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海疆萬里

1876年的春天一點都沒有快來的意思,立春到春節期間,兩股寒流從西伯利亞南下,受其影響,天氣一直處於一種陰沉的狀態。

日本,江戶已經成爲幕府的最後一個堡壘,依仗着還算堅固的城牆,德川家宗和他的幕僚們還在苦苦支撐,城外就是維新派氣焰高漲的數萬大軍,如今的維新派也裝備了大量新式的武器,從歐洲大量引進新式的步槍和大炮,成爲了維新派勝利的根本。日漸衰亡的幕府並不甘心失敗,他們也在艱苦的堅持,同時一直眼巴巴的等待着來自中國的援助。

春節前夕,中國政府就日本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中國政府希望雙方能通過和談的辦法來解決爭端,其次中國政府希望中國在日本的利益不要受到傷害。

經濟危機如瘟疫一般席捲了歐美大陸,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和新興的德國之間矛盾重重,受美國經濟的影響,英國的處境也並不理想,各國一直都在尋找一個突破點。

國家與國家之間只有利益上的關係,而沒有什麼交情可言。日本的維新派之所以如此氣焰囂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英法美三國在背後的支持,日漸強大的中國已經成爲列強們眼睛裡的沙子,中國周邊地區市場近乎壟斷的格局,引起了列強們的不滿。這些年歐美列強對日本及亞洲大部分地區市場地影響力的衰退。中國在亞洲市場站有的份額不斷在提高,在貿易戰中難於實現的目的,往往要通過戰爭來實現。而日本內戰,似乎也成了雙方相互試探的一場戰場,大家都在試探着對手的最後底線。

1876年2月,幕府不斷以中國屬國領導者的身份要求中國軍隊的介入,維新派在歐美列強地支持下,對中國政府的調停也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

江戶,德川家宗等到了第一批中國便宜出售地軍事援助。這批用日本海關未來三年內的關稅換取的武器,包括了五百門大炮。五萬支銅底帶彈夾的步槍。這種步槍的先進程度,遠遠的高於維新派使用的步槍。

長崎,關島的海面也開始出現中國艦隊的身影,中國艦隊以各種藉口。對一切來往的船隻進行搜查,這是一種變相的封鎖。對於中國軍隊的封鎖,美國和英國很快就做出反應,他們以日本問題爲內戰,他國不得干涉爲理由,要求中國海軍離開日本海面。

江戶城下,等到援助的幕府軍隊發起一場強力的反擊,維新派地軍隊在甲府與幕府軍進行了一場決戰,雙方動用了近三十萬大軍,最終幕府軍隊以十萬勝二十萬。取得了會戰的勝利。

情急之下,英國東太平洋艦隊的二十艘戰艦出現在日本海面,以保護英國商船的安全爲理由,替維新派護航,中國艦隊與英國艦隊時常在海面上遭遇,雙方都謹慎的觀察着對方,都不敢率先發起進攻。

幕府軍隊在得勝後也損失慘重,與維新派軍隊形成對峙,雙方都沒有能力徹底摧毀對手,戰場上出現僵持的居面。

北京,春節的氣息依舊撲面而來。街道上偶爾傳來孩子們放鞭炮的聲音,百姓們一年勞作後,過年是他們最好的休息時間。北京市面上,男人們乾癟的錢袋和女人們強烈的購買慾望嚴重的不成正比,任憑商家們如何賣力的叫賣,也難於讓當家的男女們駐足。

“春風樓”的二樓上,當街的窗口正對着繁華的街道,楊一沒有選擇包廂,用楊一自己的話來說,喜歡融入這個城市的感覺。

“市面還是不景氣啊,還有十天就過年了,也不知道尋常人家有沒有準備好過年的餃子。”看來楊一的心情不好,連帶着坐在對面張鍵看起來也是一臉的心事。幾個警衛早以扮作閒散的客人,三三兩兩的圍聚在楊一他們四周。

“得想個辦法啊,這北京城都如此,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張鍵這一段時間來,也難得有空閒,今天是被楊一硬拉出來散心的,可到了這“春風樓”上,談的還是這國事。

“看來得把永定河和白河再次疏通了。”楊一苦笑着拿出自己的辦法。這半年來楊一這個政府的老大日子可過得並不舒心。連續的政策出臺,雖然對緩解經濟危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國民經濟下滑的趨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可現實的形勢依舊十分嚴峻,中國政府處理經濟危機的能力和經驗還是不夠啊。

