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宣戰

聽回紇人不承認安西軍撤退是歸義軍調停的功勞,曹元深心中不免不悅,僕拔辨顏察色,也不爲已甚,說道:“不過安西軍會這麼快退走,這裡頭曹二公子也是有功勞的,這個我們同羅將軍心裡清楚得很,日後毗伽大汗大軍開到後,我們一定也會向大汗稟奏,請大汗論功行賞的。”

曹元深一凜,道:“毗伽大汗要來?”

僕拔道:“自然是要來的。安西軍無故侵犯龜茲,又將戰火燒到了我們焉耆境內,我們毗伽大汗怎麼可能善罷甘休?現在大汗人已到達高昌,沒多久便會趕來,焉耆的戰局不會再有懸念,當我回紇十餘萬鐵騎席捲西來的時候,問西域誰能抵擋?到時候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曾幫我們的大汗會有賞賜,但如果與我們回紇爲敵的,大汗必定會責罰!曹二公子,識時務者爲俊傑,這個時候想必你心中定有選擇了。”

閻一山心道:“毗伽要是盡起傾國之兵前來,那可確實招惹不得,這事可得小心,以免禍及沙州。”向曹元深使了個眼色。

曹元深卻不願示弱,說道:“僕拔將軍的話,我可不大明白。”

僕拔哈哈一笑,說:“這還不簡單?咱們兩家本來就有婚姻之親,那安西軍雖然託名大唐,實際上卻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蠻子,他們一路亂咬亂殺,乾的盡是破壞西域穩定的事情,我看還是趁此機會,咱們兩家聯手將他們趕回疏勒去,還西域一個安定吧。”

曹元深道:“僕拔將軍是想要我們和回紇一起對付安西麼?雖然我們沙州與高昌之間有婚姻之親,但我們歸義軍與安西軍同爲大唐藩屬,最近又剛剛訂立了盟約,兩家對我們來說一個是親戚,一個是朋友,正因此故,家父纔派我前來調停,希望能夠化干戈爲玉帛。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毗伽大汗雖然英雄,但安西軍張大都護也是一位豪傑,雙方要是真鬥了起來,不管最後誰勝誰負受苦的總是百姓。聽說毗伽大汗如今已經皈依了佛門,念在我佛慈悲,不如雙方便就此罷手吧。”

僕拔接着他的話道:“可是安西軍已經侵入到了我們焉耆境內,雖然退出了鐵門關,但焉耆仍然有將近一半的領土被他們佔着,請問二公子,如果瓜州有一半地方被人佔着時,曹令公願不願意在敵人未撤出之前就與敵人化干戈爲玉帛?”

曹元深道:“若是我們能勸得張大都護撤出焉耆境內呢?”

僕拔道:“如果安西軍能夠撤出焉耆,那麼同羅將軍可以做主,向毗伽可汗上奏,與安西軍既往不咎,讓兩家言歸於好。”

若是安西與高昌能夠就此停戰,那卻是正合歸義軍的均勢策略,也正中曹元深的心意,可他尚未接話,那邊洛甫已經聽得大急,叫道:“等等!僕拔將軍,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安西軍現在可是還佔定了龜茲,如今只提讓安西軍撤出焉耆,那我們龜茲的事情,同羅將軍就不管了麼?”

僕拔眉頭一皺,心想你這會來湊什麼熱鬧?冷冷道:“洛甫相爺,龜茲的事情,還是請骨咄可汗到我們毗伽大汗面前再自己分說吧,同羅將軍只是焉耆方面守將,龜茲的事情太大,我們同羅將軍可沒權管到那裡去。”

洛甫又問盧明德:“盧尊使,你怎麼說?這事你也沒權管麼?”

