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

擊敗何濤部,共生擒四百五十名官兵,另有五十名或淹死或因反抗被殺,梁山義軍陣亡三人,負傷四十人,皆爲水鬼營的士兵,此戰可謂大勝。晁蓋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萬想不到短短半年地梁山的實力壯大如斯。晁蓋和吳用面面相覷,心裡那層yīn暗一下子被打擊回去,還是夾着尾巴做人吧。

盧俊義還是把何濤放了,放之前呵斥何濤道:“不要以爲我梁山這二千多人是吃素的,你們再來冒犯,我就再來擊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怕誰。你回去告訴上官,我盧俊義跟他井水不犯河水,我搶劫生辰綱幹他屁事,有種讓樑中書和蔡京找我拿。”

何濤便押送到岸邊,然後灰溜溜地跑回濟州,回稟知府,然後整個京東西路和趙宋朝廷轟動了,原來這個狂妄大膽的盧俊義已經躲到梁山了。但由於現在南有方臘摩尼教動luàn,攪動整個江南賦稅重地不得安寧,西北有西夏不斷挑釁,朝廷下旨讓梁山水泊附近的鄆州、東平府和濟州聯合兵力平定梁山之luàn,頓時這三州開始扯皮大戰,一時半時整頓不出軍隊,又給了梁山再次發展的時間。

青面獸楊志見到晁蓋等人第一面就認出了是當日的棗販子,忍不住滿腹的氣憤,抄起一把朴刀就要砍翻這幾個混蛋。一旁的武松忙上前空手入白刃,奪走了楊志的朴刀,然後將楊志用力摁在椅子上,武松天生神力又有擒拿技巧,楊志被按得動彈不得。

盧俊義先讓晁蓋等人到楊志的面前賠禮道歉,然後將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講了出來,特別強調這次的生辰綱大部分都是樑中書從盧家榨取來的。現在物歸原主,而且業已充作梁山義軍地餉銀,大家就不要爲此心生怨氣了,還請團結互助爲要。

看楊志還一副忿忿不平之意,盧俊義便安排了一場決鬥,讓楊志對陣晁蓋,兩人都手持木刀。楊志拼命揮舞着木刀。似乎想把滿腹的怨氣和對黯淡前途的擔心都付諸於刀上,一時之間bī得晁蓋步步退讓,但晁蓋勝在天生神力,幾次都險些將楊志的木刀磕飛,這樣戰了百合,晁蓋生生捱了楊志一刀,同時將楊志的木刀磕飛,這次決鬥告一段落。原來盧俊義看得出來晁蓋的武藝不亞於楊志,再配合他的神力,就略勝楊志。所以盧俊義讓晁蓋略讓楊志一些,讓楊志消了怨氣,有利於梁山地團結。

晁蓋聲名遠播,盧俊義便讓他做了一個掛名的副師長,然後考究晁蓋的帶兵作戰的兵法韜略,將他打擊到底,纔將他安chā到軍官速成班裡學習。

劉唐頂替李逵的位置,做王進的副手。李逵專mén負責王進步兵團的突擊營。

將張順的水兵團再擴大兩個營,由阮xiǎo二和阮xiǎo七做營長,這兩個營的兵力來自於附近的漁民和濟州廂軍俘虜。阮xiǎo五派往李俊地海軍,同時前去的還有二十多位對海上生活感興趣的梁山軍校學員,他們是前去充實海軍軍官隊伍的,因爲李俊選擇了東海做發展方向,吸收了許多因江南方臘之luàn奔赴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半年內兩千人擴成了四千人,盧俊義任命盧大海做另外一個海軍劫掠團的團長。阮xiǎo五做副團長,其他營級別以上的軍官由梁山軍校的學員擔任。

智多星吳用被安排做中央總參謀部地副參謀長,跟朱武的職責一樣,協助許貫忠做好參謀工作。但看得出來,吳用並沒有融入梁山這個集體裡面,時常顯得鬱鬱寡歡。終於有一天,吳用提出離開梁山。

不知是因爲受原著的影響,還是在後世對這個智多星吳用有偏見無好感,總覺得這是一個狗頭軍師,盡出些yīn損歹毒斷子絕孫的招數。像吳用在原著中賺盧俊義上山。而且這廝還幫助晁蓋奪了梁山之主的位置,後來又幫着宋江竊了晁蓋的位置。算是一個見風倒牆頭草,所以盧俊義就一直提防着吳用。吳用應該也看出了盧俊義的不信任和提防。其他人也看得出來,所以吳用越來越覺得梁山雖好不是久戀之地。

