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阿羯田山

“比奇中文網”就能找到我們哦!http://.tiantiandu/

阿羯田山是天山山脈的一列分支,位於龜茲以北約九十里,其山坡是龜茲地區最重要的夏季牧場之一,尤其是在海拔較高的地方,進入六七月份天氣仍然涼爽,歷代龜茲的統治者夏日常到此避暑,但今年骨咄卻沒了這樣的閒心閒情。

“楊易要攻擊阿羯田山?”

骨咄心想,若換了自己是楊易也會選擇攻擊阿羯田山的,因山下有一片空曠之極的牧場,便於戰馬馳騁,東西缺乏屏障,而畜羣又多,尤其生產羔羊,此處所產的羔羊是西域名種,不但肉質鮮美,而且暖胃健骨,“他要是攻擊阿羯田山的話,不但能夠劫掠到大批的羊羣,而且還能夠威懾龜茲,真是一舉兩得。”

阿羯田山本來駐有守軍,牧場上的牧民也都頗爲驍勇,但如果楊易集結數千精兵突入的話就多半抵擋不住了,再等龜茲方面接到消息去救,楊易早已呼嘯而去了——在過去的半年多裡,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但現在不同了,龜茲人之前就收到了消息,主動權就落在了他們手上。

骨咄知道這場戰爭關係到接下來若干年龜茲的安穩或不安,當即大調兵馬,準備圍攻。

龜茲國有人口三十多萬,如果同樣的人口基數放在漠北那可就是一個可怕的大族,因漠北遊牧、遊獵者可以做到舉族男子皆爲騎兵,龜茲卻不然,他並不是一個以武功見長的邦國,這個地區農業人口極多,約二十來萬,這一部分人多爲龜茲土著,崇信佛教,雅善歌舞、音樂,愛好和平,千餘年間出現了許多的佛門高僧與音樂大家,其如與玄奘齊名的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以及論音樂造詣與貢獻可以列入中古十大音樂名家的蘇祗婆就都是龜茲人。

這個地區的土著民族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十倍超過了他們在整個帝國的人口比例,但『性』格上卻也註定了偏向柔弱,合適的兵源並不多,歷代強大的統治者開到這裡,兵鋒過處,土著民族從未發生過激烈的抵抗。

回紇人進入到這個地區之後,並未能改變本土百姓的這種特『性』,反而是進入者自身卻漸被同化。除了二十多萬農業人口之外,又更有十幾萬的牧業人口——這些纔是龜茲國的主要兵源,其中回紇本族殖民於龜茲者約七萬人,有兵兩萬人,乃是整個龜茲事力量的支柱。依附回紇的其他遊牧部族也有約六萬人左右,有兵約一萬八千,再加上安西軍東進之後,骨咄下令各地抽調出來訓練的民兵約兩萬人,這便構成了龜茲國的整個防禦兵力。

民兵只能用於作本鄉本土的防禦,無法抽調到前線作戰,所以骨咄要對付楊易,只能從回紇軍於部落軍兩個部分入手。算算手頭雖有三萬八千人,但這三萬八千人多是半兵半牧,訓練度並不比楊易麾下的牧騎、疏勒的民兵來得足,真正脫產訓練的只有回紇本族的甲士七千人與部落軍中的精銳輕騎三千人。

因阿羯田在於境內,不用考慮補給問題,兵力便能充分發揮,經過一番探討之後,骨咄便命洛甫帶領回紇軍一萬人、部落軍八千人,在阿羯田地區埋伏以待。

和漢人政權越來越明顯的文武分途不同,回紇人之宰相常是將相同體,洛甫也頗曉軍務,他知楊易麾下的三府正規軍乃是從數千裡實戰中一路打出來的,就算是龜茲軍中的精銳亦不能與之相提並論,所以這時雖然我衆敵寡,我逸敵勞,又是己方設下了埋伏圈套,但洛甫心中還是忍不住十分緊張,對於能否戰勝並無十足的把握。

七月初七,前線傳來了警報:“已有兵馬沿着天山南麓開來,果然是朝阿羯田山而來!”

“兵力有多少?”

“大概有三四千人,看旗號寫的是個‘楊’字!他們的來勢好快,大概再半日就能到達了。”

三四千人?楊字?那麼是楊易親自來了!

根據盧明德的情報,楊易手下有三個府三千六百人的騎兵,乃是安西唐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這麼看來是全到了!洛甫計算雙方戰力,覺得如果是正面野戰,自己手頭的一萬八千人也未必能夠取得明顯的優勢,若是打埋伏且加上以逸待勞,雖然勝算不小,但也未必能夠將楊易的主力留下。

“相爺,怎麼辦?”有幾個將領有些急了。因爲敵軍已經進入隨時會到達的距離,伏擊的戰術必須立刻定下了。

“用第二套方略!”

