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

bookmark

留守,本是指“留置駐守”的意思,楊廣稱帝后,因時常巡遊各地,都城洛陽、西京長安等地不得不派人暫時看守,便設置了留守的正式官職,長官都是有軍事權利的,但都是臨時性質。

大業七年以來,各地多有叛亂,所以各地開始廣泛的任命留守,李淵現在被任命爲太原留守,其實便是太原郡的最高長官了。

由於虎賁將軍潘長文不久前才帶太原郡之兵慘敗身死,所以現在太原郡的兵馬並不多,只有一萬三千左右,不過由於李隱的到來,大大的增強了太原郡的實力。

李隱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到了晉陽城後,李淵便召集了太原郡一萬士兵,與李隱一同殺向甄翟兒叛軍。

李隱自從成爲酸棗鷹揚府校尉以來,幾乎每年都會與各種叛軍交戰,經驗可謂豐富,對叛軍的優缺點了然於心。

甄翟兒別看說是有十多萬,但卻不見得強到那裡去,因爲這種規模的叛軍,光是隨軍而行的家屬,只怕不下三萬,弱點頗多,只要將其弱點暴露,想要擊敗並不難。

李淵、李隱率軍在太原郡南邊的西河郡追上了甄翟兒軍,雙方決戰於西河郡的雀鼠谷。

《水經注》卷六汾水注曰:“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里間道險隘。”雀鼠谷在漢魏時期稱“冠爵津”,冠爵是顴雀的諧音,顴雀是一種力大無朋的鳥,冠爵津之意自然便是說只有顴雀這種鳥才能飛越四周的峭壁,由此可見雀鼠谷地形之險。

王威見甄翟兒人多勢衆,心中膽怯,於是向李淵提議撤退,李淵一陣好說好勸,纔將王威穩住。

甄翟兒的軍隊最後列陣十餘里長,李淵將部隊分爲兩陣,第一個陣是主陣,但陣中卻全是軍中的老弱,李淵讓他們多樹旗幟,後面還放了許多輜重。

第二陣纔是主力所在包括李隱的五千騎兵,以及挑選出來的七千精銳步兵,共計一萬兩千人,埋伏在雀鼠谷中的西側。

李隱的騎兵則又列爲左右兩隊,一隊李隱親自率領,一隊由劉弘基率領,李隱的副將有蘇定方、黃君漢等,而劉士弘的副將則有李世民等人。

甄翟兒軍率先出擊,甄翟兒以爲李淵在主政之中,便率大軍直往主陣而去,輕易的將主陣擊潰,但士兵見到留在原地的衆多輜重後便爭相搶奪,這一幕與李隱几年前在濟水之畔擊潰“盧公郭方預何其相似?

可惜,甄翟兒並沒有看過當年的那一幕。

就在甄翟兒漸漸陷入混亂的時候,李淵親自率領一萬兩千大軍殺來,李淵自領精銳步兵擊甄翟兒中軍,而李隱、劉弘基則率騎兵從側翼襲擊,徹底將甄翟兒軍的隊伍攪亂,然後合圍中軍,甄翟兒於是只好倉皇撤退,大敗而逃,最後被蘇定方斬殺於雀鼠谷谷口,李淵軍大獲全勝。

此戰之後,李淵軍繳獲甄翟兒這些日子掠奪而來的物資無數,爲了犒勞李隱,李淵派人將這些物資送了一半到雁門郡。

李淵還在甄翟兒的殘兵中,收編了八千多人,實力增強了不少。

七月末,江都新制造的龍舟完工,送到東都,楊廣肚子中的蛔蟲宇文述立即上奏勸楊廣巡遊江都。

右候衛大將軍、酒泉人趙才勸阻道:“如今百姓疲憊勞苦,國庫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師,安撫天下百姓。”

楊廣勃然大怒,把趙才交司吏處治,過了十天,楊廣才平息了怒氣,將趙才放出。

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讓楊廣出行,但楊廣去江都之意非常堅決,沒有敢於進諫的人。

建節尉任宗上書極力勸諫,當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

八月,楊廣他命令越王楊侗與光祿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檢校民部尚書韋津(韋津是北周名臣韋孝寬的兒子)、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盧楚等人共同負責留守東都之事,然後開始乘龍舟,起駕去江都。

楊廣原本是想讓樊子蓋主持洛陽事宜的,但樊子蓋卻在七月初八那天得病去世了。

楊廣離開洛陽前,以詩向宮人留別,詩曰:“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

楊廣的車駕出洛陽前,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充斥全國爲由,在建國門上表勸阻江都之行,楊廣勃然大怒,先讓人摘掉了崔民象的下巴,然後下令將他處死。

八月五日,楊廣到達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又上表請求楊廣返回回洛陽或西京,楊廣眉頭都沒皺一下,下令殺死王愛仁又繼續南行。

到達樑郡,樑郡有人半路攔阻楊廣的車駕,上書道:“陛下若是一定要巡遊江都,天下就將不是陛下的了!”楊廣又將上書的這個路人甲殺死。

這些人明知楊廣嗜殺,卻仍是義無反顧的站出來勸楊廣不要去江都的原因,是大家都如那個被殺的路人甲一樣知道,楊廣真的去了江都,這個天下將真的要變天了。

此時的天下,叛賊四起,楊廣如果坐鎮天下中心的洛陽或是根基之地的長安,尚能號令天下,但要是去了江都這種偏居之地,政令不行,詔令不通,還怎麼號令天下?

“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幾乎在一夜之間,這首叫《桃李章》的歌謠便傳遍了大江南北,許多有異心的人知道成大事的時候終於到了,立即活躍起來。

蒲山郡公李密自楊玄感將敗的時候就開始逃亡,他先是去河北投奔了叛軍郝孝德,郝孝德對李密不以禮相待,李密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不把他作爲特殊人物看待,對他不怎麼重視。

李密在剛開始逃亡的兩年日子裡,過得十分困頓匱乏,到了剝樹皮吃的地步。

後來,李密隱藏在淮陽郡的村舍裡,改換姓名,聚徒教書,但偶然之下說出了一些叛逆的言論。惹起了郡縣官員的懷疑,要去抓捕他,李密又再次逃走,最後到了他妹夫雍丘縣令丘君明家。

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轉送到遊俠王秀才家藏匿。

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115章 秋風起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57章 鎮虎牢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七十七章 打獵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196章 不降唐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29章錢糧第245章 北海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263章天策上將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22章 竇建德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五十章 瓦崗寨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272章 鴆酒第169章 魅雪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216章 朱桀滅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129章錢糧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14章 定河西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261章 進洛陽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169章 魅雪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高麗與高句麗第245章 北海
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115章 秋風起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57章 鎮虎牢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七十七章 打獵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196章 不降唐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29章錢糧第245章 北海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263章天策上將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22章 竇建德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五十章 瓦崗寨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272章 鴆酒第169章 魅雪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216章 朱桀滅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129章錢糧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14章 定河西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261章 進洛陽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169章 魅雪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高麗與高句麗第245章 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