股市依舊萎靡,市場依舊不興旺,失業率還是呈緩慢增加的趨勢,想快讀的度過危機,是不可能的了。一場經濟危機下來,如果沒有特殊的事件發生,國民經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應該還是處於一種恢復的狀態,很難談到發展進一步的發展了。

“怎麼?大人的意思是?……”張鍵也並不確定楊一的想法。

“你看這樣行不行,單獨弄一部分資金出來,向社會上招工,理由是明年疏通白河和永定河。工人們拿戶口本報名,凡報名者都可以提前支取三天的工錢,每天的工錢就算五毛吧。”

“國家拿錢出來刺激市場,這個辦法不錯。”張鍵也被楊一的想法所打動。

“還有,龍鬚溝一帶的環境太惡劣了,也需要整治整治,我看也把招工的事情放在一起辦吧,這事你和市政方面儘快拿出個方案來,不,應該是今天讓他們加班,連夜拿出方案來。明天就公佈。得讓百姓在過年錢就能拿到工錢。”楊一地口氣不容置疑。

“好,我這就去辦。還要多設招工點,資金問題也要儘快解決。”

“劉青山的事情也很棘手啊,劉銘傳都找了我三次了,問我有沒有寬大的可能性。”張鍵有點爲難的說。

劉青山是北京礦產部門的一個處長,是劉銘傳的一個本家弟弟,留學英國回來後受到重用,加上劉銘傳的關係,上升的勢頭很快。原本就有提拔他到礦業部做副部長的意思。可劉青山在擔任處長期間和密雲縣縣長互相勾結,大肆收受賄賂,受賄金額高達四十多萬元。密雲縣縣長被抓後,很快就把劉青山給牽扯進來了,由於劉銘傳地關係,張鍵一種很爲難。今天借這個機會想看看楊一的態度。

“怎麼?這事和省三也有牽連?”楊一大吃一驚。

“不是,和省三沒關係,省三一直在軍中,和這事沒牽連,估計是劉青山的婆娘到省三那苦了幾天,省三這才問了我一下,口氣也很謹慎。”

楊一的臉色這才恢復了平淡,緩緩的說道:“這事讓省三別過問了,張之行都判了死刑了,劉青山也不能免了。我就是要全國的百姓看看政府打擊腐敗的決心。就是要告訴着那些個貪官們,不管有多硬的後臺,被我查出來了,我就要他的人頭。”

“打天下易,坐天下難啊。”張鍵長長的感慨。

“我們這麼多官員,當年和洋人拼刺刀的時候都沒倒下,如今卻倒在了官場的腐敗之下,教訓太深刻了。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來,建立一個完善的權利監督機構是何等的重要。”

……

北京第二天就炸開鍋了,到處都貼滿了招工的告示,到處是提前領了工錢後興奮的人羣,北京就此拉開了春節地序幕。上行下效,北京這邊纔有動作,第三天天津就跟着也來了這麼一手,全國也受到影響,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了類似的工程。

新的一年就在一片百姓感恩戴德的聲音中開始了,歡樂的氣氛瀰漫了整個北京城,看到生活改善希望的百姓們臉上也露出久違的笑容,涌入到慶賀春節的人潮中。

大年初三。楊一出現在了葫蘆島的海軍基地,和當地官兵們一起歡度春節,對於楊一來說,楊一這個時候已經不屬於家庭了,是屬於國家的。

一次和官兵們共同進餐的活動才進行到一半,楊一的副官就匆忙的出現在酒宴上,一份電報出現在楊一眼睛裡的時候,楊一驚呆了,戰爭爆發了,在楊一還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戰爭爆發了,英國東太平洋艦隊是十艘戰艦,與中國的北洋艦隊的十五艘戰艦組成的編隊在日本海域發生衝突,中國的“青雲”“平遠”兩艘被擊沉,旗艦八千噸級的“揚威”號受重創,其他戰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英國方面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五千噸級的“不列顛”號被擊沉,六艘戰艦被擊傷後被迫撤出戰鬥,兩軍激戰的結果是,實力大損的英國艦隊害怕中國人的報復,艦隊正在向南撤退,估計目的地是新加坡的海軍基地。中國在海參崴的海軍基地在得知該戰鬥後,立刻派出了六艘戰列艦進行支援,在會合北洋艦隊後,正在追擊英國艦隊。

從戰報上看來,英國人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可是英國人敢於在中國的近海和中國艦隊發生衝突,這說明他應該是有備而來。他們依仗的又是什麼?