阿羯田山的牧場中心有一座城堡,雖然不是特別險要,但居高臨下俯視全局,奪取了此處是控制整個阿羯田山,通常有千餘兵力在此防衛。

果然如洛甫所料,那三四千人的唐騎開到阿羯田山以後,馬上就縱兵包圍了城堡。

“敵人進入包圍圈了!殺吧!相爺!”

“是啊,現在趁着敵人尚未攻陷城堡,我們內外夾擊,一定可以取得大勝!”

“你們都給我住口!且等等再說!”

骨咄可汗給他下達的命令,可不是取勝而已,現在已經證明盧明德的情報是正確的,可汗又將全國半數的兵力交給了自己,如果只是戰勝而讓唐軍主力脫逃,那麼洛甫很明白,自己將不是有功,而是有罪!

唐軍抵達阿羯田山時已近下午,三府將兵馬上對城堡發動了猛烈攻擊,這次洛甫的行動是至關機密的,只有少數將領知道整體詳情,阿羯田山城堡內的士兵都不知情,雖然昨日洛甫曾派一支軍隊來巡,但來了後只是在城堡外和山下逡巡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離開之前帶走了牧場所有的馬匹,所以這時阿羯田山城堡內的守軍完全不知道外頭有將近兩萬的友軍隨時會收攏過來,眼見唐軍勢大,守城者抵擋了不到一炷香時間居然就逃走了。

“沒用的東西!”看到自家的軍隊如此不中用,洛甫罵了一聲。

唐軍佔據了城堡之後,馬上四出搶掠畜羣,雖然阿羯田山的羊是很出名的,但偌大幾個牧場竟然沒有一匹馬,這情形不免有些詭異,同時在不知不覺間,數裡範圍內的空氣中瀰漫起了一股怪異的臭味,臭味並不甚重,順風一吹,若有若無。

唐軍似乎也覺得不對,其將領頭目不住地往來碰頭,終於部隊重新集結,看起來是準備離開了,日光越斜越西,包圍圈內的諸將都已經等得手心出汗,但洛甫卻還是不肯下令。

“相爺還在等什麼呢?難道要等到敵人將羊羣衝我們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帶走嗎?”

就在一些將領懷疑洛甫是怯敵不敢出戰的時,唐軍中有一匹馬忽然軟倒,連同那個騎士也一併栽倒在地!

如果只是一個騎兵栽倒,那也不算什麼,可是接下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第一匹戰馬栽倒以後,同樣的事情便接二連三地發生,唐軍中有將領高叫一聲:“不好!有詭計!”

原來洛甫在調度大軍埋伏的同時,又施出了“毒豆之計”:在阿羯田山城堡外圍以及山下的草地上撒滿了毒豆,這種豆子對戰馬來說具有難以拒絕的引誘力,但豆子本身卻又經過毒『藥』的蒸煮,撒於草間讓騎士難以察覺,但戰馬停足時卻自會在草叢中找到豆子來吃。剛纔那些異臭也不是別的,正是戰馬吃了毒豆之後鬧肚子拉稀,因爲數量太多所以就順風燻人。

此計本是漢人對付胡人的功能戰術之一,《汾陽兵典》也有記載,乃是功能戰術中的毒計,不過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必須能預先知道敵人會停下的地方,受到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太大,除非情報準確否則難以作爲常規戰術來使用。這時卻被頗通漢家典籍的洛甫拿了來用。

洛甫卻已經哈哈一笑,下令:“出擊!包圍!”

以阿羯田山的城堡爲中心,四面八方忽然出現了將近兩萬人的兵力!

唐軍數千人大吃一驚,其將領大叫:“不好!敵人有埋伏!拋下羊羣,撤!”

數千騎便一舉向西衝來,但西面卻正是龜茲軍包圍圈的重點,他們在唐軍越過去以後已經將布袋口闔上。

唐軍集體衝鋒之下威勢極猛,但這次卻出現了“意外”!就在奔馳的過程中不斷有馬匹四腳發軟栽倒,就是沒有栽倒的其腳力也顯然遠不如平時。

“毒豆之計!我們中了胡虜的毒豆之計!”

唐軍之中有人高叫。

“現在才知道,太遲了!”

