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

李兩個辦法可以讓朝廷一年增收百萬,其中的國際貿易若是操作的好,幾年後還能更多。

這大大出李世民的預期了,畢竟原本他只想要一百萬貫錢養北衙,宰相們肯給五十萬,他還差五十萬而已。

但哪有人嫌錢多的。

皇帝也一樣不嫌錢多啊。

五十萬貫能辦五十萬貫的事,有一百萬那就可以辦一百萬的事情,若是錢更多,還能辦更多的事情。

“文遠,第三個辦法是什麼?”

李民萬分期待,兩個辦法能增收一百萬,那這第三個辦法肯定更好。

“陛下,這第三個辦法,能讓朝廷立馬得財三千萬貫以上,得土地千萬畝,新增人口近千萬!”

李的話一出,政事堂中,皇帝和宰相們都面色各異。

他們一下子知道了李說的這第三個方法是什麼了。

滅佛!

之前李就已經上書萬言書,但李世民看過之後,只是交給一衆宰相們看過,並未給其它官員看。這件事情,算是頂層在議論。

不過玄武門之前,太上皇李淵當時和裴寂封得彝等宰相們,可是已經達成了一致,要滅佛的。當初政事堂上同意的那些人中,現在還有好幾個在今天的政事堂中,蕭瑀、陳叔達、楊恭仁他們都曾經是表態同意的。

能讓李淵他們君臣都達成滅佛一致態度的,並不是說佛法有怎麼怎麼不對,原始佛教的教義,是引人向善,還有讓人修煉,人人成佛等。佛教比較溫和,雖也有彌勒教等是邪--教,在亂世中搞造反等,但畢竟少數。

對朝廷來說,百姓信佛,這本不是壞事。

和尚們一心念經崇佛,崇拜偶像,也不是壞事。

但壞就壞在規模失控,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朝廷。

歷史上甚至也有不少皇帝崇佛,比如南梁武帝,還出家,甚至要大朝們出鉅款把他從佛寺裡贖回朝堂,然後沒多久又來一次。大規模的出資修建佛寺,等等。

結果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這樣的詩句,還有樑很快就亡國了。

唐朝初年,朝廷不斷的滅掉一個個反王,逐漸一統天下。可李淵卻現,自己大唐的戶籍少的可憐。

隋朝的近九百萬戶,差不多五千萬人口,到了他一統天下,結果只剩下三百萬戶,一千五百餘萬人口,課丁更只剩下二百餘萬。

這點戶籍人口,不過隋的三分之一。

可隋亂才十幾年而已。

不可能死了這麼多人。

人哪去了?

逃了,隱了。

朝廷搞均田,使不少逃丁回籍或就地安置,但隱戶卻依然極多。

被世家豪族隱了,被寺廟和尚們隱了。

李淵沒能力直接對着世家豪強們開戰,便只有拿和尚們開刀了。

誰讓他們那麼的肥呢。

李淵摸過底,道教的勢力遠遠不及佛教,大唐天下各地,大小寺廟尼庵有四萬餘座,僧尼數十萬之多,而他們佔有的田地、隱匿的人口,卻是極爲的驚人。

打壓佛教,李唐立即就能過個肥年,甚至能壯上一圈。

只是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讓這件事情停了下來。李世民上臺之後,考慮到自己得位不正這些因素,想着安穩,就暫停了這事。

而現在,李又提出來了。

“四萬餘座佛寺,近百萬僧尼,不下千萬隱匿寺廟下的隱戶,數千萬畝土地,還有幾千萬貫的寺產,陛下,佛教毫無管束,已經如同一個巨大的毒瘤,深深的危害着大唐。必須管管了!”

