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

bookmark

第六百五十九章天文曆法

河州的得而復失,以及日食的即將到來,讓王安石終於下定了決心,不顧呂惠卿等人的反對,上奏趙頊,要求對新法進行調整。

三月丙辰,司天監言四月朔,日當食九分。

詔自丁巳避殿減膳,降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免天下無田戶所欠青苗貸本息錢,免役錢。

呂嘉問奏立市易抵當所,以追繳各戶所欠市易司借貸本息。

蘇油奏請緩行,並請分割市易司事權。

薛向彈劾市易司舉措失當,導致汴京酒戶虧損巨大,二十七戶酒戶瀕臨破產倒閉,酒坊和酒榷兩邊損失加起來,合計百萬貫;今年汴京城將面臨無人榷撲酒坊,酒坊無酒可出,汴京無酒可飲的局面。

正好明堂禮成,有司誤遷薛向爲右諫議大夫,趙頊處罰了官吏,而沒有奪老頭的升遷,讓王安石另找三司使的人選。

王安石推薦曾布爲三司使,並讓市易司暫停業務,讓曾布調查情況。

呂嘉問認爲三司使該是他來做纔對,大不平。

……

開封府衙前,牢獄大開,幾百名被抓到這裡的欠貸戶,被蘇油全部釋放。

.тt kān.℃O

在關押期間,蘇油讓推官沈忱組織罪人打掃衛生,清理監獄環境,消毒殺蟲,洗澡煮衣服,然後有病的予以救治,不得亡喪一人。

百姓們感恩戴德,在校場跪了一地,要見府尹一面。

蘇油只好出來軟語安慰,讓他們各自回家營生,很快朝廷應當就會對市易司事務進行調整,請大家相信政府。

牢獄一空,開封府小蘇青天的名聲,響徹城中。

小妹從宮裡出來,說兩宮太后對他宣德門案,市易司欠息百姓的處理方式,很是欣慰。

蘇油看着小妹的肚子:“你就少操這些心了,景潤在鄭州忙得不行,我調他回來做少監。要不你辭去山長職務?”

小妹說道:“太后說換別人她們也不放心。畢竟我是女子,不會入仕。”

蘇油急了:“那我去跟太后說。”

小妹拉着蘇油的袖子:“不用,太后準了我一年的假,讓宗佑暫代。”

蘇油有些無語:“趙宗佑,他都還是孩子……”

小妹笑道:“十七了,也不算孩子。哥哥你給我找點事情做吧,我都快要悶死了。”

蘇油琢磨道:“還真有事兒,司天監的日官們,早都沒了祖宗們的本事兒,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渾儀、景表、五壺浮漏,一無所知。”

“靠他們,哥哥覺得這腦袋遲早要被陛下收去做了標本。”

小妹噗嗤一笑:“那你是想怎麼着?”

Www ▲тt kдn ▲C〇

蘇油摸着下巴:“我要那幫人將家傳的典籍都交出來,然後找人用理工的寫法翻譯成工具書。不說別的,根據精確算出的歲差,然後倒推華夏三千年日月食記錄,五星行跡,這就是大事兒。”

“之後還要製作全國地圖,製作星圖,精準量具,改造天文觀測儀器,列出精準的歷法……最重要的,哥哥要造出一件用機械計量時間的神器。”

小妹說道:“昭明應該能幫得上忙。”

蘇油說道:“對,我準備奏請陛下,招募天下太史佔書,雜用士人,分立五科,不過與以往不同,合曆法,天文,地理,數算,儀表五類。”

“我本想請族叔回來主持此事,不過王相公拒絕了。因此只能我來主事,然後請景潤,存中,還有石老,衛老,秋官皇甫愈,族兄推薦的儀表高手韓公廉,共同攻關。”

“還有就是天師府,你,倆天方老外,也一同也參與進來。”

小妹點頭:“嗯,要是我們這羣人都能不出來,天底下就沒人能弄得出來了。”

……

司天監,掌察天文祥異,鐘鼓漏刻,寫造曆書,供諸壇祀祭告神名版位畫日。

中國是農耕文明,節氣對於這個國家,尤其重要。

因此司天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準確報時,確認節氣,推算可能發生的天變。

由於歲差的關係,也就是實際的太陽年,和曆法上的年會存在誤差,因此每過一段時間後,舊曆誤差積累過大,就需要重修。

其實只要把這個誤差精準的計算出來,加上精準的觀測,是可以通過調整解決問題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曆法制定之後,統治者會認爲是國家的巨大成就,一般不能輕易修改。

加上計算量非常龐大,以前都是用算籌,書寫記錄方式也煩難,缺少統計列表,會產生巨大的工作量和計算錯誤。

因此一般司天監,推算和核驗是分列兩科,佔總人力的五分之二。

所謂的歲差,是指地球自轉軸長期進動,引起春分點沿黃道西移,致使迴歸年短於恆星年的現象。

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橢球體,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面與黃道面不相重合。

日月和其它行星對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面傾向的變化,即地軸進動。

其結果,造成春分點沿黃道每年西移約五十分兩秒,約兩萬六千年移動一週。

因爲它使迴歸年略短於恆星年,所以中國古代稱之爲“歲差”。

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點西移並不改變黃赤交角,稱爲“日月歲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則同時改變黃赤交角,稱爲“行星歲差”。二者的合量稱爲“總歲差”。

不過行星歲差影響很小,主要考慮日月歲差就行了。

公元四世紀,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圖和星空時,就發現晉代星星的位置,比古代略有偏移,進而發現歲差,並留下了冬至點每五十年後退一度的記錄。

《宋史·律曆志》記載:“虞喜雲:‘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

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而大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公元四六三年所制定的《大明曆》中,首次將歲差引入曆法計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學家認爲,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迴歸年的運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點上。

而祖沖之經過周密的觀測,認爲冬至點每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後退一度。

這就使得大明曆比其餘曆法更加周密。

但是這個值與實際歲差誤差還是不小,加上後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導致《大明曆》很久以後,也因爲積累誤差過大而被摒棄。

中國曆法,是太陽曆和太陰曆的結合體,因此幾個關鍵數據,決定着曆法是否精確。

在蘇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曆中,已經用歲差解決曆法精度問題;能夠還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十九年七閏的閏周更爲精密;他還計算出一個迴歸年的長度應當爲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八日,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數;那今人理當更勝古人。

同樣的道理,解決了一年時長的問題,還有冬至日的精準測量,這關係到紀年起點。

以往的測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長度測量,可以直接決定冬至的日期,因爲一年之內中午影子最長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這東西存在極大的誤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須通過長期觀測資料的積累和平均,使該誤差的影響大大降低。

中國在戰國時期產生的四分曆,就是用平均積累計算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