回紇人在西面佈置了三層防線,近戰騎兵之後是拒馬,拒馬之後是騎『射』!雙方尚未接兵,最後方的騎『射』已經開始放箭。

就在此時,唐軍的主將當機立斷:“後撤!上山!”

唐軍變衝鋒爲收攏,不再繼續衝擊,卻反而向山上撤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戰馬軟倒,數千騎兵中大部分的戰馬都中了毒,只有約數百騎似未受影響。戰馬中毒後四肢無力,有不如無,所以唐軍的將領竟然下令:“下馬,準備步戰!”又讓那些未曾中毒的戰馬座主將坐騎的嘴巴綁上,免得再吃了毒豆。

洛甫發現唐軍竟然棄馬步戰,這番歡喜着實非同小可,便知道自己的作戰計劃是成功了!大笑着下令“合圍!給我上!”

龜茲軍四面合圍。唐軍雖然棄馬步戰,但步伐竟然不『亂』,分營分隊,退到了高處,持盾張弓而防守。長矛手居前,持盾者在旁護衛,刀斧手躲在土丘或岩石後面等着砍馬腳,最後纔是弓弩手,居高臨下『射』殺所有企圖衝上來的龜茲軍。

龜茲軍衝到半山腰上,先被一輪箭雨『射』下,衝力大減,到了山坡,弓弩手『射』擊馬眼、人臉,刀斧手就砍馬腳,長矛手數支並起,直捅馬腹,此外更有幾百人揮舞着一種兵器保護同袍,洛甫見識頗廣,脫口叫道:“障刀!”

這卻給他叫對了,眼前那數百人使用的,乃是唐刀四大刀種之一的障刀,其刀輕便靈活,不似盾牌之笨拙,但整個刀體的設計卻是用守不用攻,所謂“障身以禦敵,此障刀所以名也”。障刀作爲唐軍三大戰陣刀種之一(注),另有一套武藝,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纔能有效地使用。在新碎葉城時代,唐軍中障刀的數量不多,只有一百多把,抵達疏勒之後才又多鑄成了一千多把。

戰馬的悲鳴聲不斷響起,這次受傷的卻已是龜茲軍。在山上唐軍的全力阻截之下,山下龜茲軍的攻勢竟爲之一遏!

洛甫吃了一驚,他可萬萬沒想到唐軍失去戰馬之後成爲步兵,竟然還有這樣強勁的戰鬥力。這數千唐軍在棄馬步戰之後,整個行動看不出慌『亂』,反而顯得訓練有素。如果不是因爲盧明德的情報,洛甫非認爲這數千兵馬本身就是步兵不可!

整體而言龜茲軍仍然佔據上風,但東南角卻因爲唐軍的有效反擊而出現些許慌『亂』,陣勢稍鬆,唐軍主將目光極其銳利,馬上就看到了這個破綻,在洛甫調兵補上之前就下令讓三百餘騎從這個方向衝出。

衝出來的這數百騎的戰馬顯然沒有中毒,馬力甚健,又是從山上衝下,一下子破開了圍攻者,從包圍圈中逃了出來。

那三百騎兵奔到圈外大叫:“楊將軍請挺住,我們這就回去搬救兵!”說着便疾馳逃去。

龜茲軍中開出二三千人追逐,卻只抓到了這羣人的尾巴,洛甫高叫:“窮寇勿追!先將缺口補上!”

這一次包圍圈重新補上之後,已是十面埋伏之勢,唐軍雖然沒有潰散,卻已是步步後退,最後退入了城堡負隅頑抗。洛甫冷笑:“這次你要是還能逃走!”一邊下令連夜強攻,一邊派人『射』入箭書招降,一邊派人趕往龜茲報捷。

骨咄聽說洛甫圍住了楊易,心頭大喜,就要引兵前去增援,洛甫派來的使者道:“相爺說,我軍八倍於敵人,此戰定能獲勝,但敵人已有一部前去求援,請可汗更派兵馬,埋伏於中途。楊易的軍隊沒了戰馬,就如蒼鷹沒了翅膀,只能待援,沒法逃走了,只要斷了敵軍突圍的念想,楊易必擒無疑!”

