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二把手

李做着出兵寧遠計劃之時,褚遂良也終於到了靈州。』

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在長安出了那麼大的笑話,褚遂良在家稱病多日後,終於上奏請辭黃門侍郎之職,並奏請動身來靈州宣撫朔方將士百姓。李世民留中不,褚遂良連上三道辭表,最終李世民都沒同意其辭去黃門侍郎一職,但同意褚遂良以黃門侍郎職前往靈州。

褚遂良幾乎是灰溜溜離開長安的,根本沒有幾個人給他送行。過渭水的時候,褚遂良心中暗暗誓,不在朔方做出一點成績來,絕不回長安。

此次出京,褚遂良本來是以欽差身份前往靈州走一趟就回的。但現在,則跟李當初出京一樣,是以中樞要職出任地方。

以黃門侍郎職任朔方節度副使,加朔方宣撫使。

節度副使,朔方鎮的佐2官,二把手。去了就不是走一趟的事了,而是跟李一樣,得留駐朔方。黃門侍郎職雖保留,但也實際管不了職事,成爲一個保留的銜頭。

帶着一個黃門侍郎的銜頭出任朔方鎮節度副使,無疑是讓褚遂良身份重了幾分。

不過在李的眼裡,就算這個褚遂良是以侍中銜來的靈州,那他也一樣還是副使,一樣只是他的手下。

“大帥,這個褚遂良來者不善啊,他肯定是來找我們麻煩來的。”蘇定方提醒李。

李不以爲意,褚遂良他在京中也是熟悉的,同殿爲臣,很年輕的一個人。相比起他的老子褚亮來,褚遂良有點鋒芒太露。

畢竟年輕,突然一下子當上了黃門侍郎這樣的中樞要職,又得李世民信任,一時有些天下皆輕的自我感覺也實屬正常。至於他曾經在殿上參他欺君,那也沒什麼。他李又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參的下來的。

“你們也不要太去爲難他,要記住,他是陛下派來的節度副使,那是在我之下,你們之上的朔方鎮二把手。他可還是黃門侍郎,門下省的次官。”

皇帝此時還把褚遂良派來,其中究竟是何心思,這東西一般人也猜不着。但李相信,裡面肯定也有幾分監督分權之意,畢竟李在朔方進展好此好,都擁兵十萬了,一人控制着七州多的全部軍政財賦人事等大權,這個進展可是過李世民原來的計劃的。

皇帝都沒想到會這麼快,當初他設節度使時,不過是爲了給李一個統籌全局的方便,但絕料不到一個來月,就已經有了如此局面。

李世民高興之餘,當然也得考慮到收權的事情。

放權,是爲了前線需要,收存,則也是爲了控制需要。彼一時,此一時。如果皇帝真的一直就那樣放權,那他就不是李世民了。

皇帝派了一個帶着黃門侍郎的副使來,就是爲了告訴李,這是個很重要的人。李當然不可能讓手下去欺負這位副使,他代表的可是皇帝。李真那樣做,豈不是說明李已經在朔方成了土皇帝?無視中央和皇帝的權威了?

這種犯忌的事情,李不能做。

“褚副使應當是今天進回樂城吧?”李問。

“嗯,今天進城。”

褚遂良是跟着一大批府兵家眷還有關中商人一同到的靈州回樂城。

自出了蕭關,一路北上,褚遂良就一路驚歎。這靈州,絲毫不像是剛剛收復的地方,田野一片綠色,到處是忙做的人。

黃河上,船隻往來不斷,白帆點點。而岸邊大路上,更是商旅不斷,好一派繁華景象。

百姓安居樂業,商旅往來不絕,田野稻苗青青。

雖還沒到靈州城,可就憑着這些,褚遂良也不得不服,李確實是個能人,這靈州一路上的景象,哪像是戰後?這分明就是關中平原上的景象啊。

他走走停停,不時的停下來仔細觀察、訪問,並做下詳細的筆記。他知道了靈州做了人口戶籍普查,重新進行了戶籍人口登記,甚至對田地都重新丈量,換過契約。

知道李在靈州戰後頒行的許多新政,包括李的新稅法等,這些東西讓他一時有些看不透,但他沒再急着要彈劾李。

而是一一記下來,然後尋訪瞭解。

等到了靈州城外的時候,褚遂良已經對靈州的現狀,對李的主政理念,對他的政策有了很深的理解。

對於李拿下靈州之後,推行的許多政令,已經很支持。不論是整理靈州戶籍人口,還是丈量清理田地,甚至是推行兩稅法、工商稅法,維修水利,招商引資這些,都表示了極大的讚歎佩服。

