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詠善匆匆換了正裝,和詠臨一道趕去探問父皇病情。

天子病情轉重,動輒就是天都會塌下來的大事,何況又有父子親情,哪還有時間等暖轎備好,也不帶內侍,兄弟兩人頂着冬天早晨刺骨的寒風出了殿。

昨天雖然出了太陽,一夜過後,又凝了厚厚一層白霜,詠善和詠臨看着一大早就灰濛濛的天,隱約覺得不是吉兆,都有些心驚肉跳,踩在滿地欲融不融的霜雪上快走,不小心就是一個趔趄。

自炎帝原配皇后病逝,皇后寶座早虛待多年,炎帝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兩次冊封,都把的娘給丟到一邊,硬讓後宮之主的位置懸着。至於炎帝的寢宮,則設在離妃子們最遠的體仁宮。

兩位皇子在冷風中穿過小半個皇城,趕到體仁宮門時,貼身小衣裡已經跑出一身的汗。

氣氛相當沉肅,橫吹的北風裡盡是無聲的不安。

宮門外早站了不少聞訊而來的大臣,大概也是剛到不久,還有額頭沁着汗的。衆人見到詠善來了,稍微有了些動靜。

“殿下來了。”

“詠善殿下。”

詠善擺手,制止了他們行禮,領着詠臨往裡走。

七八個平日侍候炎帝的內侍垂手站在房門外守着,看見過來,躡手躡腳地都要行禮請安,詠善態度甚爲寬厚地都免了,眉目間逸出憂色,把裡頭比較熟絡的一個管事內侍吳才喚到一邊,“裡頭現在到底怎樣?太醫說了些什麼嗎?”

吳才也是揣揣的,謹慎地搖頭,小聲道,“太醫還沒有出來呢。皇上四更起就說不自在了,怕惹出謠言,吩咐不許傳出去,昨晚當值的是張太醫,當時就過來給皇上請了脈。”頓了一頓,他看看左右,聲音壓得更低地道,“今天一早,又傳旨把陳太醫立召入宮。”

詠善心頭一沉。

太醫之中,那老態龍鍾的陳太醫是最得炎帝信任的,凡是宮內有可能惹出大事的診脈,必要經這人之手,炎帝纔信得過。

上次詠善腿傷被詠升告發,炎帝派來的正是這個陳太醫。

這次若不是出了大事,炎帝怎會一大早就下旨召他進宮?

詠善一邊想着,一邊對已經沒別的要稟報的吳才揮揮手,打發他回原處,他瞅一眼炎帝密閉的房門,一溜內侍人牆似的守在門外,廊下被特許帶劍駐宮的侍衛數量也翻了倍,怎麼看都是如臨大敵的陣勢。

他心上象壓了一塊看不見形狀的大石,沉甸甸的難受,面上卻還能勉強把持得住,只留着一臉爲人子的擔憂牽掛。

詠臨最藏不住心事,看詠善和吳才嘀咕完,趕緊過來問,“詠善哥哥,父皇到底怎樣了?真的病重了嗎?”

“閉嘴!”詠善驀地低喝,不滿地盯他一眼,沉聲道,“你胡說也不看看地方?父皇正在壯年,我看大概是最近天氣嚴寒冷着了一點,即日就能大好。”

“可……”

“別說話了。太醫在裡面呢,有什麼話,一會等他們出來問過了再說。”

詠臨這次還算聽話,閉了嘴,悶悶地和哥哥在廊下站着。一連幾天的暖冬日過去,今天恰好是個翻臉寒天的日子,天漸漸亮了,北風卻越吹越刺骨。詠善恍若不覺,垂手默默站着,好像個雕塑似的,詠臨皮厚肉粗,倒也真的乖乖和詠善一道等着,沒再給詠善惹禍。

正在熬時間,又有一人徑直入了宮門,彷彿因爲是一路小跑過來,並沒有看四周,到了詠善詠臨面前,才猛地剎住腳,喘着氣,不敢太大聲地打招呼,“是殿下?詠臨哥哥也來了?”