盧明德說道:“這便是圍點打援了!不過唐人『奸』猾無比,卻要防他們圍魏救趙,龜茲城這邊仍然得有重兵把守。”

骨咄道:“不錯!”另外派遣大將,統領八千兵馬,埋伏在溫宿通往阿羯田山的道路,又從周邊調入民兵八千人入龜茲助防。

盧明德對骨咄密語道:“恭喜可汗,賀喜可汗,當日我與安西大都護張邁約定,只要我們幫他殺了楊易,他就會割讓溫宿、蔚頭,只要這番圍攻殺了楊易,不管張邁是否守諾,安西內部都必然大『亂』,那時我們再趁機西進,收復兩地不在話下。”

骨咄聽得連連點頭,想起縱橫萬里山河、威懾嶺西諸國的安西唐軍將敗在自己手下,心中更涌起一股自豪來:“此戰之後,我龜茲回紇必定名揚天下!往後毗伽再見到我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頤指氣使了!”他內心飄飄然起來,忽然想起如果自己打敗了唐軍,是否有可能趁此軍威向東兼併了焉耆呢?

龜茲與焉耆地勢上連成一片,收復溫宿只是讓龜茲得到一個西面的屏障,如果能夠蠶食焉耆卻勢必能讓龜茲國力倍增!

然而事情的進展卻似乎並沒有那麼順利,數日之後,西北方面便傳來急報,說溫宿方面聽說楊易被圍困,竟然盡起兵馬,怕不有六七千人,正向阿羯田山衝來!

那七千唐軍,乃是張邁在過去半年多裡訓練的牧騎,雖不若他麾下三府騎兵精銳,但對龜茲方面來說戰鬥力也不可小覷,其軍中高舉一旗,上書“慕容”二字,領兵的正是楊易的副將慕容春華。

慕容春華用兵靈活而謹慎,雖然奔襲救主,但路上還是發現了龜茲軍埋伏的跡象,他先以火箭『射』擊龜茲軍的埋伏地點,『逼』出伏兵之後趁勢殺來,雙方軍隊數量相若,但唐軍的戰鬥力卻更勝一籌!龜茲軍沒能收取伏擊的功效,反而被慕容春華『逼』得節節敗退。終於雙方相持於阿羯田山以西三十餘里。眼看如果慕容春華突破了龜茲的圍援部隊,就能與楊易裡應外合!

骨咄沒想到唐軍會來得這麼快,而且竟然不遺餘力傾巢而出,收到前線戰報之後糾結起來,盧明德道:“爲今之計,只有集結全部兵馬,對慕容春華施以雷霆一擊,只要打敗了慕容春華,楊易便成了我們砧板上的魚肉,再滅了楊易,安西在蔚頭、溫宿的軍力就全軍覆沒!那時候我們再舉兵西進就不會遇到任何障礙了。”

骨咄卻依然猶豫,要去增援嘛,人去少了沒用,人去多了龜茲卻勢必空虛。左右大臣也有贊成出兵的,也有強調守城的,盧明德道:“這會還能猶豫麼?如果讓慕容春華突破了打援軍隊,再與楊易裡應外合擊敗了洛甫相爺,那我們龜茲的兵力就丟了大半,我們豈非更加危險?再說如今張邁現在還在疏勒主持箭術擂臺呢,楊易和慕容春華所帶的兵力已是他們兵力的全部,我們就算傾城而出,他們也分不出人來襲擊龜茲城了。”

其時已進入七月中旬,張邁在七月初三主持那場轟動西域的箭術擂臺的情報也已抵達龜茲了。

骨咄被他點醒,叫道:“不是尊使,險些誤了大事!”當即集結城內兵甲萬人,其中包括四千回紇甲士——那可是他龜茲回紇的老本了,嚮慕容春華撲去。

慕容春華所在離龜茲城也不過數十里,輕騎一日可到,骨咄比較謹慎,開到附近後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才猛然發起進攻,不料慕容春華卻忽而引兵稍退,並不與骨咄硬碰硬。

龜茲軍都叫了起來:“唐軍怯戰了,唐軍怯戰了!”

骨咄自疏勒攻防戰以後從未在野戰中佔過安西唐軍的上風,這時十分興奮,親披鎧甲上馬準備衝鋒,卻忽而望見敵軍後部點燃了沖天狼煙!

“什麼啊?他們幹什麼?”

在骨咄看不到的阿羯田山,城堡內固守了將近十日之後忽然奔出列隊!

洛甫望見又驚又喜,這些天他對唐軍軟硬兼施,但對於他的招降唐軍固然毫不理會,面對他的進攻唐軍也防守得滴水不漏。這時忽然出擊似乎準備反守爲攻,洛甫忍不住叫道:“唐軍忍耐不住了!想要突圍!將士們,不要放鬆,困死他們!”

唐軍如今缺乏馬匹,兵力又比圍攻者少了好幾倍,所以洛甫有絕對的把握能將對方困死!

然而唐軍真的是想突圍麼?

