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

bookmark

第八百六十二章扁罐的書房

書房很大,完全就是一間博物學家的房間。

各種光可鑑人的黃銅機械模型,一些古怪動物的骨架,巨大的彈殼,還有一些小動物標本,貝殼,珊瑚,各種礦石,各種稀奇古怪的儀器,尺子……

八公說道:“易碎的危險的我都收起來了,現在這裡是扁罐的書房。”

屋子後面書櫃下邊安裝着滑軌,側面對着人,看上去像一面木牆,拉出來才發現是櫃子。

櫃子上貼着表格,上邊寫着書目。

不過書目上的書,現在櫃子裡都沒有了,全是各種畫冊,題集和玩具之類的東西。

趙頊隨意抽出一本打開,上邊是無數小方塊堆成的一個圖案,下邊有一個問題——從正面看如圖甲,從側面看如圖乙,從上面看如圖丙,那麼該物體的立體圖是下面哪一個?

前邊都還比較簡單,翻到第五頁後,趙頊就有些生氣了,做不出來……甲乙丙丁四個答案,看着都特麼對……

算了換一本,打開來,是火柴棍擺出的圖形——請移動一根火柴,讓該圖形反轉。

要不就是——請移動一根火柴,讓等式成立!

我再換!

這本好玩,一題兩幅一模一樣的圖,……等下,請找出下邊兩幅圖裡五處不同的地方?!

?!

趙頊瞪着兩幅圖看了一陣,打死都只找得出來三處,還有兩處就是找不到,無奈地合上冊子。

又忍不住好奇,媽蛋,我再換一本!最後一本!

這一本上全是些可愛的小動物,猴子加兔子加雞等於一個數,猴子加烏龜加雞等於一個數,烏龜加雞加兔子等於一個數……雞加雞加……數字都不大,就這道了!

不對呀……湊不出整啊……

將本子給大家看:“這題出錯了吧?沒道理啊……”

幾人算了半天:“嗯,好像是有問題。八公,你會嗎?”

八公湊了過來一看:“哦,我也不會,不過扁罐會,他說這是兩種雞,一種大雞冠,一種小雞冠,如果當成一種雞看,就是不注意觀察……”

衆人再看,果然,兩種雞一毛一樣,除了冠子。

趙頊絕望地合上了題冊:“八公,飯菜好了沒?我們有些餓了……”

蘇家莊子裡的過年飯是非常豐盛的,拿手菜是燒白,回鍋肉,蘿蔔香酥肘子,魷魚三鮮,雞湯冒粉絲,酸菜血旺羹,大蒜燒鱔魚,魔芋燒鴨子……

幾道新菜,撒上青蒜的豬油渣炒胡蘿蔔絲,臘肉炒花菜,熗炒紅油菜,糖醋蓮白,最是讓趙頊讚不絕口。

蘇家人吃得精緻,白蘿蔔都是削了皮燒菜的,但是蘿蔔皮卻也不浪費,蘿蔔皮做的小泡菜酸甜適口,很是受歡迎。

趙頊覺得比宮中的做法好得多,什麼都能成美食,又好吃又不浪費。

八公也不知道駙馬爺這位親戚到底是誰,不住地讓他吃海蔘:“小官人別老夾素菜啊,你多吃點這個,聽說這個纔是好東西,城裡都賣斷貨了……”

趙頊:“……”

趙頊他們叨擾了蘇家莊子一頓就走了,扁罐直到晚上纔回來。

聽說衛國公主別業來了個慈祥的老奶奶,扁罐又蹦蹦跳跳地跑去拜見。

回來時帶了一堆賞賜,告訴八公那是皇祖奶奶,住在汴京城裡一個老大老大的房子裡邊。

八公也不以爲意,張家的親戚姓黃,那就是表親。不過那老姐姐好像有咳症,又讓扁罐送了些川貝過去。

尉氏有湯泉池子,曹太后修養了幾日,覺得胸口鬆了一些,這纔回宮。

趙頊在這裡盡孝,也跟着享受了幾日,臨走前還特意叫張敦禮跟蘇家莊子拉了一車裂口的大白蘿蔔,還有幾籃子胡蘿蔔。

被御膳房坑了這麼多年,原來自己在地裡都能長到一碰就裂口的“劣質”蘿蔔,纔是頂級好吃的蘿蔔!

