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過堂

午後。

漢京上東區,御旨敕造趙王府中。

崔鶯鶯臨桌翻看着賬本,紅線、四娘還有鄭婉言與盧音音四人則在幫着對賬。屋裡五個女人很忙碌,算盤珠子拔的嘩啦啦響。

李超面帶微笑走了進來,崔鶯鶯也不擡頭看他。

倒是紅線擡頭對他笑了一下,又馬上低頭算賬去了。

崔鶯鶯算盤打的極快,她甚至能在算盤上同時記兩三筆賬。

李超站了一會,忍不住,乾脆搬了一張椅子坐到崔鶯鶯旁邊,眼睛瞄到賬本上,幫她報數字。

“你這樣我沒法對數了。”崔鶯鶯停下來。

其它幾個女人也立馬都停下了手裡的動作,一起望過來。

李超呵呵一笑,“家裡不是有賬房嗎,那些可都是盤賬高手,哪用的着你再辛苦對一遍。”

李家如今這麼大的產業,真讓這幾個女人對賬,一天對到晚也對不過來。李家的產業,都有一套嚴格的會計和出納制度,會計管賬,出納管錢。甚至整個李家產業的賬本,都要定期上報審覈的,會計出納既受塊塊管轄,也受條條管理。

有這套嚴格的財務制度,誰想在李家的產業裡伸手,那真是找死。雖然一直都有人這樣幹,但每個一伸手的,基本上都被捉了。

崔鶯鶯也只是習慣了,把下面報上來的總賬,經常對一對。倒不是查差錯,只是讓自己心裡有個數。

“這幾年我們家的棉產業真是越來越大了,五年前剛做的時候,哪裡想到,今天居然有這麼大的市場和利潤。”

其實按歷史記載,棉布其實在漢代之時,海南雲南等地就已經有了棉花和棉紡技術了,當時生產的一種叫廣幅布的就是棉布,爲漢朝廣爲徵用。

另外漢書哀牢夷中也記載當時雲南山區和瀾滄江流域的棉紡生產情況,書中寫哀牢山土地沃美,宜五穀蠶桑,知染採、文繡、罽毲、帛疊,藍幹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有梧桐木華,織以爲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

帛疊即是白疊,藍幹細布是有藍花的棉布,梧桐木華即是棉花。

在西域地區,高昌等地也種植棉花,生產棉布。

西域商人帶來中原的白疊布,就廣受歡迎,還十分貴重,不少棉布比絲綢還貴。但比較奇怪的是,棉花在中原卻一直沒有種植,多數只是在貴族們的花園裡當做觀賞植物。

李超在五年前,開始在西北種植棉花,並派人培育改良新品種,又發明了去籽的腳踏軋花機。

這種機由兩個滾筒組成,一個滾筒上面佈滿了鐵製的尖釘,可以抓住棉花,將其跟棉籽分開。第二個滾筒上佈滿了短而硬的毛,將第一個滾筒上的棉花刷下來,使其不致堵塞。

這種腳跟軋花機器的產生,讓棉花的加工效率極大的提升。

在高昌,當地種植棉花的人,去籽主要還是採用手工摘籽和鐵杖趕搓去籽,這種方法效率十分低下,一天也去不了幾斤籽棉,得不到多少淨棉。

而採用這種新式的軋花機,一斤能加工幾十斤籽棉,得到一二十斤淨棉。

這可是比宋代時黃道婆發明的腳踏攪車還先進,黃道婆的攪車,主要結構是一對輾軸,一根小軸加一根大軸,使用時,要兩人搖軸,一人將棉喂入兩軸之間,利用這兩根直徑不等,速度不等,迴轉方向相反的輾軸相互輾軋,使棉籽核和棉纖維分離。

但這種攪車效率,是遠不如李超設計的這種。

以前棉花產量限制,最主要的還是這道去籽的工序,要把棉籽一粒粒摘出來,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工。而現在用軋花機,卻能數十倍的提升效率。