盧明德默然無語,洛甫頓足大怒道:“你!你們……”心知道這些人是擺明了要犧牲龜茲,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僕拔不再管他,卻來與曹元深道:“若二公子同意我剛纔的話,那麼待會張邁來時,我們就按照這個意思和他談吧。”

閻一山心想:“同羅只是一方守將,未必能夠代替毗伽大汗承諾,可將來就算高昌那邊撕毀約定,取得了焉耆之後還繼續向龜茲用兵,那也不關我們的事。安西軍和高昌回紇在龜茲鬥個你死我活,卻對我們沙州有利。”便向曹元深使了個眼色。

曹元深卻想:“張大都護已經連續兩次容讓我們,如果再在我們的調停下撤出焉耆全境,這個情面可就給得大了,日後我們卻得負起相當的責任。卻如何確保回紇人守約呢?”

正思慮間,有瞭望將士叫道:“安西軍來了!”

衆人一起向西面眺望,只見西面出現了數百人,都未騎馬,竟是撒腿奔了過來,曹元深心中一奇,暗想:“張大都護居然帶步兵來赴會?”

等那數百人奔得近了,衆人才看清楚那數百人男女老幼都有,並非安西唐軍,在他們後面,纔有四隊騎兵列陣開近,趕着那數百人而來。

那數百男女逃到鐵門關附近時,洛甫帶來的人忽然有個大叫:“媽媽!”跟着又有人大叫:“哥哥!”

洛甫定眼一看,在人羣中也發現了自己的妻兒,心中又是驚喜,又是悲慼,骨咄的家人也在裡頭。

趕着這數百人來的隊正在馬上大聲道:“張大都護下令釋放龜茲一戰之俘虜,以示誠意。這些人是第一批。”

盧明德道:“原來如此。”

僕拔怕這些俘虜亂了自家的陣型,大叫:“將這些人趕到一邊去,將這些人趕到一邊去!”

洛甫叫道:“你們不得無禮,這些人中有我們可汗的王后,你們不得無禮!”

僕拔卻道:“別說是王后,就是王太后,也不能誤了大事。”仍然命人將他們趕到一邊去。

洛甫心中憂悶,忙派人去安撫逃回來的王后和妻兒。

曹元深叫道:“張大都護還沒來麼?”

那隊正道:“誰說未來?這不是來了麼?”

曹元深再次西望,果見西面草原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二十隊騎兵,二十隊騎兵個個身披新制戰袍,人人頭戴輕便鐵盔,居中更有數百騎胸前圓護打磨得極光,這時尚未到中午,陽光仍然是從正天中微向西射,這二十隊騎兵從西面馳來,鎧甲在日光照耀下閃閃發亮,閃得鐵門關上的瞭望手眼睛一刺。

這正是張邁麾下的龍驤鐵鎧府,雖只有千餘人,但全部騎着第二代汗血寶馬,緩緩馳近,如虎逼來,曹元深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唐軍的陣勢,只看得有些目眩,暗想:“看他們的鎧甲只是以精甲護住了要害,還不是全身重甲,論裝備我歸義軍還有勝過他們的,可爲什麼我們的鐵甲騎兵卻沒有這樣的威勢?”

騎兵中間高舉兩面大旗,一面爲“唐”字,一面爲“張”字,在秋風之中獵獵作響。

僕拔看見了這支部隊心中不由得一餒,當初石拔就是帶着這支軍隊突至焉耆城下,幾次野戰打得焉耆守軍全無還手之力,這次僕拔雖然帶了五千多人埋伏在附近,但見是這支部隊來心裡就沒了把握。

卻有一騎脫隊而出,猛地奔近,那騎士未帶頭盔,一頭散發在風中亂舞,肩頭上扛着一把又沉又重的獠牙棒,棒上獠牙呈暗紅色,卻是洗不盡的血跡!

回紇軍中有人高叫:“是鐵獸石拔!”

口耳相傳之下,鐵門關內外不少人已有些怕了。

石拔雖被張邁打了三十鞭,但並沒有傷到筋骨,只是皮肉有些損傷而已,張邁一說要來鐵門關他拼死也要跟來,這時馳騁到了鐵門關城下,睥睨城頭,許多吃過他苦頭的回紇人被他眼睛一掃都雙腳發軟,石拔冷笑了兩聲,縱馬馳歸本隊,擁着一個戴着龍鱗面具的男子馳近。

“龍面將軍!”