原來是詠升。

看來也是剛剛聽見消息,換了正裝趕過來請安的。

詠臨最無心機,和宮廷裡誰都混得不錯,和詠升打個招呼,還伸手搭了搭他肩膀,“好久不見了,五弟。你也趕着過來請安?太醫還沒出來,我們兄弟先等等吧。”

他其實也多少知道淑妃不但和麗妃不睦,和謹妃也有明爭暗鬥,但在他眼裡,妃子們鬥就鬥,兄弟卻始終是兄弟,也說不上誰好誰不好。

詠善見到詠升心情就更糟,冷眼看着詠臨還傻乎乎和詠升接話,差點想踹這個小笨蛋一腳出氣。

想是這麼想,做卻又是另一回事,詠善拿出當哥哥的樣子,對詠升溫言道,“這麼冷的天,虧你對父皇有這個孝心,還跑着過來了。既然來了,我們一起站着等等吧。”

一邊說話,一邊暗中盤算等下詠升若提起恭無悔的事,要怎麼應付。

大概因爲這裡還有一個詠臨,詠升沒提起恭無悔這名字,假笑道,“哥哥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孝是百行之首,父皇身體不好,當兒子的自然要立即過來探望一下,連這點孝心都沒有,怎麼爲人子呢?對了,怎麼不見詠棋哥哥?他現在不是和哥哥住一處嗎?是沒得到消息,還是出了什麼事?”

這幾個問題,一個比一個誅心。

皇子不孝,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詠臨有些吃驚,想着詠棋哥哥正倒黴呢,再擔上這個不孝大罪可不得了。

剛要開口替詠棋撒謊,說他病了不能來,尚未說話,詠善已經看穿他要幹什麼,果斷地截在他前面,輕描淡寫道,“詠棋嗎?他剛剛從內懲院放出來,雖說查不出大罪,畢竟也有做事不謹慎的小過,所以我命他暫時不許離開殿,好好讀書反省。”這是把詠棋沒來的責任都放自己身上了,一點能尋詠棋過錯的空隙都沒給這五弟留下。

詠善說罷,薄得有些無情的脣輕輕扯着,拉開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淡淡掃詠升一眼。

這位新身上的蕭殺之氣彷彿與生俱來,衆皇子裡頭沒一個人能和他相比,從小就陰森森冷冽冽,連他自己母親都覺得這孩子陰沉得可以,還不愛說話,不做聲的時候,忍不住就疑心他在心底算計着什麼可怕的事。

大冷天的,又在廊下頂着風,詠升被他令人心悸的淺笑無端惹出脊樑上一陣冷汗,本來還想就着詠棋沒來的事再做點文章,話到舌頭尖上,都被嚇得滑了回去,訕訕道,“原來如此。”

三人便不再交談,並肩站着等裡面消息。

等了片刻,被風吹得都有些發麻了,詠升打着哆嗦道,“兩位哥哥,這裡太冷,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我們進小暖廂等着吧。”

詠善點頭,體貼地道,“五弟,你身子弱,進小暖廂等吧。”

“那哥哥……”

“我留這裡就好。父皇病着,我心裡不安,急得裡面都在冒汗,入了小暖廂,反而更不好受。”

詠升給詠善不動聲色地戳了一記,臉色難看地抽了幾下,不再做聲,咬牙繼續站着,只是不斷跺腳搓手。

好一會,房門才依稀傳來一點動靜。

格拉一聲,門上開出一條縫,所有人的神經都驟地繃緊了。

陳太醫疲倦的老臉一出現,詠臨和詠升就圍了上去,輕聲而焦急地問,“陳太醫,父皇到底如何了?”

“父皇安好?”

“究竟是什麼病?”

