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種田

李治跟武媚最看不慣的便是李弘在他們跟前賣關子了,特別是李弘那神神秘秘的表情,讓兩口子恨不得揍他一頓纔好。

而且話說回來,每次面對李弘這樣的表情,兩口子總覺得自己在李弘面前,像是兩個笨蛋,被這兔崽子牽着鼻子走。

所以當李弘再一次開始賣關子的時候,便換來了兩口子異口同聲的親切話語:“滾。”

“好吧,算兒臣錯了。”李弘尷尬的笑了下,然後湊近書桌跟前,對李治說道:“父皇,如今我大唐富足安康,兵強國富,但您有沒有什麼最擔心的事情?或者是最爲隱憂的事情?”

李治認真的聽着李弘的話,而後認真的點頭道:“有。”

“是什麼?”某人想不到龍爹竟然搭話了,立刻緊追問道。

“你。”李治認真的看着李弘吐出個你字。

“我……您這樣就沒意思了父皇,兒臣監國這兩年哪裡做的不好了?儀禮祖制等等,哪一個兒臣逾越過了?身爲太子,兒臣覺得簡直就是這麼多年最爲人稱讚的……。”李弘沒想到龍爹還玩起了冷幽默,竟然又拿自己開刷。

“別廢話,快說是何事兒。”武媚看着李弘神神秘秘的樣子,也實在想不出這段時間,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李弘上升到,認爲是利國利民的高度上,所以也有些急切的催道。

聽到龍媽的催促,某人不敢再繼續賣關子,只好正經的說道:“如今我大唐看似國富民強、正值太平盛世之際,但……關內、關中、河南、河北等幾道,年年則需要依靠江南從水路運來的糧食,來保證我中原百姓不至於鬧饑荒,此種情況下,我大唐還遠遠達不到解決百姓真正的溫飽問題,對不對?”

某人見自己的長篇大論開頭,沒有引起人家兩口子的搭腔,只好搖搖頭,繼續自說自話道:“中原的溫飽都需要江南的糧食供給、彌補百姓溫飽,那就更別提安北、安東兩大都護府轄內的老百姓了,一到寒冬之際,牧族之人經常搶劫農耕族人的存糧,年年都有發生,但又罪不致死,每次都是逮住了訓斥一頓,然後朝廷繼續放糧,對吧?”

“你到底想說什麼?”武媚如玉的額頭跟潔白的臉頰,在燈光下使整個人都顯得很柔和,但所說出來的話,卻可是一點兒也不柔和。

“嘿嘿,兒臣是想說……三年之內,最多五年之內,能夠解決剛纔兒臣所說的幾道以及兩大都護府的糧食問題,保證他們實現自給自足,您信不信?”李弘再次賣關子道。

但這一次李治跟武媚兩口子,卻沒有像剛纔一樣不搭理他,反而是一個個急速的問道:“此言當真?”

“李弘你可要知道君無戲言!”李治手裡緊緊攥着一支毛筆,顯示出此時他跟武媚兩人心中,因爲李弘這一番話,變得是多麼的激動。

卻如李弘所言,無論是關中、關內還是河東、河北或者是兩大都護府,別說是趕上大的災年,就是趕上個小的風災雨災、旱災的,朝廷每每都是頭疼糧食頭疼的要死。

雖然一直都有江南熟天下足的說法兒,但真正要想做到完完全全的,讓整個北方的老百姓,絕對不在出現災荒之年,賣兒賣女、餓死街頭的情景,對於朝廷來說還是難如登天的一件事情。

畢竟,無論是朝廷還是官員還是百姓,心裡都明白,種了多少糧食在地裡,能夠收多少糧食回來果腹,這都是死的。

哪怕是風調雨順之年,百姓也需省吃儉用的才能堪堪度過一年,更別提如今大唐人口增長快速,時不時就有十一二歲的少年被淨身入宮,這些無論怎麼說,都是說明了大唐的糧食,還是匱乏不夠百姓用度的事實。

