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二章:戰車

工業資源的佈局問題挺讓人頭疼的,上半年才新設立的各省,一個個的恨不能天天發來奏疏,希望朝廷可以在工業方面給他們一些支援。

其實這些人無一不是看中了機械廠巨大的利益,好吧,機械廠實際上創造的利潤並不多,但是其帶來的就業崗位卻是驚人的。

而且只要產能在那裡放着,就算現在帶不來太多的利潤,等到當今市場飽和之後,機械廠的利潤便會瞬間上升無數個臺階。

長安機械廠的主業是爲軍隊提供供需,他們製造出來的各種車輛全部被送入了軍隊,而軍隊只是出了成本費用,以及低的可憐的加工費用而已。

一年到頭,生產個兩三萬臺卡車,除去所有的開銷,長安機械廠真正能落入手中的,怕是連一萬貫都沒有。

洛州機械廠則是主供基建,卡車幾乎是下線一臺就開走一臺,立即被開往各個工地上,然後迅速的投入到火熱的建設浪潮之中。

嗯,洛州機械廠下線的車輛設備,四分之一都直接坐上了火車,然後直奔長安,接着從長安下車,繼續西進,說是基建車輛,實際上這些車輛則是被提供給了建設兵團,他們工程量大,任務艱鉅,卡車數量自然不能少。

單單只是今年一年,長安機械廠就爲其提供了一千八百臺卡車,而洛州機械廠則爲其提供了五千臺卡車,將近七千臺卡車不斷的奔走在沿途各地,使得工程進度近一步的加快了不少,但這個數量依舊遠遠不夠,計劃明年洛州機械廠依舊要提供五千臺卡車纔算是勉強夠用。

而這個勉強夠用的前提是,五年內將這條鐵路修建完成。

軍隊的需求雖然很大,但是按照之前兵部提出的裝備數據,加上這兩年來軍隊人員的增幅,實際上軍隊最多隻需要十二萬臺卡車就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了,甚至還有些餘地。

而至今長安機械廠已經爲軍隊提供了差不多五萬臺卡車,按照當下的產能,三四年的時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接下來呢?

兩個廠一塊供需基建項目?

產量這麼多,所有項目總有做完的時候,而且這些設備一直握在朝廷手中,難道是打算獨吞嗎?

雖然也可以,但是無形之中卻給朝廷帶來了另一個巨大的問題,隊伍越來越龐大,不利於管理。

所以,有人便打起了民用市場的主意,就算不用他們來搞基建,讓他們去跑運輸也是可以的嘛,這樣有利於緩解運輸壓力,同時還能爲機械廠帶來實質上的利潤,何樂而不爲?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命令李元吉倒是下了,只不過位置卻選擇在了鄭州,目前大唐境內唯一一個完成鐵路十字交叉的地點。

當然,疑惑自然是有的,但是當消息公佈出來之後,這些疑惑也就隨之消失了。

位於鄭州的機械廠,取消了農用機械工廠,保留了卡車工廠,同時增加了一個規模更大,年產五千臺的戰車工廠。

目前的戰車項目是在長安機械廠內臨時生產的,這也佔用了長安機械廠的一部分產能,如果搬到鄭州工廠去的話,倒是可以釋放長安機械廠的產能。

同時,藉助其十字交叉鐵路的地理優勢,這些戰車可以通過鐵路迅速的被運往各個需要的地方,即便不能直達,也可以將其運送到距離最近的地方。

……

位於長安郊外的試驗場內,兩臺鋼鐵巨獸正發出着自己的咆哮,模樣看起來甚是猙獰,但與之前的版本相比較起來,卻總感覺怪怪的。

“蔣工,這兩臺新戰車看起來比之前的要慢很多吧?”李承光指着面前的鋼鐵巨獸,疑惑道。

軍事裝備他有過了解,但目前爲止瞭解的並不透徹。

南洋的問題該交代的都交代了,剩下的沒李承光什麼事情了,恰好戰車研究所搞出了新的戰車,李承光便被李元吉打發來視察。

這種單獨視察軍事裝備的事情,對於李承光來說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在此之前,李元吉一般是不讓李承光過多的涉及這方面的。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經歷的增長,隨着與大臣們的交流,與父皇的交談,李承光也明白了一件事情,父皇已經決定逐漸的讓自己去適應了。

保證了自己太子地位的同時,也要讓自己儘快可以適應當權者的生活,目的自然是確保自己可以隨時接班,確保權力可以平穩的過度。

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新老交替的時候,都是一場動亂的開始,這些動亂有大有小,有的只持續了一兩年,有的則持續十多年,甚至更久,直到下一次權力的更迭。

而造成這個局面的根本原因,便是新老當權者兩人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新人無法立即掌控局面,而上面有沒有老皇帝撐着,這樣自然就容易出問題,這也就是歷史上爲什麼會有那麼多顧命大臣的原因。

同樣的,顧命大臣都是老資格,一旦幫助新皇穩定了根基,那就是巨大的功臣,凡是被新皇處理的,都是那種仗着老資歷裝逼的人,覺得自己居功至偉,應該享受一切的人。

李元吉這波操作的原因,並沒有真正的告訴李承光,所以他只能按照李元吉的安排去走,去適應,去學習。

蔣工便是蔣田,最初的時候是火車蒸汽機組的學徒,後來出師,擔任了卡車組的負責人,後來卡車已經完成了定型,開始進入了新階段的生產,於是卡車組便交給了蔣田帶出來的一位潛力新人,這些年來卡車也有過一些不大不小的改動,整體上的性能也是提升了不少。