這封電報到達後還不到半天,南海艦隊又發來緊急電報,站南海巡邏的一支小編隊遭到英國艦隊的突然襲擊,雙方進行激戰後,中國編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四艘三千噸級的炮艦被擊沉,三艘五千噸級別戰列艦被重創後艱難的撤回基地,只有旗艦“南海”號苦戰後還算完好的撤出戰場,並且艱難的配合四艘被擊沉的戰艦,掩護其他戰艦的撤退。英國人在這次戰鬥中投入了二十五艘戰艦,這幾乎是東印度洋艦隊的全部家當,最要命的是,這次戰鬥中,居然出現了美國人的戰艦十二艘,從電報上來看,美國人也參與到這次衝突中來,並和英國人結盟了,很明顯,這是一場針對中國人的陰謀。

有一點也許是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沒有料到的,那就是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最新發明的無線電報機,在第一時間內就把戰場上的一切回報給基地,早有預謀的英美艦隊沒有預料到,中國人的報復來的如此之快,快到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無線電在這一次戰鬥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英美在這次戰鬥中在戰爭初期出其不意的進攻佔到了巨大的便宜,但隨後中國人的報復是殘酷的。

三天後,遠在琉球的中國海軍基地又遭到英美艦隊的襲擊,不過令英美艦隊鬱悶的是,基地內居然沒有發現一艘中國軍艦。在會合在日本海面肆虐的英國艦隊後,這支龐大的兩國聯合海軍編隊開始緩緩向新加坡撤退。

冬天的太平洋還算平靜的,的生而歸的聯合艦隊以一種目空一切的姿態出現在海面喊上。按照雙方的實力對比。英國人在這支艦隊中有一萬八千噸級的巨型戰艦“威爾士”親王號,還有萬噸戰艦三艘,八千噸級戰艦十艘,美國人也出動了在菲律賓的全部艦隊,五艘八千噸級別的戰列艦爲主力,可以說這支艦隊在中國海域已經沒有對手了,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爲的。

英國人終於決心要展示他們海上霸主的地位了,這些年單從海軍實力上來看,中國還不如英國,單就工業實力上來說,英國人還走在前面,海軍實力也遠遠走在前面,總的戰艦噸位上來說,英國人單單一支東印度洋艦隊,就幾乎能和整個中國海軍抗衡,

風平浪靜,陽光普照在海面上,還有海鳥跟在艦隊的周圍尋找食物,海面上一片平靜的氣氛,距離臺灣的已經沒有多少距離,不過聯合艦隊並沒有打擾臺灣的計劃,他們要趕到菲律賓進行補充,會合從美國趕來的另一海軍編隊後,立刻出海,尋找中國海軍的其他主力決戰,一舉摧毀中國的海軍實力是兩國發動這一場戰爭的目的。

平靜海面下,一雙雙詭異的眼睛已經盯上了英美聯合艦隊這條大魚,這些眼睛裡都散發着藍色的幽光,後來的戰史把這一場在南太平洋海面發生的戰鬥稱爲“海狼之光”。

狼的耐性是很強的,英美聯合艦隊一路平安的到達巴坦羣島附近時,天終於黑了,黑夜是屬於躲藏在黑暗中的幽靈的,而這羣幽靈已經在這片海域上整整等待了五天了。

由於有幾艘戰艦受創嚴重,整個聯合艦隊的航速並不高,緩慢行駛的聯合艦隊一點都沒察覺到,災難就要降臨了。

“鎖定目標,‘威爾士’親王號,魚雷準備!”

“一號準備完畢,二號準備完畢。”

“發射!”

