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退位禪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洛陽城裡響起悲鳴的鐘聲.

喪鐘長鳴。

洛陽行宮,李世民握着長孫皇后的手不肯放開,傷心欲絕。

二十餘年的夫妻,就這樣到了盡頭。

四歲的李治,兩歲的晉陽公主兕子,一歲不到的新城公主站在皇后的牀前。

皇后臉上帶着笑容,卻已經永遠的離開了。

承乾跪在皇后的牀前,淚流滿面。

他與李超和長孫無忌千里迢迢從漢京趕來,日夜兼程,剛到洛陽,只來的及見上最後一面,皇后就逝去了。

“陛下,請節哀!”李超安慰道。

李世民只是握着皇后的手,對李超的話恍若未聞。

承乾抓住李超的手,“老師,救救母后,救救母后。”

“殿下,皇后已經走了,節哀順便。”

“不!”

帝王也有悲哀,也會傷心。

李超看着皇后周邊的李世民和承乾、李治、兕子他們,心裡也很堵。長孫皇后是他極爲敬佩的一個女人,不僅是母儀天下的賢后,同時也是一個賢妻良母。可如今的賢后,卻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崩逝了。

如果有特效藥,李超一定會幫助皇后。

可惜皇后的病來的快,更加無治。連孫思藐都來了,一樣無力回春。

李超拍了拍承乾的肩膀,“逝者已逝,讓皇后早安息吧。讓宮人們爲皇后料理後事,殿下若是心中鬱結,可以來找我聊聊。”

“逝者已逝!”承乾唸叨着這四個字,苦澀無比。

長孫無忌也懷着沉痛的心情勸說皇帝。

鐘聲還在一記又一記的敲響着。

長孫無忌抱着新城公主,李超抱着晉陽公主,承乾牽着晉王,李世民有些精神恍忽的移動着腳步。

宮人已經開始爲皇后料理後事,李世民三步一回頭。

·······

漢京。

皇后的靈柩已經運回,她將葬在漢京附近的皇家山陵。

貞觀十二年的冬天,是一個蕭瑟的冬天。

剛結束了徵遼之戰,一舉蕩滅了高句麗,而年初的林邑也被滅了,再加上年底結束的徵吐谷渾之戰,大唐的貞觀十二年功績赫赫。

可就在這個時候,皇后卻崩逝了。

李世民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皇后的喪事之時,他不理朝政。

“陛下。”

宮中,一羣宰輔入宮面聖。

李世民披散着頭髮,鬍子也沒有修剪,穿着的龍袍也是敞開的。

“諸位愛卿,坐。”李世民聲音有些嘶啞。

二十七位宰輔,還有太師李超、太子李承乾。

自從皇帝回京,就不理政事,甚至連宰相都不見,連太子都見不到皇帝的人。今天皇帝卻召集了帝國的所有宰輔齊聚。

“朕要退位!”

李世民一字一句說出了四個字,卻震驚了所有人。

退位?

皇帝才三十六啊!

“趙王、房相,現在草詔,朕即日退位,由太子承乾繼位,朕以後是太上皇。”

衆臣們面面相覷。

主動退位爲太上皇?

這讓人不由的想到了北周,北周宣帝是北周的第四位皇帝,即位僅一年,就主動禪位給自己的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當了太上皇。而此時這個太上皇才二十歲,新皇帝更是才六歲。

宣帝把皇位傳給六歲的太子,自己整天沉湎酒色,結果當了一年太上皇就死了。七歲的周靜帝也只當了八年皇帝,最終禪位於楊堅。

當然,本朝也有太上皇。

但李淵是當年玄武門之後被迫傳位給李世民,憋屈的當了幾年太上皇之後,還是發起了復辟,最後慘死。

而現在,大唐如日中天,皇帝也是武功赫赫,這個時候卻因爲皇后的崩逝就要禪位?

“陛下,不可!”

皇帝不視事的這段時間,朝中基本上是以房玄齡爲主在理事,現在皇帝要退位,房玄齡第一個站起來反對。

長孫無忌、馬周等一個又一個宰輔也紛紛勸諫。

如日中天的大唐,武功赫赫的皇帝,在這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要退位?

三十六歲啊,這個年紀,許多太子都還沒當上皇帝呢。

李世民以宮變奪位,但也僅做了十二年皇帝而已。這十二年裡,大唐掃滅了突厥、林邑、吐谷渾,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達到八千多萬貫。

大唐擁有八十萬兵馬。

大唐強盛無匹。

只做了十二年皇帝的李世民,卻已經達到了秦皇漢武的功績高度,將大唐帶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貞觀盛世已經來臨。

皇帝的這個年紀,還能再當二三十年政。

三十年,三十年後的大唐會是什麼樣子?

必然是一個大大的盛世。

可皇帝居然要退位!

不,沒有一個宰相肯同意。

李超也很意外。

“陛下,臣等知道陛下與皇后伉儷情深,然逝者已逝。陛下,你還有大唐,還有這萬里江山與億兆子民,天下需要陛下。”李超勸說。

李世民卻只是道,“太子今年十八了,也是一個父親。太子學習政務十二年,也幾次監國,表現極佳。朕把大唐交給太子,朕很放心。而且太子也還有你們,朕相信你們會輔佐好太子。”

“陛下如果需要時間調整,臣等也會給陛下時間,但請不要直接摞挑子。這段時間,可以由太子暫時監國,直到陛下休養好了,重新視事臨朝。”李超說道。

房玄齡等也支持李超的這個提議。

皇帝累了,可以休息,由太子暫時監國,但退位,這是萬萬不可的。皇帝退位,天下都將震動。

太子監國,大家還能接受。

“太子監國與朕退位有何區別?”李世民搖頭,他的眼睛通紅。

“陛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睡過覺了?”李超問。

李世民嘆息,“朕如何睡的着,只要朕一閒上眼,就滿腦子都是觀音婢。”

“陛下,不如讓御醫爲陛下開安神的藥物,陛下先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睡上一覺如何?”