如今他們正在研究新一代的卡車,不過這個研究真的沒什麼太大的意義,新卡車能不能成,看的是蒸汽機的效率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蒸汽機並不是他們的職責,所以說是研究新一代卡車,實際上還是在對上一代卡車進行改進。

而蔣田則帶着一部分學徒獨立了出來,加入了另一部分預科畢業的學徒,組成了新的部門,戰車研究組。

最初的戰車,就是蔣田他們搞出來的,其實就是去掉了卡車的一部分,增加了全面的防護,增加了戰位等,那隻能算是一個臨時拼湊出來的雜牌貨。

而眼前的這兩臺,卻是蔣田帶着衆人嘔心瀝血,歷經兩年半的時間搞出來的新傢伙。

李承光還小,認知還有些不太夠,特別是在專業知識方面。

所以當他提出這種看似業餘,又讓人無奈的問題之後,蔣田倒是沒多大的反應,也不敢有多大的反應。

這些年來他也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你可以對我的成果提出質疑,甚至是取消這個項目,這些都無所謂,但只要你不取消這個項目,那麼就別來干涉我的研究。

這並非是他不願意接受不同的意見,恰恰相反,蔣田很願意接受意見,但他接受的,不是那些什麼也不懂的政客的意見。

他深知道自己的產品是爲軍隊製造的,那麼他只接受軍隊提出的意見,這個價值觀其實是很正確的,客戶不滿意,當然要改了。

“殿下,新式戰車的速度的確比上一個版本慢了許多,大約有一倍左右,而兩者相比,質量上也有三千二百多斤的差距,其差距的地方在於,車身莊家較之前加厚了兩毫米,使得車身的防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三顆手雷組成的集束手雷,並不能對戰車本身起到什麼破壞作用。

除此之外,變化最大的便是輪子,上一代採用的是跟卡車一樣的輪式,所以速度方面自然有所保障,但這一代採取的卻是履帶式。

這是陛下曾經提出的一種概念,加上上一代戰車在各地的使用匯總,所以我們決定了採用這種設計方式。

而它因爲與地面接觸的部位比較多,阻力比較大,雖然讓戰車的速度降低了,但這件事情卻是有好有壞,比如說採用了輪式佈局的戰車,最多隻能裝備一門三十毫米的火炮,口徑再大的話,會對戰車本身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是翻車。

而採用履帶式佈局,同樣的設計,只做這一點更改,便可以裝上四十毫米的火炮。

除此之外,它最大的亮點在於通過能力比較強悍,上一代戰車在陰雨天氣總是會出現打滑,甚至是陷入泥地的情況,但是這一代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不會打滑,也不會陷進去,可以很輕鬆的開出去。

至於速度,這個臣是真的沒辦法了,只能等蒸汽機組那邊研究出來同等規格更強力的蒸汽機之後,在進行更換了,在此之前,除非是主動減少防禦力量,不然的話,動力方面不會有多少提升。”

李承光點了點頭,算是對面前這兩個速度很慢的大傢伙有了初步的瞭解,雖然他依舊覺得不太順眼,跑起來慢吞吞的,甚至顯的有些臃腫,但蔣田的話他是真的找不出什麼太大的破綻。

的確,火炮口徑增加了,裝甲厚度增加了,通過能力提高了,付出的只是動力的減弱,這似乎並不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六十一章:夜戰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四四五章:你知道學霸的痛苦嗎?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二十六章:解決薛萬徹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九十五章:朕欲立你爲皇太弟第五九四章:你!給我錢!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六五四:進擊的屈突仲翔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四五一章:晚了第七十三章:刺蝟陣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二一二章:豐州是孤的了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四二一章:那是什麼東西?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五七四章:將計就計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二二三章:你說,咋辦?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四六七章:問題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七七章:改變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五四零章:當個好皇帝真難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四七五章:皇帝的憤怒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五百章:生漆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五四八章:儲君人選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六七四章:腹黑李元吉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七十一章:陌刀兵,殺!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五一一章:一趟百貫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五十六章:李世民的忌憚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七十三章:刺蝟陣
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六十一章:夜戰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四四五章:你知道學霸的痛苦嗎?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二十六章:解決薛萬徹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九十五章:朕欲立你爲皇太弟第五九四章:你!給我錢!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六五四:進擊的屈突仲翔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六八一章:反腐的新方式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四五一章:晚了第七十三章:刺蝟陣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二一二章:豐州是孤的了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四二一章:那是什麼東西?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五七四章:將計就計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二二三章:你說,咋辦?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四六七章:問題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七七章:改變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五四零章:當個好皇帝真難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四七五章:皇帝的憤怒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五百章:生漆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五四八章:儲君人選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六七四章:腹黑李元吉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七十一章:陌刀兵,殺!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九二章:辭呈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五一一章:一趟百貫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五十六章:李世民的忌憚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一七零章:臨陣反戈第七十三章:刺蝟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