正月十五剛過,尉氏知縣就送了一張文告過來,八公被朝廷封賞了一個承奉郎的散階官職,要他好好培育胡蘿蔔等新式冬菜。

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爲尚書左僕射、舒國公、集禧觀使。

大宋以前沒有退休金這個說法,官員致仕之後,就不再有俸祿。

這是《周禮》的規矩,大臣七十致仕,“還祿位於君”。

這導致很多官員致仕後收入陡降,平日裡大手大腳慣了,沒有積蓄資產的官員,往往會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在宋初甚至發生過堂堂參知政事,致仕後無錢返鄉,最後投河自盡的事情。

到了真宗朝的時候,朝廷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好多官員賴着不退休,導致冗官嚴重,特旨致仕後給一半的工資,並且可以恩蔭一子,封建官員們纔算是第一次有了退休金。

當然這些只是針對普通官員,真正讓皇帝覺得有過重大貢獻的重臣,皇帝當然不會讓他窮,在致仕時往往會給加官,還要給予一種特殊的優待。

大宋的這種優待,叫“祠祿”,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命爲祠祿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祿,以示優禮。

趙頊登基後整頓過一番吏治,凡疲老不任事者,皆使任祠祿官,王安石以此安置了不少的反對派。

王安石到江陵之後,從去年開始就自請充任祠祿官。

這也是大宋的日常操作,稱爲“乞祠”、“丐祠”,表示自己自願處閒散之地,不再過問朝政。

趙頊拒絕了兩次,直到今年才正式同意。

第一個集禧觀使是富弼,“始帶此銜居洛陽”,現在輪到王安石帶此銜居江陵了。

這個任命,標誌着王安石時代從制度上的真正結束。

權發遣三司使受不了了:“陛下,近年置提舉、管勾宮觀之職,優與俸祿,不立員數。而臣僚趨閒貪祿,明明精神未衰,爲了便私避事,亦求此職。今內外宮觀一百多人,什麼事情都不做,一年耗費三司國庫不下數萬緡。這樣搞下去要不得!”

趙頊覺得是這麼回事兒,而且體現不出宮觀使的尊貴,下詔要求六十以上老臣纔可以請宮觀,而且全國在京宮觀提舉、提點、勾管,總數不能超過十五人,外路不能超過三十人。

甲子,審官東院有上奏:“廣南兩路官員欠缺,願意去爲官的人極少。請求將天下州郡劃分成幾等,其中外敵猖獗處爲一等,水土惡劣處爲一等,政務繁難處爲一等,其餘併爲一等。申請去前三類地方的官員,應當在轉遷上予以優待,算作鼓勵。”

趙頊就問中書,這個聽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只有一個問題,廣南兩路都缺人,那交趾呢?

吳充查了資料回來稟告:“陛下,交趾似乎……不缺。”

趙頊就傻了,廣南都缺,交趾不缺,你們告訴我這是什麼道理?

王珪知道,王珪不想說。不就是因爲那裡有個蘇明潤?!

最後大家稀裡糊塗,將交趾定爲大宋最艱難的地方,也是,外敵猖獗,水土惡劣,政務繁難,都沾邊。

其實不缺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四通背景的商人們,本身就帶着朝廷捐官的背景。

這些人被蘇油招誘到了交趾,然後授予轉運司官職,負責督促地方財政運轉。

……

蘇油這個月給自己放了幾天假,和石薇在下龍灣好好玩了幾天。

下龍灣的地勢絕佳,這裡的陸地從天空上看下去,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龍頭,大張着嘴,銜着一枚寶珠。

東北的上頜尖端,就是以前的錦普港,現在的塗州。

那裡如今能夠停泊泰山號這樣的大船,而裡邊的海灣,就是船隻的天然避風地。

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章 慘相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
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章 慘相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