人羣中不知有誰叫道。

張邁這時騎術已經練得甚精,就從馬上跳下,石拔一聲號令傳出,一千二百人一起下馬,呼的同時落地,整齊得叫人感到不可思議,石拔命副將留在城外,自己領了十個虎賁之士以及馬小春跟在張邁背後,踏步上城。

僕拔雖有埋伏,這時哪裡敢動?

曹元深搶下城去,雙手一揖,道:“這位便是張大都護?”

張邁摘下龍鱗面具來,交給左手邊的馬小春,笑道:“我就是張邁。這位就是曹二公子麼?”

曹元深細眼看張邁,見他臉上有些疤跡,皮膚卻養得有些白了,但顧盼之際叫人不敢平視,忙道:“我就是曹元深。”不知不覺間學了張邁的語氣。

張邁就挽了他的手,走到城頭,一路笑道:“這次來鐵門關,能夠見到曹家的英雄子弟,也就不虛此行了。”言語舉止都顯得十分親熱。

來到城頭,盧明德便給張邁引見了僕拔等人,僕拔對曹元深時一副居高臨下的模樣,見到張邁心裡卻充滿了忌憚,通過姓名之後,盧明德便請張邁上座。

這時已近中午,陽光直射之下讓人十分難當,張邁卻就站在日光底下,道:“不用坐了!這裡除了曹二公子之外,其他人不配和我坐論,我也不想坐着聽你們說話,有什麼要講的,站着說就行了!”

場面登時尷尬了起來,僕拔也好,盧明德也罷,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張邁對曹元深道:“二公子,我看你情面,前來鐵門關議和,我原本以爲就算毗伽不來,焉耆的主將總得出現,現在看來,”一指撲拔等人道:“來的卻都是些不三不四的傢伙!你這場調停,怕是難有結果了。”

僕拔等人的臉色登時都變得極其難看,曹元深忙道:“張大都護,剛纔你未到時,我已與僕拔將軍等商議過,雙方已有結果,就等張大都護來了好商量。雖然同羅將軍未到,但只要我們三方開誠佈公,這次和議還是能夠成功的。”

張邁臉色一沉,盯着曹元深正色道:“二公子,你我纔是盟友!這些傢伙……”一指僕拔等人:“一個兩個全是心懷鬼胎的異族小丑,這親疏先後的區別,你心裡不該不清楚。你怎麼能在我到達之前,先和他們達成什麼協議?”

曹元深一愕,一時也接不下口去,張邁睨了衆人一眼,才道:“二公子這事雖然做得差了,不過你的誠心我還是相信的,也罷,就說說你們談成什麼樣了吧。”

曹元深這時已十分不自在,深深吸了一口氣,才道:“僕拔將軍已經答應,只要安西軍能夠撤出焉耆,高昌方面也將既往不咎,雙方各退一步,化干戈爲玉帛,就此言歸於好。”

石拔一聽怒色燒上眉梢,只是眼睛直瞪着卻不敢說話,張邁也默默沒什麼言語,好一會,才忽然對着洛甫笑道:“聽剛纔盧明德的介紹,這位是龜茲的宰相吧。”

洛甫訥訥嘿了一聲,說:“不錯。”

張邁笑道:“如果我和毗伽達成協議,化干戈爲玉帛,卻不知道毗伽將如何安置骨咄?”

洛甫一張臉登時漲得如塗了豬血一般,僕拔見他如此咄咄逼人,心想他多半沒打算講和了,還好現在毗伽已回高昌,他也就不那麼害怕,哼了一聲道:“張大都護,你威名雖大,但萬事擡不過一個理去。你趁着我們大汗人在北庭,先犯龜茲,再侵入我們焉耆,如今我們毗伽大汗已經回來,隨時將擁兵西進,在我回紇鐵騎面前,你這套作威作福的腔調,趁早收起來吧。”

張邁也不理他,卻指着東方焉耆城的方向,問曹元深道:“我身爲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請問二公子,所謂四鎮節度使,節制的是哪四鎮?”

