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

bookmark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接見

六月,河北四路都轉運使蘇油上奏,一好一壞兩件事。

好事是太原定襄又一條道路——井陘道五百里拓寬工程全線告畢,新擴寬的道路能容兩輛廂車並行,河東路與河北三路的溝通更加緊密,從此太行腹地的豐富礦藏,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出來,補足四路所需。

壞事兒就是河北四路都經略司監軍李憲,卒。

真實歷史上的李憲,因爲諸路伐夏大敗,就他獨取蘭州,而被神宗嘉獎。

但是之後因和沈括救援永樂城不利,導致永樂城大敗,遭到大臣們猛烈彈劾。

其後雖然守蘭州有功,又因爲生性殘忍,貪功飾過,再次遭到猛烈抨擊,最後落得罷職貶官的下場。

平心而論,李憲至少打出了當時宋軍中少有的勝仗,朝臣們對他的打擊,除了李憲自己的毛病外,更多的是文官對帶兵宦官的天然敵視。

當時甚至有朝臣喊出了“西羌之禍害小,任用李憲之禍害大;李憲無功禍害小,李憲有功禍害大”這等無厘頭的口號。

但是這這個時空,文官們對李憲的態度要好得多,因爲大宋如今有能碾壓李憲的文官。

蘇油。

而蘇油除了偶爾愛拿中官們惡作劇,其實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偏見。

只要能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就是好同志。

而中官們也有直接體會,知道蘇油是真拿他們當人,毫無歧視,因此將他的惡作劇,解讀爲司徒要在文官們面前裝樣子。

其實是自己人,只是不敢走太近而已。

玩笑歸玩笑,但是該給的榮譽、功勞,司徒決不會因爲自己是中官就打折,更不會貪墨隱藏,從來都是直達天聽。

中官能在皇帝那裡留下名聲,這可比什麼都重要。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果然,蘇油再次秉承了一貫風格,上奏李憲的功績,要求朝廷念其功勞,予以優待。

還主動整理出他的奏議,發現竟然多達七十卷,主要都是對於西北軍事的見解。

更加離奇的是,還在李憲家中發現了《經制財用》三十卷!

這是蘇油離開寧夏之後,李憲繼續鎮守蘭州,趙頊改熙河路爲熙河蘭會路,命李憲提舉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的時候,李憲根據蘇油發展河西的戰略,結合河西走廊特殊的地方經濟情況,以及蘭州的繁華商貿,總結出來的關於西北邊防戰略經費籌集、分配、使用的大著作。

不知道爲什麼,李憲組織幕府完成這部著作之後,竟然沒有上報朝廷,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蘇油經過研讀之後,發現這部書的價值,甚至遠勝七十卷《奏議》。

如果蘇油以李憲一介中官也報以偏見,這部關於西北戰時經濟組織的文獻,可能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一個性格魯莽,作戰方式蠻橫粗暴,跟諂媚之徒彭孫搞出“捧臭腳”典故,充滿了民國文盲軍閥無厘頭風格的“李婆婆”,竟然悄不聲地幹出了這麼一件大事兒!

估計李憲也是出於對自己身份與名聲的自卑,認爲即使送上朝廷,也不可能引起任何重視,甚至會引來朝官們的攻擊,說他貪鄙無度,搜刮刻毒,最終選擇了將這部鉅著藏於家中,秘不示人。

蘇油親自給這部著作做了序,作爲曾經平夏戰役的主官,和之後建設寧夏的開創者,給予了這部著作極高的評價,認爲其不僅具有歷史價值、甚至具有學術價值和戰略價值。

序文的最後也說出了自己對李憲將這部書秘不示人原因的猜測,指出了士大夫中流行的偏見,不符合天理人情之道,更是缺乏自信,妄自尊大的表現。

高滔滔對李憲並沒有任何看法,不過在蘇油點破士大夫們心裡的黑暗面以後,大家開始再次用新的目光審視這個中官的一生。

在這個時空裡,李憲的功業其實和真實時空差不多,不過蘇油給力,滅了交趾,滅了夏國,沒讓李婆婆的功勞被抹殺在一干敗績當中而已。

朝廷最後追授李憲右武衛上將軍,武泰軍節度使,諡敏恪。

誥文裡總結李憲的功績:

“以中人侍帷幄,備聞謨訓,俾臨制閫外,遂能恢斥疆土,降其渠率。

置陣行師,有名將風烈。

至於決勝料敵,雖由中覆,皆中機會。

比自臨洮,率衆躬將。摧殪醜虜,恢復故疆。鼓行羌中,屢以捷告。”

