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

bookmark

“使君,茶。”

“放下吧。”

“是。”

衙門裡有類似“生活秘書”的崗位,別看就是端茶遞水打掃衛生,卻也是個“機密”人物。而且還是有編制的,屬於“流外官”,儘管也就是個流外八等,可因爲能夠親近府內官吏,這種人物隨便聽個消息,家裡賺個千兒八百貫不成問題。

比如說武漢馬上就要開建新式醫館,吳王府牽頭,朝廷太醫署配合,加上同仁醫學堂支持,地方“國手”參與,這個項目涉及的業務海了去了。只要“生活秘書”靈醒點,隨便找個馬甲,專門做藥材生意或是接個新式醫館某些子項的單子,當時就發。

新式醫館一直在進步,不管是管理上還是技術上,分科越來越細,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學者,往往都具備“定量”的思維。兩百萬人口必然對醫療衛生有其現實需求,也就反過來迫使醫療衛生技術和條件去提升。

不過毫無疑問,這同樣是自上而下,非是自下而上發生的。

“這個新成立的行會,是個甚麼意思?”

掃了一份文件,跟農林水產有關,老張喊了一聲,就有幕僚進來跟着解釋。

“前幾年養魚收效不大,無意中發現養‘田雞’倒是收成不錯,除了田雞,還有黃鱔、鰻鱺,尤其是鰻鱺,江邊捕撈幼苗效果不錯。雖說死的多,一畝也能出個七八百斤。”

“養殖的事情,還是要放一放。這是真正的靠天吃飯,正所謂‘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當然了,‘田雞’鰻鱺都不帶毛,可也到底是畜生,這些個物事,只有等技術成熟了,我們再去給他們扶持,眼下的要緊的,還是先管住口糧。”

大唐現在市場品種極多,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各種行會。專業行會的出現,並非只是爲了自己市場內部搞小團體,朝廷推動“票稅”,在物價上也要略微調控。貞觀一二三年各大巨頭哄擡糧價的事情歷歷在目,李皇帝當時被瘋狂打臉,怎麼可能不記仇?

眼下當初搞事的地方巨頭摁死了兩三家,保不齊長孫皇后現在還要幹幾家玩玩,沒有哪個行會會跳出來說老子這行當的價錢老子說了算……找死也沒有這麼衝動的。

朝廷除了要從行會了解市場行情之外,也鼓勵行會加強技術,至於能不能在進奏院成文立法,那都是看運氣如何。

大部分行當普遍都搞了一些行業技術標準出來,似造船業還推動了地方法律法規,比如說“八年造”不得出現在“海外”“域外”的造船廠。朝廷是給這個地方法規背書的,弘文閣沒有駁回進奏院的建議。

畢竟,中央王朝不介意“殖民地”各種瘋狂,但很介意“殖民地”瘋狂地壯大。

和那些技術能夠看得見摸得着的行當不同,養殖業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真正有所總結的,只有大型牲口。牛馬豬樣此類養殖是混出頭的,家禽養殖也是看天吃飯,固然有土黴素加成,但效果並不明顯,該死的時候,也是成千上萬的死。

皇帝“巡狩遼東”的時候,滄州出現過規模極其龐大的雞瘟。病雞死雞的確有被焚燒的,但更多的,都是製作成了鹹雞,然後喂到朝鮮道地方土著的嘴裡……

高句麗、百濟、新羅時代的朝鮮道土著,又有幾個人吃過好東西?這玩意兒,當時就成了大皇帝陛下的一個“功績”。

對李世民感恩戴德的土著,沒有一百萬,五十萬總歸有的。

有鑑於此,江漢觀察使府是有清晰認知的,養殖業短期內沒有太大的意思,只能是農業副產品的補充。

只是本地既然有人願意跳出來組建行會,自然也是有點門道斤兩。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田雞”養殖。