曹元深聽他忽然提起此事,隱隱感到不妙,卻還是回答道:“安西四鎮,一般說的是龜茲、焉耆、疏勒、于闐。”

張邁點了點頭,道:“這麼說來,焉耆也是我轄下的四鎮之一了?”

曹元深一時無法回答,不是回答不出來,而是已經明白張邁的意思。

張邁道:“既然四鎮都是我大唐的疆土,我自然要設法規復,既然龜茲和焉耆都屬我管轄,我自然要來接管!二公子,你要來做和事老,別的事情都可以商量,但身爲大唐軍人便當爲國守土,這是大義所在!這條底線卻是誰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的!”

石拔聽了這兩句話激動之情形於臉上,就差要高聲叫好起來,馬小春卻將張邁的言語一字一句全部牢記,回去後好記錄下來。

回紇衆人卻都又大吃一驚,盧明德怔怔望着張邁,道:“張大都護,聽你的話根本無心議和,既然如此你今天還來這裡幹什麼?”

張邁輕輕一笑,說:“我此番確實是抱着誠意來議和,不過我議和的條款,與你們商量的不同。”

盧明德問道:“那張大都護心中議和的條款又是什麼?”

張邁道:“聽說毗伽大汗已經回來,你們可帶我的話給他,如果他願意承認龜茲爲我所有,並將焉耆割還給我,再開通商路,那麼我也願意退一步,止於安西四鎮,與他做個善鄰。”

僕拔看着張邁,覺得自己是在看一個瘋子,嘿嘿一笑,問道:“那如果我們大汗不答應呢?”

張邁淡淡道:“一個月後正值秋末,焉耆草長馬肥,天時地利都適合作戰,到時候我將率領大軍,與他決戰於焉耆城下。請他到時候勢必賞臉光臨。”

(未完待續)

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壹壹壹章 爲自己活着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三十八章 燈上城第九十四章 親離衆叛第五十五章 昭山夜宴之一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攻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二章 陷第七十一章 十萬騎兵頌唐詩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二七六章 晉北縱橫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一一八章 隱戶沒人品又欠債……第五十五章 昭山夜宴之一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四十九章 狼牙營之一第一三一章 騎兵攻城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一五一章 毒煙戰與反毒煙戰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一九零章 堅城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九十五章 被遺忘的人種替代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三二一章 恐慌第一一五章 龍戰於野之三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十五章 練新兵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一零一章 從此兄弟不睨牆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七十一章 脣齒攻防第一四四章 會戰投筆崗 之一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五章 設阱人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一零四章 潛戰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一七一章 班師疏勒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一五一章 毒煙戰與反毒煙戰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四十二章 東守西攻第三十五章 龍鱗面具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一四一章 東方的新變化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二二零章 萌古、蒙古……歷史不會重複第二十二章 割地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二四五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三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二章 長安特使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三九章 外交爭衡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二八三章 白馬歸心 下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
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壹壹壹章 爲自己活着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三十八章 燈上城第九十四章 親離衆叛第五十五章 昭山夜宴之一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攻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二章 陷第七十一章 十萬騎兵頌唐詩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二七六章 晉北縱橫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一一八章 隱戶沒人品又欠債……第五十五章 昭山夜宴之一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四十九章 狼牙營之一第一三一章 騎兵攻城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一五一章 毒煙戰與反毒煙戰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一九零章 堅城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九十五章 被遺忘的人種替代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三二一章 恐慌第一一五章 龍戰於野之三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十五章 練新兵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一零一章 從此兄弟不睨牆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七十一章 脣齒攻防第一四四章 會戰投筆崗 之一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五章 設阱人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一零四章 潛戰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一七一章 班師疏勒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一五一章 毒煙戰與反毒煙戰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四十二章 東守西攻第三十五章 龍鱗面具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一四一章 東方的新變化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二二零章 萌古、蒙古……歷史不會重複第二十二章 割地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二四五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三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二章 長安特使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三九章 外交爭衡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二八三章 白馬歸心 下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