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一個大儒的門生所帶來的好處,就是無數人所不敢想象的。
同時也是無數人擊破了腦袋想要擠進去的。
這並不僅僅只是意味着可以學到更獨特,更先進的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結交更多的人脈,更有用的人脈。
甚至這些大儒們自身就是個很不錯的人脈。
很多時候,他們這些底層打拼的學子們,哪怕只是奮鬥上一輩子的時間,如果沒有個好的機遇的話,甚至還抵不上一位大儒在那些官員們面前說上一句話的。
這也是之前大儒們爲什麼那麼吃香,社會地位那麼高的緣故。
門生遍天下,一些有名的大儒座下,甚至有大批的高官,甚至不乏一些封疆大吏,試問這樣的人脈,誰又敢不放在眼裡?
而這些學生們哪怕身居高位也始終不敢忘掉自己的恩師,一是思想束縛,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忘恩負義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特別是在古代,哪怕一個人官至宰相,或者說混到現在的內閣成員。
李元吉最不在乎的就是這些,可若是傳來某人忘恩負義的負面消息的話,那麼對不起,哪怕這個人是馬周,是房玄齡,亦或者是蕭禹,李元吉都會毫不猶豫的罷免掉他們的官位。
一個連自己師長都不放在眼裡的人,將來又怎會將皇帝將其他人放在眼裡?
當然,做出這種傻事的人並不多,幾乎可以用鱗毛鳳角來形容。
這麼做非但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壞處一大堆。
而若是不這麼做的話,好處那可就大大滴。
身居高位的人,也是需要有人脈的,而這些同一老師門下的學生,自然就成了自己的派系,這也是很多官員組建黨羽的核心基礎。
一個大儒門生就能帶來如此多的好處,那天子門生呢?
當然,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這十九人成爲天子門生的過程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真的成爲了真正的天子門生。
與之前的身份被明顯的區分了開,也就是說,從這一刻起,他們十九人便被徹底的打上了皇帝的烙印,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個烙印。
當然,也沒人想過要去擺脫這個身份,一個四大書院那個天子門生的頭銜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爭,而他們稀裡糊塗的就成爲了學生中最高級的存在,又怎會覺得不滿意呢?
只是,興奮的時間不久,會面的原因,是告訴他們自己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同時也是給他們一個警告,讓他們自己控制好自己,不要做出那種令人失望的事情來。
再然後嘛,當然是發課本了。
碳是C?氧氣是O2?
誰能告訴俺,氧氣是個什麼鬼?
拿到課本之後,十九個人全是一臉的懵逼樣,數學的公式他們倒是知道,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奇怪的東西。
可這個算是什麼公式?還有,誰告訴俺C咋讀?O咋讀?
這年代大唐可不知道什麼叫做英語,也更不知道什麼叫做阿伯磁德,學字學發音,那完全就是硬學的,全靠腦子去記發音和怎麼寫。
瞅着底下這些學生們的模樣,李元吉心中暗歎了口氣,任重而道遠啊。
即便這些是整個大唐當下最合適的人選,可讓他們接受這種陌生的事物,也還是很難的。
而現在的情況跟後世又有些區別,後世的大環境跟現在不一樣,化學已經走進了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接受的程度也就更容易一些。
而現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只能在他們腦子裡留下一連串的問號,甚至連個雛形也都沒有。
“你們手中的課本,名爲化學,何爲化學?舉個例子,比如說碳火的燃燒,用化學來解釋,就是碳本身加上氧氣,而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則變成了二氧化碳,何爲二氧化碳?如果不知道的話,回去以後可以試着點燃一堆炭火,然後將鼻子放在上面問一下,那嗆鼻的味道就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幹什麼?除了破壞環境以外,它最大的作用便是殺人,在一間密閉的屋子裡,點上一盆炭火,只需一夜不到的時間,這間屋子內便不可能有任何的活物。
這也是取暖的爐子和暖氣,爲何要建造多個排氣孔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案例,你所能想到的,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過化學來解釋。
當然,真要的並不是你們去用化學的方式來解釋每一件事情或者物品的化學式,等到將來你們完全掌握了這門知識以後,便可以通過羅列化學式的方式,在配以實驗,然後研究出更多的未知事物。”李元吉還是決定將化學的重要性告訴他們。
當然,既然成爲了自己的學生,不論怎麼說,這些人對於自己的將來那是尤爲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大唐在工業化的路上能走多久,靠的就是這些人。
所以李元吉也更願意去跟他們多嘮叨一下,這其中也包括了接下來要說的:“知道朕是怎麼將你們選出來的嗎?”
