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

四月上旬,天氣忽然轉涼,這天晚上竟然飄起了些微小雪。這內陸的氣候,四月回寒天、八月即飛雪,都是常有的事。

薩曼的士兵都趕緊加了衣服,幸好也不用打仗,和唐寇——哦,不對,應該改稱呼爲唐軍了,也在談和了,所以薩曼的士兵對天氣忽然轉冷也沒有什麼意見。

只是這日,南面忽然傳來了讓人不安的聲音,哈桑正在爲唐軍使者昨日的態度而發惱,這夥唐寇啊,還真當自己是什麼東西,我哈桑紆尊降貴願意和你們這夥流寇和談,你張邁居然還不識好歹,說什麼要和談可以,但不是誰做誰的附屬,而是要和奈斯爾二世平起平坐!真是可惱也!

忽然聽到南面傳來的古怪聲響,他皺了皺眉頭,派人出去看看怎麼回事,一開始還有些擔心,怕是唐軍一邊談判一邊卻派人迂迴來襲,但想想又即釋然,自己大營的南面有一條疏勒河擋着呢。

疏勒河河牀雖淺,不像中原地區的大江大河那樣深,但由於今春融雪水量增大,已不是騎兵能夠縱馬踏過,所以哈桑駐營於此後顧無憂。

但那不祥的聲音卻越來越大,越來越響,終於到了哈桑也沒法無視的地步,跑出帳外,與手下一起遠眺。

“究竟是什麼東西?難道疏勒這個地方有什麼古怪的猛獸麼?”

也有人說:“不對,不對,可能是山谷中在響雷。”

然而響雷是這樣麼?不對,不對,終於有來自山區地帶的積年老兵叫了起來:“天啊,那聲音,是山洪,山洪!山洪爆發了!”

哈桑呆了一呆,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一些老兵已經開始逃,一邊說:“得趕快走!離開這裡!這裡地勢太低,會死人的!”

有將領見他們擾亂軍心,飛騎過去責問,轟隆隆的聲音從南方高處衝來,來得比任何千里馬都快!

哈桑才從老兵那裡審問明白,覺得可能是山洪時,那可怕的洪水已經繞過最後的一層山峰屏障,闖入所有人的視野之內!

“洪水,洪水!真的有洪水!”

“山洪啊!”

巨大的洪水滔天撲下,遠遠望去似是一頭正在吞噬一切的猛獸。

數萬人驚駭得一剎那間喪失了行動力,再跟着便是所有人都搶着上馬逃亡。當此大難臨頭之際,哪裡還有組織?

然而又哪裡還來得及呢。

南面平緩的坡度沒有半點障礙,高下的落差反而助長了山洪下衝的速度,那條小溪就像一個嚮導,帶着寬博廣瀚的洪水激盪入疏勒河中,強大的衝擊力在疏勒河中激起以丈計算的巨浪,水勢同時向河道的兩端——東面和西面激去,向東是順流衝下,向西是逆流使河水倒衝。

可是寬而且淺的河牀也無法完全消解這股山洪下衝的威猛來勢,大水帶着慣勢噴上岸來,只幾秒鐘的功夫就淹沒了疏勒河北岸數裡之地,薩曼人的營地皆已在茫茫水中,跟着逆衝上遊的水勢力盡,隨着上游的河水衝了回來,與山洪的後續力量加在一起,迸發出第二波大浪,這一波的大浪竟然直衝到疏勒的城牆腳下,城門擋得住胡馬,卻沒法徹底攔住大水,冰涼的洪水從城門的縫隙中涌了進來,將一座旱門變成了一座水門。

胡人們在城外哭爹喊娘,城頭張邁也看得暗暗心驚。在這兩波的大浪之中已不知有多少人被捲了進去,內陸的士兵沒幾個會游泳的,大水一沒頂那就只有等死。

水勢是不平均的,並非處處都能漫過人頭,但巨大的衝力連營帳都能沖垮,潛流的拉扯也讓人立足不穩,羊和馬在大水中驚嘶,人在大水中求救。

洪水連續兩波巨浪之後,短暫地退了下去,按照地勢向下遊衝去,拓寬了疏勒河的河道,但這股倒拉的力量卻更是可怕的災難!在第一波和第二波浪潮中僥倖未死的人,都感到腳下被一股巨大的力量一卷,連泥土甚至石塊都被硬拔了起來,羊根本就立不住腳,馬也摔入水中,至於人,數萬旱鴨子在這洪水之中根本就沒有自救的能力。除了一些抱住木塊旗杆的在浪濤浮沉中掙扎求生之外,其他人便只能在水中等死了。

