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李淵的心事

與李淵的談話很愉快,父子二人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分歧。

主要是因爲這幾年來李淵也已經徹底的放下了一切,算是悟透了人生的哲理。

人活這一輩子是爲了什麼?

權力?金錢?還是慾望?

都不是,爲了是讓自己可以開心快樂的過完這一生。

權力自己有過,金錢自己有過,慾望也得到了滿足。

可結果呢?

嫡出的四個兒子,老三早年夭折,老大死於非命,老二囚禁自己,老四殺了老二,解救了自己。

李淵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他雖然沒有了權力,但只要不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問題,李淵只需要一句話,李元吉也不會不給自己面子,如今的自己也已經自由了,可以隨意的去任何地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心也不用操,有用不完的錢,享不完的福。

就是時常會想起自己那幾個已經去世的兒子,心裡面總是有股子悔意。

可悔意歸悔意,李淵卻沒打算再去做什麼,現在的生活就挺好的,不需要再去改變了。

認清楚了現狀的李淵,在與李元吉談話的時候,自然不會像之前跟李世民談話時那麼衝,有些問題也只是點到爲止,聽與不聽,李元吉有他自己的考慮。

跟李元吉閒聊了會兒,李淵有些欲言又止。

畢竟有過前車之鑑,李元吉雖然現在表現的不錯,可誰又能保證永遠都是這樣?

李淵雖然不爲自己考慮,但也還要爲其他的兒子做一番考慮,僅剩的兒子當中,李元吉的年紀是最大的,今年已經二十九歲了。

而剩下的,五子夭折,六子李元景今年也才十四歲,在政治上根本不可能對李元吉產生任何的威脅,也沒有自己的人脈。

至於餘下的,則更小了,甚至還有幾個尚在襁褓之中的。

李淵不敢保證自己百年之後,李元吉會不會對這些皇子下手,雖然這些事情自己也不知道,更不可能會知道,但還是忍不住的產生了一些擔憂。

“元吉,元景過了年也就十六了,勉強也算是成年了,你打算如何處置?”許久之後,李淵還是忍不住的看了眼李元吉。

不求他能說到做到,只求自己有生之年,他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讓自己將來走的時候可以無憂無慮。

不求封王,若能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到外面自謀出路也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皇室這個身份,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太危險了。

他們年紀是小,可大多數也比李元吉的兒子年紀大,等到李元吉老的時候,傳位於太子的時候,他們這些皇叔們可就不是現在這樣的了。

“不管怎麼說,他們畢竟是兒臣的兄弟,就算將來有些什麼,至少兒臣作爲兄長,不能先對不起他們。”對此李元吉倒是沒有太多的擔憂,那些個小屁孩,還不值得自己耗費太大的精力去提防,“封親王吧,以後就定下個規矩,年滿十六封王。”

李淵點了點頭,嘴上卻是沒說什麼。

但是心裡卻對這個答案很滿意,至少李元吉已經表態了,如果自己連這個條件都不能滿意的話,那麼李淵實在想不到,自己還能要什麼條件?

早在去年,李元吉就已經頒佈了新的政令,凡太子以外,任何親王,郡王等不得開府納士,不得干涉政務,不得干涉軍務。

也就是說,除了太子,其他的親王、郡王全一個鳥樣,誰也不比誰高貴到哪。

說白了李元吉就是打算當養寵物似的養着這些親王、郡王,每月給你一筆錢,讓你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若有不滿足的,也可以自己經商去,但一切都得按照規矩來。

所以說,從去年開始,唐朝所有的王爺,全部都是沒有任何權力的王爺,當然,李道宗除外。

但這只是個別的案例,而且李道宗本身也願意接受皇帝的監管,他的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李元吉可以放心的用他。

不過爲了公平公正,李元吉也還是公開表態了,就這一任,任期過後,要麼李道宗自請降爵,要麼就像其他王爺那樣享受待遇而不干預政治。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挺好的。

除了太子以外,其他的王爺不準接觸政客,不準接觸武將,這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將來的爭權奪利而引發的血案。

而王爺們沒有權力,自己又不作死的話,那麼無論是誰登上了皇位,都不會對這些人動手,這倒是個一勞永逸的方法。

當然,也不用擔心這幫人會尾大甩不掉。

實際上到達一個臨界值之後,王爺的數量基本上也就固定下來了,很難會有大幅度的增減。

因爲唐朝跟其他朝代一樣,爵位每傳一代,是要降一級傳承的。

一個親王,傳個兩代就成國公了,十代不到就成普通平民了,沒什麼好擔憂的。

有這個制度,加上李元吉的表態,李淵不可謂不高興,總算是解決了一直以來壓在自己心頭的一塊病根。

兩人又閒聊了會,李淵便跑去逗着幾個皇孫玩,偶爾的還將楊氏或者玉兒懷中的皇孫皇女抱在懷裡哈哈大笑,心情異常爽快。

……

這個年過的很無聊,無聊到讓人覺得有些發黴。

期間倒是內閣大臣們輪番進宮恭賀了下,結果帶着李元吉大量的回禮屁顛屁顛的走了。

私下裡來回走動的官員也都不少,不過因爲是過年,李元吉也懶的去管那些,只要不是極端的拉幫結派,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李元吉還讓人準備了不少的禮品。

這一年來,皇家商業集團支出不少,但收穫也同樣不少。

五品官員以上的,送了一些稍微珍貴些的禮物和數量不等的黃金,七品官員以上的,送了些不太珍貴的禮物和白銀,就連從九品下的官員,李元吉也沒忘了他們。

只不過給的自然不可能太多,畢竟皇家也不是搞慈善的,好不容易賺那點錢,總不能一個過年就全給送出去了吧?