一衆人搖了搖頭,知道了纔有鬼,直到現在都還一臉的懵逼呢,事先可是沒有任何的風聲傳來的。
“朕羅列出了幾個條件,所挑選之人,必須符合所有的條件,除了這些條件之外,當初你們做決定的那個過程,也是朕安排的。”說到這裡,李元吉稍稍頓了下,繼續道:“朕很高興,可以選出你們十九個人來成爲朕的學生,但是朕也很失望,竟然只有你們十九個人願意,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也就不提了,最讓朕失望的,讓朕痛心的,是那些符合條件,卻又拒絕了的。
不過這很好,朕要感謝他們的拒絕,因爲對於朕來說,接下來便可以更加毫無忌憚的將一些知識教給你們。”
的確如李元吉說的那樣,他很失望,原本以爲四五千名學生之中,至少也要有三四十個符合條件的學生。
事實上真正符合條件的,有二十八個,但卻有九個人拒絕了。
這也是李元吉爲什麼要加強思想教育的原因,二十八個人中就有九個拒絕,這個比例已經將近三分之一,是一個自己無法忽視的結果。
所以只能去做一些相應的工作,以避免事態的惡化。
當然,那些都是後話,與前來大殿中的這些學生並沒有任何的關係,對於他們,李元吉還是挺上心的。
雖說自己的文化也並不高,可自己接受的教育跟他們不同,眼界也比他們更開闊,所以當他們的老師,還是毫無問題的。
“不要小看了化學這門學問,朕可以直接告訴你們,現在大唐正在用的火藥,就是朕用這門學問研究出來的,而後來對火藥的改進,以至於現在用的火藥威力比以前的更大,也是通過這門學問推算研究出來的。
包括冶鐵作坊,他們的冶鐵技術,也是朕用這門學問研究出來的,其他的還有很多很多。
朕本是想一個人慢慢去研究的,可現在大唐的發展速度,朕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這些,朕也不希望苦心創造的這門學問在朕駕崩以後消失掉,朕想讓它能繼續爲大唐做貢獻,朕不想看着有朝一日,大唐會步入其他朝代的後塵。
朕可以清楚的告訴你們,你們手中拿着的,只是最基礎的入門知識,上面只是各種元素的化學元素符號,這個元素符號很簡單,但用處卻很大,所有的推算,用它來代替的話,不僅可以清晰的羅列出來,更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保管好你們手中的這本書,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上面的內容記下來,就像是每日起牀後應該先穿衣再下地一樣的熟練。
你們雖有十九人,雖同爲朕的學生,但朕可以告訴你們,這並不代表着你們的位置就穩若金湯,每次朕佈置的任務,都會採取末位淘汰制度,朕會給你們每人三次機會,若三次任務都是最後一名,那就只能將你們送回家了。
不是朕不容你們,而是你們實在不適合這門學問。”
有競爭纔有動力,這是毫無疑問的,李元吉自然不會給他們一個平穩的學習空間,至少現在不會。
只有當他們達到了自己的要求之後,這種末位淘汰制度纔會被取消,而那個時候他們也將轉爲研究單位,去各自的領域內研究一個方向。
用進度去評比,顯然是不公平的,因爲有些方向註定是很難的,進度註定是很慢的,但作用卻是巨大的。
對於學員時代的他們來說,這種末位淘汰制度顯然還是很合適的。
而李元吉搬出這種制度,十九人中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壓力,如果非要說壓力的話,那就是十九個人太少了,即每一個人排在最後的概率都增大了不少,這讓他們很危險。
可在學院中早就適應了這種制度,大不了挑燈夜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