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

金殿之上,承乾幽幽嘆出一句。

聽到這句話,滿殿百官,都不由的神色各異。

在座的都是朝廷重臣,基本上都能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其實是一個典故,說的是在春秋之時,衛國孫氏和寧氏兩大族專政,衛君形同傀儡,沒有實權。衛定公臨死,讓孔成子和甯惠子立子衎爲太子。

衛定公死後,太子繼位爲獻公。

獻公在位時,與貴族大臣關係矛盾重重,有次孫文子和甯惠子去參加獻公的宴會,結果去了後從早晨等到晚上,都沒受到召見。後來聽說,獻公打鳥去了。

兩人很生氣,去找獻公理論,結果獻給還穿着獵裝接見二人,這在當時是十分無禮的舉動。二人憤怒之下,最後決定推翻獻公。

孫文子舉兵叛亂,獻公逃到齊國。國人另立國君,大權落到寧氏手裡。

獻公逃亡在外,想要回國,便派人與國內當政的甯惠子寧喜商量。

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的話來。

把政權交出,只承擔祭祀。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只當個無權的國君,位尊而無權。

寧氏一開始不肯答應,但最後被說服,終於迎獻公回國。

堂堂大唐天子,此時當着滿朝重臣的面,說出這麼一句話,這話裡的意思,讓衆臣臉上火辣辣的。

可雖然如此,卻沒有人退讓。

這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如今有這機會,誰會放棄呢。

連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重臣,都認爲大唐這麼大,皇帝管好中原就好了,至於四邊之地,那些蠻荒苦寒之地,就交給封臣諸侯們吧。

當然,爲了表彰獎勵諸侯們用心守衛邊疆,當然得給出一些好處。

褚遂良提出王爵和公爵侯爵的封地稱國,伯子男皆稱爲領。王國、公國、侯國,以及伯爵領、子爵領等。

貴族們的爵號,以後也以封地名字加封。

比如張超爲趙王,是親王爵,他封地呂宋、渤泥等,那麼以後他要麼叫呂宋王,要麼叫渤泥王,叫趙王就不合適了。呂宋國王張超,流球國公張璟,木鹿郡王蘇定方,碎葉郡王房玄齡。

不再以過去古國名爲作封號,而以實際封地做封號。

古國名古郡名古縣名,只做虛封爵位封號。

分封建國,以後就代代相傳了。

封國是大唐的分封之國,但有相對的獨立性。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諸侯是天子的封臣,但各諸侯國內諸侯們分封的騎士,就不再是皇帝的封臣了。

當然,也沒有那麼的獨立。

各諸侯國得使用大唐朝廷的律法、稅法,擁有兵員也不得超過朝廷規定的爵位擁兵之額。諸侯之兵不得私自越界,對外開戰,必須由朝廷同意。

諸侯屬於自治領,沒有立法權和外交權、開戰權。但有行政權、司法權、徵稅權和擁兵權。

但封地確確實實,就成了諸侯的私人財產,封地上的一切,都屬於諸侯所有,除了人口。封地裡的人口,是不限流通的。

諸侯權益提高,但沒說就分裂出去。

大唐依然是統一的,統一的文化、語言、貨幣、律法、稅法等等。

張超這個時候提出加大諸侯領地權,選擇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太上皇被朝廷放逐去美洲,皇帝權威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朝廷軍隊剛經行整編,皇帝還沒能控制軍隊,而諸侯手裡又還有着強大的領主武裝。

在這種時候,剛繼位不過半年的皇帝,根本還沒有抓到帝國的實權。張超這時提出給諸侯們更多權力,承乾要反對,也無能爲力。

最關鍵的還是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貴族們的態度,特別是這些爵位高實力強,又在朝中擔任要職的這些大貴族。

他們只要跟張超站到一邊,那皇帝連掙扎的餘地都沒有。

以前張超想着慢慢來,覺得這樣做太簡單粗暴,會讓他和承乾的關係徹底的決裂,難以修復。但在南下這一路上,他想了許多。

拖的越久,變數越多。

承乾畢竟也是個聰明和有能力的人,若讓他慢慢的握有實權,情況就又將不一樣了。

在他還沒有反抗能力的時候,把這件事情搞定,無疑是最佳時機。

今天朝堂上這些人,都站在了分封法的這邊,起碼可以確保一二十年內承乾都難有翻盤機會。

承乾無力。

這又是一場逼宮。

自武德六年玄武門之變後,大唐最高權力的更迭總是如此的頻繁。或者再往遠點說,自楊廣江都被弒之後,皇權也不再那麼讓人畏懼了。

當年高祖逼隋恭帝禪讓退位奪的皇位,高祖的皇位又被太上皇玄武門宮變奪得,逼他退位。

十幾年後,太上皇又被他在張超、長孫無忌等的幫助下逼迫退位,還被流放到了美洲去。

如今,又輪到他了。

一年時間還沒有到。

他這個皇帝已經再一次被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人逼宮了。

大唐的皇帝,已經如何沒有權威尊嚴了嗎?