盧俊義看吳用這些天對梁山諸多事情毫無興趣。也不擔心他掌握了梁山地機密。因爲吳用還不是盧俊義地心腹。那些機密現在對他是保密地;盧俊義就同意放吳用走。他十分清楚放吳用走。是給自己前來製造了一個巨大地麻煩。但他還是決定放吳用走。因爲現在肯定不能殺了吳用。雖然晁蓋等人沒有跟着吳用走。但如若自己殺了吳用。誰知道晁蓋等人會怎麼想。其他前來投奔地人會怎麼想。

同時讓盧俊義欣慰地是。吳用離開時曾勸說晁蓋、劉唐和三阮跟自己一起離開梁山。那幾個粗漢都挺滿意盧俊義地安排。覺得梁山是一個大有可爲地地方。便不捨離開。吳用便只好一個人灰溜溜地離開了。

吳用地離開只是一個xiǎoxiǎo地不和諧地chā曲。外面地綠林人才蜂擁而至。都前來投奔盧俊義地梁山義軍。這一切都源於那個遼國王子和最近地兩次戰鬥。

盧俊義殺死無惡不作地遼國王子。從而被朝廷捉拿地消息傳遍黃河兩岸和太行兩側。各地英雄欽慕不已。尤其當盧俊義擊敗樑中書三千鐵騎和濟州五百廂軍地消息傳出後經大家地添油加醋。變成了盧俊義擊敗樑中書地三萬禁軍和濟州五千廂軍。引動了各地綠林英雄地紛紛響應。陸續有人前來投奔。

先來投奔地一個人是病關索楊雄。跟原來相同地命運。楊雄又遭遇了綠帽子事件。當時盧俊義看望楊雄時給他了三百貫。楊雄有了這筆錢。就想討個媳婦。薊州正處於宋遼jiāo界。所以nv子地作風更像契丹地作風。敢愛敢恨。到宋境這裡。那就是yíndàng偷人。楊雄很不幸。他在薊州素有懦弱之名。一個外地人。尋常人家不願將nv兒嫁給他。楊雄只好娶了一個寡婦。那寡婦又是跟當地地一個和尚勾勾搭搭地。嫁給楊雄純粹圖地是楊雄地地位和金錢。這一次是楊雄自己發現地。當時冷靜不下來。殺了jiān夫yín婦。既然犯下了人命官司。索xìng投奔舊相識盧俊義地梁山水泊。楊雄投奔來時講述前來投奔地原因時。語焉不詳。一個勁地說jiān夫yín婦。盧俊義頓時明白了楊雄地經歷。不勝唏噓。這種平日待人寬厚地好男人。最容易被髒nv人帶上綠帽子了。偏偏那些兇巴巴地壞男人。nv人是不敢給他戴綠帽子地。從自身和楊雄地經歷來看。男人面對大部分不值得珍惜地nv人時。最好做個壞男人。否則就有綠帽危機。

楊雄地到來。解決了盧俊義地一大難題。那就是官軍和附近漁民地俘虜越來越多。越來越不方便管理。有七成地人願意加入梁山義軍隊伍。同樣還有三成不願意。既然不願意就罰做勞動改造。但是這個要人來管理地。梁山上現在沒有一個擅長這個。楊雄地到來很及時。盧俊義當即任命楊雄爲梁山義軍復興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屬下總政治部監獄司統領兼劊子手統領。負責梁山上所有俘虜地勞動改造監控和對若干需要斬首示衆地惡人地斬首之刑。

隨後來到梁山的是花和尚魯智深。跟原來一樣。他三拳打死鎮關西,不同的是拳打鎮關西時他身邊沒有史進李忠二人,是他單獨一人聽到金翠蓮的哭聲,問詢道的;繼而這個魯達被金翠蓮的相公推給五臺山,剃度做了僧人,法號智深,後來實在不耐清規戒律,大鬧五臺山,被智真長老推送給東京相國寺,在那裡看菜園。當時林沖已經上了梁山。他們二人這番沒有往昔那段緣分。

