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

太子失蹤了。天 籟小 說

李綱和裴矩兩位太子老師,整整一天都沒有看到太子。這在近一年多以來,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若是放在更早一些,太子還整天跟着李玩耍胡鬧的時候,太子一天兩天不在東宮,那實屬正常。但這一年多以來,太子可是規規矩矩的,突然一整天都不見人,這就有些大爲異常了。

李綱顧不得自己八十多歲的高齡了,氣的白鬍子亂抖,拉着七十多歲,同樣鬍子雪白的裴矩,“走,稟報陛下去。”

李綱又是生氣又是擔心,生氣的是太子突然就不見了人,擔心的是怕太子在外出事。一年多前,太子跟着李,不就摔斷了腿,差點都沒接回來。這要是再出點什麼事情,他們兩老東西可承受不住。

兩人出了東宮,直接坐着擡輦往皇帝宮殿去,宮中乘輦,這也是皇帝給這兩位太子老師的特別榮耀,看他們年紀實在是大了。有了這輦,倒是省了許多時間,很快就到了宮裡。

李世民正在殿中批閱奏摺,侍衛稟報兩位太子老師到了。

皺了皺眉,李世民有點驚訝,這兩位老先生怎麼來了。李世民不太喜歡李綱,覺得這人太古板,雖然教過多位諸君,可談不上什麼成就,他還是建成的老師呢。不過李綱古板歸古板,也還有些可取之處。

“王太監,太子今日闖什麼禍了嗎?”

李世民聽說李裴二人趕來,想到的第一個可能,就是太子闖什麼禍氣到這二人了。

王內侍也有點驚訝,沒聽下面稟報啊。自生了太子墜落斷腿事件後,皇帝對太子的安全看顧十分用心,平時身邊的護衛隨從不小,甚至明裡暗裡還有許多暗衛密探。六扇門就有專門的一隊密探是專門跟着太子的,平時都不露面不顯身的,但對太子的行蹤等卻最爲了解。

他們不但負責暗中保衛太子,還要監督太子身邊的所有人。每天太子見了什麼人,談了什麼話,他們基本上都是知道的,甚至太子跟哪個宮女多親近了點,都一樣知道。至於那些太子身邊的人,太子接觸過的人,他們一樣會調查的清清楚楚。

雖然這樣做,有點過,可李世民不敢大意馬虎。現在太子身邊,甚至隨時隨地都跟着兩個高明的御醫,就是爲了預防萬一。

只是太子這一年多來,實在是太規矩穩健了,以至於李世民有時都忘記了太子以前也是個喜歡玩鬧的人。

“沒有聽說啊。”王太監一頭霧水。

“太子今天出宮了嗎?”

“嗯,今天太子出宮了,去李府慶賀崔夫人喜誕麟兒。”

李世民皺眉,這沒什麼不對啊。平時,太子也偶爾會出宮轉轉,去李府上什麼的做做客,有時也去長孫無忌府上等,但都很懂事,頂多去半天就回來了。很少在外留宿,若真要留宿,也會早早通知宮裡。

“請李裴兩位老先生進來。”

李綱一進來,就向李世民稟奏,太子失蹤一天了。問東宮的人,就沒有一個知道太子去哪了的。

李世民放下手裡的奏章,起身,走到殿中,親自扶着八十多歲的李綱坐下。

又讓王太監扶着裴矩一邊坐下。

“太子今天一早去了李相國府上,爲崔夫人賀喜去了。可能一時忘記跟你們二位留個話,我替太子向二位老師道個不是先。”

“太子平時聰慧又穩重,老臣等也甚是欣慰,可就一點,若是李在京,太子就總會有些心不在焉,總想往李府跑。這李現在還沒回到襄陽呢,太子就已經在東宮呆不住了。這一點不好,得改!”李綱道。

李世民陪着笑,對李綱這種風一吹就可能要倒的老頭子,他也只能這樣。

“老先生說的對,朕回頭一定教導太子,年紀漸大,應以學習處理國事讀聖賢書爲要,不要老想着跟李去玩。”

“既然如此,那是老臣等虛驚一場了,還請陛下早日催太子回宮,還有那麼多課業沒完成呢。欲成聖君,必先習聖賢之言啊。”

李世民耐心坐着,聽着李綱在那裡嘮叨半天,好不容易纔把兩人送走。

擦了額頭一把汗。

“朕現在都有點後悔讓這兩老頭教導太子了,尤其是這個李綱,年紀越大越嘮叨。太子少年心性,整天跟着這樣的老頭讀書,豈有不煩的道理。嗯,朕要下道詔書,體恤兩位老臣年邁,讓他們以後每五天給太子講課一次就好,平時,就由朝中宰相、尚書、侍郎、學士等重臣,輪流去爲太子講課吧。”

重回到案前,李世民又拿起一本奏摺。

想了想,又停下。

“對了,太子出去一天了,還沒回來?你去查下,太子現在幹什麼,也不在在外久呆。”

王太監點頭稱是,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就回來稟報。

六扇門有專門的人負責跟隨太子,消息實時回報彙總,因此王太監回去一查,就知道了太子的蹤跡。

“太子在城南參加李家的考試?”

李世民大爲驚訝,擡起頭,目光盯着下面的王太監。

“這個考試,是李家爲建設領地而招募人的考試吧,怎麼太子也去參加了?”