陳太醫似乎累得不想說話了,把松樹皮般皺的手輕輕擺了擺,擡頭看了走到面前的詠善一眼,才動了動脣皮,“殿下。”

詠善打量他一會,才沉聲問,“到底怎麼了?”

陳太醫說得份外含糊,“能怎麼呢?皇上是天子,身子骨有老天爺照看,我們不過是侍候一下用藥進補罷了。藥方,微臣已經開好了,各位殿下要是請安的話,在門外磕個頭就回去吧,金枝玉葉,也請多多保重自己的身子,這裡風大,小心着涼了。”

詠善沉吟道,“我進去向父皇請安再走。”

“不。”陳太醫緩緩道,“皇上累了,只想和老臣子說說家常,下旨各位皇子都不要打攪,只召王太傅進去。”

這話一出口,衆人心臟都驀地一跳,臉色各有千秋。

父親生病,絕不會無緣無故不要兒子們探視,這個時候累了,卻還要和老臣子說家常,誰相信?

詠臨狐疑地瞪着眼睛,看看詠善的臉色,想問又不敢隨便說話,只能憋着。詠善心裡也不禁涼颼颼的,去年詠棋被廢,第一個徵兆就是炎帝拒絕和麪見,今天難道要舊事重演?

可是若要廢了自己,總要有個理由,究竟是什麼讓父皇動了那麼天大的怒氣?

難道自己和詠棋的事竟……

詠善沉默着,瞬間腦子已經掠過千百個念頭,想到宮廷無情,多少前朝慘事歷歷在目,當年不過被麗妃倒打一耙,父皇輕飄飄一道旨意,從小看着自己長大的穆嬤嬤就在內懲院裡遭到審問,活生生死在自己眼前,如今他已是,站得越高,越不能摔跤,要是有個萬一,自己活不成也算了,母親和他那笨弟弟,纖弱的詠棋,不知會如何任人欺辱殘害!

這麼一想,心驟然劇痛,彷彿戰場上有誰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全部毫釐無差地射在靶上。

北風被凝住似的,悶得透不過氣來。

詠善心亂起來,眼角餘光仍不忘掃掃詠臨。

孿生弟弟雖然粗枝大葉,此刻也察覺出不對勁,眼裡竟有一些慌亂,擔心地瞅着他。詠善朝他從容地笑了笑,“太醫都說了,父皇有老天爺護佑,你也不用唬成這個樣子。聽老太醫的話,在門外磕個頭,快點回去向母妃稟報一聲,也好讓她安心。”

詠臨欲言又止,訥了一會,想了想,也不敢自作主張,聽話地跪下磕頭。

詠升凍個半死,聽了陳太醫的話,瞧出點隱隱約約的苗頭,樂不可支,只差沒把笑臉露出來,趕緊跟着詠臨一起跪下,朝着父皇仍然緊閉的房門重磕了兩個頭,站起來道,“我也回去向母妃說一聲才行。”

他離開的背影,比詠臨不知快活了多少。

詠善對陳太醫道,“父皇既然現在不便,我就在這再站站,等父皇好些了,再進去請安。”

陳太醫也沒什麼意見,可有可無道,“那也是殿下自己的孝心。微臣先下去了。”朝詠善行禮告辭,步子緩慢地出了體仁宮。

王景橋是忠心耿耿的老臣,在宮裡消息也靈通,知道皇上身體不適,一大早就拖着年邁身軀趕到了體仁宮外候着,聽了旨意,立即跟着內侍進來。

他跟隨炎帝多年,心焦炎帝身體,到廊下撞見詠善,只是匆匆點個頭,閒話一句也沒說就進了房。

詠善看着彷彿隱藏着無數秘密的房門打開又關上,都不知心頭泛起的是什麼滋味。

當年被誣進了內懲院,也僅是害怕憤恨而已,卻也沒有這種心肺要被扯開似的恐懼。難怪人人都說高處不勝寒,當了這個,就和時刻踩在薄冰上沒什麼兩樣。

眼前體仁宮的內侍和侍衛們都在,一點破綻都不能露,他只能不動聲色地默默站着,忍着北風颳在臉上的刺骨的寒痛,盡做一個有德行的的義務。

詠善不許自己再胡思亂想,指揮腦子去回憶詠棋躺在牀上,白玉似的身子裹在暖被子裡那動人情景,清秀的臉上帶着笑,一點防備都沒有,和自己偎依而睡,象一頭雪白罕見又溫馴善良的小鹿。