疏勒城牆上,連劉黑虎這樣的猛將看着那大水也嚇得腿腳有些發軟。

早在薛復出城之前,張邁就從十餘萬軍民之中,選出稍通水性者八千人,城內木筏全部集合起來,另外又集結輕騎,佈置在北門、西門。

張邁卻是唐軍高層將領之中少數會游泳的人之一,這次唐軍的出擊分爲四部:東面由奚勝帶領步兵往下游,會合室輝捕捉衝到下游的落水士兵以及羊馬;西面由郭洛帶領騎兵出西門,剿殺僥倖逃出昇天的薩曼騎兵;北面由郭師庸領軍威逼薩圖克;至於南面,則是張邁引領八千人,乘坐木筏出擊。

大水還在不斷涌來,但這三波衝擊之後,後續的水力雖仍源源不絕,卻已顯得平緩,張邁相準了機會,下令:“開城門!”

石拔叫道:“特使,你真要出去啊!”

張邁一笑,跳到了木筏上。

城門打開之時又是一股大水涌至,撲倒了十幾名城門護衛士兵,還衝進了好幾具屍體,張邁揮動赤緞血矛,叫道:“衆將士,隨我出城!”

他帶領的這八千人,選擇標準不在其是否精銳善戰,而在是否通水性而已。其中大部分都是民兵,或者連民兵都不是,只是漁民——疏勒地區、夷播海地區和藏碑谷也都有漁民的,只是數量不多。

八千人駕了木筏,或以竿撐,或以槳蕩,遇到薩曼敵軍根本就不用戰鬥,這些人還沒死的都在水中叫救命呢,一靠近木筏就丟了兵器束手就擒,爲的只是撿回一條性命。

木筏在城內城外穿梭,不斷將俘虜、羊馬帶到淺水處,那裡自有楊定國安排了人接應,然後又繼續去搜繳敵人。

只有張邁帶着二十挺木筏沒有回城,一路搜繳薩曼的帥旗以及重要將領。

不久便聽一個俘虜叫道:“哈桑將軍!哈桑將軍!在那裡!”

張邁舉目望去,便見一個身材長大的西域男子抱着一塊木板在水中浮沉不定,鬚髮都被水卷得貼住臉面,哈桑的形貌本來十分威武雄壯,這時卻是狼狽萬分。張邁命舵手槳手將木筏開了過去,數筏圍近後,張邁以赤緞血矛指着他道:“爲何不叫救命?”旁邊自有人幫忙翻譯。

哈桑擡頭看看他的赤緞血矛,問道:“你就是張邁?”

張邁笑道:“沒錯。”

哈桑長嘆一聲,說:“是你運氣好!魔鬼也幫着你,送來了這場山洪!”

張邁哈哈大笑:“魔鬼送來的?你以爲這場山洪是魔鬼送來的?”

“難道不是?”哈桑瞪大了眼睛:“難道……”

張邁笑道:“這場山洪,是我放的!”

哈桑在水下瞪着張邁半晌,終於明白了過來,仰天大叫,忽然放開了木板,要讓水流將自己沖走。

早有一個老漁夫撒開了漁網,將他網了上來。哈桑蜷縮在漁網之中,閉着眼睛不睜開,張邁讚道:“不錯,有幾分風骨!帶回城去好好看押。”

既捉到了主帥,便駕筏回城。

筏隊則繼續搜救落水者以及畜羣,人是旱鴨子,羊馬卻天然會水,只要沒被第一、第二波巨浪淹死,便有生機,因此筏隊除了救出落水者八千餘人之外,更捉得羊馬無數。

這次水攻之後,只有郭洛一部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那是在山洪掩來時見機最快的幾千人,逃到了洪水未及處的旱地上,然而也大多沒了戰意,打了幾個回合就棄械投降,郭洛殺敵八百餘,帶回了四千多名俘虜,然後繼續在旱地與洪水邊緣巡弋,望見有爬上岸來的就捉住送回城內。

