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

第二百一十四章成都

新船十一月開造,計劃五月完工,等江水漲起來便能下水。

不過蘇油是見不到大船下水了,剛入四月,堂哥便來叫他,張學士來信,讓他帶着蘇油,蘇軾,蘇轍去益州,他要見見。

蘇油很高興,第一個想法就是可以見到薇兒了,趕緊回家收拾各種零碎。

結果薛忠的船又給塞了個滿滿當當,弄得三蘇父子幾乎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蘇洵坐在一個藤箱上:“瓶瓶罐罐一大堆,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搬家呢!”

薛忠也笑:“其實現在成都府什麼眉山物產都不缺,恩公這是有些多此一舉了。”

蘇油說道:“你們不明白,這些都是好東西,比如這醬油,可是曬了兩年半的好醬油;比如這芽菜,榨菜,都是風味最佳的一批,外邊根本花錢都買不到。”

“還有摺扇,這女孩子用的和男人用的大不相同,是檀香木刨成薄片,然後鏤花穿聯而成,揮手間香風陣陣,是剛剛纔試製成功的……”

蘇軾就開始翻箱倒櫃:“哪呢哪呢?這個是好東西呀,我也要……”

蘇洵怒了:“子瞻!張學士此番肯定會考較學問,你準備好了嗎?你看子由多努力?”

蘇轍放下書:“我也是看《史記》換換腦子,就算張學士考較,現看也來不及吧?還是子瞻和明潤自在,信心滿滿。”

蘇油就不覺好笑:“我就是去給張學士,呃,送醬油的。這才進學一年半,張學士肯定不會跟我認真,倒是你們倆,得拿出些本事兒,否則堂哥面上也不好看。”

岷江水質清澈,一路風景宜人,沿江的人文語言都是鄉音,只有些許區別,蘇油感覺比大理之行舒服多了。

薛忠就一路介紹各村各鎮,對這一帶可真是熟悉異常。

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不僅僅是一個都江堰而已,那裡只是一個起點。

經過歷朝歷代的完善,從那個起點開始,北到漢州,南到眉州,橫跨湔江水系,沱江水系,岷江水系,在整個成都平原上,形成了起一個巨大的扇形水網。

不光有灌溉功能,很多大的運河,渠道,還具備交通運輸功能。

從這個水利網絡完成的那一天起,川中便取代了漢中,成爲了新的天府之國,成都平原旱澇無憂,直到蘇油穿越之前。

蘇油對這些非常感興趣,後世很多渠道已經廢棄了,哪裡如現在這般結構完整養護精心,沿途能見到不少閘口,三蘇父子上岸一般是拜訪當地名宿,官僚學者。蘇油上岸便蹲在水工棚子面前打聽典故,重要的還要拿着本本記錄下來。

船過華陽驛,就算進入成都府境內了。

一路熱鬧非凡,沿江是一條泥路,路邊都是臨水瓦房,不少挑着簾招,都是食肆,店鋪,旅舍。

也有不少高大氣派的院落,蘇油以爲是什麼大戶人家,一打聽才知道那是四方會館。

高桅大船到萬里橋頭便停了下來,這個碼頭,比眉山碼頭大了三倍有餘。

萬里橋是木質拱橋,薛忠見蘇油看得入神,笑道:“此橋還有個典故,據說當年大丞相收伏了孟獲,想讓他回去安定諸蠻,不料這孟獲貪慕蜀中安逸,不想回去了。”

“於是大丞相便騙他說讓趙雲送你去郊外安扎,不需要走太遠,一箭之地可以吧?”

“孟獲想着一箭之地,倒也能接受,於是同趙雲一起來到了這裡。”

“趙雲張弓搭建,望天一射,那箭頓時消失無蹤。”

“孟獲朝着射箭的方向走啊走啊,一直走到自家部落,纔在一處懸崖上發現了一支鐵箭。”

“卻原來趙將軍一支神箭射出了萬里,都射到孟獲的老家去了,因此此處便得名萬里橋。故老相傳說得是真真的。”

蘇油見橋上行人往來,不少中下層勞動人民頭上還裹着白布,笑道:“聽說大丞相很得蜀人崇仰,這白布包頭就是一例是吧?”