有人說他李家得位不正,如今皇位便也充滿刀光劍影。

連長孫無忌都不支持他,他還有何可說的。

無力的揮了揮手,承乾有些疲憊的道,“此草案交內閣、翰林院、議會一起商議,然後呈交於朕。”

能拖一時是一時了。

該爭取的還是得爭取。

朝會不歡而散。

從金殿回到御書房,承乾直接摔碎了好幾個茶杯。

“王承恩。”

“老臣在。”

承乾仔細的打量着王承恩,“你掌握着六扇門,肯定知道不少事情。這次的事情,大臣們意見出奇的一致,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陛下,趙王從江南發回一封信,然後馬周出面聯絡重臣元老們,最後就有了今天金殿上的局面。”

“如此大事,你爲何不稟報朕?”

“陛下,臣也是今早纔剛剛知曉,這事情謀劃的很機密。”

大臣們都走到了一場,他這個皇帝徹底的被架起來了。

“王承恩,朕能信任你嗎?”

“臣誓死效忠陛下。”

嘆息一聲,承乾無力的靠在椅上。

“天子親軍,他們能聽朕的調動嗎?”說這話的時候,承乾的眼裡閃過瘋狂的光芒,他不甘心。

他親眼見過祖父被逼退位後的樣子,也親手把他父皇逼退了位。

他不想做第三個太上皇。

“陛下三思,這太危險了。”王承恩驚嚇。

承乾冷笑,“你這意思,朕調不動天子親軍了?”

天子親軍,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總共八萬禁軍,駐於京畿。

雖然這支兵馬設立之初,就說是由皇帝親自掌握的。但這朝政不也是由天子親自主持嗎?

皇帝不是將軍,他要掌握兵馬還得通過禁軍的元帥、將軍、校尉們,得靠着這一層層一級級的將校們完成自己的指揮。

天子詔令也好,天子的諭旨也罷,當皇帝失去權威的時候,這些都沒有用了。

最可恨的是,朝廷裡連一個支持他的人都沒有。

大唐的忠臣將士們呢?

就沒有一個忠貞之士嗎?

“陛下,若沒有樞密、兵部和三衙,陛下就算有旨意頒下,可頂多能調到一兩營的兵馬,想調動更多的天子親軍,卻難。”

王承恩看着年青天子那痛苦的樣子,忍不住道,“陛下,其實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危險。諸侯們不過是想要增強自己的領地權力罷了,陛下就算妥協一下,也沒有關係。”

“今天諸侯一起發難逼宮,要朕同意分封法,誰能保證他們明天不再一起來逼朕退位,好立一個幼兒當皇帝,以便操縱?”

“臣以爲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陛下想想,今天諸侯能夠齊心協力,那不過是因爲分封法對諸侯都有利。趙王正是算到此,纔會這個時候發難,長孫相國他們也纔會支持。”

“但若是說迫陛下退位,老臣相信長孫相國肯定第一個不答應,甚至房相也肯定不會答應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貴族諸侯和大臣們絕不可能意見一致。”

承乾冷哼一聲,“那依你之意,朕難道還應當高興不成?”

“陛下,不要心急啊。陛下今年二十,趙王卻已經四十了。二十年後,陛下四十,趙王卻老矣。早晚,趙王會離開。”

“趙王不是說十年之後就退隱嗎?陛下忍一忍,等一等。等趙王離開朝堂,陛下慢慢培養安插心腹,慢慢掌握朝政也不遲啊。想一想歷史之上,多少年少君王繼位之時,被權臣掌政。就如今天陛下所說的那句話,政由寧氏。歷史上,獻公回國之後,可是很快聯合孫家,把專權的寧氏給滅了的。”

硬拼是拼不過的,尤其是在分封這種涉及所有貴族諸侯利益的事情上。得迂迴,迂迴不過,還能熬。

天子才二十年,哪怕熬個二十年,也才四十,有的是時間啊。

“朕不甘啊!”

“陛下,慢慢來,你依然是大唐天子,是億兆子民的皇帝。時間,是對陛下最有利的。”

“陛下以後不妨多加重用科舉士子,他們肯定比貴族們更可靠。”

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263章 張若華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35章 新太子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212章 胡姬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932章 死不瞑目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363章 刺字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954章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449章 忘本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892章 押上來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308章 從軍行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616章 老王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974章 鑽空子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415章 毒殺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十三章 執衣第1499章 李治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307章 中風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145章 學壞了第十五章 開始動手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761章 鐵板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39章 隨軍第245章 僞君子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1337章 殺無赦第1520章 二世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623章 懲罰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452章 龍武--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435章 勸進第1353章 選皇帝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43章 嫁禍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288章 組閣第1463章 美國第1030章 廢帝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24章 逼宮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22章 先機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72章 張超的七寸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141章 迷妹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1231章 擠兌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
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263章 張若華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35章 新太子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212章 胡姬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932章 死不瞑目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363章 刺字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954章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449章 忘本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892章 押上來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308章 從軍行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616章 老王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974章 鑽空子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415章 毒殺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十三章 執衣第1499章 李治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307章 中風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145章 學壞了第十五章 開始動手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761章 鐵板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39章 隨軍第245章 僞君子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1337章 殺無赦第1520章 二世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623章 懲罰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452章 龍武--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435章 勸進第1353章 選皇帝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43章 嫁禍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288章 組閣第1463章 美國第1030章 廢帝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24章 逼宮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22章 先機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72章 張超的七寸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141章 迷妹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1231章 擠兌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