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

bookmark

第二百一十三章新船設計

程文應一看,哎喲小孩子腦子就是靈啊!我要這個沒啥用,不過可以給我兒子啊!收藏着從中央到地方各路大佬的題字的摺扇,沒事拿出來耍耍,淡淡的逼格隨風飄揚!

嗯,回家找師爺合計合計,看看當朝宰執的扇面多少銀子能換一幅……

於是眉山玩摺扇的風氣就起來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文人們見面第一句話基本就是:“今天,你寫了沒有?”

然後就有人迴應:“雖然一個字都還沒寫,可有一種迷一樣的從容……”

……

可龍裡的梨花開了又謝,蘇油八歲了。

今天他在碼頭送別陳慥和巢谷。

巢谷要去西軍投軍,而陳慥,再次被伯伯告了一狀:這娃離家出走,跑去了大理,差點被儂智高甕中捉鱉!

不過這次陳希亮擊節叫好,認爲自家老四終歸還是可造之才,要親自捆在身邊調教了。

不要小看陳希亮的調教,蘇油羨慕的不要不要的——歷史上,只要和陳希亮沾邊的人物,除了蘇洵,差不多都得中進士!

蘇油惡意地認爲,這就是陳希亮在報復他哥,報復他當年不讓自己讀書。

不是不讓我讀書嗎?老子把全家人都弄去讀書,都考成進士,讓你在家裡成爲弱勢羣體!

就問你怕不怕!

不過陳慥不這麼認爲,據他說這次多半要被逼婚。

當年他父親被河東柳家榜下捉女婿,老陳爲了自保,轉手就把孩子們給賣了出去——女婿是不可能女婿的,我早已成親,孩子都老大了。

不過我們家孩子讀書都還行,進士我也考了,沒感覺有什麼難度啊,估計過幾年可能我們全家都會成進士呢——承蒙柳家看得起,要不,我們結兒女親家吧!

天選之人,就是這麼任性。

蘇油遞給陳慥三把摺扇:“你漏了我眉山三個關鍵人物,給你補上了,我家堂哥和大小蘇的小文章,你就可着樂吧!”

陳慥不以爲然:“你堂哥倒也罷了,大小蘇老弟……呵呵呵還沒我陳季常出名……”

哎呀這麼囂張?!

算了,我不跟你計較,蘇油努力踮起腳,拍了拍陳慥的肩膀:“季常大哥,以後遇到子瞻,記得和他交好,相信以後他會名動四方的,說不定到時候,還能替你揚名呢。”

呵呵呵,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你的名聲,註定會隨大蘇這詩句而名傳千古。

巢谷的禮物,是一柄四尺半的精裝長劍,不過蘇油不是送給他的,而是讓他去送給上官的。

巢谷的文才,在文人中不夠看,不過在武人裡邊,尤其是低層武人裡邊,尚屬佼佼者,蘇油自己也不通武事,只好讓石富找了些關係,寫上幾封書信交給他帶上,算是盡一份心意。

送走二人,蘇油想着大宋如今的軍事,也不由得連連嘆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頹勢要扭轉過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石薇來信了,大咧咧地承認了錯誤,就把話題轉到了白猿身上。

白猿和道教淵源頗深,山海經裡便有記載,後來也有白猿在楚國傳道,在越國授劍等諸多傳說,道教本身還有一本《太上洞玄白猿經》,相傳就是白猿公傳下來的天書。

石薇覺得木客越來越胖,有些抱不動了,應該控制一下飲食。

窺天鏡引起了轟動,如今玉局觀觀星臺一到晚上就擠了一羣道士,引經據典考究星象,吵得一塌糊塗,第二天一個個頂着黑眼圈練功。

白鬍子公公師父怒了,給觀星臺加了一個大鐵門,然後開始了考試,考及格的道士叔叔們纔有資格獲得觀星的資格。

蘇油將幾個關於白猿的故事摘錄下來,又講了一些近來發生的趣事。然後讓石薇幫忙打聽一下,如果有觀星臺,那應該就有星圖,有歷代日月食的記錄,如果有的話,等有機會他會去玉局觀看看。

