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

bookmark

武漢木料倉碼頭,新到的一批東海原木,被不斷地轉存港區專用地。原木的截面被塗抹了或紅或白的號碼,多是施行多年的天竺數字。

這一次是要趕在夏訊之前,儘量地囤積木材,因爲皇帝準備在襄陽建個“行宮”,水泥是肯定要的,但木材用的更兇。爲了這件不過是風傳的事情,襄州上下,跟死了爹孃一樣,一把鼻涕一把淚求到了張德眼前。

州縣主官,完全不要臉一般地跪倒在張德眼門前,老張也是頭一回知道,原來做官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尊嚴和節操的。

不過目瞪狗呆之後,該應付的還是得應付,襄州這幫渣滓,目前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用來給廣大治下的百姓添堵拉仇恨。

不比較一下,怎麼顯得出武漢的天空更藍?雖然武漢的煙囪多的多。

“宗長,東海那邊就是這麼個事情。”

混到了官帽子的張綠水,已經“卸甲歸田”,眼下也是給地方勢力做一點安保方面的工作建議。並且偶爾給地面上的江湖好漢,喊個切口亮個相什麼的,總之,生活上還是很滿意的。

“啓年的意思是,湖州商幫贖買了武藏國、相模國十幾個官階,還有近三萬畝臨海田畝?”

留了虎鬚虯髯的張綠水抓耳撓腮:“宗長,那地界不甚好,夏秋多大風,時常地龍翻身。湖州人……其實就是徐氏,說是宗長姻親之族,豈能等同登萊海賊。單總舵和王總舵又給他們面子,借了二十幾條船,那三萬畝武藏國和相模國的土地,也不是甚麼贖買的,就是把當地的土豪給宰了乾淨,又給武藏國、相模國送了點絲綢,這便買了兩國十幾個從四階官職。說是甚麼小信還是大信來着,我也記不着,反正就是這般,湖州人就抱團弄了個地盤。”

“這裡頭,怕不是湖州人主事。湖州人能知道個屁!”

“那倒是,杭州人多,會稽的也多,還有崑山人。崑山有個能吏,叫什麼丁蟹,說是宗長的學生,揚子江的船一般在華亭走貨,能捎帶不少。”

“……”

哎喲臥槽,老子以爲老丈人家裡已經夠那個啥了,老子的學生也都是能人啊。

這特麼到時候老子找他們談心,怕不是要跟老子扯什麼“技術性調整”?

揉了揉太陽穴,老張接着問道:“之前不是說新羅和東瀛兩地的人跑去告狀麼?怎麼處置的?”

“倒也沒怎麼處置,新羅人由他們去了,有個甚麼公主還是什麼女王,反正還在萊州飄着,也不見去洛陽。至於倭人,登萊和淮揚,‘遣唐使’都殺了有好幾百個,不過也不知道怎地,這事情倒也沒鬧出來。有揣着千牛刀的人去查這件事情,不過最後被厘金衙門的人打發了。”

“厘金衙門的人?”

老張整個人都不好了。這特麼都是什麼跟什麼啊,錢穀那畜生只認兩樣,一是他的主子,當今貞觀皇帝陛下,二是什麼?是錢,是金銀財寶!

金銀財寶?!

忽地,張德琢磨到了一點點味道,沉思了一番暗忖:華潤號主動截殺的東瀛“遣唐使”不多,真正殺的厲害的,反而是山東人江淮人,難不成錢穀跟這幫混蛋一起下海拍片了?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登萊沿岸這一線,除了琅琊王氏因爲是安平的母族,所以基本上不用太照顧山東士族的態度,只需要抱緊張德的大腿,那就是萬事大吉。其餘各家,現在滿嘴流油的原因,有兩成得算在東瀛諸國的血汗上,光東海上的人口貿易,就不是山東江淮那些“後起之秀”能夠放棄的。

所以說,殺“遣唐使”這種事情,有動機有動力的,顯然是江淮、山東的“暴發戶”。

而厘金大使錢老闆既然是皇帝的爪牙,而且又在南運河廝混,睜一眼閉一眼,就要看是不是有誠意。

大賺特賺的“暴發戶”們有什麼?除了錢就剩江湖地位了。錢沒了可以賺,江湖地位那是要靠拼的啊。

又不都是貞觀名臣的子孫,全特麼靠投胎技術。

“這他媽不會又是李董的套路吧。”

老張喃喃自語,總覺得“遣唐使”一死死好幾百居然沒引起大的波瀾,這絕對是有人刻意的壓制。

錢穀錢老闆就算再怎麼是李董的狗腿,也不至於能左右邦交大事吧。

當然了,也有可能成爲“聖人可汗”二世的李董直接無視了這種“小事”,畢竟眼下的東海扶桑六十六國,基本可以和漢朝時期的夜郎國劃等號。

張牙舞爪而且蠢,這就是眼下廣大人民羣衆對東海諸國的判斷。

但對“暴發戶”們來說,他們的農莊、工坊、物業中,倭奴絕對是世界上最優質最恭順最沒有反抗精神最適合剝削的人形牲畜。

就算是新羅婢,說不定還會被虐待之後,偷偷地給主人的茶杯吐口水,當然男主人說不定好這口,也不一定。

但總體來說,工場主們,不管是石城鋼鐵廠還是河北三州木料倉還是登萊港亦或是蘇州港,對倭奴的評價,絕對是有口皆碑。

乖順的就像是閹割了的狗,有飯吃就能聽話地幹活,這對“暴發戶”以及新貴們來說,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當然,這種體驗,帶來的肯定是人血盛宴,而笑談渴飲倭奴血的權貴資本家們,賺到的利潤自然也是超出了原本的想象。

在創造豐厚利潤的同時,他們爲了維持這種利潤,截殺甚至屠殺了“遣唐使”,那麼等於說,他們有了一個絕對算得上“罪大惡極”的把柄。

而這個把柄,很有可能是李董知道的。

淮揚、登萊人以爲李董不知道,但李董實際是知道的。而李董知道兩地“暴發戶”們以爲他不知道,但他裝作不知道……

那問題就有點大。

“宗長,甚麼套路?”

“我在想,若是皇帝知道截殺‘遣唐使’的人是誰所爲,卻又不下旨嚴查,那……皇帝是要幹什麼呢?”

一臉絡腮鬍子的張綠水眨眨眼,大大咧咧道:“宗長,舊年在江湖上行走,但凡哪家寨子擡人一手,肯定是胃口不小啊。”

“水哥,你說的對啊。”

“啊?那是……”

張綠水小小地自得了一下。

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八十二章 刀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八十章 冬季第十四章 筵席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一章 穩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九章 赴宴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一章 穩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五章 大丈夫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十三章 大哥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六章 上意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十二章 門路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一章 放手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十四章 壯膽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十章 興致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
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八十二章 刀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八十章 冬季第十四章 筵席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一章 穩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九章 赴宴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一章 穩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五章 大丈夫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十三章 大哥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六章 上意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十二章 門路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一章 放手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十四章 壯膽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十章 興致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