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

慕容春華奉命陳兵於沙瓜邊境,雖然薛複決定讓慕容歸盈先去試圖接掌冥河大營,但慕容春華本人對慕容歸盈其實不十分放心,不等慕容歸盈回報就繼續向東挺進,路上遇到張邁派去的使者後更是日夜兼程趕來。

這次他帶來的兵馬多達九府,慕容歸盈手下兵馬雖多,但楊易卻總感覺少了那種如手使臂的感覺,等慕容春華一到,楊易的整顆心便都放下了。

又過一日,東面和北面同時有數千兵馬出現,東面是龍柏果然領人來投,而北面則是曹昆——那是楊易調他回來的。又過一日,晉昌方向李益甫也派人前來複命,願意聽從調遣,糧食補給也就接應上了。沙瓜兩地,瓜州之軍需有部分得依靠沙州,和平時期還勉強可以自給自足,到了有數萬大軍在境內的時候就必須仰賴沙州方面來填補這個缺口,這時沙州已經被薛復控制,晉昌方面答應向玉門關和冥河大營提供補給,同時敦煌方面與晉昌的糧道運作也就重新開啓。

小小一座玉門關,登時擠了超過六萬人馬,之前拼死拼活的安西軍、歸義軍、肅州軍、百帳軍,自此盡歸張邁麾下,齊聽號令。

這時誰都知道接下來是要迎戰狄銀,因眼看兵馬衆多,關城內外的兵將都充滿了信心。

——————————在瓜州大澤的另外一面,狄銀也擁有類似的信心。

在楊易的第三場阻擊戰中,安西軍有部分將士被俘,狄銀從他們的口裡聽說了楊易激勵士兵的經過,忍不住笑了起來,對甘州諸將道:“安西軍看來已經馬困糧絕了,如果真如他所說安西軍已經殺到,他一定會想辦法先自保,等到大援來了再對付我們,哪裡還會冒險來阻擊我?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恰恰證明了他心裡沒底!”

應該說狄銀的判斷是正確的,只是可惜安西軍那邊這時已起了楊易也沒有意料到的變化。

狄銀一邊派人繞過瓜州大澤,趕赴冥河大營要閻肅、龍柏立即起兵,一邊盡起大軍,從瓜州大澤北畔朝玉門關趕來,同時向豹文山部派出使者,力下說辭以證張邁楊易已經窮途末路。

薛雲山得到楊易的命令以後,一邊命族人散入草原,百帳部的騎兵則漸漸後退,對狄銀與豹文山部幾乎不作抵抗,豹文山部的族長鬍冶在楊易發動第三次對狄銀的阻擊後本來還在猶豫,這時見百帳軍如此疲軟,族中衆老都說:“百帳部對我們從來都是居高臨下,就是曹令公有什麼賞賜,他也當我們如叫花子一般,隨便打發一點湯水了事。現在卻先是恫嚇,後來又幾次三番來說好話,顯得十分心虛,看來他們內部一定不妥。”

胡冶覺得有理,這才縱馬南下,試探性地侵入到百帳部的草原,結果發現對方一觸即退,胡冶大喜,對族人道:“百帳部果然空虛,這可是我們的大好機會!”

豹文山部乃是半遊牧半遊獵的民族,全族共有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丁六千餘人,這次都賭上了,老弱婦女留在本地,男丁全部上馬,與狄銀會於玉門關以北八十里,這時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風聲從澤南繞了一大圈吹來,似乎是說沙州不穩、瓜州有變云云。但同時龍柏卻傳來正式的文書,說閻肅已經拔營挺進,第二次圍攻玉門關了。

狄銀對那些傳聞全不放在心上,對胡冶道:“張邁最善造謠,這多半又是他散佈的謠言,不過想要我上當,卻沒那麼容易!”

豹文山部在北方時已被薛雲飛恫嚇了好幾回,就以前的經驗,百帳部的實力勝過豹文山部多多,因此豹文山部對是否南下十分猶豫,薛雲飛正是靠着這一點將其南下的時間拖延了一個多月,這次豹文山部在狄銀的敦促下進兵,一路竟是出奇的順利,打到這裡還不到十天,居然已經望見他們過去二十年可望不可即的瓜州大澤了,胡冶想起狄銀的許諾——事成之後百帳部領地盡歸豹文山部所有——而如今百帳部的領地都已在背後,這件大事已經成了十之七八,心中自然沾沾自喜,對狄銀的判斷深以爲然。

兩軍合在一起,狄銀命豹文山部爲先鋒,胡冶欣然領命,前鋒開到離玉門關五十里的地方,玉門關方向派來了兩名使者,分別來見狄銀和豹文山部的族長。

來見狄銀的使者只是傳了一封張邁的書信,上面寫道:“甘州回紇順化可汗足下:聞甘州回紇已受中原敕封,我大唐法度以寬仁能容爲本、厚德載物爲基,回紇一族,於漢民雖有侵擾,然亦曾久爲我大唐邊臣,足下既已受中原冊封,亦當知天命興漢非虛也,若能歸順安西,則可汗不失保有其爵位,回紇一族亦能保有其性命,若逞強進兵,恐玉門關非足下與回紇之福地也。”