夜色蒼茫的大海上,一枚枚出膛的魚雷像毒蛇一樣朝着自己的目標撲了過去。

“看!那是什麼?”,威爾士親王號上的一個水手藉着月光發現了正朝該艦撲來了魚雷,連忙招呼同伴來確認一下。“天啊!是魚雷,有敵襲!”淒厲的警報聲頓時在這寂靜的海面上盤旋。

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整整十枚魚雷朝着威爾士親王號這個龐然大物撲來,砰的一聲,一枚魚雷狠狠的砸到威爾士親王號的左舷,瞬間發生巨大的爆炸。緊接着又是連續地九聲巨響。十枚魚雷無一落空的命中目標。巨大的威爾士親王號被打得千瘡百孔。

威爾士親王號註定要成爲中國人的美餐,第一次聯軍進攻時,就有一艘名字也叫威爾士親王號的戰艦被中國人擊沉,當英國人耗費巨大的金錢,重新建造了又一艘威爾士親王號的時候,這艘原本被給予厚望的戰艦,有一次成爲了潛艇這種秘密武器地第一個犧牲品。

災難纔剛剛開始,冒着濃煙開始下沉的威爾士親王號只是個信號。聯合艦隊一下就被打暈了,魚雷不斷的向預定的目標蜂擁而至。靠近獵物後立刻就將獵物撕成碎片。

這場戰鬥對聯合艦隊來說是從頭到尾都籠罩在恐懼之中,因爲看不見對手,對手就好比躲藏在草叢中的毒蛇一樣,猛的撲上來。咬上致命的一口。

身經百戰的英國海軍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儘管潛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可在美國南北戰爭弘的垃圾潛艇,怎麼可能和眼前這一羣基本具備了現代作戰能力的潛艇相比。

英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的往大海中發射炮彈。激起一個又一個水柱,就此來擾亂對手的視線。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們清楚的知道正在肆意屠殺他們的是些什麼東西,是潛艇,只能是潛艇。可是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潛艇?潛艇怎麼可能航行到海外來作戰?這個年代地潛艇無論航速還是潛行距離,都應該還不可能對最遠在外海的聯合艦隊構成威脅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中國人發明了一種可怕的潛艇,具備了長距離作戰的能力。

幸好聯合艦隊的司令官威利上將很快就想到了逃跑,只有開足馬力逃跑纔是最好的辦法。十二艘受傷的戰艦成了最後的犧牲品,他們歪斜的身軀沒有辦法快速航行,成爲了潛艇的最佳美味。

二十二比一,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對比。三十艘潛艇可以說是在這些年來中國海軍全部的秘密,用在這場阻擊上,打出的效果居然如此之好,如果不是一艘潛艇爬得太高,誤中了一發流彈,可以說結局就是完美的。英國人和美國人並不知道,自打他們連續兩次偷襲中國海軍得手後,楊一就憋着在海上報復,整個潛艇部隊全分散在附近的海域,天黑前其中一艘就已經發現聯合艦隊,立刻用無線電召喚其他潛艇快速集合,一直到晚上八點三十分,潛艇全部集中後發發起進攻,這一套戰術幾乎是二戰時期德軍潛艇戰術的翻版。

新式的潛艇在航速上高達十六節,使用的魚雷爲螺旋槳推進式,柴油機表現出來的良好動力,是這隻潛艇部隊作答的優勢,同時在無線電的調度和指揮下,中國海軍在戰艦的數量和質量上不如聯軍,但是在情報的傳遞和指揮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

“號外!號外!”全國的各大城市中到處都充斥了報童叫賣的聲音,《中國時報》用最醒目的標題在頭條的位置上,用血紅的顏色註明了標題,《戰爭!無恥的偷襲》。《中國時報》用翔實的資料和文字把聯合艦隊偷襲中國軍艦的消息在全國散佈開。

一時間輿論譁然一片,各大城市都有學生組織遊行,要求政府對英美開戰。中國政府首先是電告世界,譴責聯合艦隊這種無恥的行徑,然後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軍隊絕不會放過任何侵略者,當年是這樣,現在還是一樣。

對於中國政府的譴責和聲明,英美政府不與置否,甚至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發表聲明,說什麼就算是兩軍發生了衝突,也是誤會,英美兩軍的軍官和士兵都有着紳士風度,不會主動發起戰爭的,言下之意就甚至耍賴,聲明背後的語言就是:打了你又怎麼了,你能把我怎麼樣?中國還有海上勢力和聯合艦隊抗衡嗎?