靈州能在戰後,迅的穩定下來,百姓安居樂業,工商興隆,這自然是與李的執政政策離不開的。

一隊騎兵策馬來到隊伍前。

一員年輕驍將跳下馬,向身着紫袍的褚遂良拱手行禮。

“可是褚副使?”

“某便是褚遂良。”

“在下朔方鎮衙內都指揮使崔琰,特奉大帥之令,在此等候迎接褚大使,請隨某入城!”

褚遂良來之前,對於朔方鎮的將領們都有過了解,當然也知道這位開國伯其實是李的妻兄,與程處默等幾人,都深得李信任,堪稱心腹。

當下他笑道,“原來是崔衙內,請頭前帶路,某想馬上前去拜見李平章。”

“大帥已經爲副使在城內準備好了宅子,副使一路勞累,不如先去宅中洗浴休整一二,明日再見大帥也不遲啊。”

“還是先去拜見一下大帥先。”

來之前,父親褚亮就已經跟他說的很清楚,一定得放低姿態。畢竟他在長安做的事情,已經狠狠得罪了李。若想要得到他的諒解,就一定得放低姿態。

崔琰道,“既然副使如此堅持,那麼就隨副使之意。”

午後,李躺在石榴樹下的竹牀上,很舒服,很輕鬆。

一個美人正坐在李身側,穿着絲裙,身上散着一股沁人的幽香。美人一雙玉手爲李揉捏着肩膀,他則靠在那裡在樹蔭下看着書。

“這樣不太方便,乾脆搬張榻牀來,我直接靠你腿上,那樣按着方便。”李舒服的直哼,還提出了過份的要求。

美人卻只是微微一笑,露出了兩顆迷人的小虎牙。

“妾身隨三郎的意。”

重新換到榻上,李把頭枕在美人緊緻修長的大腿上,立即覺得更舒適了。美人身上的香味更加的沁人。

這可比躺椅子上舒服多了。

哎,醉臥美人膝啊,多少梟雄的夢想。

“這裡還住的習慣嗎?”

“嗯,這裡很好,塞上江南,確實名不虛傳。”

“其實你在長安等我回去就好,沒必要這麼辛苦的趕來這裡的。”

“父親大人等不及呢。”

李笑笑,鄭善果還挺有意思的,一個女兒都送進宮了,現在又生怕他會反悔不娶鄭婉言似的。上次李出京的急,沒時間接鄭婉言入門,結果現在鄭善果直接派人把鄭婉言送到靈州回樂城來了。

鄭婉言來了,李其實倒也挺高興的。

一人在外,又沒帶家眷,有時晚上還挺寂寞的。鄭表妹來了,挺好。本來還以爲兩人一開始會比較尷尬,畢竟鄭表妹怎麼也是名門之女,卻給他做了個妾,早聽說鄭表妹詩詞歌賦、棋琴書畫,女紅刺繡樣樣皆好,可能會不太滿意家裡安排的這門親。

誰知道,鄭表妹一來,倒是知冷知熱,溫柔體貼,這讓李真是倍感驚喜,幸福不已。野出身的李,配上名門才女,居然也沒有代溝。

不過鄭家並不只送了鄭嫁言一人過來,奴僕婢女就送了三百個,非常的豪爽。鄭家送鄭婉容入宮,倒貼了一萬多貫。鄭婉言到李家,嫁妝也是一萬多貫。除了這三百多奴僕,還有許多嫁妝,一支很大的送親隊伍,一直送到了靈州。

“聽說你父親想要在靈州買田置地還想辦牧場?”