……

紫燕歸來花滿城,蘇油覺得日子都美出泡來了。

鹽井增加到了十口,新井的出現讓江卿們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交通瓶頸。

僅靠二林部的四艘船是不夠的,衆人這纔想起蘇油曾經提醒過他們造船的事情,只是他們當時都把目光投到了修路積累名聲上去了。

如今路還沒修到益州,問題便已經凸顯出來。

好在新式帆船技術初步積累成型,二林部的那種圓底流線型戰船技術,沿江船場也非常成熟,加上資金尚算雄厚,因此商號董事會決定,一邊大造鹽倉囤貨,一邊招攬造船工匠,開造新船。

買船是不行的,如今的江船多是松木製造,偷工減料,川人的習慣是從益州一船跑到揚州,然後連船帶貨一起賣掉。

蘇油的龍骨小船給了船工們極大的提示,榫卯結構是中國祖宗們玩老了的花樣,如今還有了鐵質螺栓,那就用拼合式龍骨。

新船拋棄了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採用上等的木材——龍骨和肋架用的是最細密的川中特產的大楨楠,其餘部分用櫧木、榆木,襯艙底和甲板則儘量用雜木降低成本,舵杆要使用榆木、榔木,舵板和桅杆用杉木。

桅杆也可以用鐵箍拼接,但目前川中還沒有這般造船的——衫木大料不缺。

鐵箍還是要用,不過只是爲了加強桅杆強度。

索具出於成本考慮也用了多種材料,錨繩纜繩用青竹皮蒸煮成竹絲,然後用制繩機制成,帆索用大麻製作的麻繩。船帆拋棄了笨重的草蓆竹蓆,改用蘇家結實的銅錢麻布。

船帆的面積遠遠超出瞭如今普通江帆的大小,船長度足有十丈,最寬處四丈,主桅高度八丈,兩根次桅六丈。

整膄船是新老過渡的產品,通過所用的度量衡便可以看得出來。

整體看上去,新船水下部分和二林部戰艦幾乎一樣,圓底流線型。

水上部分則更加接近蘇油他們的飛剪式小帆船,桅杆也是老款,不過風帆變成了新款,而且控帆系統引進了可龍裡號的設計,只是因爲桅杆數量增加了,需要增加人手分別操控。

最出格的設計可能就是那一支從船頭前伸出去的斜桅了,用來和前桅一起牽引起三張三角帆,儘量多的使用風力。

這個設計,是之前所有中國帆船中沒有出現過的,不過可龍裡號有現成的例子,造船工人們覺得這設計師一定是一個斤斤計較會算計的老狐狸——太會摳了!

船錨五百斤,石家鐵坊鑄造。

這艘帆船蘇油沒有參與設計,老船工們幾乎一看可龍裡號的圖紙和實物便明白設計思路。

圖紙這玩意兒,難在繪製,讓看的人一目瞭然,那是基本要求。

不過蘇油也不是沒有出力,他在董事會上提出工程預算,工期評估,材料採購,人力資源配置等幾項概念,要求以這次工程爲例,將條例章程摸索出來。

這個提議得到了董事會的高度認可,小猴子總是喜歡一招鮮吃遍天——說白了還是精細純老調三重奏。

除此之外,蘇油還賺了一點零花錢。

可龍裡刨箭桿刨出來的那些竹絮,加上桐油和石灰蚌殼灰調製的膠灰,可是填塞船板縫隙的好東西。

這個是中國獨有,也是中國船採用普通木材製作也能到處行駛的原因。不像西方,必須用橡木,櫸木,柚木這等高品質硬木。

新船預計耗時六個月,運載量將達到恐怖的三千五百石!

宋代一石小一百公斤,這就是三百多噸,江浙吳中不知道,但絕對是如今蜀中最大的大船。

十口鹽井的產量,全靠這種船的話,需要近五十船次,好在雪鹽如今四路自身消耗掉一半,吳船和二林部運走三分之一,剩下六分之一,十船次左右,兩艘這樣的大船足以應付下來。

爲了保險,董事會決定造三艘,耗資三千貫。

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
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