拜。李師師先拜兩下。盧俊義回拜一下。然後照此重複一遍。這就是俗稱的拜花堂。

然後作爲主婚人地蕭讓往牀上拋撒米、錢、水果、糖果等。這個行動意在激勵這段姻緣今後多產。拋撒時還要唱一些歌謠。朝東撒時。蕭讓口中唸唸有詞:“撒帳東。簾幕深圍燭影紅。佳氣鬱蔥長不散。畫堂日日是春風。”朝上方撒時。蕭讓念下列詩句:“撒帳上。交頸鴛鴦成兩兩。從今好夢葉維熊。行見珠來入掌。”鴛鴦代表夫婦對偶;夢到熊意味着一定會生男孩;珍珠象徵着懷孕;甚至於丈夫的權威也用開玩笑的方式提出。向後撒米時。蕭讓唱到:“撒帳後。夫婦和諧長保守。從來夫唱婦相隨。莫作河東獅子吼。”

把專橫、霸道的女人喻爲“河東獅”。來自蘇軾取笑一位懼內的好友陳妙常而作的詩。就在這北宋年間。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書陳希亮。亮有一兒子叫陳。此人狂放不羈。傲視世間。視榮華富貴爲糞土。儘管是官宦之後。不坐車。不載官帽。隱居龍丘。當地人不知道他的來歷。就叫他“方山子”。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兩人成爲好友。陳在龍丘的房子叫濯錦池。寬敞華麗。家裡養着一羣歌妓。客人來了。就以歌舞宴客。而陳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兇妒。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就醋性大發。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牆壁。弄得陳很是尷尬。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獅吼地典故從此確立。又因爲陳字季常。後來人們就把怕老婆的人稱爲“季常癖”。

大家聽到蕭讓唱這個。都會心一笑。盧俊義面對李師師還真的有一點點季常癖。

撒帳儀式以後。蕭讓指揮丫鬟取來一對酒杯。酒杯上用紅、綠絲線打着“同心結”。丫鬟把酒杯獻給新人行“合巹”禮。雙雙喝酒。

合巹禮以後進行“結髮”儀式。把盧俊義和李師師二人地頭髮系在一起梳成一個頂髻。在宋代。短語“結髮”普遍用來表示婚姻生活的開始。

結髮儀式以後。盧俊義會從李師師頭上摘一朵花。李師師解開盧俊義花冠上地繩結。然後花朵便散落到牀上。然後盧俊義請求放下簾子。

而在此時。禮畢後。盧俊義和李師師在新房內換好衣服。在外等候的蕭讓引領新夫婦進入堂屋。問候客人並接受客人的祝賀。然後作爲雙方的長輩。王寅和周侗多次互相道喜。婚宴就開始了。一道又一道菜端上來。

這婚禮是在梁山舉行的。自然免不了要受這山寨文化的影響。那就是將領們都紛紛灌新郎盧俊義酒。這酒不再是以前的黃酒。而是梁山自己釀地白酒。盧俊義結合景陽岡上的酒和現代的釀酒工藝。成功地釀出了高度高粱酒。

使用高粱做原料。粉碎規格以通過20孔篩的佔70%左右爲宜;大麴粉碎度20孔篩的佔30%左右爲宜。稻殼清蒸30分鐘。將丟糟起運至晾堂單獨堆放。根據估計紅糟需要的甑數。將上層的母糟起運至堆糟壩的一角。踩緊拍光。撒上一層糠殼。留着蒸紅糟用。其餘母糟也起運到堆糟壩。按先後次序一層層從下往上堆放。當起到出現黃水時。立即挖黃水坑進行滴窖。滴窖時間不得少於10小時。滴窖結束後。將下層地糟起運至堆糟壩放置中、上層糟之上。撒上一層糠殼。配料時。在上甑前50-60分鐘時。用耙梳將母糟從上至下均勻的挖出一甑。倒入高粱粉。拌和兩次。倒上一甑所需要的糠殼將糟子蓋好;在上甑前10-15分鐘。再次拌和。拌勻後堆好堆圓。待上甑用。首先摘取酒頭0。5kg。流酒溫度控制在25-35。流酒速度爲每分鐘3-4kg。“酒花”在碎米花時摘酒。酒度不得低於63度。蒸丟糟、紅糟要單獨蒸。蒸丟糟時底鍋摻入黃水。發酵期一般爲4-60天。

這酒是老窖酒。便稱之爲梁山老窖。當然出去賣的時候不能這樣稱謂了。便稱之爲黃河大麴。販賣到遼國、西夏、女真、蒙古、東瀛、高麗等地。這些是宋朝禁私人釀酒禁不到的地方。盧俊信、盧俊孝、盧俊勇等人和下面地上千夥計便開始了一邊販賣玻璃製品天價鏡子。一邊販賣高度高粱酒的發家之路。這兩種東西。盧俊義都標了很高昂的價格。物以稀爲貴。