下游奚勝、室輝,設網待魚,也有很大的斬獲。

北面薩圖克但聽水聲如雷,心中震驚,一時三刻卻弄不明白狀況,見郭師庸陣勢堅穩,一時不敢來犯,即大局漸定,眼見薩曼全軍覆沒,回紇上下無不震駭。

第二日水勢漸退,疏勒河洪濤滾滾,盡是濁流,其中不知飄着多少屍體,也有人,也有馬,也有羊。

楊定國清點俘虜,共得一萬四千多人,其他人馬或者淹死或失蹤,羊馬、畜羣以及各種物資堆積如山,一時也盤點不清。

城內盤點尚未結束,北面回紇軍已面臨土崩瓦解的局面,這一戰唐軍威震諸胡,原本投靠了薩圖克的本地胡人聽到消息魂飛魄散,全都舍了薩圖克,趕到城下請罪,求張特使重新收容他們。就連土倫的舊部、回紇從葛羅嶺山口以西帶來的部族,也有棄薩圖克而奔來歸依。

龜茲回紇聞訊撤出數十里,骨咄從蔚頭、溫宿徵調的兵馬大多不是回紇本族,蔚頭、溫宿的地理位於龜茲、疏勒之間,生活在這兩個地區的部族也是牆頭草習性,疏勒方面的統治者強盛他們就歸附疏勒,龜茲方面的統治者強盛他們就依附回紇,聽到唐軍連戰皆捷、大破薩曼,竟然有大半倒戈,趕去下疏勒投降。

石拔道:“薩圖克完了,咱們得防止他逃跑!不如我現在就領一支輕騎去取葛洛山口,關起門來,就能叫他匹馬不能回去!”

郭師庸卻道:“歸師勿遏,薩圖克亦西域之人傑,如果垂死反撲,反咬一口,我們也得面臨重大損失。或者在這疏勒、莎車之間流竄起來,手尾甚長,不如集結起堂堂正正之師,隨後擊之,將他們趕過葛羅嶺山口去吧。”

楊定國則道:“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大戰之後,當以疏勒的重建爲第一要務,我也贊成將薩圖克趕走,但也不用集結大軍,可令楊易起下疏勒之兵,將他們驅逐出葛羅嶺山口就是,其他將士,民兵盡數解甲,諸府士兵留下必要的防禦軍力,其餘也安排屯田。”

三種意見,各不相下,張邁問鄭渭:“你看如何?”

鄭渭道:“特使,如果你趁勢追擊,能越過葛羅嶺山口將訛跡罕也拿下麼?”

石拔沒想到這個斯斯文文的鄭參軍竟然比自己還狠。郭師庸更是爲之一愕。

楊定國吃了一驚:“什麼!出征訛跡罕?我們內部如此空虛,若再行險遠征,只怕內部會出岔子!此事萬萬行不得!”

鄭渭道:“滅瓦爾丹一戰,俘虜本來不少,這一戰俘虜更多,若再追擊薩圖克,各部人心散亂,無心思戰,沿途必然還有俘獲。有數萬多名俘虜當勞力,足以代替士兵屯田放牧了。”

楊定國道:“我軍大亂之後,實宜休息,不宜不顧國力,妄自進取啊。”

鄭渭卻道:“不然!如今西域正是亂局,人人震於我軍威勢,不出一月,東至高昌、西至薩曼,南至印度,北至八剌沙袞,都將轟傳我軍威名,沿途部族、城鎮都有機會一招即降,這個威勢千載難逢,若不利用,太過可惜。等到局面平定,那時候要拔一城一鎮就都難了!雖然我軍的現狀有外強中乾之弊,但我以爲不該放棄這個擴張的大好機會,而應該趁此一戰之威,鼎定下一個大好局面來,然後再圖休養生息不遲。”

郭太行皺眉道:“只是我這番守戰,耗費極大,眼下疏勒存糧僅支半年,若再出徵,那……那……”

戰爭一起,軍糧的耗費自然更大了。

鄭渭道:“畏縮固守,未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積極進取,卻反而有機會度過難關。”

這時西北、東南同時來報。

西北方面是薩圖克派了霍蘭引領精銳,急向葛羅嶺山口突擊而去,石拔叫道:“薩圖克要逃跑!特使,若要關門打狗可得快了!你給我五百汗血寶馬,我這就去追他!”