薛忠點頭:“是極,那是給大丞相戴孝哩!”

碼頭繁忙無比,車船輻輳,在蘇油眼前展示出一副活脫脫的成都版清明上河圖。

而且比清明上河圖還要熱鬧,因爲江中停了很多明顯不是商船的畫舫。

“怎麼這麼多船?成都人這麼貪玩?”蘇油感覺很好奇。

“說起玩,我們成都人從來都是認真的。”薛忠笑道:“這不是清明瞭嗎,城裡人出來祭祖,踏青,郊遊,直到四月初八,浣花溪上熱鬧非凡,我們這裡稱爲‘大遊江’。”

“我們成都,月月有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除了這些大市,還有東西南北四門大集,店鋪都分了兩種,一種早上開門晚上歇業,還有一種晚上開門白天歇業,你要玩,成都一天十二個時辰裡,個個時辰都找得到玩的吃的。”

蘇油就感慨:“難怪史家麻將賣得那麼好,看來成都府是個巨大的市場啊……”

薛忠笑道:“豈止是麻將,就連程家的幾種長牌,也是極受歡迎。成都府的勾欄瓦舍,要沒有這幾樣,生意都差着幾層。”

“不過玉瓷麻將那是打不起的,一般多是竹木,牛骨的那已經是頂頂的上品了!”

蘇洵就搖頭:“少不入川,老不離蜀,這太平日久,川人太耽於安樂了……”

將貨物換上了幾艘小船,沿着錦江走上一段,經過薛濤故居,另一邊就是成都城了。

這個碼頭也大,不過都是小一號的船停靠。

樓闕巍峨,下邊城牆上開着五道城門,正對碼頭,碼頭和城門間,是一座繁華的大集市。

薛忠說道:“剛剛說了除了月市,成都還有東南西北四座集市,城牆上那樓叫五門樓,這裡就是最大的新南市了。”

船一靠岸,便有不少的牙人腳伕上來打聽行情生意。

程三早就帶着不少空車再此等候,見到船頭上幾人,趕緊迎上來,嘴裡還對旁人招呼:“東家到了,趕緊卸東西,車馬再查看一遍,幾個管事跟我去迎接。”

等到幾人上岸,程三笑臉相迎:“可算是到了,明潤明允,子瞻子由,一路辛苦。”

蘇洵笑道:“勞老掌櫃久候,一路閒玩過來的,哪裡說得上辛苦二字。”

程三說道:“張學士已經在府司候着了,這就是一刻不能等,我們這就進城,先見過學士,再行安頓。”

蘇油擺手:“我就不去了,還有好些東西要送玉局觀,我晚些再去拜見吧。”

程三都傻了:“呃……小少爺,這會不會失禮?”

蘇油笑道:“張學士何等人物,會同我一個孩童計較?不礙的,你們趕緊去吧,我先去見我義兄。”

程三點頭:“商號事業多得天師支持,先去拜訪也是應當,那我們就分兩路,小少爺記得下午的時候來府司。”

蘇油笑着應了,和程三繼續行船。

船繞過成都城西南角,便拐入了一條小河。

蘇油回頭,看着河對面一條寬闊的石板路:“咦?那裡還有那麼好一條路?還停了那麼多小船?”

程三說道:“那是通祠路,通往城南郊外漢昭烈陵,不過我們都管那裡叫武侯祠,近幾天香火可旺盛着呢!”

蘇油點頭:“丞相祠堂啊,等得閒必須去拜拜。”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兩百章 賀禮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薦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關於官制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兩百章 賀禮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薦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關於官制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