面對英美的無賴語言,《中國時報》也給以了及時的報道,這在中國國內更激起了軒然大波,議會立刻就通過決議,如果英美兩國不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賠償,總統可以行使宣戰的權利。議會還連續通過了一項決議,海軍軍費增加300%的投入,興建大型萬噸級戰列艦五艘,其他艦艇二十艘。

海軍的徵兵工作也極爲順利,海政學堂的報考學生幾乎擠爆了報名處。中國軍民羣情激憤的情況下,一切矛盾都被轉移到了與英美之間的戰爭上來。

既然英美說是誤會,那麼就讓他們吞下誤會的苦果吧,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強調,由於誤會可能會不斷的擴大,今後發生的一切後果,都將由英美政府全部責任。

五天後,英美政府終於知道誤會的後果了,聯合艦隊幾乎遭遇到滅頂之災,半數以上的戰艦被擊沉,殘餘戰艦逃回菲律賓的美國軍港後,屁股還沒坐熱,立刻就發現了整個艦隊已經陷入一種被合圍的處境。

與此同時,《中國時報》在第一時間報道了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重創聯合艦隊,擊沉了二十二與一役的偉業,消息傳開,全國立刻處於一種瘋狂之中,多少年來,洋人的海軍一直是壓在中國軍隊上的一座大山,如今在一夜之間,這座山就被掀翻了,這怎麼不叫人激動。海軍的將士們也成了大街上最受女孩子歡迎的對象,以往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海軍,如今也一越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威懾力量。

英美兩國不得不吞下這枚苦果,他們最先知道這消息還是從中國人那知道的,因爲整個聯合艦隊現在已經是甕中之鱉了,被中國艦隊團團圍困在馬尼拉的軍港內。

馬尼拉軍港內,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陷入了惶惶不可終日的境地,剛剛逃到這的聯合艦隊,還沒有來得及喘息,很快就發現整個港口都已經被中國人的潛艇封鎖了,任何進出的船隻都被毫不留情的擊沉,在沒有任何現代化反潛武器的局面下,戰艦根本沒辦法跟潛艇對抗。沒有聲納,沒有深水炸彈,潛艇可以肆無忌憚的在海面橫行。

聯合艦隊只能用大量的魚網封鎖港口的入口,防止潛艇的偷襲。可一切還不算完,三天之後,七艘八千噸級戰列艦爲主力,十五艘五千噸級炮艦,還有其他各種戰艦二十艘一起組成的強大海軍編隊出現在馬尼拉的外海,聯合艦隊的覆滅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三天後,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拉瓦格強行登陸,避開了馬尼拉軍港外強大的炮臺炮火,中國軍隊從陸地上逼近炮臺。戰爭的發展完全偏離了英美兩國預想的軌道,中國海軍居然還藏有潛艇這個殺手鐗是兩國絕對沒有想到的。按照戰前的預想,聯合艦隊在偷襲得手後,進而封鎖中國海域,這樣日本,朝鮮等市場都成爲完全由兩國共同控制的範圍,中國海軍一旦被消滅或重創,中國船隊在海上貿易也同時會遭到巨大的打擊。可惜是啊,事與願違,聯合艦隊不但沒有完成任務,自己也搭了進來。

五天後,軍港上的所有炮臺在中國軍隊的圍攻下,先後陷落。美軍的地面部隊儘管居高臨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軍港內的戰艦也不斷用炮火進行支援,但終究是無濟於事,中國人準備的太充分了,炮臺最終成爲了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佔領炮臺後,中國軍隊立刻要求聯合艦隊無條件投降,而這時候距離馬尼拉最近的英美艦隊,也都是在千里萬里之外。

聯合艦隊拒絕投降的要求,英美政府也提出談判的要求。可這時候兩國政府說話還能算什麼?中國一再表示,不希望看見軍港內艦隊成爲海底的沉積物,希望兩國政府下令投降,可英美政府只願意談判,拒絕投降。

既然不給面子,那就讓誤會繼續擴大吧。

馬尼拉,圍困整整過去一個月了,軍港內的聯合艦隊還在頑強的抵抗,驕傲的英國人,縱橫海面兩百年的英國人,他們似乎沒有在大海上投降的習慣。

戰列艦、巡洋艦、各種戰艦都用全部的炮火向炮臺上的中國軍隊進行瘋狂的還擊,巨大的海灣內,所有戰艦都不斷的做S型的運動,規避炮臺上的炮火。

孤立無援的聯合艦隊似乎要以一種玉碎的方式來結束這場戰鬥,戰鬥進行的激烈而殘酷,炮臺的優勢在這羣決心戰死的戰士面前,居然變得蕩然無存。居高臨下的炮臺上,上百門大口徑火炮已經有一半被聯合艦隊的炮火摧毀,港灣內也只剩下十一艘戰艦在苦苦支撐。

