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卸下戰甲,衝了個涼,總算清爽了許多。已經是三月中,天氣暖和起來,穿着鐵甲曬着太陽爬山還是出了身大汗。

戰後總結送了上來,三天的戰鬥,高句麗守軍戰死一千七百餘人,輕重傷也有一千四百餘。這已經是個極慘重的傷亡情況了,不過俘虜的還是較多,俘虜了近一萬人。

城中繳獲的戰利品倒沒多少,也就是些糧食,還有一些牲畜,其它的就沒什麼了。

“我們傷亡如何?”

李超問前來稟報的弟子尉遲寶琳。

“我們沒什麼傷亡,目前爲止,戰死七十一人,重傷三十餘,輕傷百餘。”八千人圍攻卑沙城,破城殲敵近萬,結果只死傷百餘,這個戰損比非常了得。

“野戰醫院已經全力在救治傷兵。”

雖然這支攻城部隊來自於李超的越王衛隊和貴族私掠船隊的陸戰隊,但李超依然還是特別設立了隨軍的野戰醫院,帶了不少隨軍軍醫和藥品。

如今漢京城有一所專門的醫學院,請的是御醫和一些民間名醫講課,培養醫生,其中就有專門的軍醫科。軍醫科的醫生,主要就是爲軍隊培養的醫生,他們主治的還是外科。尤其是戰場急救,比起傳統的大夫要專業的多。

“寶琳,我過兩天就要離開了,這裡,我打算交給你駐守。”

尉遲寶琳有些驚訝,“交給我?”

“嗯,卑沙城十分重要,兵家必爭之地,守住卑沙城才能守住遼南。而且控制了卑沙城,也能威脅到高句麗人的千里長城南端。我已經向陛下上奏,擬在卑沙城建立安東都護府,由你出任安東都護,以後就駐守卑沙,負責遼東的攻略。”

李超最早的六位兵家弟子,大弟子蘇定方如今已經封王,任鎮北大都護。程處默也已經是縣公爵位,出任鎮南都護,崔琰也是縣公,出任安南都護。

現在,李超特意把卑沙城交給尉遲寶琳,由他出任安東都護。

尉遲寶琳跟他幾年,本事不弱。卑沙城是李超遼南封地的北面門戶,肯定要交給一個自己放心的人,他還是尉遲恭的嫡長子,推舉他任這個職,皇帝也肯定會同意的。

“聯合船隊和陸戰隊都交給你,要不了多久,朝廷肯定會派水師和官兵過來駐防。我也會安排人過來經營旅順和大連,到時還要你多關照。”

尉遲寶琳接下這個安排,“請老師放心。”

李超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這個弟子這幾年,也越長身軀越橫,慢慢的跟尉遲恭越來越像了。

“朝廷可能五年之後纔會全面徵遼,在此之前,則主要是以襲擾爲主,你做爲安東都護,也是責任重大。不過這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若是你能在這五年裡,表現突出,打好這襲擾戰,那麼也是建立功勳的時候。”

“老師準備帶多少人南下?”尉遲寶琳問。

“我走的時候會把李家的船帶走,李家的船員和陸戰隊員自然一併帶走,其餘的就都留下。”

李家的船不少,哪怕拋開與人合夥的南海貿易公司和寶島商行等,李超也還有一支完全隸屬於李家的船隊。這是去年開始組建的新船隊,原本就是專爲跑遼東,一邊貿易一邊順路打劫高句麗人的。

到現在,這支船隊已經有了十條船。十條三桅的大船,皆裝備了艦炮,擁有艦炮一百多門,還有陸戰隊八百。

“我們家也還有四條大船,老師一起帶去吧。”尉遲寶琳道。

李超搖頭,去南越並不需要太多人。有十條戰船就夠了,再租一些貨船運他那三千多越王衛隊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再用尉遲家的船。雖然他這些弟子,也個個都有幾條大船,還有幾百人,可李超卻南越,還是不打算弄的那麼招搖。

“越南侯這趟北上,船隊卸了貨,順帶一批貨南下,到時我的衛隊剛好搭乘他的船。”

尉遲寶琳退下之後,李超坐在那裡沉思。

卑沙城已經拿下,有尉遲寶琳坐鎮,以後李家可以放心的開始經營。遼南地方還不小,加上週邊還有幾個羣島,這裡很有發展空間。尤其是有旅順和大連兩個良港,緊鄰着登州這座北方大港,不論是到登州還是幽薊,又或者遼西,都很近。

旅順和大連經營成商港,非常有前途。

而且還可以在這裡發展造船和漁業。

現在需要的只是安排管事過來,然後招募工匠工人前來。

李超自己十條船,張仲堅有三十多條船,足夠把他的人都運走。

自己船隊約千餘人,而漢京帶來的衛隊,有三千餘人,加上醫生、工匠等隨軍人員,總共有近五千人。

這就是他將前往南越的全部人馬了。

李超將這支兵馬合編爲南越護衛旅,下轄三個團和一直旅部營。每團三營,一營三連。一連三排。採用的是三三編制,這個編制既爲適應火器運用,同時也與朝廷的正規軍隊區別。

五千人馬,李超捏着下巴,這可不是一支可有可無的力量,這是一支很強的力量了。皇帝本來給李超是拔給三千人,後來李超又要了三百多軍官士官來充當這支軍隊的中堅力量。

而李世民似乎要跟李超表現出自己的大度,允許李超把自己的護衛也帶去打南越。甚至軍械上,也是儘量滿足了李超的要求。

皇帝眼裡,那不過是五千人而已,三千多還是朝廷的軍隊,李超不可能翻天。既然是讓李超去自己打南越,他這個皇帝總得表現出些支持。

李超卻在想着,有船有人,有槍有炮,有刀槍弓弩,五千人的軍隊,足夠李超在中南半島上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了。

