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

bookmark

第三百一十九章九鬥碗

如今這個小知州就站在自己面前:“可算是來了,這回不用我又當爹又當媽了。來來來張知縣王知縣,一路辛苦,我敬二位一杯。”

倆知縣絲毫不敢怠慢:“當是下官敬太守纔是,一路行來,太守的行事,都成了傳奇了。我們思來想去,都不明白太守當時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蘇油笑道:“很簡單,將心比心,夷漢如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相處久了你們就會發現,夷人身上還有很多很不錯的品質的。”

“倉廩充實,夷人也能知禮守節;失去希望,漢人也會變黃巾,綠林。”

這個逼裝得穩,倆知縣不管心裡邊同不同意,表面上也拱手受教。

年底很忙,除了政府成員補貼的發放,蘇油還要去福田院看望孤寡老人,失親兒童,噓寒問暖;

還要去新商區看望因生意滯留的客商,詢問他們有什麼需要,表示關懷;

還要賞賜鄉中宿老,準備來年的春耕……

總之忙得一塌糊塗。

一直忙到了除夕,蘇油纔有時間閉了衙門,在衙內和親近衆人玩樂了一天。

蘇油的玩樂,當然就是做好吃的了,有他在,年夜飯就隨便不了。

之所以要關閉衙門,就是因爲他要親自上竈,這事情被閒得蛋疼的御史知道了,彈劾一章說夔州知州有失官體,也是完全可能的。

阿囤熾火和郭隆已經回二林部和江陽城了。

乞第龍山和田守忠現在也不在衙門,蘇油的要求,軍將永遠和自己的兵在一起過節。

不過答應了給他們加菜,乞第龍山喜歡吃大肘子,田守忠喜歡燒白,一會兒給他們送過去。

學宮也散學了,阿囤元貞不會做飯,現在就坐在院子裡穩穩地讀《後漢書》,滿院子的人忙得團團轉,整的他纔是知州一般。

刨豬湯是不可能放棄的,因此蘇油同樣買了一頭百十來斤的本地豬。

在州府衙門重地裡燻肉只怕是不像話,搞不好就要被巡捕兵們舉着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奔襲,蘇油只好忍痛放棄了臘肉香腸的製作,改做罈子肉和醬肉。

將修割好後的豬肉與鹽,香料按比例拌和均勻,將拌和均勻的豬肉放於潔淨容器內醃製一晝夜;

到次日,將醃製好的豬肉用清水漂洗掉肉塊表面所有附着物,切成半斤左右的豬肉塊,瀝乾水分備用;

接下來熬豬油,再將清洗乾淨的豬板油切條,放於鍋內加水加熱煉製,待豬油析出,油色清亮、油渣上浮呈黃色後,撈出油渣;

趁豬油熱着,放入瀝乾的豬肉塊,用大火炸制,待豬肉表面變成淡黃色後,改用小火慢炸,直至豬肉表面呈現金黃色,且具有濃郁的油炸肉製品香味後,停火;

用酒精噴燈將陶罐內部灼燒,滅菌消毒後,用炸肉時順便消毒過工具將肉撈入陶罐。

迅速將豬油一併倒入的陶罐內,直到淹沒肉塊爲止,加上蓋子封壇。

醬肉放到陰涼處,隔牆離地,常溫貯存,一個月後就能吃了。

和臘肉香腸一樣,罈子肉可以吃上一年,而且和臘肉一樣,年底做得,到來年中秋剩最後一點的時候,風味最佳。

味道和臘肉差不多,但是比臘肉要淡,也不像臘肉那麼柴,入口化渣,又香又糯。

還有一部分,刷上醬料掛起來,之後一天一刷,七天之後停手,掛竈臺上,同樣可以吃上一年。

修整下來的那些,正好和血脖,肚皮這些雜肉一起改成肉條和臊子。

將這些東西裹上面粉,如今全大宋最不像知州的那個知州,正繫着圍裙擼着袖子,在油鍋邊上炸丸子,炸酥肉,炸小魚。

等到這些都做完,看了看閣樓,蘇油取過一個小碟,將幾樣東西都擺了一點進去,然後做了一個花椒茱萸細鹽碟子,拿去擺到了閣樓小桌上:“還不露面?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都快饞哭了吧?先吃點墊墊。”