山坡上列隊的唐軍步伐十分奇怪,陣型也有些異樣——兩翼是長矛手,長矛手的內側是戰斧手,戰斧手的內側——也就是整個陣型的核心用的卻是一些制式奇特的雙刃長刀!

“那個……”見聞廣博的洛甫心頭一跳,他彷彿聽說過這種兵器的,但是……那種兵器怎麼會出現在這裡?不對啊!

“那是什麼刀啊!”有將領說。

這時有幾個參加過疏勒攻防戰的士兵叫了起來:“陌刀!陌刀!唐軍的陌刀陣!”

天啊!陌刀陣!

唐軍是有陌刀陣不錯,但唐軍的陌刀陣張邁會出現在這裡!

根據情報,楊易的麾下沒有陌刀陣啊!

就在這時,一直屹立着的“楊”字旗幟忽然伏地了,過了一會,另外一面旗幟飄揚了起來——“奚”!

奚?怎麼變成奚了?

楊易以及其主要部將,慕容春華、哥碩、溫宿武,都不姓奚啊!而唐軍之中,姓奚的倒也有一個,那就是——唐軍的另外一箇中郎將奚勝!而他也正是唐軍之中的步兵名將!

洛甫的一張臉忽然好像憋滿了豬血!

之前還想這幾千人怎麼棄馬就步以後,戰鬥力居然也這麼強,現在已經完全明白了——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安西唐軍中的精銳步兵!也是安西唐軍中防禦能力最強的部隊!馬匹對他們來說只是到達戰場的工具而已。

奚勝爲什麼會代替楊易出現在這裡,洛甫已經沒功夫去想了,他這時想的是:“如果山上是奚勝,那麼楊易呢?”

“不好!”他驚呼起來,想要趕緊回援龜茲,可就在這時山上的步兵陣卻動了!

“陌刀——進!”

有節奏的腳步聲響起,明光閃亮的陌刀如牆『逼』下!

第一六四章 阿爾斯蘭南下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六十五章 俱蘭城第一回合第五十八章 狼牙初試之二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一二零章 微服出巡第五十四章 賞賜第一四七章 以攻守城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一七零章 亦黑議和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九章 下巴兒思之二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一二六章 火燒浮屠城之一第七十五章 泥潭深陷第七十七章 槍將之王第二十八章 何恃無恐第六十章 心悅誠服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一零九章 回紇公主第一章 拆城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四章 殖民第一四五章 先西后東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九十二章 爾虞第二七三章 上京會戰之八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六十五章 俱蘭城第一回合第五章 設阱人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八十五章 大唐英雌第一一五章 交心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第一八七章 九路大軍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六十七章 東南捷徑第二七九章 白馬銀槍少年雄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六十二章 無名谷第一零五章 火燎天原之二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四十五章 溼沙第四十七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四夷平!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六十二章 無名谷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二章 大頭魚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六十八章 折狼牙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一三零章 血塗門之二第八章 化胡爲漢第一五零章 兵臨撒馬爾罕第九十三章 我詐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一一四章 難處之將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五十二章 大頭魚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第二一九章 漠北騎兵的優勢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三二六章 唐山之戰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一一一章 重新崛起的東方第十五章 練新兵
第一六四章 阿爾斯蘭南下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六十五章 俱蘭城第一回合第五十八章 狼牙初試之二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一二零章 微服出巡第五十四章 賞賜第一四七章 以攻守城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一七零章 亦黑議和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九章 下巴兒思之二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一二六章 火燒浮屠城之一第七十五章 泥潭深陷第七十七章 槍將之王第二十八章 何恃無恐第六十章 心悅誠服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一零九章 回紇公主第一章 拆城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四章 殖民第一四五章 先西后東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零六章 歸師必遏第九十二章 爾虞第二七三章 上京會戰之八第八十六章 一箭成名!第六十五章 俱蘭城第一回合第五章 設阱人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八十五章 大唐英雌第一一五章 交心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第一八七章 九路大軍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六十七章 東南捷徑第二七九章 白馬銀槍少年雄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六十二章 無名谷第一零五章 火燎天原之二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四十五章 溼沙第四十七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四夷平!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六十二章 無名谷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二章 大頭魚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六十八章 折狼牙第一八三章 將戰第一三零章 血塗門之二第八章 化胡爲漢第一五零章 兵臨撒馬爾罕第九十三章 我詐第六十九章 連夜攻城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一一四章 難處之將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五十二章 大頭魚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第二一九章 漠北騎兵的優勢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三二六章 唐山之戰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一一一章 重新崛起的東方第十五章 練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