但是李憲的死也導致了問題,河北四路八萬新軍,沒有監軍了。

不過太監倒是不缺,有一個宋用臣,一個石得一。

但是宋用臣是工程師本師,對治軍一竅不通,石得一年輕時只幹過帶御器械,後來最多也就領過宮內的電報班,幹過皇城司,同樣沒啥軍事經驗,而且高滔滔非常討厭他。

最終高滔滔從京城另外指派了一個宦官,劉惟簡。

劉惟簡做過昭宣使、康州刺史、高陽關路兵馬都監,入內押班,算是知兵之人。

英宗初立,劉惟簡自河北來朝,請對寢門,宮裡的內官問難他,只引他去見了曹太后。

劉惟簡立福寧殿下不去,雨盡沾衣,英宗起坐幃中望見,呼問曰:“諸路如汝者幾人,何以獨來?”

劉惟簡對曰:“陛下新即位,臣來自邊塞,未瞻天表,不敢輒還,不知其他。”

英宗嘆曰:“小臣知所守如此。”於是將其姓名書於屏間。

趙頊即位,覽英宗所題屏,發現了劉惟簡的名字,於是擢他幹當延福宮,從此成爲親信。

交趾謀叛,趙煦派劉惟簡先去調查,劉惟簡回來告訴趙頊說:“帥臣劉彝貪功生事,罪當誅。乾德狂童,頸不足系。”

結果交趾造反聲勢浩大,讓大宋手忙腳亂。

打交趾的時候,劉惟簡在郭逵手下行走,大宋發現交趾非常難打後,緊急任命蘇油救火。

雖然最終獲勝,劉惟簡還是因之前的情報失誤,被奪一官。

五路伐夏時,劉惟簡在家守關,和蘇油也沒有交集。

其後案閱河北保甲,振濟京西水災,參定諸陵薦獻,算是有些功勞,但是因爲太監的老毛病——貪墨,被言官彈劾去職。

結果因禍得福,劉惟簡被奪去差遣之後,神宗念在他是老人,忠心,也有功勞,便命他去照顧趙煦,結果又成了趙煦的潛邸舊人。

從那個時候起,蘇油和劉惟簡纔算是稍稍有了些交集。

蘇油不知道派劉惟簡來監軍到底是誰的意志,但是這個人選,無論是對國家,對軍隊,還是對自己來說,都相當不錯。

……

庚寅,詔諸路安撫、鈐轄司,並西京、南京,各賜資治通監一部。

遼國遣使崇義軍節度使蕭迪,副使中大夫、守太常少卿、充幹文閣待制王可見來賀坤成節。

除此之外,遼國使團還帶來了一百二十人的理工學習隊伍,蘇油在大名府接見了他們。

這些人有的都四五十歲了,領隊之人,卻是室純之子室恭。

遼人的裝束,上身更像工裝,這也是騎馬遊牧之族應有的樣子。

不過室恭的上身衣服卻是藍色的帆布,蘇油一看就知道是當年李庸出使遼國時的那一身,不由得笑道:“侍郎不脫理工本色,倒與我朝一位侍郎相似。”

室恭躬身道:“李家三代,爲遼國水利做出巨大貢獻,至今南部陌野人家,多有爲立牌位的,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後學對司徒開一門明道顯學,一直崇仰,今日得見,幸何如也。”

蘇油趕快扶起:“世兄客氣了,令君致仕室尚書,纔是我佩服的人物。遼國不同與大宋,無論學術氛圍,書籍收藏,民間工技,都和大宋未可同日而語。”

“非心堅智強,出類拔萃之人,斷無法達到令君的成就。去年冬月,我託赴遼商賈給他帶去的絲綿被,他收到了吧?”

室恭感激道:“家君年邁畏寒,又經不得煤煙火氣,皮裘又太沉,有了司徒贈與的絲綿被,去冬好過多了,此次室恭使宋,家君特意囑咐,一定要向司徒當面致謝。對了……”

說完從侍從手裡取過一席坐褥:“這是極北的紫貂皮茵席,家君說來而不往非禮也,請司徒收下。”

蘇油哈哈大笑:“可感謝室尚書了,家中新添了孫兒,這個在冬日墊他搖牀裡,可是正好。走吧,我爲你們接風洗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完本感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
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完本感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