本來是爲了舒緩一下心情的,可詠善越回想,越甜蜜,越是心如刀割。

他不該招惹詠棋的,審完了案子立即奏報上去,把詠棋打發回封地,遠離宮廷,不是挺好嗎?

現在若真有變故,連詠棋也要受累……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詠善在廊下站了足有大半個時辰,縱使他筋骨結實,也漸漸冷得臉色發青。

門外的內侍們個個也凍得發抖,開始瞻前顧後地搓手呵氣。吳才見十六歲的就站在當風處,大半個時辰竟動也不動,一邊覺得這金枝玉葉也實在太能折騰自己了,一邊畢竟不忍,悄悄尋了個熱手爐,走過去塞給詠善,低聲道,“殿下,往前面站站吧,這裡風太大了,前面好些。”

詠善搖頭,淡淡道,“這是臣子候召的地方,我站這裡就好,到前面去,逾越了。”看一眼吳才遞過來的手爐,凍得沒有血色的臉竟然逸出一絲笑意,輕道,“拿回去吧,有哪個皇子是拿着手爐等父皇召見的?”

吳才暗暗詫異。

從前聽人說這不但對人刻薄,對自己也是極狠心的,今日果然見了顏色,他能在炎帝身邊侍候,也不是笨人,立即聰明的退了回來,也不敢自己用那個暖手爐,隨手給了旁邊一名內侍。

倒讓那同僚好一陣感激。

如此又等了半個時辰左右,房門才又開了。王景橋從裡面慢吞吞地走出來,看見詠善在廊下,愕了一下,走過去問,“殿下還在等着皇上召見嗎?”

詠善恭敬地道,“是的。請太傅代奏給父皇,詠善心掛父皇身體,盼能親自向父皇請安。”

王景橋昏黃的瞳子久久地瞅了他半晌,輕嘆道,“殿下請自行進去吧。皇上有旨,說老臣出門若是遇上殿下還在候着,就叫殿下進去。”

詠善心臟砰地往上一竄,立即又把所有情緒都壓抑住了,和老太傅點了點頭,才走上臺階,到了內侍們打開的房門前,停下來靜了靜心,舉止得體地跨過了高高的門檻。

殿中靜悄悄的,竟沒別的侍候的人。

地下埋着火龍,四周暖爐也是燒着豔紅的炭火,詠善剛從外面進來,驟冷遇驟熱,不禁渾身起了一陣哆嗦,快步走到炎帝面前,跪下道,“兒子給父皇請安來了。”語氣和動作,都很從容。

炎帝年輕時魄力十足,數次宮變,殺伐決斷毫不留情,人人震懼,近年卻老態漸露,常常病倒。他這個冬天特別懼冷,體仁宮中地龍和暖爐不曾斷過片刻,此刻半挨在牀上,腰下還蓋着厚厚的綢面絨被,瘦削的雙肩披着明黃龍袍。

但即使如此,臉色也沒能熱出一絲血色,乾乾的蠟黃。

“起來吧,到父皇這裡來。”

炎帝的聲音有點沙啞,緩緩的吩咐了一句,示意詠善坐在他牀頭。

詠善可不是詠臨那種大大咧咧的人,宮廷中權貴落馬,不少人就壞在不自量力,自大放肆上面。他身上繫了不少人身家性命,一點疏忽都不敢有,何況坐自己父皇牀邊這種糊塗事?