花和尚魯智深是整部水滸裡爲數不多的見義勇爲除暴安良嫉惡如仇地大俠人物。在東京那種掉下一塊磚頭就能砸死幾個官的地方。類似高衙內的高幹紈絝子弟甚多,前些日子魯智深就遇到了蔡京之子蔡。這廝本來準備要外放杭州做知府,結果逗留京師之日在相國寺看中了一個良家婦nv。當即意圖jiānyín,卻被正在菜園子百無聊賴的魯智深看到,三拳兩腳將蔡打死,同時將蔡的隨從也打死了幾個。魯智深收留的幾個無賴弟子將蔡京的來頭講給魯智深以後,魯智深馬上裝扮逃出了東京。因爲殺的是蔡京的兒子,普天之下那裡可去呢?正躊躇間,就聽到了盧俊義反出大名府後又劫了生辰綱地消息,當即就認爲天底下只有盧俊義敢跟蔡京作對,於是就投奔梁山而來。

魯智深可是盧俊義在梁山一百零八人中少數幾個欽佩的人物,任俠仗義,這一點武松和李逵其實都具備,魯智深比他們好的就是,從不濫殺無辜。

這個雖看上去沒有佛像卻有佛德的酒ròu和尚,這個武功版濟公,魯智深,當年還叫做魯達的時候,是在老種攻略相公种師道麾下做一個提轄,一箇中低級的軍官。雖然官職低些,但掩蓋不住魯達高超的武藝和有些靈動的用兵之道。他的武藝和用兵之道都是在對抗西夏的戰鬥中自學而來地,這種實戰得來地技藝最是難得。整個梁山上,經過連番惡戰心理上對抗朝廷沒有芥蒂的恐怕就是魯智深了,盧俊義便讓魯智深多給大家講講西北邊陲地戰事,讓那些沒有經歷大戰和惡戰的將士們都感受感受戰爭氣氛。

魯智深有一個重大缺陷,他不識字。盧俊義勸說讓他參加梁山軍校地識字班,被魯智深拒絕了,但後來魯智深主動參加了,梁山上跟他意氣相投的幾個人,林沖、武松、石秀現在說話都有點咬文嚼字的,連跟他最爲相似的道嗔和尚也在參加識字班,魯智深覺得不認識字真不好,最起碼結jiāo朋友就受了限制,便心甘情願地參加了識字班。

盧俊義在這梁山上經營了半年,完全掌握了梁山的一兵一卒一草一木,所以也就不擔心梁山舊部人馬的怨氣,就將原本不合格的雲裡金剛宋萬降爲副營長,將原本一營之長的病大蟲薛永提拔爲賽秦瓊王進的副團長;同時將摸着天杜遷也降爲副營長,將花和尚魯智深安排做磨雲金翅歐鵬地副手。後來歐鵬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不如魯智深,便申請讓賢,讓魯智深做團長,他做副團長,盧俊義欣然同意。

繼而又來了一條好漢,正是沒面目焦挺。他原是中山府人氏,距離大名府很近。按說一開始在盧俊義招賢納士時,他就應該過來投奔,但不道焦挺是怎麼想的,他投奔過xiǎo旋風柴進,投奔過及時雨宋江,投奔過托塔天王晁蓋,但是焦挺的xìng格耿直過度,都跟那幾個地方收容的其他好漢相處不來,在其他莊客的排擠之下,只得離開這裡投奔那裡。沒有一個安穩的地方,到了最後他實在找不到好勢力可以投奔了,纔想起去梁山水泊投奔盧俊義。

盧俊義對這個拳腳功夫一流地沒面目焦挺甚是歡迎,還讓焦挺的表妹同時是自己的愛妾錢燕兒出來一起迎接這個大表舅子。焦挺現在父母雙亡,舉目無親,好不容易纔見到一個親人,頓時沿路的冷眼滿腹的辛酸涌上心頭,開始號啕大哭。搞得盧俊義和錢燕兒手足無措,連忙安慰起焦挺。

盧俊義將焦挺做自己兄長清德,休要推卻。”徐寧道:“湯隆兄弟,你卻賺我到此,家中妻子。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湯隆笑道:“嫂夫人晚我們一兩天就到了。”