“這些其實是族裡有些人的意思,覺得靈州有三郎在,產業有個依靠。你也知道,滎陽鄭氏,雖是名門士族,但族中人口也多,不少偏房支族。”

“這個我理解,大族也得過日子嘛,士族名門也一樣得生活吃飯。你們鄭家想來靈州添置產業,這些我倒不反對,反正只要你們按着規矩來,該照應的我也還會照應的。你可以給鄭家去個信,讓他們親自過來跟我談。”

“這真的好嗎?父親大人跟妾身說過,其實三郎不必太爲難的。”

李伸手捉過鄭表妹一隻玉手,拿着手裡撫摸着,好修長的一雙手,放後世,肯定打小就要被送去學鋼琴的。

“只要鄭家不是想着要空手套白狼,打着我名頭搞什麼強佔豪奪什麼的,正常的做事哪會讓我爲難。說實話,靈州現在確實是個好機會,我最近正計劃開挖唐渠,這是一個主幹渠七百里,支渠五百多條,完成後能新增一百萬畝灌區水田的大計劃,我很歡迎鄭家這樣有實力的家族前來參加這個項目。”

“鄭家能參加?”

“當然可以,我初步的打算是,只要承擔修一里乾渠,就給邊上一百畝水澆地。這一百畝水澆地雖然是需要納租稅的田,但一百畝都算永業田,不用還給朝廷,死後也能傳給子孫的。”

“修一里乾渠,換一百畝渠邊水澆地?”鄭婉言有些驚訝。心裡盤算着,這個交換是否划算。

乾渠得十丈寬,深也起碼得一丈多深的,雖說在平原上挖渠,會比較輕鬆點,但挖一里渠道,量也很大。

換一百畝水澆地,還是永業田。永業田這個確實比較吸引人,畢竟是能夠傳承下去的。

“鄭家也需要納租稅?”鄭婉言問,鄭家出仕的人很多,大部分的男丁就算沒入仕,也有勳有爵,多是有身份的人,按制是不課戶的。

“在中原,或者說在朔方以外,鄭家納不納課我管不着。但在我朔方,卻不行。朔方現在還是戰區呢,是邊關前線,這裡實行的是不一樣的戰區法令,因此在我這裡沒有不課戶一說,只有府兵才擁有免課資格,其它的,哪怕是官員,佔有的田地也一樣得按田畝納租稅,朝過均田田額,還得是按兩稅法來納租稅。”

李當然知道靈州現在成了一塊肥肉,不少的豪門大族,都盯向了這裡,全都想來撕扯塊肉吃。

鄭崔這樣的豪門想來分點好處,李不反對。前提就是得按他的規矩來,李也準備讓這些豪門參與唐渠的開,甚至拿出修一里乾渠給一百畝水澆地的優惠政策,但想要免課不納租稅,這卻是沒門。

就算是崔家、鄭家,這老丈人家也一樣沒門。(未完待續。)

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210章 玉米第919章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1566章 罷了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446章 參奏李超第1035章 大清洗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198章 無間道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216章 王玄策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1469章 倭寇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031章 王對王第907章第704章 木蘭舟第584章 新米節第231章 私了第582章 帝師第1491章 太子妃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1031章 王對王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403章 大憲章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889章 亮劍第1092章 出草第521章 太子妃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1581章 飲血劍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735章 新太子第722章 天王第956章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209章 張超著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1460章 李世民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216章 王玄策第843章 堂後官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276章 危險期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1361章 1189年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789章 坑殺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479章 戰列線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418章 離婚第825章 小女王第1111章 直搗黃龍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46章 官媒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464章 看看這是什麼第1141章 迷妹第845章 搞事情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773章 胭脂馬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640章 五斗米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
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210章 玉米第919章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1566章 罷了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446章 參奏李超第1035章 大清洗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198章 無間道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216章 王玄策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1469章 倭寇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031章 王對王第907章第704章 木蘭舟第584章 新米節第231章 私了第582章 帝師第1491章 太子妃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1031章 王對王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403章 大憲章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889章 亮劍第1092章 出草第521章 太子妃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1581章 飲血劍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735章 新太子第722章 天王第956章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209章 張超著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1460章 李世民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216章 王玄策第843章 堂後官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276章 危險期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1361章 1189年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789章 坑殺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479章 戰列線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418章 離婚第825章 小女王第1111章 直搗黃龍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1446章 官媒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464章 看看這是什麼第1141章 迷妹第845章 搞事情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773章 胭脂馬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640章 五斗米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