這次婚宴上喝的就是這種高達五十度的高粱酒。周侗醉了。王寅醉了。王進、林沖等人都醉了。連許貫忠、朱武也醉了。梁山地這一夜酒鬼最多。連同下面地士卒也都醉了。幸虧有扈三孃的娘子團和岳飛地童子團不得喝酒。保持清醒。否則盧俊義真地擔心現在有官軍過來端梁山這個根據地。東平府和獨龍堡那邊都留下副將防守。其他主將和有功的將士都被邀請參加盧俊義的婚宴。盧俊義當晚也喝地酩酊大醉。本來一二斤不在話下。但架不住那麼多將領勸酒。喝了足有四五斤。實在架不住。就醉倒了。當晚的洞房那些將領們是鬧不動了。而盧俊義也洞房不成了。都是這高粱酒惹地禍。

婚禮第二天。李師師早早起牀。先向廳堂桌子上的鏡子下拜。然後向外堂等候的尊長周侗下拜。給周侗奉上緞子布鞋。周侗以布帛作爲回禮。婚後第三天。王寅派人送來一些綢緞和品種更多的食物:鵝蛋、油、蜜、茶、麪點、鵝、羊肉和水果。

婚後的第七天。新婚夫婦盧俊義和李師師二人一同看望王寅。王寅夫婦慷慨大方地招待他們。送給盧俊義禮物並派樂隊吹吹打打送他們回去。

婚後第三天。那該死的高粱酒的酒勁才消除掉。盧俊義纔跟李師師正式洞房。

他們地新房裡安放着一面巨大的水銀鏡子。李師師對着鏡子照來照去的。像是從來沒有看過自己有這麼美似的。其實不奇怪。她的美貌在那銅鏡裡能反映出多少呢。都是別人稱讚她美的。輪到她清楚地看到自己確實美麗時。也自戀了好久。

她興高采烈地讓盧俊義給她描眉。正所謂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李師師渾身上下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眉毛有點稀疏。這樣描畫了一下後。更增亮麗。給李師師描眉時。她還調皮地將自己清純嬌豔的臉龐擺出許多撩人地表情。清純變成了嬌媚。就額外多了許多勾人攝魄的魅力。

盧俊義寵溺地捏了捏李師師的臉蛋。笑道:“想不到我也有這麼一天!”

李師師橫眉立目嬌嗔道:“什麼意思?上了我的賊船想下來。哼。晚了!”盧俊義緊緊地將李師師動人嬌軀摟在懷裡。笑道:“我怎麼也想不到我能跟天仙成爲夫妻。”其實他內心深處在感嘆。自己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廢柴白領何德何能能跟一個花魁中的花魁成親。李師師在大宋的地位。就如同後世女明星中的明星。比什麼玲啊怡啊的還要閃亮。怎們能想象比她們還要閃亮美麗的女人能嫁給一個廢柴白領嗎?穿越。我愛穿越!

盧俊義想到這裡。**散佈全身。一把將李師師抱上了臥牀。開始美麗地繁衍人生。

盧俊義從上到下撫摸細滑如絲瑩白如玉地肌膚。感受那峰巒起伏的動人曲線。然後按捺不住去親吻那嬌柔地肌膚。一系列前戲做完後。盧俊義就跟傾國傾城的李師師纏綿悱惻到一起。這場戰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空前激烈。

此後數天內。盧俊義又陸續舉辦了跟潘金蓮、潘巧雲、蔣瑤的納妾禮。納妾禮相對簡單多了。也沒有大擺筵席。只是一些親友在一起聚了一頓。

將自己現在的幾個女人定了名分後。盧俊義就開始同方臘的使者王寅會談。

王寅此行除了參加女兒婚禮。自然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向梁山購買武器和馬匹。之前的祝家莊之戰和東平之戰繳獲了大批武器。另外在掃蕩山東地主武裝據點時。也繳獲了很多武器。將盧俊義所有的現役士兵和預備役士兵們都裝備完了。還有很多剩餘。這些武器都不符合盧俊義的高標準要求。就都賣給了王寅。盧俊義也很爽利地賣給王寅一千匹戰馬。原來盧俊義已經打通了海上販馬的航線。

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十六章 改判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轟天雷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章 景陽岡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五十四章 學白人的黑三角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
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十六章 改判第三章 經營流求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轟天雷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八章 景陽岡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五十四章 學白人的黑三角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