李超踏出皇宮,對着深冬的太陽深深的吸了口氣。

在一衆宰輔的勸說之下,皇帝總算同意了由太子監國,而不再要立即退位禪讓。

一衆宰輔出宮,都長吁短嘆。

誰也料不到,皇后的崩逝對於皇帝居然打擊如此之大,竟然讓皇帝意志消沉到不能理事,甚至要禪讓退位這麼嚴重。

“今天多虧文遠勸諫,要不然事情就麻煩了。”房玄齡站在臺階上對着李超道。

“希望陛下過些天能振作起來吧。”

“文遠爲何要拒絕陛下的任命?”房玄齡問。

在殿中,李世民要讓李超拜相。

可是李超拒絕了。

皇帝已經回京,雖然太子繼續臨國,但漢京留守朝廷已經算是正式完成使命。因此漢京留守和輔政大臣這兩個頭銜也成了過去式。

李超拒絕拜相,也就再次成了只擁有一個太師銜的閒人。

“這個時候,需要文遠你。”房玄齡有些憂心忡忡的道。“太子殿下最信任的是你,陛下也信任你。”

“在京城呆了七年,我很想出去轉轉,回長安灞上老家看看,也去我的各處封地看看。再過幾年,我的孩子也要前往封地就藩了。”

“房相,離京之前,封地增兵和減稅提案,還靠房相多幫忙。”

兩人並肩走着。

“文遠對於吐谷渾怎麼看,朝廷應當如何處置爲好?”

去年太子發兵征討吐谷渾,半年時間,朝廷在吐谷渾一路勢如破竹,七萬唐軍,加上蘇毗和西域牛進達的兩軍協助,打的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節節敗退,一路逃到了吐蕃。

整個吐谷渾,皆被唐軍攻佔。

現在房玄齡問的就是朝廷如何對吐谷渾處置,慕容伏允在吐蕃派出了使臣,向朝廷請降。希望朝廷能夠諒解。

“吐谷渾沒有存在的必要,吐谷渾存在一天,那麼就威脅着河西走廊一天,大唐的西域疆域也就不安全。我提議,朝廷將吐谷渾設爲青海道,由朝廷直轄,設州置縣。駐軍移民,對於原吐谷渾人,不論是鮮卑人還是党項羌人、氐人,都要編戶齊民,登記在冊。”

“慕容伏允呢?”

“讓吐蕃交出他們,如果吐蕃不交人,則朝廷可出兵討伐吐蕃。”

“討伐吐蕃?”

李超頭,“如今我大唐正在風口上,眼下正是一舉把整個羌塘吐蕃收復的大好時機。朝廷若藉此機會佔據青海羌唐吐蕃,則不但河西和西域安全,大唐的的疆域版圖也聯通一片,更加安全。”

房玄齡微微頭。

“朝廷這幾年用兵不斷,每年軍費也是居高不下,將士傷亡也不少。”

“軍費開支朝廷能夠承擔,現在朝廷收入很高,至於將士傷亡,主動進攻總比被動防禦要強。如果現在有機會不打出去,那將來蕃人入侵襲掠邊州之時,我們要付出的傷亡可就更大。況且,軍隊越打越強,若馬放南山,則很快就會變弱。”

“適當規模的戰爭,能夠幫助錘鍊軍隊,保持大唐軍隊的戰鬥力。”李超道。

“文遠,我真的覺得你應當留在朝中,我老了,你應當來當這個中書令。宰相五年一任,一個職位最多任職兩任十年,不也是當初你主張提出來的嗎?我這個中書令,也十年了。”

李超笑笑,“房相任滿十年中書令,可以改任侍中啊,朝廷反正是離不開你的。始於我,有無我都一樣。”

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471章 衝動第492章 這也行?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907章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85章 查小三第1577章 二皇子第1546章 孽多侯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079章 房玄齡第1223章 事泄第424章 逼宮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879章 捷報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65章 酒後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17章 三把火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995章 人質第311章 跑第1100章 恩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307章 中風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1386章 李世民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823章 李太尉第267章 吸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856章 身份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802章 趙國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231章 私了第580章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614章 賣爵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014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218章 陌刀將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1056章 黨錮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1209章 李道宗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670章 工分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495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432章 戰爭稅第1465章 黑工第1403章 大憲章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359章 大決戰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
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471章 衝動第492章 這也行?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907章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85章 查小三第1577章 二皇子第1546章 孽多侯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079章 房玄齡第1223章 事泄第424章 逼宮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879章 捷報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65章 酒後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17章 三把火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995章 人質第311章 跑第1100章 恩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307章 中風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1386章 李世民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823章 李太尉第267章 吸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856章 身份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802章 趙國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231章 私了第580章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614章 賣爵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014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218章 陌刀將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1056章 黨錮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1209章 李道宗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670章 工分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495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432章 戰爭稅第1465章 黑工第1403章 大憲章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359章 大決戰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