“回陛下,這次的考試與之前的考試不同,之前是各行各業的工匠爲主,也招募讀書人。但這次,則是在上次招募的讀書人中,再進行一輪考試。聽說這次考試極爲嚴格,要考三天九場,而且最終還只錄取十分之一的人。”

李世民聽了,放下了手中奏摺,身子後靠,雙手十指交叉。

“如此嚴格?十比一?還是在之前已經考過一輪的基礎上?有意思,李家這考試難道還比朝廷科舉考試還嚴格?”

王太監點頭稱是,說這確實比朝廷的科舉考試還要嚴格。

李家考試,不看薦舉,不問出身,不論良賤,也不看他們的詩詞文章名氣,更不看權貴官僚們的推薦信。

先得參加李家的初選面試,通過了的才能得到一張准考證。

然後是種種極嚴格的考試程序,最後閱卷的時候,還是糊名閱卷。考官根本不知道閱讀的是哪個考生的卷子,甚至李家直接還讓人把考生的卷子謄寫過了,這樣連憑筆跡或做記號舞弊都不可能。

一切的一切,只憑真本事,論真才。

李世民有點動容。

大唐科舉,都還做不到這一點,或者說,大唐朝廷,都還沒有能拋棄士子們的出身,而只論文才,但李家卻已經先行一步,做到了這點。

不問良賤出身,不看薦舉,不論名氣,評卷只看文采,糊名閱卷,這一切,李世民都不曾想到過。

他動容了。

李家的這一套考試程序,真的把朝廷的文科舉甩到身後很遠。

“李家考試的內容是什麼?”現在李世民關心這個。

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算是正式確立,從隋到唐,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其實沒什麼變化,主要還是以詩書周禮等儒家經典爲主,考帖經墨義詩賦等。大唐的科舉考試一年一次,又分爲許多個科目,明經進士秀才等等足有上百科,各種人才都取。

明法明算這些科目,算是專業人才的選拔,而明經進士秀才這些科,就算是通才了。

李家的考試其實也離不開這些。

同樣是以唐代所奉的儒家九經爲基礎,考試的內容和形式和朝廷的差不多。

有帖經、策問,詩賦、雜文,經義和墨義幾種。

帖經,其實就是填空題目,從儒家經典之中,選擇一句,讓考生填出中間缺少的字句。這個算是比較基礎也比較簡單的,一般只要熟讀儒家經典,那麼這樣的填空題肯定沒問題的。

這帖經考試,考的就是考生對於儒家經典的熟悉度,看掌握的如何。

策問,則相對要難的多了。

朝廷考試裡的垂問,一般會涉及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問題,命題形式的論述文。李家的考試裡也有策問,但考的不是什麼朝廷大事,國家制度得失,而是如何建設領地這一命題。

另外李家還考雜文。

這其實就是應用文寫作,讓考生們以官吏們常用到的篇、表、論、贊等體裁,讓考生作文,這也算是對考生實際操作能力的一種考覈了。光讀書不行,還得看你文書能力,好比你在後世進政府上班,你得會寫報告。

李家也考經義和墨義。

經義,以儒家經典中的一段或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爲題目,讓考生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這有點讀後感,閱讀理解的意思。

墨義,則是取儒家經典中的句子讓考生應答,或者要求對答這個句子的含義,這個相當於名詞解釋或者簡答題,

這些朝廷都有考。

但李家的考試不只這幾項。

李家可是要考整整三天,有九場考試呢。每一場考試,內容都是不一樣的。

帖經、墨義、經義、策問、雜文、詩賦。

包括做詩寫賦,那才六項。

李家還考算術,還考律法,甚至還有一場體能考試。

相比於朝廷考來考去,都只是考經義策問詩賦這些,李家的考試內容可豐富的多。考起來,也更難的多。

“李家這是招募文書賬房,還是秀才進士?”

朝廷科舉的明經科,算是比較重要的科目了,可都主要還是考帖經墨義爲主,而李家的考試,比朝廷最難考的進士科和秀才科,感覺都還難。

“太子現在李家的考場考試?”李世民又問。

“回陛下,是的。”

“要考三天?”

“是。”王太監回道,“要派人去請殿下回宮嗎?”

李世民想了想,搖頭擺手,“算了,讓太子考完吧。另外,你去找李府,問他們要一套這次考試的卷子,朕想看看究竟。”

總結,二月結束了,還欠143章。這月更的不多,下月努力,繼續碼字去,馬上一號了,大家有保底月票的投票支持一下吧。

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233章 鬧大了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261章 免費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1408章 皇后第1327章 同姓王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262章 版權第261章 免費第539章 軟腳蟹第654章 撒撇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455章 寵幸第826章 尚書令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210章 玉米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694章 等一下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426章 選秀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946章 朕虧了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649章 觀音婢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232章 京亂第1033章 朕回來了!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662章 撞破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735章 新太子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435章 捅破天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592章 麗質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897章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96章 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第1146章 氏族志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428章 權臣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496章 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069章 天花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72章 排場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301章 志願兵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274章 教科書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750章 上將
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233章 鬧大了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261章 免費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1408章 皇后第1327章 同姓王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262章 版權第261章 免費第539章 軟腳蟹第654章 撒撇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455章 寵幸第826章 尚書令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210章 玉米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694章 等一下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426章 選秀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946章 朕虧了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649章 觀音婢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232章 京亂第1033章 朕回來了!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662章 撞破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735章 新太子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435章 捅破天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592章 麗質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897章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96章 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第1146章 氏族志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428章 權臣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496章 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069章 天花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72章 排場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301章 志願兵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274章 教科書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750章 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