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

十二月十四日,天寒地凍,北風凜冽。完顏宗望率領金東路軍自州傾巢南下,開始了對北宋都東京的長距離、大規模、大兵團的進攻作戰。在華北大平原上,由十萬餘騎兵和十萬餘步兵組成的軍隊冒着嚴寒開始向南方瘋狂地進攻。

平定了燕山府後,遭到金軍打擊的便是河北三鎮了。

在澶淵之盟後,位於河北中部的中山、真定、河間這三座軍事重鎮,就是雙方的軍事分界線了。這三個重鎮猶如一個等邊三角形,其頂端是中山,兩個底端便是東面的河間與西面的真定了。這三個戰地是駐有重兵的堡壘,另外還有一個“水長城”的防線。

在宋遼對峙的一百多年,雙方的邊界線大致以海河沿岸爲界,因此海河在當時又有“界河”之說。在宋朝時,河北的氣候比較溼潤,水系也很達。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天然屏障,爲了抵禦遼國騎兵的突襲,宋朝在界河的沿岸部署了很多軍隊,並且開挖了許多池塘和湖泊,然後利用這裡地勢低窪的特點,把這些河流與湖泊池塘連接起來,形成了一道“水長城”。這個防線大約長九百里,深的地方不能夠行船,淺的地方也不可以徒步走過,可謂是煞費苦心!三鎮都有河流作爲防守的屏障,這樣遊牧民族的騎兵就不好揮作用。但是到了秋天和冬天,河水減少或凍結起來,就失去了屏障。所以北宋的軍事當局在秋天就要做好戰鬥準備,防止敵人趁着河水凍結的時候進攻,在當時這叫做“防秋”。

由於燕雲十六的喪失,河北平原大地無險可守,宋朝君臣一直認爲河北三鎮乃國之長城,無三鎮則無法立國。自宋朝初年以來,歷一個多世紀地經營,這三座互爲犄角的軍事堡壘城市,它就像是三根釘子牢牢地釘在河北中部,朝廷一直派遣禁軍負責把守。

一百多年來,三鎮承受着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軍事壓力,三鎮防線實際上是趙宋王朝在華北平原上的一道國防生命線,也可以說是最後一道防線。失去了這三鎮,向南到達黃河北岸,都是一馬平川的土地,沒有任何的險要地方可以防守。

金兵十二八日開始攻打保州與安肅軍,這裡是宋朝固有的地方,還是趙家皇帝的祖墳所在地,也沒有駐紮常勝之類的僞軍,因而遭到軍民的頑強抵抗。完顏宗望看到短時間內不能解決戰鬥,不願戀戰,留下部分兵力圍城,金軍主力繞保州南下,二十一日進圍中山。

中山府詹度一面向朝廷上奏金兵入侵地消息,一面組織全體軍民禦敵。中山城軍民衆志成城,金兵數次攻打不成功,遇到難啃的骨頭就不啃了,於是繞城而走。

金折向西南於二十二日攻陷真定(河正定),隨後幾天時間又攻陷了慶源(河北趙州)、信德(河北邢臺)、等戰略要地,華北平原上的大城池已經基本被金兵佔領了。

自從州出以來。金軍充分利用騎在廣闊地華北大平原上地優勢。快速向南推進。金軍遇到堅城不戀戰。邊走邊打。並且還搶糧食補充軍需。完全實現了開戰初期粘罕提出地“無後方作戰”地目地。北宋在這些戰略要地堆積地糧食夠這幾萬金軍吃幾年地。

不過。完顏宗望現整個北人丁稀少。彷彿跟他們金國遼東之地一樣。他們女真人想要屠戮羔羊般地漢人。卻只能屠殺到那些老邁地走不動路地漢民。這時他才知道整個河北地大部分漢民都流向了盧俊義地齊國山東之地。而且盧俊義還用領土跟趙宋朝廷換取河北地人口。完顏宗望突然想到。爲什麼盧俊義會在四五年前就單單換取河北一帶地人口。莫非他已知道金兵要南下攻打宋國。這樣一想。完顏宗望對盧俊義更爲忌憚。他甚至嚴令小股金兵不準涉足黃河東南岸。怕惹到齊軍。而且齊軍已經在博州、德州一帶佈下了重兵。他不敢招惹。

金軍佔領邯鄲以後。未被攻佔地保州、安肅軍、中山等地就像“飛地”一樣。孤獨地停留在金兵地後方。英勇不屈地中山軍民。此時仍在

鬥。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三年漫長堅守地開始。中山堡壘城市一直堅守到北宋滅亡以後。被俘後地趙勸降都沒有起到作用。不過對此時準備渡過黃河地金軍而言。它已經失去了任何攔阻地作用。最多也就是牽制了一些金軍兵力。