“轟”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震得整個城市都在顫抖,就連堅固的炮臺也被震的刷刷往下掉灰塵,一股濃煙緩緩的升起,最後變幻成一朵小小型的蘑菇雲。

英國人和美國人抵抗的信心被徹底的摧毀了,一發流彈擊中了海軍的彈藥庫,引爆了裡面儲存的十萬發炮彈,還有三千多枚魚雷,更不用說子彈之類的小東西了。

彈盡糧絕,孤立無援,聯合艦隊走到了最後的時刻。黃昏的落日無力的支撐着太陽不斷落下的身體,夕陽在艱難的散發着這一天最後的光芒,當最後一發炮彈從“藍斯”號巡洋艦上發出時。整個港灣裡地所有戰艦都停止了反抗,臨時的旗艦“約克”號戰列艦上的米字旗緩緩的降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白旗,聯合艦隊投降了,這時候炮臺上的中國士兵也配合的停止了炮擊,一個月的艱苦戰鬥,港灣內三十餘艘戰艦被擊沉了一半,終於換來了勝利的時刻。

安靜,整個戰場上安靜得像一切生命都已經不存在了。一陣悠揚的風笛聲從海面上飄過,所有聯合艦隊的戰艦都靠岸了,戰艦上的水兵們在風笛聲的召喚下。在岸上列隊,士兵依依不捨的離開戰艦,列隊時面對的方向也是大海。在世界的海洋上縱橫捭闔了兩百年的皇家海軍,這一刻竟然顯得如此的蒼涼。面對着大海的方向,這羣士兵似乎不是失敗者,更像是一羣離家很久的孩子,即將要回家的感覺。

歡呼!歡呼!震耳欲聾的歡呼,勝利的消息在瞬間傳遍了整個中國特混艦隊,好像是商量好一樣,潛艇從海里緩慢的升到水面,士兵們都出現在海面時,一個口號響遍了所有的戰場,響徹了整個太平洋“萬歲!中華民族萬歲!”勝利了。勝利的人們淚流滿面,無數的帽子被拋向天空,人們用一切方式來發泄內心的喜悅,不停的互相擁抱,不停互相祝賀。兩百年了,大不列顛的戰旗第一次在海面上被逼降落,而勝利者是三十多年前還任人魚肉的中國,還能有什麼來形容這一刻的幸福,還能有什麼語言來形容這一刻的光榮?任何語言在這一時刻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縱橫海面兩百年的英國被我們在海面上打敗了,往中國走私鴉片的英國被我們在海面上打敗了,逼着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的英國人被我們在海面上打敗了。

歡呼吧,這一刻勝利者可以盡情的歡呼,讓歡呼聲響徹整個太平洋,響徹整個亞洲大陸,響徹世界所有的海洋,響徹世界所有的大陸。

晴空萬里的又一個早晨,經過一夜的緊急籌備,受降儀式開始了,聯合艦隊是士兵們排着整齊的隊伍站在岸邊,海面上用來封鎖港口的所有魚網都已經被清理乾淨,一艘艘戰列艦,一艘艘巡洋艦,驅逐艦,快速炮艦,最後是這次戰爭的最大功臣潛艇編隊,中國特混艦隊七十艘各型戰艦,在港口外排列成一個整齊的隊形。上午十點,聯合艦隊司令費爾南多大將乘坐的小型船隻,帶着幾個隨行人員來到中國特混艦隊的旗艦“飛揚”號戰列艦上。“飛揚”號戰列艦,完全由中國自行開發和建造,排水量爲兩萬兩千三百八十噸,爲目前世界上排水量第一大的戰艦。

看到中國擁有這樣的戰艦,也許驕傲的英國人會從心裡上感覺到一點平衡吧。

費爾南多艱難的在中國特混艦隊司令劉遠的面前鞠躬,高昂的頭顱被無奈的低下,昔日象徵着榮耀的佩劍也拱手呈上,當投降儀式結束時,又一次歡呼聲響徹了整個海面。

一道道電波變幻成一個歡樂的音符,當這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大陸上時,中國沸騰了。