李世民心裡也在不斷的念着那一個個的數字。

呼吸都急促了幾分啊。

他還在爲一百萬貫跟宰相們爭來爭去,爲了兩百萬畝田地而無法安置北衙禁軍,可那些和尚們,卻佔有如此多的田地,隱匿了那麼多的人口,擁有着那麼多的財產。

他知道,其實世家豪門們擁有更多的田地,隱匿着更多的人口,也擁有更多的財產,但那個動不了。

而這些和尚尼姑們卻能動的了。

這些人不納稅,不服役,也不侍奉父母,不效忠君王,又不生兒育女,甚至都不耕織勞作,除了唸經拜佛,完全就是坐享其成,修建大量的寺廟,塑起無數金身銅像,還不斷的吸納着百姓的錢財,反過來拿着這些信衆的香油錢來借貸、買地....

確實如李所言,不管不行了。

當初李世民很有顧忌,畢竟信佛的人多,佛家勢力也很大。尤其是剛宮變奪位,天下還不太安穩,如果滅佛,肯定會有人藉機生事。

不過如今。

李世民覺得好像天下還是很安穩的。

是不是應當把這件事情拿到臺上來呢。

“文遠,你說說你的想法。”

雖然心中已有決定,可畢竟這件事情非同小可,真正要操作起來,一定得慎重得小心。不謀劃後了,倉促動手,後果難以預料。

“陛下,其實也很簡單。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佛教的和尚們,他們先得是大唐的子民,然後纔是佛家弟子,他們必須先遵守大唐的律法,然後才修行佛經,這個本末是絕不能倒置的。”

“只須一道詔令,令天下每縣許保留一寺一庵,每州可再保留一寺一庵,京城可保留三寺三庵,其餘寺庵,通通予以取締。”

李淵原來的計劃,是每州留一寺,京城留三寺。力度比李的大的多。

天下一千餘縣三百餘州,按李的辦法,就是最終要保留一千三百多寺、庵。

“會不會太多?”

“陛下所說的這個多,是保留的太多,還是撤的太多?”李問。

李世民很直接的道,“朕感覺保留太多。”

“陛下,中庸之道,不走極端。佛教原來失去控制,過於寵大,嚴重影響了國計民生。我們纔要加以取締控制,但也不是說就要完全滅絕。畢竟佛教自漢傳入中土,已歷千年,百姓信佛不少,強行取締並不現實,我們要做的是控制,而不是完全的根絕。只要他們在朝廷的控制之內,規模在許可之中,就可以了。”

“一千多所還是很多。”李世民想的是這一千多所得搶佔他多少人口田地。

“對於保留下來的這些寺庵,也不是就不管了。我們要採取多步策略,加強控制。比如我們還要進一步的規定,每縣保留的那所寺庵,限額十人以內。州中保留那所,限額二十人。京中的寺庵,限五十人以內。”

不但要限額,還要加上其它的限制。

比如,每一個和尚尼姑,都得要經過朝廷的考試,用佛家的經典還有朝廷的律法等做考題,最後決定留下來的這些人選,沒考上的,就要通通還俗,要被官府強制的婚配,然後給他們分授田地,中原若無地,就遷至邊疆屯田墾荒,成爲課丁納稅。

考試合格的,還必須經過朝廷頒度碟,擁有出家當和尚的許可和持證。這個證得收錢,度碟一份至少賣十貫錢,這樣全國保留一千三百餘所寺、庵,全國保留的約三萬個和尚、尼姑,他們就得向朝廷交納三十萬貫的度碟錢。

而且這個度碟還得年審,每年得交至少一貫錢。

不交錢,過不了年審,那度碟就失效了,重辦,那還得先通過考試,還得交十貫錢,還得有名額。

名額是嚴格限制的,只能少不能。

空出一個位置才能增加一個。

“十貫一張度碟,一年審一次,一次一貫錢?”

蕭瑀都爲李這個缺德的主意給驚到了。

“還嚴格限定數量,只許少不準?空一個才能補一個?”

