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种師道

蘇油都傻了:“要情況真是如我們推斷的這樣,那這一路行來,或許真有裴仲溥公在天之靈在護佑着我們了……”

現在的人都迷信,蘇油這句話一出口,大帳內頓時鴉雀無聲。

半晌過後,才聽李若愚小聲地嘀咕道:“這個……也得應付過夏軍再說吧……”

……

汴京,武英殿。

趙頊在殿內來回踱步:“高遵裕怎麼搞的?!有沒有消息?”

殿內諸人都是滿臉的憂色,當年王韶入熙河便是如此,整整半個月沒有消息,讓人提心吊膽。

就聽趙頊說道:“如此大好局面,怎麼會變成這樣?!”

孫固輕咳了一聲:“陛下,變成哪樣?京中那些無稽的傳言,不足爲信。”

高遵裕和蘇油發起靈州決戰,結果大軍過了旱海便再無消息,京中傳言大軍中了西夏人的奸計,已然全軍覆沒,老百姓心中都充滿了恐慌。

雖然大宋這些年國勢蒸蒸日上,但是幾次外戰的慘痛回憶,加上現在消息斷絕,不由得大家不朝那邊聯想。

蔡京拿着一封奏報匆匆走進來:“陛下,靈武路轉運司範純仁的最新奏報。”

“念!”

“丁未,涇原軍高遵裕出耀德,趨靈州川出旱海,於五馬渡接敵,陣斬西賊朔慶軍都總管栧厥嵬名、副總管麻承持祿、監軍使樑逢恩,以及三人的幕府、親衛以下,共計七萬,無所孓遺!”

殿內頓時響起驚訝的聲音,又是一場大勝!

孫固卻憂色未改:“繼續念!”

“己酉,六路都經略使蘇油使曹南沿故秦渠料賊,察賊於峽口築七堰蓄水,欲待我兵臨靈州,決水灌之。”

殿內衆人又是大驚。

“遵裕命種樸、王厚擊走之,兵至而夏人自亂,斬獲無算。”

“乃知有囤安軍劉世恆一部先巡河接敵,曹南至後相與合軍,奪堤堰而堅守,使賊計不行。”

“油乃塞其枝節,獨留大渠,引水鎖靈州,之後進圍。”

“保靜軍都統軍仁多零丁攜軍往救,計十二萬人,高遵裕領曹南劉世恆於舊仁裡邀截,不利。”

“遵裕乃結車寨於城下,依託故秦渠捍守,翻爲仁多零丁所圍。”

“其後消息斷絕,臣心如焚,乃命守將李照甫、蕃官結贊歸仁往探,皆不得要領而還。”

“大軍尚有東西二路,臣已移文趙禼、曾孝寬、王中正關照,但有消息,必飛報以聞。”

趙頊覺得自己腿有些軟:“還有嗎?”

蔡京說道:“目前沒有了。”

王珪臉色發白:“高遵裕中路軍,有多少人馬?”

蔡京說道:“有三支新軍一萬五千,另國公管帶學員兵兩千,種珍管帶一萬五千,李文釗降部兩萬,共計五萬兩千人。”

蔡確沉吟道:“算上之前滅敵七萬,分救河渠數戰的損失,以五萬對十二萬,被圍了也不奇怪……”

孫固說道:“好在蘇油放水封鎖了靈州,不然被靈州之敵裡應外合,那就是真的麻煩。”

王珪抱怨道:“難道現在還不夠麻煩?”

蔡確說道:“如果不放水,大軍或者還能運動,如今這樣,不是成了背水結陣?這可是兵家之大忌!”