信寫得有些文縐縐的,其實是張中謀的手筆,狄銀要聽漢僚的翻譯才能看懂,他當場就將信撕了,對張邁的使者冷笑道:“你敢拿這樣的信給我,我本來就該殺了你,看在要你帶口信回去的份上且饒你一命。回去告訴張邁和楊易:識相的就快快出關投降,那我還可饒他一命,少弄這些擾亂人心的小手段。”

說着就將安西的使者轟走了。

來見豹文山部族長的使者則沒有書信,張邁料他也不認得字,所以乾脆就只是帶個口信,說道:“爾等豹文山部聽好了,以下是我轉達我們大都護的話:你們豹文山部,本來是北鄙山民,與百帳部力量井水不犯河水,我大唐也願意給你們一條生路,你們在北面逍遙過日子,不是挺好?爲什麼現在卻跑來湊這等你們湊不起的熱鬧?念在你們見識不遠,我就且給你們一個機會:趕緊回頭吧!”

豹文山部的族長、族老一聽都暴怒起來,一個族老就要將他殺了,胡冶心想:“我現在是狄銀的先鋒,安西軍那邊派了人來,如果悄無聲息地就沒了下文只怕事後狄銀可汗會起疑。”考慮到要給狄銀一個交代,就將人送到狄銀處去了。

狄銀忍不住笑道:“這些漢兒,都已經死到臨頭了,還老是喜歡搞這些可笑的玩意兒。”便下令只將使者拘押。

大軍繼續行軍,再走出十餘里,前面又來了兩個使者,依然是一個來見狄銀,一個來見豹文山部。

來見狄銀的使者見到狄銀後道:“可汗,我們大都護有兩句話要和你說。”因上次被拘了一個使者,這次便只派了兩個胡兒來,信也沒有一封,只是傳話。

狄銀冷笑道:“什麼話?”

安西的使者道:“我們大都護對你們不聽勸解依然引兵進逼十分惱怒,他此刻派我前來就是要傳兩句話,請可汗趕緊下令,不要再近前一步了,否則只怕局面將會難以控制。”

狄銀聽得放聲大笑,安西的使者道:“控制?現在這片土地全在我控制之中,用不着你來花心思。”

這時前面豹文山部也派了一個族老來了,原來是張邁也派了個胡兒到其軍中傳話,說:“胡冶!你們豹文山部能在那等偏僻窮苦之地,生息到幾千男丁也不容易,這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張邁應天行事,不想多造殺孽,但如果你們繼續前進,可就別怪我要殺人立威了!豹文山合族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間,若在執迷不悟,我怕你豹文山部男丁將無一人得回故里!”

胡冶大怒,當場就要殺了他,卻被族老勸住,便仍然將那人捆了送到狄銀處,狄銀對豹文山部的族老道:“別理他!張邁是快被我們逼瘋了!先破了玉門關,再拿下瓜北!張邁現在裝腔作勢,也不過是如同一隻神受重傷的餓狼,臨死前要抓人一爪而已。”

就在此刻前方傳來警訊,卻是豹文山部在南下時遇到伏擊,胡冶趕忙派人來向狄銀求援。

原來張邁早派了八百餘人埋伏在玉門關以南二十里附近,胡冶從豹文山一路南下都沒遇到什麼阻擊,心中不免有些輕敵,到了這裡楊易忽然引兵縱出,這八百人是從數萬大軍中挑選出來的,不僅是精銳,而且個個都是生力軍!

安西軍如今兵精糧足,而豹文山部的裝備情況卻是連馬鐙都沒有,大部分箭簇都是骨頭磨成的,至於刀劍也是半銅半鐵,這樣的人馬只宜倏來倏去在邊境搞掠奪搞襲擊,卻沒法與經過嚴格訓練與戰場洗禮的正規軍作正面對抗,人雖然剽悍且有六千人之多,卻哪裡鬥得過楊易帶來的那八百頭老虎?

這一仗將他殺得怕了,且戰且退了五里,並趕緊派人來向狄銀求援。幸好楊易也沒有繼續追擊。

狄銀心中暗惱,連罵胡冶沒用,折了自己的銳氣,但打聽到阻截者只有八百人且是楊易親自率領之後笑道:“安西軍果然沒人了,這八百人大概是他們最後的兵力了。虎狼將死的時候那臨死一擊也十分難當,楊易對豹文山部的這次阻截,大概就是如此了。”

周圍諸將無不深以爲然。

只是如今胡冶不敗也敗了,狄銀乾脆下令停下整頓,等到後續大兵到齊,這才重新出發,這次他將最精銳的部隊放在最前,自任前鋒,而將豹文山部放在了右翼。三萬多人浩浩蕩蕩朝玉門關衝來。

看看離開玉門關只有不到十里,烽火臺都望見了,當道卻立着一根大木頭,此外又有零零散散幾十根小木頭,木頭上面都刻着漢字,甘州肅州本是漢土,回紇人是以征服者的角色出現,境內漢人甚多,只是大多淪爲奴隸,這時命一個識得漢字的漢奴上前看視,那漢奴看那大木頭,寫的是:

“逾此一步,匹馬不歸!”