詠善到了炎帝跟前,仍是挨着牀邊跪了,擡頭道,“父皇,讓兒子跪着侍候吧。”

炎帝微詫,一會就露了個極淺的笑臉,搖頭嘆道,“你這脾氣……”

他笑得有些苦澀,只笑了一瞬,就把這笑意收斂得無聲無息,放緩了語調問,“聽太傅說,最近在學莊子?”

“是的,父皇。”

“都學了些什麼?”

詠善聽炎帝考問功課,心略略放寬了一點。

皇帝和皇子,是天底下最不象父子的父子,眼前這個雖是親生父親,骨肉天性,血脈相連,但他一道口諭就能要你的命,毀掉你所有一切。

親情附着了太多權力,宮廷中許多慘劇,都在這種迫不得已下發生。

由不得詠善不小心翼翼。

“回父皇,莊子還是初學,王太傅只講了兩三章簡單的,逍遙遊較深,不容易聽明白,太傅昨日講課,就只說了前面幾個小結。”

“簡單的,嗯。”炎帝不經意地問,“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一章,學過了?”

“是,學過了。”

“這個叫簡單?”

詠善心裡一冷,垂下頭緩緩道,“兒子說錯了,莊子大道,兒子纔多少斤兩,連面上的道理都沒學會呢。多謝父皇教導。”

頭頂上沉默着。

詠善繃着神經,屏息等着,好一會,才聽見炎帝又輕嘆了一聲,徐徐道,“你太年輕,現在不懂也沒什麼可怪罪的。就怕你一直都不肯懂,不想着怎麼弄明白。”

他停了一會,又問,“你是,功課上父皇就難免要考究得嚴一點,明白嗎?”

“明白。”

“那父皇問你,爲什麼天地不仁,聖人也不仁呢?”

詠善默默想了一會,中規中矩地答道,“天地並非不仁,聖人也並非不仁,只是因爲沒有私愛,不偏頗,任萬物和百姓自由自在的活着,各有其命的出生、壯大、消亡,才令人有了不仁的誤解。”

炎帝不置可否地道,“各有其命,你怎麼知道誰的命該是怎樣的?”

這話說得大有玄機,詠善的心又不禁輕輕收縮,低頭等着炎帝教訓,等來的卻是另一陣窒息般的沉默。

不知過了多久,才聽見炎帝喚道,“詠善。”

“在。”

“朕剛剛和王景橋說家常,他忽然和朕說了一件事。”

詠善全身驟然發僵,王太傅昨日才見過他和詠棋,難道那雙老眼如此厲害,竟立即瞧出了什麼密報上來?

若真如此,詠棋也會立即大禍臨頭!

炎帝的聲音還在從頭頂上飄下來,語調平淡無味,緩緩道,“他說最近有個地方官員,送了他一本書,裡頭寫的都是一些小家子事,有一個故事,很令人深思。”

他頓了一會,象在回憶王景橋的那個故事,又象在暗中觀察詠善的反應。

隔了一會,才悠悠道,“有一戶人家,靠養鵝爲生,日子過得很殷實。當父親的養了十個兒子,每一個兒子,不管是正妻生的,還是小妾生的,他都很疼愛。可是有一天,其中一個兒子得了怪病,老父親很着急,連忙花銀子請了個大夫來看,不料大夫一來,就縛手無策了,說這個病太難,要請名醫。老父親又花了更多的銀子,請了一個名醫過來,那名醫雖有名氣,醫術卻還是不夠,和老父親說,他知道這病的來歷,但要能開治這病的方子,天下卻只有一個最厲害的奇醫能做到。”

“這奇醫的診費高得嚇人,但老父親心疼兒子,最後還是一咬牙,把家裡的積蓄都拿出來,將那奇醫請到家裡。那大夫也果然厲害,一把脈,就說治他這個兒子的病不難,就是藥方麻煩了點。每天把一百顆新鮮的鵝心放一鍋水裡煮兩個時辰,把煮出的鵝心水濃煎成一碗,每日喝一碗就好。”