如果碰上災荒之年、蝗災之日,下至黎明百姓、上至皇帝高官,一個個都是愁眉苦臉,天天想着祭天敬神,希望老天爺能夠憐憫大唐,給予百姓以富足。

但誰都知道,這樣的祭天敬神從來不曾有什麼用,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跟做給天下人看帝王臣子愛民如子的表演秀罷了。

所以當兩口子聽到李弘信誓旦旦的保證,能夠在三五年之內,完全解決這天下黎民百姓的溫飽問題,這讓他們兩人想不激動都難啊。

剛纔心中因爲李弘話語的激動過後,李治跟武媚便開始真正的冷靜思索起來,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地裡產多少糧,這不會有多大變化的,風調雨順時、天災人禍時,雖然有所差別,但其根本不會有什麼不同,他李弘憑什麼就認爲,他有能力讓百姓真正的吃飽肚子?他會仙術?

看着兩口子熱切探究的目光,某人倒是不着急了,竟然淡淡的說道:“看您們如此熱切的眼神,兒臣突然間覺得,好像您們已經好久,沒有這麼重視的看過兒臣……哎喲……。”

雞毛撣子稍縱即逝,李弘都沒有看清楚,這雞毛撣子是從哪裡飛出來的,這雞毛撣子已經多年不曾用過了,怎麼還能信手拈來。

“速速說來。”李治看了一眼在氣頭的武媚,敲着桌子催促道。

自從李弘出生到現在爲監國太子,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就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所以,李治毫無緣由的相信,李弘既然說出來了,必然能夠做到。

李弘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態度,認真的眼神閃爍着明亮的光芒,一字一頓的說道:“李淳風回來了!”

“……那又如何?”武媚遲疑了下問道。

旁邊的李治則是一臉茫然,這都三四年的時間了,整個朝堂都以爲李淳風率領着那幾千人,已經逃亡到海外那個孤島上不會再回來了。

如今,李弘因爲李淳風回來一事兒,興奮的大晚上跑到後宮……看起來,李淳風的回來,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啊。

武媚此時此刻,甚至都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臟在噗通噗通的劇烈跳動着,甚至感覺,再被這個兔崽子如此吊胃口,怕是會從嗓子眼跳出來了。

“具體的物種,兒臣還不太清楚,但兒臣相信,李淳風這幾年的大航海,絕對會是滿載而歸,至於到底能夠帶回來多少對我大唐有用的,利國利民的物種,還需要等他回到長安後,才能確切的知曉。”李弘神色很認真,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神情還是讓李治跟武媚,不由自主的選擇了相信。

“海上出祥瑞!”武媚突然從嘴裡蹦出了這麼一句話。

“所以,兒臣此次前來,是有一事兒相求父皇跟母后。”李弘神情依然認真,但眼神開始變得閃爍起來,而且還強忍住了摸摸鼻頭的衝動。

但這一切如何又能瞞得過目光如炬、而又知子莫如母的武媚?

把李弘一切看在眼裡的武媚,瞄了一眼李治,不動聲色的開口問道:“你先說。”

“新生物種的到來,適應我大唐的土地是一個問題,能不能完全培育出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要想將所有的物種全部培育出來,則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輔助,特別是起初的這兩年……。”

“不用說那麼多道理,直接說你的目的是什麼?”武媚不知爲何,從李弘身上看到了一種出世的感覺,心裡隱隱感到些不安的問道。

李弘看了看龍爹的目光,再看了看龍媽的神色,心裡不由得哀嘆一聲,完了,還沒說出來呢,但好像已經被人看透了。

但當下,也不得不由他硬着頭皮說道:“兒臣的意思是,如今父皇龍體安泰,何況正值春秋鼎盛時,兒臣以爲父皇如今可以完全處理朝政,兒臣監國兩年多,那個……其實……兒臣不是偷懶啊,我的意思是……這些新物種……就是我……我懂得比較多一些,那個百度奇書上看到的,所以……兒臣……我以爲我如今應該以新物種爲主,再處理朝政怕是會分心的,您知道的,一心不能二用的,明白吧?那麼……兒臣就不監國了……由父皇處理朝政……吧?”

