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

卑沙城已經交由尉遲寶琳,李超向朝廷建議設立安東都護府,並舉薦了尉遲寶琳爲安東都護。在朝廷批覆之前,尉遲寶琳檢校卑沙城鎮將。

“金州灣,這附近真有金山?”船上,張仲堅看着越來越遠的金州灣,笑着問李超。

“嗯,之前我們攻破青泥浦的時候發現不少狗頭金和金砂,然後查知大黑山下有金山,金山下有金河,流入海灣。經過幾次堪察,已經找到了金山、金河。馬上,就可以採礦淘金了。”

這裡發現的金礦儲量還很大,尤其是埋藏較淺,開採較容易。而且通過堪探得知,這裡金礦主要伴生礦是銀和銅,這些都是極有價值的礦產。

“恭喜王爺又大發一筆!”

“遼南雖是我李家封地,但按朝廷的分封制度,領地內的礦山,李家也只享有三分之一收益的。而且李家要採礦,也得先向朝廷申請開採許可證,然後還要上交承包費,開採後還得上交礦課。最後朝廷把得到的收益三分之一,再扣一比所得稅後給李家。”

這個制度,使得封侯們雖然能享受到不少利益,但卻沒有決定權,他們只享受分紅而已。例如這座金礦如果不是李家先發現的,那麼發先現的人就有資格向朝廷申請採礦、承包。除非李家拿出更高的承包條件來,否則,先發現者是有優先承包開採權的。

不過就算如此,收益也不少了。

李家最先發現這處金礦,也最先提交了申請,開出的條件也高,因此這處金礦已經被李家承包了。

開採、鍊金,最後再加工鑄造成金幣,這裡面的利潤還是非常高的。哪怕既要交承包費,又要交礦稅,利潤也一樣很高。

採礦需要的礦工,李超都有現成的,攻破卑沙城分到的俘虜,直接送去採礦。

“中原缺銀,嶺南卻金銀。”張仲堅笑道。

這幾年,李超和張仲堅他們合夥的南洋貿易公司,如今越航越遠,甚至藉着新技術新船,可以直航波斯灣。公司還投入不少錢,招募了冒險船隊,按李超提供的線路,正往非洲航行,要繞過好望角去西歐。

一旦船隊真的能找到這條航線,併到達歐洲的話,那就找到了新的貿易對象,以後南洋公司能把更多的貨物賣出去。

畢竟商船隻到波斯的話,那麼商貨只能賣給波斯人,由他們轉售到歐洲去了。這就和過去絲綢之路一樣,西突厥控制了絲綢之路,大唐的商貨也只能賣給突厥人,由他們再轉賣給中亞和歐洲,讓他們賺更多。

大唐的遠航船隊現在往來南洋、印度、波斯灣更快捷更安全,大量的貨物運過去,貨易貨的同時,也帶回不少錢幣。

銅錢沉重,艦隊當然不會收銅錢,他們收也只收黃金和白銀。商船帶回來的金銀,在交州和廣州兩大港使用的最多,用於採購商貨。金銀幣在印度波斯等地的價值稍低些,拿回廣州交州之後,換取大唐的錢鈔,實際上匯利上又賺不少。

李記錢莊在廣州、交州就一直收購這些海外帶來的金銀幣,這些錢幣李記都是直接按金銀重量和成份來收購。

收回來後,並不會再流通,而是直接送到李記的鑄幣坊,直接融鑄成標準的李記金銀幣。轉手之間,李記就能大賺一筆。

因爲李記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使得現在很多商船也都願意回航的時候,捎帶一些金銀回來。

“張公,你對嶺南的這些百越如何看待?”張仲堅在東南沿海多年,對這些肯定比李超更瞭解。

“張公擔憂百越?”

李超笑笑,碧海藍天,白帆點點,海鷗盤旋。馬上就要去南越,那裡遠離中原,隔着百越俚獠,其實倒是一個不錯的安全區。不過有好處也會有壞處,好處是以後朝廷對越國的控制力減弱,有利於李超發展自己的實力。

壞處呢,離中原控制區太遠,周邊全是些俚越,這些部族可是經常亂戰的,李超也擔心他這外來者,會被周邊的地頭蛇們欺負。

從漢至隋唐,嶺南的郡縣制度還很不健全,甚至是徒有其名。

張仲堅捋了捋他的大鬍子,笑着對李超道,“事實上,嶺南之地,多是俚獠部落首領的世襲之地,朝廷派來的官吏,因是他鄉羈旅,所以號令不行。甚至有的官吏因貪虐無道,使得諸俚獠多有叛亂。”

百嶺南百越之地的俚獠,可不是中原的百姓,他們一點也不溫馴,要是朝廷派去的官員稍苛刻點,那些人直接就反了,殺官破縣,狠決爽快。

因此一直以來,爲了息事綏邊,使這些部族順服,中央王朝一直都是樹其酋長,使自鎮扶,用的是以蠻夷治蠻夷的羈糜政策。

“何爲羈糜?”張仲堅手指在甲板的欄杆上敲擊着,“羈糜之本意,是指把結繩套在牛馬身上,而並不捆死,以便駕馭。這其實也是中原王朝,無法武力強硬統治邊疆蠻夷之地,於是改用較柔和的辦法,來使這些蠻夷部族就範。哪怕大唐取得天下,可對俚獠也是羈糜而已,並未能制服其民。”

蠻夷稍稍內附,既其部落列置州縣,其大者爲都督府,以其首領爲都督刺史,皆得世襲。

百年來,在嶺南崛起了三大家族,既馮、陳、寧三大家族。這三大家族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來自中原的漢族移民,然後與本土強大土著聯姻,而成爲一方首領。