站了一會兒,屋子裡沒反應,蘇油嘆了一口氣,下樓去了。

眉山大鐵鍋,蘇油早在寫求援信的時候,就千叮嚀萬囑咐地必須第一船就拉過來。

大陶缸裡高湯早就吊好了,接下來就是各種蒸,大碗蒸。

鹹燒白,一盆;

夾沙肉,一盆;

酥肉丸子鋪底,鋪幹發黃花香菇,一盆;

雞塊鋪底,鋪火腿薑片,一盆;

鴨塊鋪底,鋪酸蘿蔔,一盆;

碼好味道的肘子,一盆;

辣米油,豆瓣醬,米粉,糖,鹽,拌成粉料,裹上排骨鋪底,加南瓜,一盆;

裹上五花肉,加泡發乾豌豆,一盆。

裹上肥腸,加芋頭,一盆。

除了粉蒸菜和甜鹹燒白,其餘各菜淋上高湯,一起上鍋,蒸!

剩下的粉腸,豬肝,豬肺,豬肚,各切了一點做刨豬湯。

多數要和豬頭,豬舌,腰子,瘦肉一起,留着做炒菜和涼菜,還要吃上兩三天。

等到蒸菜出鍋,該翻的翻該扣的扣,配上肝腰合炒,芹菜肉絲,清炒時蔬,油酥花生米,涼拌萵苣折耳根,一大桌九鬥碗酒席就做好了。

做是做得熱鬧,幾個人也吃不完這麼多,不過軍營那邊這點東西只怕是塞牙縫都不夠,那就留下夠自己吃的分量,其餘的給那邊送去。

蘇油當然沒忘了都挑了一些,給閣樓上送去。

等張散和劉嗣回來,手裡多了一個籃子:“那邊在包餃子,蒸包子,這是乞第讓我送過來的。”

蘇油摸出一筒夔州米酒:“拜祖祭神放鞭炮,我們也開吃!”

酒桌上,蘇油給衆人滿酒:“今年過得不容易,不過總算是熬過來了,要沒有哥哥弟弟們的幫襯,蘇油只怕已經交代這這裡了。這一杯,大家都幹了吧。”

衆人飲了,蘇油笑道:“動筷動筷。”

阿囤元貞說道:“早等着這句了!”

蘇油說道:“元貞,接下來府中就要對夔州土地人口展開普查,登記造冊,山上的夷人地區,就交給你了,如何?”

阿囤元貞說道:“給我一個測量小組,給你辦得妥帖!”

蘇油又說道:“幾位哥哥,夔州本地戶籍人口,我便交給新來的兩位知縣,等當地人的這些土地劃定後,開出的新田,就作爲官田,招攬周邊熟蠻,渝峽流民,進行耕種。這個事情,便交給小七哥了。”

張麒嘴裡正嚼着丸子,只是點頭。

“商戶統計,船隻進出,資金往來,商品貿易總量,倉儲庫存,糟娃哥一直是我們的會計,這個是做熟了手的。”

張藻拍着胸口:“交給我,物價均線圖都給你做好!”

“三哥不用多說了,夔州型大船正在趕工,四哥要負責道路養護,新路建設,夔州城,碼頭,要鋪設混凝土路面,不然扛不住現在的馬車。”

張散張麒都表示沒問題。

蘇油再次舉起杯子:“那就祝大家新春吉祥!明年我們接着來。”

阿囤元貞問道:“明潤,你明年幹啥?”

蘇油說道:“大宋以農爲本,明年我得主抓農事了,《西南農書》,整理了八年,也該拿出來用用了。”

“本地苧麻產業得天獨厚,柑橘種植也頗有優勢,還有造船業,金,銀,硃砂,鹽業爲助。加上航運節點的大港地位,怎麼也得成爲大宋一處上州!”

第八十章 觀瓷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
第八十章 觀瓷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