所有的報紙在第一時間都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所有印刷機都在徹夜的轟鳴,所有在報社人員在連夜的工作後卻是一臉燦爛的笑容,《前進吧!中國》,《讓世界爲中國歡呼吧!》,所有的報紙幾乎都是以類似的命題爲頭版頭條,所有的標題都用上了最大的字號,所有的標題都用上了最醒目的顏色,所有的報童都用最快的速度在奔跑在叫賣,所有的郵遞員都無一例外,用一生中最賣力的方式蹬踏着自行車,讓這個消息儘快傳到所有人那。

當一份份報紙被送到人們的手中時,經濟危機帶來的陰霾一掃而盡,小小的屋子裡再也盛不下人們的激情,歡呼的人們涌上街頭,高呼“中國萬歲,總統萬歲,中華民族萬歲的口號。”這句口號是當天的|《中國時報》在頭版的標題。

勝利,前所未有的勝利,歡呼,前所未有的歡呼,大街上人滿爲患,學生們高舉橫幅,手執標語,滿大街的遊行,不停的歡呼讓所有人都聲嘶力竭,嗓子都嘶啞了,可就是這樣,人們還是不停的在呼喊着,淚水像脫繮的野馬,像奔流到海的黃河,一刻也無法阻擋的流淌着,年輕人又蹦又跳,小孩子跟着高興,老年人也滿含着淚水看着這個沸騰的國家。

鞭炮脫銷,美酒脫銷,所有的飯館都人滿爲患,這一刻怎麼能不醉啊!夜晚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醉醺醺大聲喊叫的人羣,興奮的人們有時候還會破壞點公物,警察們都含着眼淚,帶着微笑寬容的看着這些歡樂的人們,這一刻,全國都醉了!

據事後有關部門的統計,在大慶祝的幾天裡,全國的經濟奇蹟般的在好轉,國內的消費量比平時高出了幾倍。股市在不斷上揚,工廠在不停的冒煙,人們歡天喜地的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前進吧!讓侵略者在你們的面前發抖吧!》中國時報又一次以最醒目的標題,在頭版頭條發表了由楊一全文撰寫的文章,文章高度讚揚了我海軍將士的豐功偉績,高度讚揚了我海軍將士勇猛頑強的作戰精神,號召廣大海軍將士,要發揚不怕艱苦,不怕犧牲,老新軍的光榮傳統,一定要將英國人趕出亞洲的版圖,同時還警告美國人,讓美國政府不要輕易趟這趟渾水,這次是菲律賓,再有下一次中國軍隊將出現在美國的本土。文章在最後道“勇敢的士兵們!前進吧!讓所有的侵略者在你們面前發抖吧!”

消息很快在世界上傳開,英國人失落了,美國人憤怒了。

整個英國都陷入了一種深深的失落中,大街上人們的情緒低落,失敗的陰影籠罩着英侖三島的上空。參政兩院在激烈的爭吵後,首相被迫下野,內閣被迫重組,談判成爲了英國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可是中國人一點都沒有停止戰爭的意思,中國軍隊還要繼續前進,他們還想前進到哪?難道大不列顛帝國要失去在亞洲的利益嗎?兩院在這一刻突然一致的統一起來,所有對頭都放下昔日的恩怨,一致通過決議,在中國人發動新的攻勢前,立刻向中國人表示,願意有條件的投降。

美國憤怒了,兩院憤怒了,市民憤怒了,憤怒的不是因爲中國軍隊殲滅了美國的戰艦,而是因爲總統在沒經過兩院的同意下,讓駐紮在菲律賓的艦隊配合英國人的行動,結果是連帶着美國艦隊被消滅,連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也被中國人佔領。美國朝野上下一片討伐之聲,總統在一片罵聲中狼狽的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解釋,最終被迫引咎辭職。副總統接替工作,立刻就致電中國政府,對這次的誤會表示道歉,美國並非有意與中國爲敵,完全是由於當地艦隊司令誤解了美國總統的命令,把接待理解成了配合。