比如馮家就是與冼家聯姻。

冼家世爲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

冼夫人的孫子馮盎,隋末時控制二十餘州,地方兩千裡,奴婢萬餘人。

陳朝時,世爲南平渠帥的定州刺史寧逵改任安州刺史,寧逵死後,其子甯猛力爲甯越郡太守,對這一帶的獠人修其教不易其俗,將這些獠人團結在一起,得到他們的擁護,而成爲烏武酋帥。

瀧州、新州一帶原有葛獠居住,南朝梁時,陳法念舉家從潁川郡遷至瀧州,以孝義訓溪峒,鎮俗緝奸,盜賊屏息,受到當地葛獠擁戴,成爲首領,世任刺史。

歷經陳、隋、唐三朝,嶺南三大家族馮、陳、寧,都以竇州爲界,分割勢力範圍,其中又以馮家勢力最大,甚至海南島也都受他節制。

“嶺南之地,現在真正爲朝廷控制的,也就廣州和交州兩城以及周邊百餘里。其餘之地,幾乎都爲俚獠首領世襲之地。雖然朝廷置治設縣,可刺史、縣令多爲俚越首領,哪怕有些刺史縣令爲朝廷所派,可其實也管不了什麼事。”張仲堅把嶺南的實情娓娓道來,聽的李超都有些直皺眉頭。

他想不到,大唐的天下,居然還有這麼多不受控制的地方,還不如北方呢。哪怕是河套、隴右、西域,現在朝廷的實際控制力都已經很強了。但在這嶺南,居然是這麼個局面。

“狸獠一般都以峒區分,峒又稱垌,原指兩座山脈之間的平地。後來,便專指聚居在這一帶的按血緣關係所組成的部落。首領稱爲垌主或渠帥。到了南朝的時候,已經出現由垌聯合成成較大的部落聯盟,稱爲酋帥。”

馮、陳、寧三大家族,就都是一方酋帥,也就是一個部落聯盟的首長。

“嶺南之酋帥,往往推一長者爲王,但亦不能遠相統攝。父死則子繼,若中原之貴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雙,爲之號令。”

嶺南的那些獠帥,家裡都有銅鼓。

“銅鼓,爲何?”李超笑問。

聽來,這銅鼓倒有點類似王的象徵,跟中原的王旗啊王印有些像。只不過用銅鼓,還是比較奇特的。

“因爲俚獠皆信奉雷神,他們鑄造的銅鼓是雷的象徵。在銅鼓上的文飾,蹲蛙和羽人,都與祀雷有關。雷神是他們信奉的神,而青蛙,則是他們的圖騰。他們認爲雷神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則是雷神的使者,能呼風喚雨,格殺建築物,保衛人間安寧和五穀豐登。”

“看來到了嶺南,不能吃蛙了。”

隋時,嶺南有二十五郡,這麼說,當時就有二十五個俚獠渠帥。

而到了大唐此時,嶺南已經有分爲廣東、廣西、廣南三道,三道轄州八十一。

整整八十一個州,比之隋時的二十五郡區劃更多,許多州其實很少。但當初馮盎率二十餘州歸附大唐,朝廷爲了安撫這些渠帥酋長們,便新設了許多州,做爲這些部落的世襲領地,搞出了八十一個州。

嶺南之地,南下漢人與俚獠部族不斷的融合同化,出現了許多以漢人豪強爲代表的漢俚聯盟,但總體上來說,他們又比較分散,實力不足以與中原對抗,因此往往都是內附中原,可中原也無力真正掌控,於是只能行羈糜之制,讓這些豪強首領們做世襲刺史,由他們統領些世襲之地,和部落之民。

其實這種制度,站在中原朝廷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有缺憾,得把他們納入朝廷體系纔對。但如果是站在這些地方的漢人豪強和俚獠首領們的角度來看,這種地方自治的形式,又是極不錯的。

李超其實就很想把自己的封地弄成這種模式。

世襲領地,世襲官職,甚至稅都不用交,自己管自己的,這才舒爽。

看看馮、陳、寧三家,歷經陳隋唐三朝百餘年了,在嶺南當着土皇帝,多爽。管你中原誰當皇帝,我都是嶺南的土皇帝。

“俚獠之人,剪髮文身,錯臂左衽,奇風異俗。等到了那邊,你會發現,嶺南之地全不似中國也!”張仲堅說道。

第582章 帝師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566章 罷了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473章 誠意第805章 崔鶯鶯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1484章 聖天子第1238章 張超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527章 二營長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793章 天意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06章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354章 團滅第1087章 漢京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422章 先機第244章 除夕第1113章 起兵吧!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337章 殺無赦第1048章 酒館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082章 君臣第682章 去安南搶糧啊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804章 灰姑娘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616章 老王第576章 母女花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16章 孽畜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192章 第一刀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144章 宋青書第715章 吃醋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1395章 立誓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678章 出賣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1402章 投降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753章 掌心雷第1357章 登臨第1008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80章 請酒第275章 說媒第1049 殺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472章 女皇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19章 太子妃第1422章 先機
第582章 帝師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566章 罷了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473章 誠意第805章 崔鶯鶯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1484章 聖天子第1238章 張超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527章 二營長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793章 天意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06章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354章 團滅第1087章 漢京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422章 先機第244章 除夕第1113章 起兵吧!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337章 殺無赦第1048章 酒館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082章 君臣第682章 去安南搶糧啊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804章 灰姑娘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616章 老王第576章 母女花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16章 孽畜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192章 第一刀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144章 宋青書第715章 吃醋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1395章 立誓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678章 出賣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1402章 投降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753章 掌心雷第1357章 登臨第1008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80章 請酒第275章 說媒第1049 殺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472章 女皇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19章 太子妃第1422章 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