種棉,摘棉,去籽,還要彈鬆,再紡紗,再織布,再染色,可以說,其工序也是極爲複雜的。

傳統的紡棉紗的紡車,都是單錠手搖紡車,紡五個時辰也只能得到棉紗四兩,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應一架織布機的需求。而且這種紡車紗綻轉速快,棉紗常因牽伸不及或捻度過大而繃斷,這種紡車,本來是紡麻紡絲的,並不適合紡棉紗。

李超對紡車的改進,直接是上了大紡車,尤其是那種利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一架水車紡車有紗錠幾十枚,利用水車驅動。普通手搖紡車一天才紡紗一斤不到,腳踏大紡車一天也才能紡三四斤。

而李超的水力大紡車,一晝夜卻能紡一百多斤。

雖然珍妮機也能提高舊式紡車十倍的效率,但這種機器適合於無法利用水力的地方,如果有合適的河流利用水力紡車,一架水力紡車卻也是珍妮機無法比擬的。

有了水力大紡車後,織布又跟不上了,李超又組織人研究改進了織布機。

如今在李家發展棉紡五年後,大唐的棉花種植面積已經很廣了,一年的棉布產量也是極大。不過這個新興的行業,與其它絲綢、麻布等行業完全不同的是,絲、麻這幾個傳統的絲織行業,基本上都是以家族和手工爲主,沒有什麼大的紡織作坊,以家族紡織爲主。

但棉紡卻又完全不同。

除了棉花種植,現在棉花去籽,紡棉紗,和織綿布,卻都是由李家的獨家經營。李家走的是大紡織廠的路線,建立於各地的棉花倉庫,一座座的棉紡廠和水力大紡車。一家家織布廠,水力織布機。

許多廠子,都是擁有數千紡織女工。

李家讓出來的,只有印染、銷售這一塊,也還只是讓出了小部分。

都說壟斷是最賺錢的。

過去的白疊布,如今的棉布。

雖然已經從過去的高端市場走下來了,隨着這幾年產量的不斷提高,棉布比絲綢便宜多了,但比麻布還是要貴的。

可棉布卻比麻布更受歡迎。

尤其是李家採用的大工廠紡織模式,使得成本很低,李家的棉布,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比麻布成本低多了,但在市場上,價格卻是棉布的多倍,並且極受歡迎。

這麼一個新興的市場,如今是李家又一個聚寶盆,和李家的瓷器、茶葉、糖、紙、書一樣,火爆無比。

崔鶯鶯她們都驚訝無比,甚至自己都有些弄不明白。

可在李超看來,穿越者知道棉布是未來主流很正常,加上他又有這個地位和財力,把棉花種植和紡織產業規模化,其實是個簡單的事情。只要一規模化,錢自然就賺的多,尤其是壟斷化,利潤更高。

“今年我們收購到的棉花是去年的兩倍,我估計明年會有更多的人種植棉花。”崔鶯鶯道。

因爲如今棉布的價格高,利潤也就高,李家自己也種不了那麼多,於是收購棉花。收購的價格還挺高,總之大家都是聰明人,算一下,得出種棉花比種糧食種麻甚至是比種桑養蠶更賺錢後,於是大家都跟着種棉花了。

尤其是種棉的地,不需要好地。

再有一個原因,也是如今朝廷兩稅,開始全面徵錢,不再徵實物的好處就是,大家不需要非要種糧種麻種桑了,他們種了棉花能賣更多錢,然後直接向朝廷交錢就好了。這也是大大的方便和解放了百姓,甚至沒有了丁役丁稅,按田徵稅,於是不少人直接把女兒送到紡織廠裡做工,拿更輕鬆的錢。

一個丫頭在家裡幫忙種田,也幹不了多少活,但到了廠裡,卻能拿到固定的薪水,如果節省點,一年賺的錢甚至比過去一家人種地賺的還多,畢竟如今糧食又不太值錢。

“這是好事。”李超對十三娘她們道,“更多的人種棉花,那麼棉紡這個市場就更大。這也是朝廷對這個行業的支持,有了棉花,就能製作棉鞋棉襖,對於北方抵禦嚴寒更佳。甚至朝廷以後打下遼東,在那邊駐軍打仗,也好用的。”