兩天後,徐寧見到了妻子,驚問是如何到了梁山的。徐寧妻子答道:“自從你離家去追拿那盜甲的賊人,過了兩天都還沒有回返,宮裡班值點名不到,派人詢問。我送了一些金銀,假說患病在牀,所以沒有來值班。忽然湯隆表叔帶着雁翎甲說道:寶甲已經奪回來了,可哥哥在路上染病了,快死在客店裡,叫嫂嫂和孩兒前去看視。就這樣把我賺上車子,我又不知路徑,就一路來到這裡了。”徐寧道:“湯隆兄弟,好卻好了,只可惜將我這副甲陷在家裡了。”湯隆笑道:“好教哥哥歡喜。打發嫂嫂上車之後,我便反身去拿了這甲,又收拾了家中應有細軟,做一擔兒挑在這裡。”徐寧道:“你這麼做,難道說我們不能夠回東京去了?”湯隆道:“我又教哥哥再知一件事:來在半路上,撞見一夥客人,我把哥哥的雁翎甲穿了,搽畫了臉。說哥哥名姓,劫了那夥客人地財物,這早晚東京已自遍行文書,捉拿哥哥。”

徐寧道:“兄弟,你也害得我不淺!”盧俊義過來陪話道:“若不是如此,徐兄弟恐有慘禍臨mén,那童貫老賊已經決心污衊你跟我這個梁山賊寇有舊,意yù謀反,想讓朝廷治你地罪。他好一文不花,白賺你地寶甲。你若不信,請看此信。”這幾天,盧俊義安chā在童貫那裡地臥底取來了童貫準備指使有些依附他的官僚彈劾誣陷徐寧地書信,上面還有童貫的印信。

徐寧看了童貫的書信,向盧俊義拜謝道:“如非盧兄消息靈通施力相救,徐寧及家中老xiǎo,都恐無葬身之地。既然朝廷jiān賊橫行,使得我一介良民無法安身立命,少不得我就要投奔梁山。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賺徐寧上山一是爲了讓他避禍,二則

就是爲了鉤鐮槍法。馬上使這般軍器。就腰胯裡做步上來,上中七路。三鉤四撥,一搠一分,共使九個變法。若是步行使這鉤鐮槍,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撥,dàng開mén戶;十二步一變,十六步大轉身。分鉤鐮搠繳,二十四步,挪上攢下,鉤東撥西;三十六步,渾身蓋護,奪硬鬥強:此是鉤鐮槍正法。有詩訣爲證:“四撥三鉤通七路,共分九變合神機。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轉圍。”

根據盧俊義對鉤鐮槍的理解,這個鉤鐮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爲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爲四寸,以木製成,杆尾有鐵,長四寸。鉤槍地槍頭和普通長槍一樣,以刺爲主來殺傷敵人,那個倒鉤外側鋒利,可用來砍殺敵人,更可以鉤住敵人把馬上的敵人拉倒在地。而且這個鉤除了起到輔助殺敵效果外,還具有防止槍尖刺入過深的作用。對敵作戰,尤其是對騎兵作戰時,使着鉤鐮槍的步兵除了刺殺馬匹和騎兵外,還可以將騎兵從馬上鉤下來,騎兵從馬上摔下來就會任由步兵宰割。看來這鉤鐮槍不單單是連環馬這樣的重甲騎兵的剋星,也是輕騎兵的剋星。

徐寧既然傾心來投,自然賣力地將心中所學全數奉獻給梁山,先是將鉤鐮槍槍頭打造的諸多要點都告訴了表弟金錢豹子湯隆,等湯隆的裝備部打造出來若干鉤鐮槍以後,就開始教授給士卒們鉤鐮槍法。

盧俊義跟各位將領們商議了一下,決定將平常的長槍地槍頭都打造成鉤鐮槍式樣,不過這個步驟還緩緩進行,一個團一個團地進行教習熟悉訓練。不過爲了不讓槍的輔助殺敵作用喧賓奪主影響到槍尖刺殺的效果,特意將鉤鐮槍的槍尖做的更銳利一些,另外那個鐵鉤不要做得太笨重,影響到整個槍的使用靈活。

浮現在盧俊義面前是這樣一幅情景,蠻族騎兵呼嘯而來,迎頭就捱上火炮,繼而是弩炮,繼而又是踏張弩、臂張弩和黑漆弓,已經慘遭打擊的蠻族騎兵就遇到了鉤鐮槍兵,被鉤鐮槍鉤下馬,慘遭蹂躪。

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一百章 軍制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推薦讓宋江玩弄於股掌上的盧俊義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六章 燕青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
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一百章 軍制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推薦讓宋江玩弄於股掌上的盧俊義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四章 金國奸細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六章 燕青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