“開始,那老父親遵照大夫的吩咐,每日熬鵝心水給兒子喝,果然一喝下,他那個生怪病的兒子就沒事人一樣,老父親歡欣得不得了。但他的兒子一日不喝藥,又會立即病重,痛苦不堪。如此連喝了一個月,那戶人家連殺了三千隻鵝,眼看着家裡所有積蓄全無,鵝也快殺光了,可老父親還是心疼他的兒子,仍要繼續殺鵝。”

“不料一個月過去,鵝心水再不如從前那樣有用,老父親只能又把那大夫請到家裡。大夫說,救還是有救的,但這次熬的湯藥,不能是鵝心,必須用病者一個兄弟的心來熬才行,如果想藥效更好點,病者十年半年都不會再病倒,就要用那戶人家二兒子的心。因爲那二兒子是兄弟裡面最能幹的,聰明人的心,是更好的藥引。”

“聽了大夫的話,那老父親流了一夜的淚,第二天忽然早了個大起,自己下廚爲他生病的兒子做了兩個小菜,還熱了一壺酒,親自端進房裡,給他那生病的兒子吃……”

炎帝侃侃而述,說到一半,卻遏然而止。

詠善早聽得心驚膽跳,頭頂驟然沒了聲息,心臟象捱了一拳似的,霍然擡頭,竟直直撞上炎帝正往下看的目光。

以詠善的沉穩,也不禁臉色大變,恐懼得幾乎臉頰扭曲。

炎帝彷彿沒發現他的臉色不對,呆笑着問,“,你猜那老父親要做什麼?”

詠善腦內如有人在拼命擂着大鼓,震得他頭昏眼花,又如有幾隻受傷瘋狂的野獸揮着利爪,在他心上往死的抓撓,痛得血色模糊。

他怔怔迎着炎帝的目光,忽然顫聲叫了一聲,“父皇!”

“兒子愚鈍,猜不到那老父親要做什麼……”詠善無法呼吸似的,死死抓着炎帝牀前的檀木角邊,抖着雙脣求道,“兒子只知道,您是天下最慈愛的父親,是天子!小戶人家解不開的事,絕難不住您。父皇,你是天底下最聰明最厲害的人,什麼事都難不住您的,父皇,這……這都是兒子的錯,您高擡貴手,放過詠棋哥哥!求您放過詠棋哥哥!父皇!”

詠善說完,在地上咚咚地只是拼命磕頭。

炎帝無動於衷地看着他磕到額頭鮮血直淌,有氣無力地笑了笑,“朕是天子,但朕真的也想,做個天下最慈愛的父親……,別折騰了,回去吧。”

詠善還要再求,炎帝已經喚了侍衛進來,“憂慮朕的病,急得不肯回去了。你們送送。”

體仁宮的侍衛們從來都是隻聽皇上吩咐的,旨意一下,哪裡理會你是不是殿下,當即連請帶拉,把詠善“送”出了體仁宮。

第十三章第5章 下第八章第三章第28章文案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31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章文案第十九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20章 下第十四章第28章第二十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章第30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文案第30章第六章第41章第42章第二十四章第35章第二十一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20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5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39章第15章第十六章第四章文案第二十章文案第十四章第40章第28章文案第29章第35章第26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四章第四章文案第16章第三十四章第20章 下第十八章第35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30章第二十一章第40章第31章第27章第16章第二十六章第38章第六章文案
第十三章第5章 下第八章第三章第28章文案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31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章文案第十九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20章 下第十四章第28章第二十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章第30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文案第30章第六章第41章第42章第二十四章第35章第二十一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20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5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39章第15章第十六章第四章文案第二十章文案第十四章第40章第28章文案第29章第35章第26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四章第四章文案第16章第三十四章第20章 下第十八章第35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30章第二十一章第40章第31章第27章第16章第二十六章第38章第六章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