陳叔達也捋着鬍鬚在驚歎。

“光是賣度碟一次就能收三十餘萬貫,一年的年審也得收三萬多貫啊。”房玄齡都在驚歎了。

以往度碟其實也早有收費的,這也算是一種特別的稅收了,但絕沒有李弄的這麼光明正大,明碼標價的。

“還有,每所保留的寺觀,其產業也要嚴格限制,按寺中和尚尼姑人數,朝廷給他們授田。每人授田五十畝,當然,如果已有田地達到授田額就不再授了。”

“而如果出授田限額,那多餘田地得由朝廷收回。所授的田地,可以自耕也可以出租,但必須按租庸制納租庸,可允許僧人免勞役、兵役,但必須交納免役錢。”

一人限田五十畝,全國保留的三萬餘個僧尼,就只能保留一百五十餘萬畝田地了。而按李世民所知道的,全國的寺田,得有幾千萬畝。

這一招,是李世民最滿意的。

授田,過田額的就要收掉。

雖說這有點強盜行徑,但誰要你們過去都不交稅呢。

“這個好,這個朕非常支持,和尚尼姑們整天唸經唱佛的,不事生產,給他們五十畝地就不錯了。”

“陛下,還應當禁止天下寺庵用銅鑄佛像,銅應當列爲國家戰略物資,要塑像崇拜,泥胎木偶都行,禁用銅金。”

至於現有的那些銅像,那些貼經的,當然得按規定毀掉。

那些被取締的寺庵,也要改做他用,如果沒有用處,也要拆毀。

對於沒有度碟的野和尚,現一個就要抓一個,抓到一個就流邊邊疆去屯田勞作。

對於這些人,絕不能慣。

“還要明文規定,禁止寺院尼庵開質庫、搞放貸。如果違規收受抵押、放貸,朝廷將嚴厲查禁,沒收財物,並處以罰款。”

佛教能夠迅的擴張,一次次死灰復燃,最重要的除了上層的支持外,還有的就是他們的寺院經濟的強大。

擁有大片田產,擁有極大的流動資金。

用田地的佃租糧,用信徒上進貢的香火錢,來放貸借款,而在這個時代,放貸借款其實是利潤極高的生意,一本萬利。

正是如此,和尚們纔會如此的有錢,如果的勢大。

拿走他們的田,禁止他們從事商業活動,這些和尚們也就再抖不起來了。(未完待續。)

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901章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358章 慫了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301章 志願兵第275章 說媒第980章 望長安第1360章 鐵與血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四十章 崩盤第918章 藩王第1408章 皇后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284章 奪妻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1419章 皇太孫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498章 天子鏡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540章 還能再翻一倍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907章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1050章 柴紹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548章 三千第490章 放妻書第347章 講武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1283章 矯詔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1494章 魏徵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537章 讓他跪第1066章 紈絝第1491章 太子妃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39章 軟腳蟹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39章 隨軍第428章 權臣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1124章 新殺招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36章 白條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604章 遭天遣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60章 狼來了第1141章 迷妹第938章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1465章 黑工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233章 鬧大了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396章 棄太子第276章 危險期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082章 君臣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1510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1434章 抗稅第138章 護士長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040章 弒君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
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901章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358章 慫了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301章 志願兵第275章 說媒第980章 望長安第1360章 鐵與血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四十章 崩盤第918章 藩王第1408章 皇后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284章 奪妻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1419章 皇太孫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498章 天子鏡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540章 還能再翻一倍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907章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1050章 柴紹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548章 三千第490章 放妻書第347章 講武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1283章 矯詔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1494章 魏徵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537章 讓他跪第1066章 紈絝第1491章 太子妃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39章 軟腳蟹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39章 隨軍第428章 權臣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1124章 新殺招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36章 白條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604章 遭天遣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60章 狼來了第1141章 迷妹第938章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1465章 黑工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233章 鬧大了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396章 棄太子第276章 危險期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082章 君臣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1510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1434章 抗稅第138章 護士長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040章 弒君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