狄銀哈哈大笑:“張邁搞鬼把戲搞得上癮了!”命人將那大木頭推倒扔了,又問那小木頭寫的是什麼。

那些小木頭寫的卻是口語,道:“兵敗之時,用唐言叫救命者,不殺。”

諸胡聽得愕然,狄銀搖頭冷笑而已,也命人去將這些小木頭拔掉,這等雜務自然不可能勞動回紇精兵,而只是派那些從軍漢奴去做,衆漢奴拔掉之時,那句話也也已經印在了腦海。

狄銀繼續引兵南進,終於開到玉門關下,但見關上立着一支赤緞血矛,城樓上的士兵個個衣衫襤褸、滿臉灰土,隊伍也站得參差不齊,甘州回紇與豹文山部望見無不大喜。

一個人戴着面具的男子出現在關上,關下有人驚呼:“張邁!”

便見那人摘下面具,謀落戈山在旁道:“可汗,真的是張邁!”

張邁身邊也有人對城下指明瞭狄銀,張邁指着關城下狄銀道:“狄銀,我派出使者警告你不要過來,你不聽我勸也就算了,怎麼還扣押了我的使者?他們如今人呢?”

狄銀哈哈大笑,拍了拍手掌,便有人將三個被扣留的使者推上來,三人都綁在旗杆上,十幾個胡人將旗杆一推豎立了起來,只見旗杆上三人個個面目鮮血淋漓,竟然都被割去了耳朵鼻子。

所謂兩軍交戰、不殺來使,這是人類在原始部落爭戰時期就形成的共識,並非漢民族所獨有,草原部落亦多遵守,這時眼看狄銀殘害使者,關城上唐軍見了無不憤慨,張邁怒道:“蠻夷,蠻夷!”

狄銀哈哈笑道:“他也就比你早受罪一些,等一會,你也就與他們一樣!”一舉手:“攻城!”

數萬胡人在城下齊吼一聲,如蟻攀援,張邁哼了一聲,田瀚問道:“大都護,怎麼辦?”

張邁冷冷道:“既然他們來送死,不用跟他們客氣了,敢犯我大唐者,匹馬不歸,殺!”

田瀚傳令:“大都護有令:犯我大唐者,匹馬不使歸,殺!”

關上數百人齊聲一吼:“犯我大唐者,匹馬不使歸,殺!”

聲音遠遠傳出,狄銀笑道:“這個張邁,又在搞……”

話沒說完,四面鐵蹄如雷轟響,將狄銀說話的聲音都給淹沒了,狄銀怔住,愕然道:“這……這是什麼聲音?”

(未完待續)

第一二七章 向伏爾加河進發!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四十三章 宗教起義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一三三章 馮道第一一五章 龍戰於野之三第七十二章 信心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二六七章 上京會戰之二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二五四章 兵臨潢水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七零章 亦黑議和第五十九章 春風北度玉門關第三十七章 遠客遠國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二六九章 上京會戰之四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第四十五章 溼沙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一七五章 污水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零四章 血性第二四五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三第一五七章 血馬星箭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一零四章 潛戰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六章 攻守同盟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三十五章 龍鱗面具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一九六章 渡渭奇襲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二七九章 白馬銀槍少年雄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六章 攻守同盟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章 四面襲擾之二第三十八章 火燒高昌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二章 亂世安得兩全法第三十四章 檄討回紇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七章 變文造勢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十七章 謊言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七章 變文造勢第二三六章 大國之滅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第十九章 鄭渭第四十七章 漢宣定胡碑之一第一三三章 擂鼓西進第九十九章 並世三大霸者!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第一零七章 碎葉——大西征的起點!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七十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並世三大霸者!第一三九章 鍊金術之一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一六六章 入他耶律德光的老孃!
第一二七章 向伏爾加河進發!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四十三章 宗教起義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一三三章 馮道第一一五章 龍戰於野之三第七十二章 信心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二六七章 上京會戰之二第七十六章 胡血染紅纓第二五四章 兵臨潢水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七零章 亦黑議和第五十九章 春風北度玉門關第三十七章 遠客遠國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二六九章 上京會戰之四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第四十五章 溼沙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一七五章 污水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零四章 血性第二四五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三第一五七章 血馬星箭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一零四章 潛戰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六章 攻守同盟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三十五章 龍鱗面具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一九六章 渡渭奇襲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二七九章 白馬銀槍少年雄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六章 攻守同盟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章 四面襲擾之二第三十八章 火燒高昌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二章 亂世安得兩全法第三十四章 檄討回紇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七章 變文造勢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十七章 謊言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七章 變文造勢第二三六章 大國之滅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第十九章 鄭渭第四十七章 漢宣定胡碑之一第一三三章 擂鼓西進第九十九章 並世三大霸者!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第一零七章 碎葉——大西征的起點!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七十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並世三大霸者!第一三九章 鍊金術之一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一六六章 入他耶律德光的老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