說道最後,李弘臉上的表情已經變成了可憐兮兮的表情,只見對面的龍媽手裡攥着雞毛撣子,臉色鐵青的看着他,大有一言不合就雞毛撣子漫天飛舞的架勢。

而龍爹則是呼哧呼哧喘着粗氣,兩眼即是失望又是憤怒,恨鐵不成鋼的看着李弘,像是李弘犯了多大的罪責一樣。

“不是……您……您們不要這樣看着兒臣好不好,您們有什麼不不痛快,不如……說出來?這樣會好一些的,不說話容易憋壞的。”某人雖然不是第一次被兩頭龍如此盯視了,但這一次還是沒來由的感到一陣心虛。

“朕跟皇后去種田,你!繼續監國!”過了好半天,李治才突然沉聲說道。

“什麼?開什麼玩笑?您給我母后種田?這……。”

“春耕大典這些年雖然有些荒廢,但帝后參加春耕大典,爲天下農耕之民做表率,這是先帝跟先後曾經做過的事情,我跟你父皇怎麼就不行了?”武媚夫唱婦隨的說道。

413 城破75 某人的鬱悶635 條件568 俘虜362 回洛倉414 福利715 冬季458 地圖2753 戰象474 是他、是她201 蔥嶺129 監國303 味精8 天性的羨慕87 象棋894 大限已至?359 武媚的疑神疑鬼207 天赤七王306 沙漏139 造謠910 犯衆怒?183 爭座111 武媚來了762 銅匭319 請君入甕339 買買買839 貴族的誠意211 炸藥933 武媚的點撥711 流言蜚語587 線索286 浮躁987 聖旨946 找茬兒330 四大花坊897 旅途849 混亂703 陋室銘754 校場955 改制768 嚮往宮外的天地685 風雪巴州3473 驚人的相似688 對錯772 曌550 女先生64 內侍省772 曌890 禁令808 異常的官道580 談判751 李弘的大坑181 糧票837 唐樓732 長安城522 大理寺 白純380 推諉841 阿維葉675 忘戰必危545 竹葉閣621 遊說396 空巢老人469 莫名其妙855 大禮將至146 榮國夫人608 曹王652 開疆擴土?907 駕臨洛陽587 線索25 出處5 製冰371 人嫌狗厭180 成長史160 鐵浮屠42 萬卷書945 添香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686 張柬之 王勃367 揚眉吐氣333 無恥之賊822 父與子674 假先知?602 大來皇女525 黃雀862 經停樓蘭961 三郎中664 邊陲密信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352 隱情922 杜審言137 新錢845 侯賽242 夜月520 皇嫂142 外交958 太子的人選18 火鍋322 百官之首116 刺殺146 榮國夫人
413 城破75 某人的鬱悶635 條件568 俘虜362 回洛倉414 福利715 冬季458 地圖2753 戰象474 是他、是她201 蔥嶺129 監國303 味精8 天性的羨慕87 象棋894 大限已至?359 武媚的疑神疑鬼207 天赤七王306 沙漏139 造謠910 犯衆怒?183 爭座111 武媚來了762 銅匭319 請君入甕339 買買買839 貴族的誠意211 炸藥933 武媚的點撥711 流言蜚語587 線索286 浮躁987 聖旨946 找茬兒330 四大花坊897 旅途849 混亂703 陋室銘754 校場955 改制768 嚮往宮外的天地685 風雪巴州3473 驚人的相似688 對錯772 曌550 女先生64 內侍省772 曌890 禁令808 異常的官道580 談判751 李弘的大坑181 糧票837 唐樓732 長安城522 大理寺 白純380 推諉841 阿維葉675 忘戰必危545 竹葉閣621 遊說396 空巢老人469 莫名其妙855 大禮將至146 榮國夫人608 曹王652 開疆擴土?907 駕臨洛陽587 線索25 出處5 製冰371 人嫌狗厭180 成長史160 鐵浮屠42 萬卷書945 添香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686 張柬之 王勃367 揚眉吐氣333 無恥之賊822 父與子674 假先知?602 大來皇女525 黃雀862 經停樓蘭961 三郎中664 邊陲密信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352 隱情922 杜審言137 新錢845 侯賽242 夜月520 皇嫂142 外交958 太子的人選18 火鍋322 百官之首116 刺殺146 榮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