真臘國原本是扶南國的屬國,後北方的吉蔑部落開始興起,勢力不斷擴大。真臘公主嫁給扶南國王子爲妻,真臘國王去世後,真臘公主駙馬繼位爲真臘國王。

不久,扶南國王去世,扶南王子出身的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扶南國王,與扶國太子衝突,真臘王起兵,兩國交兵。

真臘本身地盤很大,但也是部族林立,如今又與曾經的宗主扶南國開戰,雙方打的不可開交。

在如今的中南半島,後世越南北部地區,是大唐的交州。而在後世老撾北部,就是真臘了。在後世老撾南部和越南南部以及柬埔寨,就是扶南國。

在後世越南中部地區,則是林邑國。

真臘、林邑、扶南三國就是這個地區的三強,中間還有許多小國小邦,基本上都是三國的附屬國。

中南半島現在水很渾,但對李超來說,這卻是正適合的時機。

大唐雖然一統天下,但其實對南方的控制力不強。尤其是在長江中部南岸地區,特別是後世湖南貴州一帶,此時還遍佈着諸多蠻和僚。

雖然朝廷也已經設州立縣,但實際上控制力非常薄弱,尤其是在五嶺一帶,也就是與江西湖南與兩廣的交界處,五嶺羣山,俱是蠻族。

哪怕是在兩廣之地,其實朝廷也只是對沿海的一些地方控制力較強一些,比如廣州等地。其餘地方,也是南越各部的地盤。

比如此時,兩廣地區,最有勢力者,是越國公馮盎。

馮家本是十六國時北燕君主馮弘的後裔,馮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便逃往高句麗,派其子馮業帶領三百人渡海歸順東晉。北燕滅亡後,馮業留在番禺(今廣東廣州),馮業的孫子馮融時,擔任南朝梁羅州刺史。馮融的兒子馮寶,娶嶺南高涼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兒冼夫人爲妻,因而成爲高涼地區越族的首領。

嶺南之地,一直以來就是百越控制,東晉南北朝以來,漢人不斷往南擴張,但嶺南之地,地方偏遠,因此百越一直勢力強大。

南朝、隋朝時,冼夫人嫁給馮家,百越與漢人豪族的聯姻,讓冼馮兩家成爲嶺南之地的實際控制者。

隋末之時,馮盎控制了嶺南二十餘州之地,雖然他最後沒有聽從屬下勸諫自立爲南越王,但歸唐之後,卻也依然是嶺南百越和漢人豪族首領。

雖有勢不稱王,但其聲望和影響力也是不能小瞧的。

嶺南百越之中,勢力最強者是俚僚。俚撩,古之駱越,後世之壯族。

在中原王朝的記載裡,百越又稱俚僚,分爲俚、僚、蠻等族系。俚,主要分佈在廣東廣州以南的西南沿海地區和廣西東南等地。

而僚,也稱獠,分佈在廣東廣西湖南四川雲南貴族等地。

蠻,則分佈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

百越雖然自秦漢起就歸附中原王朝,但實際上中原王朝對百越一直是羈糜制度。委任各部落首領爲刺史等官,象徵性的上貢,因此實際控制力很弱。

南朝到隋時,俚獠經常叛服不常。

在兩廣地區,如今馮盎勢力最大,但細分的話,則又可以分爲以高州馮氏爲代表的俚獠,和以瀧州陳氏爲代表的俚獠。

馮家與冼家聯姻,他們這一支也分化成黎僚,而陳氏那一支則分化爲瑤僚。

尤其是如今嶺南隔絕兩廣,後世經江西進入廣東和福建的幾條重要道路,都還沒有開通,因此內陸幾乎隔絕了通往嶺南之路,嶺南之地也只有沿海一帶算是朝廷控制稍強,越是內陸山區,越是由俚獠控制着。

“原來已經有一個南越王了。”李超笑着搖頭。

馮盎,雖然歷史上此人歸唐之後再無叛亂過,但在嶺南,馮家和陳家確實有點隻手摭天的味道。

越國公馮盎,越王李超,一山兩虎啊。

自己去的是真臘的地盤打天下,但願馮盎這個嶺南王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568章 *******第825章 小女王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164章 新婦第1479章 戰列線第435章 勸進第907章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687章 龍涎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412章 白虎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270章 崩盤第191章 吃醋第1201章 廣積糧第787章 嘿嘿嘿!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1233章 北伐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900章 黑太子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498章 女元帥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759章 兒皇帝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331章 去洮州第1457章 一攬子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657章 中秋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013章 李世民第754章 李靖第1313章 元寶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332章 挖牆腳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332章 挖牆腳第1078章 大前門第1544章 拔劍第552章 武媚娘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旨賜封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720章 降唐第199章 縣君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433章 十王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138章 護士長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232章 杜十娘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581章 護犢子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192章 第一刀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337章 殺無赦第581章 護犢子第1282章 闖宮第653章 夜郎
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568章 *******第825章 小女王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164章 新婦第1479章 戰列線第435章 勸進第907章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687章 龍涎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412章 白虎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270章 崩盤第191章 吃醋第1201章 廣積糧第787章 嘿嘿嘿!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1233章 北伐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900章 黑太子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498章 女元帥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759章 兒皇帝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331章 去洮州第1457章 一攬子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657章 中秋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013章 李世民第754章 李靖第1313章 元寶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332章 挖牆腳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332章 挖牆腳第1078章 大前門第1544章 拔劍第552章 武媚娘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旨賜封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720章 降唐第199章 縣君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433章 十王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1148章 御口欽定第138章 護士長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232章 杜十娘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581章 護犢子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192章 第一刀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337章 殺無赦第581章 護犢子第1282章 闖宮第653章 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