開腦洞的“養雞”強人是獠寨出身,算是龍昊的堂兄,原本是個種稻能手,但因爲張德的緣故,漢陽江夏人看張德喜歡吃黃鱔泥鰍之類的“雜魚”,一時間風氣就跟着起來。

後來江漢觀察使府又流露出來一碗“田雞粥”,“田雞”也就跟着大火。當年一百多萬人口,野外的田雞哪裡經得住這般糟蹋。乃至一度入夏之後,連“聽取蛙聲一片”都做不到。

別說“田雞”了,連“水雞”都摸了個乾淨。最後搞得大量南昌“田雞”出口到武漢,而武漢反過來出口“瓦罐田雞粥”,一來二去,江西諸地的“田雞”大概都是內心罵娘。

張德初到沔州的時候,本地“田雞”最大能超過一斤。

從前年開始,野外能有半斤重的貨色,就是上上極品。

眼見着“田雞”市場一片“藍海”,龍日天的堂兄就尋思着:爲什麼我不養一點“田雞”呢?既能田間吃蟲,還能賣它賺錢。

連續試了幾年,龍日天的堂兄爲了“田雞”,還養蛆養蚯蚓,手中掌握的連片稻田,從畝產五百斤“田雞”,逐漸增加到現在的兩千多斤。

更神奇的是,大部分“田雞”死亡,主要是因爲有水蛇流竄作案。而爲了對付水蛇,龍日天的堂兄日了幾隻刺蝟和黃鼠狼,順利培育出原本對付水蛇就很有門道的新一代刺蝟和黃鼠狼……

到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不管是運氣也好還是實力也罷,揚子江兩岸沿江大中城市的“田雞市場”,他佔據了最大份額,基本上每一罐的“田雞粥”中,都有他養的“田雞”在裡面泡着。

只是這個吃貨市場雖然大,養殖業的風險還是放在那裡,張德手頭的資源,不可能對它進行傾斜。說到底,還是養殖業風險不但大,對土地侵佔也不小,還無法推而廣之。

講白了,興許武漢的環境適合養殖“田雞”,但可能同樣的方法,放在蘇州就是全面嗝屁。

這和造船、鍊鋼是兩回事。

更何況,他玩小霸王學習機的時候,最多就是喝個汽水,誰喝“田雞粥”的?

不過老張大概沒想到,龍日天的堂兄,大概是叫龍日雞,就是跟“田雞”幹上了。

只聽幕僚道:“使君,這個龍四郎的意思,就是給個牌子,剩下的事情,他自己去跑。資金也好,技術也罷,乃至田畝,都是行會自行料理。”

“如此的話,倒是無妨。一個小小行會,也不會影響大局。”

幫忙立法爲“田雞”做點啥,老張是一點心思都沒有的。興許“田雞”快被吃光的時候,給立了“田雞保護法”。

“如今此類小行會甚多,但能成事的極少,使君,下走愚見,若是龍四郎此事能成,倒是能樹個典型。”

養殖技術也是技術,涉及到的東西多了去了。僅僅是管理上,就得弄個幾套書出來。至於育種、培養、消毒、配種……門類繁複,不比造一條船簡單。

只是重要性太矬,老張一直都是本着有棗沒棗打兩杆的心態在做,只要能保證大型牲口有產出就行了,剩下的,死了不可惜,賺了最好。

不過幕僚的話,倒是提醒了張德,技術上的事情,光靠府內大力推動,還是欠缺了點。要是各行各業自發性地研究更多,甭管死多少行業,存活一個就是大賺。

“言之有理。”

張德微微點頭,然後道,“這樣吧,此事你跟進一下,進奏院那裡,可以提一下。”

“是。”

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章 戰慄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十二章 亂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十九章 課業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九十章 查探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二章 王孝通第六章 上意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五章 需求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五章 跑官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章 張郎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
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章 戰慄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十二章 亂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十九章 課業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九十章 查探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二章 王孝通第六章 上意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五章 需求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五章 跑官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章 張郎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