所以九品至八品,每人送了一兩銀子過去。

禮物雖輕,但情義卻重,畢竟是皇帝派人送來的,哪怕只是一根雞毛,他們也要好好的供起來。

一個最低級別的官員能得到皇上派發的禮物,哪怕只是一兩白銀,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哪怕現在有人肯用十兩黃金來跟他們換這一兩白銀,估摸着一大半人都不會去換。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批量的,並不代表什麼,但再怎麼批量,全國官員數十萬,也只有在長安的這近千位官員收到了皇帝的禮物,別的不說,吹牛皮的資本是有了。

甚至有不少人更是直接將皇帝送來的銀子或者金子直接供了起來,這個並不是什麼貶義詞,現如今哪個牛掰的大臣家裡沒個專門的供臺,上面不放點皇帝御賜的寶貝,都不好意思拉着同僚來家裡炫耀一番。

在大量禮物金錢的揮霍下,李元吉再一次狠狠的收買了一波人心。

雖然沒有波及到民間,但有一點不可否認,消息還是傳了出去,畢竟近千人都收到了,不可能沒人出去炫耀,如此一來,在民間,李元吉的威望也就更高了不少。

畢竟一個如此有情有義的皇帝,如今可是不多見了。

加上這幾年來他們的生活的確在提高,糧價也在逐年的下降,很快就要到了百姓吃糧都不屑看價格的地步,就憑這一點,百姓就要對皇帝感恩戴德一輩子。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皇室的開銷不從國庫拿錢,而是由皇家商業集團負責。

百姓們力量雖小,但積少成多,很多百姓也更願意去皇家商業集團那裡湊個熱鬧,雖然他們能買的起的東西並不多。

上元節當日,李靖與蘇定方兩人進了趟宮裡,跟李元吉說了下他們最終商議的結果,順道也算是告別。

明日清早,他們就各回各處了,再次相見的時候,也只能是得勝歸來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李元吉的內心卻是有些糾結的。

他想要擴張,想要揚名立萬,但又不想看着人去死,去戰死。

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不像個皇帝應該有的想法。

畢竟他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提前適應,裝備革新,提高待遇等等一系列舉措,那些大唐的將士們也更願意去打仗,去奪取戰功來爲自己正名。

“到了地方告訴將士們,朕在長安等着你們凱旋歸來,那一日,朕會親自站在城外迎接將士們,不僅要迎接,朕還要大擺宴席,宴請你們這些爲大唐拋頭顱,灑熱血的好男兒!”激勵的話是肯定要說的,但說的再多,不如做的好看一些。

給他們發錢?兩邊加在一起,二十多萬人,自己的小金庫也拿不出那麼多錢,唯一能做的,就是大擺宴席,吃了皇帝擺的宴席,不管什麼時候,對於這些普通人來說,都是令人激動的事情。

事實上很多時候,李元吉並不介意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跟那些基層將士們打成一片,自己理解他們,因爲自己也是從基層來的,知道基層的苦。

第三九五章:亂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一四九章:貸款給李世民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四四九章:他若想跳,就讓他跳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三八九章:我會回來的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五七七章:暗箱操作?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六三三章:我能說句MMP嘛?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一一九章:空手套白狼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二一四章:孤不給的,你不能搶第四六七章:問題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一九一章:閉眼找麻煩第二三四章:人家這孩子都咋生的?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六二八章:你們都落伍了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六二二章:科技改變未來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二二六章:陛下快跑!第四八九章:嚇死人的結果第六六三章:還有內幕嗎?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三八二章:自古忠孝難兩全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六四六章:主任,我有個想法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五一六章:遠征準備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齊了!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一七八章:老鐵,還入夥不?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二一九章:吾欲入朝題金榜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五五五章:悟性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
第三九五章:亂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一四九章:貸款給李世民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四四九章:他若想跳,就讓他跳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三八九章:我會回來的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五七七章:暗箱操作?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六三三章:我能說句MMP嘛?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一一九章:空手套白狼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二一四章:孤不給的,你不能搶第四六七章:問題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第六一四章:複雜的戰場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一九一章:閉眼找麻煩第二三四章:人家這孩子都咋生的?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六二八章:你們都落伍了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六二二章:科技改變未來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二二六章:陛下快跑!第四八九章:嚇死人的結果第六六三章:還有內幕嗎?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三八二章:自古忠孝難兩全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六四六章:主任,我有個想法第四百章:大局已定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五一六章:遠征準備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齊了!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一七八章:老鐵,還入夥不?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二一九章:吾欲入朝題金榜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五五五章:悟性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