郭洛卻道:“他們已經出發,現在趕去未必來得及,且薩圖克此行還是拼命,你若趕去,只怕損失會很重。”

石拔叫道:“那也好過讓他們就這麼逃了吧。”

同時東南來報:“于闐國主李聖天,聞疏勒圍城久久未退,已親率領兩萬大軍趕至莎車,安將軍派人來問,如何應對。”

本來張邁已經示意安守敬除非發生特別情況,否則不必向于闐求援,但于闐國主李聖天親自前來,這份殷勤卻不能由安守敬一句話就回絕。

楊定國對信使道:“疏勒之圍已解,你這就回去,讓安將軍向李國主報捷,同時致我軍感謝之意。”

張邁卻忽道:“等等!”沉吟片刻,叫來安守業和嘉陵,道:“你們即代表我去面見于闐國主李聖天,請他火速引兵來疏勒相會。同時傳我命令,由安守業領一府士兵以及民兵,留守莎車,其餘二府精銳,由安守敬統領,引于闐兵馬來疏勒會合!”

楊定國驚道:“如今危機已解,爲何還要請援?”

鄭渭卻道:“特使所謀甚當!危急求援,那是雪中求炭,欠下的人情太大。如今我軍威震諸胡,請于闐國主來會,名爲請援,實際上卻如同號召,且李聖天既來,兩軍一合,東南一路就再無後顧之憂,且能鞏固我兩軍情誼!”頓了頓,又道:“特使,可再加一事:向于闐借糧。”

張邁眉毛一揚,笑道:“你這個奸商!好,聽你的!”

安守業和嘉陵當即領命前往。

石拔又道:“那我現在就帶兵去搶葛羅嶺山口!”

張邁卻道:“不!我們不和薩圖克搶,他要回去,我們就讓他回去。”卻喚來郭洛郭師庸:“即刻調遣兵馬,取六府兵將,民兵萬人,只等于闐大軍開到,便要行動。其他一府將兵並民兵,都留請副大都護以守疏勒。”郭洛和郭師庸都領了命令。

張邁又命人前往下疏勒,告訴楊易自己將起兵西進,要楊易獨當東北之事,如何處置,任他便宜行事。

楊定國道:“特使,追擊薩圖克,需要動用這麼多兵馬麼?”

張邁道:“我不只是要追擊薩圖克,我還將進兵河中,以報薩曼對我大唐的欺侮之仇!”

楊定國目瞪口呆,一衆青年將領卻振奮歡呼,齊聲道:“我等願隨特使西征,攻滅薩曼,踏平河中!”

安守業和嘉陵當即騎了汗血寶馬趕往莎車,安守敬接到命令之後驚訝程度不在楊定國之下,叫道:“特使怎麼發出如此魯莽的命令!”但張邁這道命令十分嚴厲,不容他推託遲延,安守敬無法,只好一邊佈置兵馬,將防務與安守業交割,一邊領了嘉陵來見李聖天。

李聖天已到了莎車城外,聽說唐軍已經殲滅薩曼,既驚駭,又敬畏,嘉陵隨即代張邁邀于闐大軍西進會師:“共擊西寇。”

于闐尉遲氏在驅逐了吐蕃之後,孤立於西域,李聖天乃守成之主,非擴張之雄,西北拒回紇,東北聯沙州,只是沙州政權離於闐有上千裡之遙,中間阻隔着難以通行的沙漠,和沙州的結盟也只算是遙相呼應而已,若疏勒能夠出現一個有佛教背景的漢人政權,與于闐互爲脣齒,這卻是李聖天所樂見的。

這時聽張邁邀請往會,李聖天想也不想,當場就答應,嘉陵又道:“我軍圍城既久,糧食匱乏,想問于闐借糧濟荒,待得來年有了收成,便當計息償還。”

李聖天道:“計什麼利息!我視張特使有如兄弟,他卻來和我講利息,不太見外了麼?”當即傳命國內,押運糧草五萬石,羊八萬頭趕來疏勒。“若不夠時,我再派人運來。”同時自己領兵與安守敬合作一處,趕來疏勒。

這時薩圖克的軍勢已經向西面鬆動,龜茲回紇又退到了蔚頭附近,疏勒與下疏勒道路大開,張邁派往下疏勒的使者暢行無阻,第二日便進入城內。

楊易聽到捷報哈哈歡笑,將捷報傳遍全城,下疏勒民衆聞訊後上街敲鑼打鼓,唱歌跳舞,共賀大捷。

而楊易接到要西征的命令之後又踊躍不止,興奮得坐不住,叫道:“我不擅守!叫郭洛來替我守這東北!進兵河中,這樣的大事怎麼能少了我!不行,這個先鋒是我的!誰也不能和我搶!”

