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春的貓好治,發春的女人那就厲害了……
本以爲回府能好好地“休養生息”,萬萬沒想到又一次差點被榨乾。和武漢狗窩的女郎相比,家住長江東的李芷兒簡直是可愛到了極點。
無奈之下,請了三天的假,假期一過,張德又開始了連軸轉。除了各處工坊的視察之外,發春的長江這時候因爲支流水量暴漲,也會出現“汛期”。
蒲圻到武昌的長江大堤又一次經受住了考研,山上的塘壩也大多蓄水成功,今年在灌溉上,是不成問題。
港口碼頭現在分門別類管理也越來越科學,糧食轉運碼頭和倉庫,徹底和工業品區分開來。專門的商品糧運輸船隊,一年四季都在揚子江上跑。其中又細分了一些諸如專做黃豆、綠豆、赤豆、胡豆的。
尤其是胡豆,因爲這幾年揚子江江心逐漸都冒出來不少沙洲,這種土地種稻麥收成都有限。反而豆類頗爲高產,典型就是胡逗洲,蠶豆產量伴隨着沙洲的擴大,產量歷年增加,如今已經是全國最大的胡豆生產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專營胡豆的交易市場。
武漢的商品糧船,如果不在宣州揚州停靠,大多就是一口氣跑到胡逗洲。
在這裡,會有大量的糧船集結。繳納費用登記報備之後,有的船就要北上,因爲其中不少糧食是供應給遼東的,胡豆價錢便宜,出粉率低一些也不打緊,但能剩下不少麥粉,對遼東的煤鋼工人來說,這也算是個福利。
畢竟,豆粉雖然粗糙一些,但是便宜。倘若沒有豆粉,煤鋼工業體也不會提供多大量的麪粉,更不要說糜子、稻米,吃糠咽菜纔是主流。
除了供應東北,朝鮮道和扶桑地也是重要的商品糧航線。其中的緣由,跟遼東情況差不多,唐朝不可能給底層受統治的“蠻夷”精細糧食。最極端的情況,有個牛進達麾下的火頭,發現豆粉混了木屑,那些倭奴居然也能吃下去,有一段後勤比較緊張的時間,大量倭奴壯丁,吃的就是混合木屑、粗豆粉、豆子、鹹菜的糊糊。
那破爛玩意兒裡面還混合了大量魚皮以及動物內臟,牛進達自從出道以來,也就是隋末最艱苦的時候,吃過和這個差不多一樣稀爛的“狗屎”玩意兒。
可倭奴吃的還很嗨,這讓牛進達歎爲觀止。
而提高了胡豆輸入量之後,牛進達居然就被倭奴當作“上國神使”,這讓牛進達都出現了幻覺,這他孃的倭奴以前在倭地貴種底下,吃的到底是什麼狗屁玩意兒,才至於多吃了兩把能放連環屁的黃豆,就對他感恩戴德?
番邦的“蒼頭黔首”生存殘酷,牛進達是知道的,當年幹突厥的時候,那些個牧奴在突厥豪帥手中,跟畜生沒有區別。豪帥若是興起,隨便殺個牧奴取新鮮的人頭骨做酒杯,也不是沒有的事情。
後來突利歸附唐朝,上層有些突厥貴族哭爹喊娘,底層偷偷摸摸往河北道流竄,哪怕給唐朝的土鱉莊稼漢做長工也願意,不是沒有道理的。
唐朝的蒼頭黔首日子是慘,但番邦的“蒼頭黔首”,那是慘絕人寰……
不過牛進達也不敢真的去探究倭奴們的承受底線,社會學上的成就,他一個都不想達成。
好不容易做一回總管,他不想又把到手的功勞做成罪過。
連續兩年的豆類採購量,一單最少都是三十萬石,總量相當的恐怖。但朝廷大政放在那裡,由得他去做,也是朝廷上下的公議。
畢竟,挖金採銀用人極多,糧食光靠扶桑地的那點產量,只能說相當勉強。要不是活動在海上的捕鯨船數量大大增加,食物壓力將會前所未有的大。
除了支持遼東、朝鮮道、扶桑地,揚子江兩岸的“雜糧”,還要支持南海、蒼龍道。
江漢觀察使府統計的過手雜糧,貞觀十九年開始,每年都要超過一千兩百萬石。武漢能夠直接控制和影響的雜糧產出田地,總數量超過了六百萬畝。
農業上的科學管理,即便沒有化肥農藥,其效果也不可謂不明顯。大量原本無法利用的土地,隨着水利設施的延伸或者興建,這些土地從生地到熟地,短短數年就有數量可觀的糧食產出。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也就是有些山區很難減少農業人口。這使得不少“莊園主”選擇種茶種桑來配合,茶農和桑農往往一人多勞,等於是額外地還要被壓榨一回。
只是從結果來看還是不錯的,相較傳統模式,山區的農業人口需要,還是大大地下降。
因爲水利設施比較完善,武漢地區的糧食產出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卻是最穩的。
連續視察了幾個農業片區之後,也算是摸了底,今年苜蓿、草頭都不錯,基本能保證武漢本地馬繼續擴大種羣,還能增加不少牛羊數量。
“今年大牲口數量增加,飼料能不能保證?”
“貞觀十八年的那種精料不行,但新制飼料還是不錯的。”
“噢?這是爲何?”
張德有些好奇,在貞觀年間生產飼料,需要的條件更加苛刻。畢竟,飼料生產是個高投入,但它並不能保證高回報。
多少斤飼料才能轉化成一斤牛羊豬肉,以前是沒有這個概念的,男耕女織散養散種,不需要有這種概念。
但是伴隨着農業技術的提升,能夠更多地養活工商業人口,這就不得不考慮。
畢竟,這也是一種“定量”分析。
“增加了大量的螺螄,原本入夏都是河裡捕撈,江夏這裡,一組一天也就是兩千斤光景。現在都是養殖,前年是一年收兩茬,一茬一畝約莫兩千斤光景。去年就是三茬,一茬一畝能有兩千五百斤。”
“噢?怪不得。此事本府之前只是聽說你們要搞,沒想到已經搞成了。”
“也是借鑑河套故事,再者,本地茭白、茨菇、蓮藕都是一起的,深水出藕、蓮子還有魚蝦蟹。淺水淺塘,多出茭白、茨菇。之前又改進了粉碎機,螺肉沖洗之後,螺殼沉澱多給了窯場。”
“倒是一舉多得。”
張德對此相當的滿意,肉類供應也是相當要緊的。武漢要支撐兩百萬人口,光靠米麪糧油,無異於癡心妄想。但是有了肉類供應,生存保障的條件就有了,還能保證工坊工人不至於缺少肉類蛋白的攝入而早早嗝屁。
最重要的是,現在蠱惑着“多子多福”,地方補貼如果是實物,牲口、絹布還有現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