孫固白鬍子有些顫抖:“背水一戰,也不是不能勝……”

蔡確搖頭:“爲今之計,只有命蘇烈,種諤奔赴靈州救援,然後命山南留守舊軍,前赴山北接應。”

“背水之戰能勝的不是沒有,不過或者如項羽之勇,或者如韓信之智,其他的……”

趙頊越聽越心慌:“去軍機處!聽聽老將們怎麼說。”

等到一羣人着急忙慌來到軍機處的時候,卻見軍機處還是那麼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的樣子。

軍機處現在走了蘇油,走的時候還將種詁帶去參贊幕府,老將就剩下了郭逵、折繼祖、折克柔。

不過多了章惇,還有後院裡邊搞遼國情報的蘇頌、晁補之。

聽聞趙頊到了,蘇頌和晁補之也一起出來迎候。

趙頊對軍機處一點不緊張的樣子有一絲不悅,對章惇說道:“前方戰事緊急,靈武未下,還是不能懈怠啊……”

章惇是什麼人,一點不顧及趙頊的面子,立即反駁:“軍機處如有懈怠職守,臣請治罪。不知陛下是聽了何人蠱惑,只管叫他來與臣對質,如果所奏不失,便請以同罪反治。”

奇怪得很,趙頊就吃這一套,聽章惇說得如此硬邦邦的理直氣壯,心裡邊毛躁恐慌的情緒,反而一下子就平息了大半。

“幾位老將呢?”

章惇這纔跟趙頊躬身:“在研究前線局面呢,收到範公的奏報,我也是大吃一驚,不過經幾位老將分析,卻又另有蹊蹺。”

“走吧,一起去聽聽。”

王珪和蔡確相視一眼,兩人心中同時冒出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武臣的譜都敢這麼大了?

進入大廳,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郭逵、折繼祖、折克柔,正帶領着一幫參謀娃子們在進行戰局推演。

這是皇家軍事學院的實習課程,趙頊曾經有過詔令,司天監、國子監、太學、皇家理工學院、皇家軍事學院,御駕到時,山長不能組織學生們迎候,直講們不得停課,不能因爲接駕而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大宋是一個文明的國度,對於知識和教育者的推崇尊重,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高的。

趙頊自己雖然不能說是個學渣,平心而論人家的文科還是不錯的,只是偏科得厲害而已,不過正因爲是跛腳鴨子,他對那些學術界的文理皆精的高人們,與普通大宋百姓沒什麼差別,也有一種崇拜的心理。

不過老百姓的崇拜敢說出來,趙頊還不敢胡亂表露,只能通過對教師和教學的尊重來體現。

軍事同樣是如此,這幾年大宋連連大捷,帶來的就是軍人榮譽感和自身地位的提高。

見到趙頊的到來,郭逵拱手道:“陛下,有失迎迓,是臣有罪,章學士也沒有知會老夫一聲。”

章惇笑道:“給陛下吃顆定心丸,比迎駕重要百倍,見你們在忙,我就沒來打擾,結果出來了?”

倒是參謀娃子們見到趙頊,一個個激動得滿臉漲紅。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節課,就是忠君愛國,之後更是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軍事學院背景的士官們,對趙頊的崇敬和愛戴,那是溢於言表。

宋朝的每一個皇帝,其實都在鍥而不捨地鞏固自己的皇權,而理工學院和軍事學院,讓趙頊看到了與文官們對抗的另一種手段。

而且這些年下來,效果非常明顯。

因此趙頊在這些學員兵們的面前,表現得比在新科進士們跟前還要完美。

連進士們很多人一生都只能見到皇帝一次,這些學員兵們的激動,自然可想而知。

趙頊壓抑住內心的忐忑焦急,裝逼地微笑着問道:“看來,你們都並不緊張戰局?”

郭逵指着軍圖上即將結束的推演結局:“陛下你看,這是娃子們推演出來的結果。”

軍圖上靈州還在,不過已經被分割在黃河與故秦渠之間,而代表着夏人的援軍的藍色小旗,卻已經被三股宋軍的小旗徹底合圍。

趙頊大喜:“這麼說來,我中軍其實並無憂患?這是誰推演出來的?”

郭逵笑吟吟地指着身邊三個年輕人:“陝西路這次提舉的皇家軍事學院二期學員,种師道、种師中、姚古。”

三人一個立正:“參見陛下!”

“好。”趙頊剛要誇獎,突然想起一件事,皺眉道:“師道你是張載的弟子,出身嵩陽書院,我怎麼記得你已經考取了左班文職?”

种師道說道:“是!臣先是蒙祖蔭,得補三班奉職,後經詮選,改爲文官,之前曾擔任熙州推官、知同谷縣。”

趙頊不禁好奇:“那你卻又爲何進了皇家軍事學院?”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