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鐵甲艦

緊跟着,朝廷任命皇家海軍學院戰術司司長蘇軼提舉鴨淥江艦隊指揮,籌措軍事,準備護送新軍前往接收保、定、桓、淥四州。

因爲重名,故而將原遼國保州命名爲珠州,定州命名爲丹州。

來遠城,併入珠州管轄。

珠州、淥州一頭一尾,每州將駐軍兩千人,丹州和桓州各一千人。

之後扁罐還會駐紮在珠州海口,打造軍港,組建鴨淥江內河水師。

淥州之所以會駐軍這麼多,是因爲那裡已經發現了巨大的硅藻土礦藏,其儲量和品位都是如今天下第一。

對於此舉,最高興的莫過於高麗王顒,這相當於大宋替他防守國境線。

扁罐負責此次軍事行動也是有道理的,他是平遼計劃水師行動部分的實際策劃者,之前進行演練,在陸軍擺了幾次烏龍後,種詁不得不交由海軍兩棲陸戰隊來執行。

此次接手鴨淥江諸州,與後續軍事謀劃非常接近,甚至有可能與當地發生軍事衝突,蘇油要求所有軍事部門高度重視,將之當做一場小規模的實戰來看待。

而他自己,卻跑去了膠西,那裡即將下海一艘新式的海船。

滄州號鐵甲艦!

衝壓鋼板技術、鉚接技術、焊接技術的日漸成熟,讓大宋開始嘗試製造純鋼鐵組成的戰艦。

然而讓蘇油哭笑不得的,是船舶務和水師要求研發鐵艦的原因,不是爲了獲取更加優秀的抗擊打的能力,而是爲了成本和使用壽命。

用鋼板代替船肋骨,和龍骨一起組成的力學架構,能夠極大地提高了船體的強度。

帶橡膠邊框的可開合水密艙門,讓船員們在艦內活動更加方便。

還有電力與通風的設備,能夠解決空氣與照明的問題。

建造材料厚度的大減,更讓該船多出來很多的空間。

海軍對此大力支持,因爲如今困擾海軍的,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老鼠這種動物,對遠航的木殼船隻造成的巨大危害。

滄州號其實還是試驗型號,長度與傳統夔州型相當,爲五十六米,長寬比十比一,排水量三百噸,設計航速十八節,裝有兩座七十毫米速射炮和四座五十毫米速射炮。

其實這個航速有些保守了,主要是該艦爲試驗型號,還考慮到遠航的需要,其動力沒有采用技術更加先進,但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四千馬力聯動柴油機驅動,而是採用了技術已經完全成熟,能夠提供可靠動力保證,方便海外沿途補給的兩臺兩千馬力蒸汽機並列驅動。

即便如此,這也一艘全新式的戰艦,沒有風帆,只有煙囪,以機械爲動力,劃時代的工業產物。

雖然還是從內河炮艇基礎上摸索過來的,但是跟內河炮艇已經不是一回事兒。

內河炮艇長度才十八米,這傢伙長度是炮艇的三倍多,寬度是炮艇的近兩倍,排水量爲內河炮艇的十幾倍!

最關鍵是續航的能力,達到了內河炮艇的十倍,三千海里!

三千海里就是近五千公里,作爲起步數據,蘇油已經無法更滿意了。

紹述二年式鐵殼艦,標誌着一個海軍新時代的到來,然而當蘇油站在碼頭讚歎不已的時候,周圍的夥計們似乎有些不以爲然。

原因很簡單,這船沒有船帆,只有四個大煙囪,又拉長了長寬比,因而顯得又瘦又小,在新任河北東路轉運使範祖禹和副使胡宗愈的眼裡,這船就顯得有些不夠氣派。

別說跟杭州型比,就連和長度差不多的夔州型木帆船相比,就好像狸奴才洗過澡,毛都貼在身上時候的模樣一般,顯得瘦小寒酸。

待到登上戰艦之後,兩人對該艦的印象方纔有些改觀。

主要是那六門炮太拉風了。

艦炮的長度比陸戰炮長了不少,也粗壯不少,內徑相同,外徑卻不一樣。

炮彈的長度也比陸戰型的炮彈更長,裝藥更多,射程更遠。

扁罐身着藍色海軍官服,前來立正報道:“滄州號艦長蘇軼,參見節帥、漕帥、副使!”

蘇油問道:“靶場在哪裡?”