這兩年,李記每年都接到朝廷大量的訂單,都是生產禦寒的將士棉裝。

不過棉布的出現,也一樣影響到了不少人,那就是對傳統的布匹衝擊。傳統的布,也就是麻布和葛布,以麻布爲主。

如今棉布橫空出世,對麻布市場影響極大。傳統麻布生產,基本上都是家庭生產,種麻漚麻紡紗織布,許多百姓家庭,男耕女織,一家人的衣服,都是自己紡織裁縫的。而市場上的麻布,則是家庭剩餘後拿到市場上出售。

現在李超弄出來的棉布,相比麻布更舒適精美,已經在搶佔市場了。現在價格還相對高些,但以後肯定慢慢降低,以後更多的人種棉,百姓種麻織出來的麻布,可能市場上已經需要不了那麼多,或者價格會壓的更低。

這就是棉紡織規模產業化,和麻布家庭生產的競爭碰撞了。

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李超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總不能因此就捨棄更先進的生產方式吧。

“那幾個姑娘我已經都安置好了。”崔鶯鶯冷不丁來了句。

李超本以爲她不會提起了呢,於是只好嘿嘿笑了幾聲。

“你說你自己出去玩就算了,居然還帶着幾個學生去,還敢帶着太子去,簡直是爲師不尊。”

李超連忙拿出皇帝做擋箭牌,“其實是皇上讓我帶太子去的,我就順便把來十一他們一起帶去給太子做個伴。”

崔十三娘半信半疑。

“然後你就自己也挑了兩個,還帶回來了?”

“那兩姑娘我沒碰過的,要不給你做侍女服侍你吧。”

崔鶯鶯哼了一聲,“人都已經帶回來了,還說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麼。那些姑娘們都還不錯,也不算什麼亂七八糟的人。既然都帶回來了,也不能委屈了人家,就收了吧。來十一郎他們那邊我也問過了,他們願意納爲妾,這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那就這樣給他們四個辦了吧,回頭擺幾桌酒,家裡人熱鬧一下。”李超笑着道:“至於我那兩個,就不必了。”

崔鶯鶯伸手在李超腰上一掐,剛好只掐了層皮,疼的李超直吸氣。“我說王爺,你就別得了好處還賣乖了。弄的好像我十三娘容不得人似的,別人還以爲我把你趕回來的人趕走了呢。今晚就擺幾桌酒席,讓府裡下人們都來拜見下新人。”

第631章 李大帝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471章 剪羊毛第895章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877章 唐旗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864章 排槍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211章 省親第1481章 紅利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614章 賣爵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979章 當槍使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874章 無敵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1496章 藩鎮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1429章 女王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231章 擠兌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962章第476章 大手筆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46章 招降使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35章 新太子第1575章 西巡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546章 孽多侯第1049 殺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640章 五斗米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030章 廢帝第920章 求月票!第203章 納妾第1494章 魏徵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299章 削藩第966章 小娘皮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028章 越國王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570章 太寂寞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242章 被遺忘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933章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588章 我不服第1043章 嫁禍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1059章 帝王術第985章 全擼了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
第631章 李大帝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471章 剪羊毛第895章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877章 唐旗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864章 排槍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211章 省親第1481章 紅利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614章 賣爵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979章 當槍使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874章 無敵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1496章 藩鎮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1429章 女王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231章 擠兌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962章第476章 大手筆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46章 招降使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35章 新太子第1575章 西巡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546章 孽多侯第1049 殺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640章 五斗米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030章 廢帝第920章 求月票!第203章 納妾第1494章 魏徵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299章 削藩第966章 小娘皮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028章 越國王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570章 太寂寞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242章 被遺忘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933章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588章 我不服第1043章 嫁禍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1059章 帝王術第985章 全擼了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