金東路軍主力攻佔真定府(河北正定)以後。完顏宗望聽到趙已經禪位給宋欽宗地消息。覺得心裡沒有底。準備回師撤軍。

急於立功掙表現地郭藥師雖然知道宗望不是很信任自己。但是也要努力地爭取信任。這時候又跳了出來。滅亡北宋他比金人還着急呢。他立即對宗望說:“宋朝即使皇帝換了也沒有關係。新皇帝我以前也見過。也是一個謹慎懦弱之人。難成大器。況且。由此地到東京。宋朝不一定有準備。不如我們繼續進攻。萬一對方有準備再退兵也不遲。”

完顏宗望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地道理,立即接受了郭藥師的建議,命郭藥師率兩千精銳騎兵組成先遣隊南下。郭藥師兵團用兩天地時間疾馳三百里,宛如在華北大平原上颳起了一陣颶風,向黎陽(河南浚州)方向高速穿插,至十二月三十日,驍勇的女真騎兵已經打到了黃河岸邊。由於金軍推進速度實在迅猛,在幾天之內突破燕山府,之後又突破了三鎮一線地防禦,北宋所能憑藉的天塹就只有那道黃河了。

在北宋時期,黃河之上只有兩座著名地黃河大橋。其中一座是蒲津橋,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此橋連接山西濟州與陝西蒲州,橋的兩邊四隻鐵牛牽引,橋身狀若長虹。

盧俊義依稀記得在二十世紀時候小學曾在語文課本里學過,說是宋朝重新建立這座橋時,四隻鐵牛已經衝到了河裡,官府在下游組織打撈,但怎麼也找不到。後來懷丙和尚建議應該在上游打撈,很多人認爲是癡人說夢,河水會把東西衝到下游,怎麼會跑上游去呢?官府組織在上游打撈,結果真的在上游找到了,原因就是河沙不斷往鐵牛的上游方向沖刷,推動鐵牛在河底不斷向上遊翻滾,於是鐵牛就到了上游。找到了鐵牛,怎麼撈上來還是大問題,畢竟當時沒有大機器。懷丙和尚就找來水手用鐵鏈把鐵牛拴住,找來裝滿泥沙的大船固定鐵鏈,然後把泥沙拋撒進黃河,這樣利用浮力原理就把鐵牛打撈了上來。

另一座大橋便是浚州黃河大橋,這個工程在當時是個大工程,經過十年的建設,該橋在政和五年完工。在當時,這座剛剛建成不久的浚州大橋,爲黃河上的要衝,更爲京城北方之門戶,戰略意義極爲重要。在交通不達的年代,黃河上的大橋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咽喉要道。

盧俊義還記得,在後世的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在黃河南岸的邙山建立了一個登陸場,並且把國民黨軍隊炸燬的黃河鐵橋修復了。湯恩伯這個出了名的廢物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在美國盟軍飛機大炮的支援之下,就是死活拔不去這顆釘子,多次派飛機轟炸也收效甚微,終於在1944年釀成大禍。就是通過這個黃河鐵橋,日軍的部隊源源不斷地過了黃河,對**無能的國民黨軍隊起猛攻,最終造成了中國戰場可恥的“豫湘桂戰場大潰敗”。

由於金軍進展速度太快,遭到突然襲擊的北宋王朝一時間喪失了防衛能力,在當時的通信情況下,宋朝君臣幾乎失去了對軍事上的全面領導,也不知道降臨到這個國家頭上的災難到底有多大。從河東到河北的千里戰線上,各個地區只能是憑藉着對大宋的忠誠各自爲戰。像中山、太原等一些城市就像漂浮在汪洋裡面的一條條小船,也不知道這樣的堅持還能持續多長時間。而更多的地區已經淪陷在金兵的鐵蹄之下,人民流離失所,大量的軍隊在找不到上級軍官的情況下潰敗。

金兵入侵的時候,正是漢族節令的臘月,大家都在準備着如何過新年了。

在往常的日子裡東京城早已充滿了喜慶的氣氛。“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家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而此時此刻,當聽說金兵以風捲殘雲之勢席捲了整個河北、山西地區,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殺向東京的時候,這座有着一百二十萬人口的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歡樂祥和的氣氛,更找不到往日的燈紅酒綠、悠然自得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七十四章 整肅軍紀第九章 白眼狼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三十章 洪七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
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七十四章 整肅軍紀第九章 白眼狼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槍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三十章 洪七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六十章 天機先生許貫忠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