扁罐又是一個立正:“在外海西南五十海里處。”

蘇油點頭:“走吧,去艦橋。”

蒸汽船的毛病就是要提前燒鍋,滄州號已經開爐很久,就等着幾位大佬的到來。

來到艦橋,範祖禹和胡宗愈才發現,艦上的內部空間,其實比夔州型木帆船大得多。

命大副下達離港指令,扁罐開始就着海圖給幾位講解這次演習的任務,再結合新艦的操作規範、航海數據,一一進行詳細描述。

蒸汽機的隆隆輸出噪音頗大,船隻震動也很明顯,不過速度很快,範祖禹看着越變越小的港口,不禁讚歎道:“理工之道,進境如斯!”

蘇油說道:“這艘船也算是試驗實用相結合了,其目標就是威懾遼國沿海,作爲我順利接收鴨綠江諸州的保證。”

胡宗愈是老派士大夫,熟悉的還是《衛公韜略》那樣的老款兵書,點頭道:“鐵甲犀利,不畏火攻,如敵水師來犯,我們都能直接撞沉他們!”

扁罐就在一邊忍俊不禁,蘇油趕緊給他遞眼色:“胡學士這個建議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彈藥用盡的時候,這滄州號啊,本身也是一件犀利的兵器。子衡你們也要有這樣的作戰方案。”

“是!”扁罐馬上立正:“是下官疏忽,下來就立刻進行撞擊科目研究!”

海面風平浪靜,能見度極好,扁罐拿來幾個望遠鏡遞給三人。

蘇油擺手表示自己不用,他懂操作,直接將艦橋上船長用的固定式高倍觀望鏡給霸佔了。

胡宗愈感覺不可思議:“茫茫大海,你們是怎麼找得到靶船的?”

扁罐訕訕地捏着望遠鏡,不敢跟自家爹搶高倍的觀望鏡,說道:“海船有一套精準的定位測量系統。”

說完用嘴一努艦橋上一隊忙碌新軍戰士:“還有一個計算班子。”

果然,又航行了一陣,前方遠遠的出現了幾個小點,呈扇形分佈,那是停錨在那裡的靶船。

大副過來:“報告艦長,我艦抵達目的位置。”

扁罐也舉起了望遠鏡:“命令各炮位,按照原計劃,自行攻擊!”

很快,艦橋下面,響起了雷鳴般的炮聲。

第一炮的巨大聲音與船體震動,讓範祖禹和胡宗愈嚇得面色蒼白,看着隨着巨大炮聲在海圖上抖動的圓規和量尺,胡宗愈大喊道:“這也太遠了!如何打得到?!”

話音未落,就見前方一處小點閃出一道火光,然後冒出滾滾黑煙。

接着,其餘幾個小點也開始起火冒煙,看樣子是在上面設置了引火之物。

炮聲停息了,幾人感覺耳朵依舊在嗡嗡作響,範祖禹心細,到現在才發現一個問題:“滄州號還在移動?”

扁罐放下望遠鏡:“海軍炮術遠比陸軍要求高太多,這次演習難度過低了,前邊都是固定靶,因此我要求炮手們在艦船移動中分散射擊,以增加一點演習難度。”

範祖禹和胡宗愈不由得面面相覷,兩人同是想到一個問題,這般搞法,不是隻有我打別人,而別人沒法打我?

蘇油對鐵甲艦上炮兵們精湛的技術非常滿意,但是爲了不讓扁罐過於驕傲,說道:“技術不錯,不過兩位學士不知道新軍戰法,其實軍艦對要塞還是處於劣勢的。”

“一來要塞炮海拔高,威力大,射程遠,在艦船發起攻擊之前,要塞炮就可以展開攻擊。”

“二來哪怕艦船在移動,要塞炮手也可以根據船隻移動的速度,方向,計算出提前量,讓艦船剛好湊到炮彈的落點上去。”

然後範祖禹和胡宗愈感覺自己更暈了,這尼瑪,不類似武林高手揮刀砍蒼蠅的神技?

扁罐笑了:“父親說得對,滄州號最大的優勢,不是火力的威猛,而是火力的精準,那幾門炮,外觀看着只是炮管長一些,外徑粗一些,其實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是花了大力氣的。”

蘇油點頭,拍了拍身前的觀望鏡:“這個底下也裝着陀螺儀,相當不錯。”

“不過子衡啊,我的建議還是海軍炮火應該集中使用,海戰的精華,還是先集中優勢消滅有價值的大目標。”

扁罐點頭:“父親說得沒錯,不過這不是實戰,而是演習嘛。”

“就這樣都能打出這效果,要不這樣,炮班的幾隊小子,還不知道尾巴要翹多高呢!”

蘇油不禁哈哈大笑:“走吧,下去先看看他們!”

第六百章 吳逵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
第六百章 吳逵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