使者無奈,只好回去稟報,這時薩圖克已經拔營,張邁命石拔、唐仁孝、溫延海領三府騎兵四處出擊,諸部望風潰敗,或投降,或逃亡,除了術伊巴爾所部之外,再無一場死鬥。

張邁尚在疏勒等候于闐的大軍,聽了楊易的請求後,回覆後卻拒絕了,仍命他主理東北之事。

楊易悶悶不樂,道:“疏勒本城幾場攻防大戰,打得何等精彩痛快!偏生我卻被迫窩在這下疏勒,一場好戰也不得參與。如今好容易要大舉西征,也沒我的份!憋屈,憋死人了!”

慕容春華卻道:“我卻看不出有什麼好憋屈的,阿易,你道特使真的要攻打河中不成?”

楊易一怔,慕容春華道:“兵家大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一次西征,叫嚷得這麼響亮,我看多半是雷聲大,雨點小,主要是靠聲勢收取戰果,不會打硬仗的。既然沒硬仗大,你就去了又有什麼用?以威收取部族城池,功勞卻註定了得歸張特使,你如何搶得來?但咱們若是經營東北一路,卻有一場大功勞等着我們呢!”

“什麼大功勞?”楊易忙問。

慕容春華道:“如今疏勒的形勢,是外強中虛,但疏勒內部,百姓都已歸心,若論對外形勢,則爲羣山所包圍,出入口只有東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只要保證這三個方向沒有外敵,那麼疏勒縱然空虛,卻一定不會有大患,正因此特使才故意去向于闐請援,既挾東南之兵挺進西北,則東南、西北同時無虞,剩下的,就是東北一路了。”

楊易道:“所以他就讓我固守東北,我知道這一路很重要,但固守之功勞,總不如征戰奪城、開疆拓土來得大!龜縮城內,又豈能如縱橫戰場來得爽快!”

慕容春華微笑道:“特使只是讓咱們守護好東北一路,可沒說要我們固守啊,要保護好東北,未必要‘守’。”

楊易怔了怔,隨即大喜,道:“對,對!保護國家,豈一定要用守哉!春華,咱們就來一個以攻護國!”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一章 弄璋第三二四章 界限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一五一章 抵抗大唐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一二零章 微服出巡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一九七章 渡渭奇襲之二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一一六章 秋收前夕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五十三章 銀梨花開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一二二章 同牀異夢之二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五十章 孤兒柴榮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壹壹壹章 爲自己活着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一三九章 鍊金術之一第三十四章 雄鷹再生之二第三十八章 火燒高昌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一四三章 戮胡十萬成我名第一二四章 窺敵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一三六章 饑民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一三八章 張邁成親之二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二十章 改姓漢人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一一八章 秋風俱蘭城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六十八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二零七章 各方算計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一零三章 雲間哨堡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二十四章 焉耆大亂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一一八章 秋風俱蘭城第四十一章 四面襲擾之三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第三零二章 遼陽動態第二二三章 鷹鳴破夢之一第八十九章 宗教戰爭導火索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一八二章 戰爭的理由之三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九十四章 親離衆叛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六十九章 換將第五十三章 敦煌張氏第九十八章 如瘋如狂第二十章 大唐存否第一八八章 軍勢如棋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三二章 輕取怛羅斯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六十一章 改造俘虜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五十章 與子偕行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一五七章 血馬星箭
第二十一章 弄璋第三二四章 界限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一五一章 抵抗大唐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一二零章 微服出巡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一九七章 渡渭奇襲之二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一一六章 秋收前夕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五十三章 銀梨花開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一二二章 同牀異夢之二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五十章 孤兒柴榮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壹壹壹章 爲自己活着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一三九章 鍊金術之一第三十四章 雄鷹再生之二第三十八章 火燒高昌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一四三章 戮胡十萬成我名第一二四章 窺敵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一三六章 饑民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一三八章 張邁成親之二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二十章 改姓漢人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一一八章 秋風俱蘭城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六十八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二零七章 各方算計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一零三章 雲間哨堡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二十四章 焉耆大亂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一一八章 秋風俱蘭城第四十一章 四面襲擾之三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第三零二章 遼陽動態第二二三章 鷹鳴破夢之一第八十九章 宗教戰爭導火索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一八二章 戰爭的理由之三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九十四章 親離衆叛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六十九章 換將第五十三章 敦煌張氏第九十八章 如瘋如狂第二十章 大唐存否第一八八章 軍勢如棋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三二章 輕取怛羅斯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六十一章 改造俘虜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五十章 與子偕行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一五七章 血馬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