笑話啊,真是天大的笑話。帝國主義就是這樣,他們想打就打,打不過就找藉口。中國政府也客氣的對美國政府的難處表示理解,希望美國人對此次的戰爭給個說法,懲辦肇事元兇是必不可少的,賠償也是要有的。另外,中國政府還含蓄的表示,對英國軍隊的野蠻侵略,中國軍隊一定不會輕易放過它,一定要讓侵略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英國人的有條件投降作爲一種和談的橄欖枝伸過來的時候,中國政府視而不見。全國上下一致要求,堅決不能就這樣作罷。

處於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的新加坡,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太平洋進入印度洋這裡是必經之地。英國人於1824年把這裡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由於馬六甲海峽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國人在這裡佈置了一個旅的駐軍,而且新加坡修建了堅固的炮臺和陣地,稱之爲要塞,一點都不過分。

新加坡,英軍軍營內,早晨的太陽剛剛露頭,升旗儀式就開始了,在要塞司令肯特准將目光的注視中,伴隨《上帝保佑女皇》的曲調,米字旗緩緩的升起。士兵們照例排列整齊,等待着儀式的結束開始早操。

菲律賓的戰事這裡的士兵都已經知道了,面對這樣的局勢,所有士兵臉上都有一種沉重,兩百年了,英國人第一次遭遇到這樣的失敗。對英國人來說,海軍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可就是這樣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在他們的附近國家投降了。

儀式結束,科特並沒有按以往的方式開始早操,而是站到了所有士兵面前,清了清嗓子後開始說話。

“孩子們,我想你們都已經知道了,我們的海軍戰敗了。別難過,孩子們,據我所知,他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彈盡糧絕後才被迫投降的,他們盡到了一個軍人的職責,他們無愧於女皇陛下的期望。

對於海軍的戰敗,我也感到很遺憾,也很難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會就此罷休的。海軍的戰鬥結束了,下面該輪到我們了,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惡戰。”

肯特說到這裡的時候,下面的士兵出現了一陣騷動,士兵們開始小聲的互相說話。這些日子來,對於士兵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中國人是否會進攻新加坡,現在聽肯特這麼一說,都知道自己即將面對什麼。一種對前途地擔心自然的蔓延開了,大家的互相私語引起了肯特的不滿。

肯特用自己慣有的,嚴肅而且嚴厲的眼神環視一週後,士兵們都自覺的閉上了嘴巴,安靜的聽肯特繼續說:“孩子們,這是一場戰爭,軍人的價值只有在戰爭中才能得到體現。讓我們用對女皇陛下的忠誠和熱血來告訴中國人,新加坡要塞是他們不可逾越的,大英帝國是不可戰勝的,新加坡是永不沉沒的堡壘,而你們將在這場戰鬥中成爲英雄去接受祖國人民的歡呼。大英帝國萬歲,女皇萬歲!”

肯特的一番話激起了士兵們的鬥志,在世界上橫行了數百年的英國人,他們驕傲的,他們一直認爲自己是不可戰勝的。現在情況都已經這樣了,不跟中國人拼一下也說不過去。

“大英帝國萬歲!女皇萬歲!”口號在士兵們齊聲吶喊下,倒也顯得幾分氣勢。

接下來的十天內,新加坡的英軍進入了一種全力備戰的狀態,炮臺上的大炮被擦得鋥亮。海岸防禦陣地也加固了,陣地上的觀察哨也增加了一倍,士兵們枕戈待旦。等待着中國軍隊的到來。

一道刺耳的警報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所有的英軍都被驚動了,他們快速的穿好衣服,拿起武器進入陣地,因爲中國人來了。

這樣一個新加坡的早晨,中國人來了,殺過來了,殺過來的是一隻龐大的特混艦隊。一艘艘炮口陰森的戰列艦,一艘艘殺氣騰騰的巡洋艦,一艘艘運兵船和登陸艇上,士兵們躍躍欲試。七十艘各型戰艦和潛艇,六百多隻運輸船組成的特大編隊,出現在新加坡的海面外。

太陽剛剛露頭,所有戰艦的前主炮就用最猛烈的炮火將登錄點一帶炸成一片火海,猛烈的炮擊持續了三個小時後,炮火開始延伸,第一批登陸艇開始搶灘。沒有衝鋒舟,沒有快艇的登錄部隊速度上明顯要慢很多,一點都不像電源裡的那樣,登錄部隊可以說是緩慢的開始靠岸,有的士兵甚至還是用漿划着小船。

新加坡不比菲律賓,英國人在這經營了五十多年,要塞加固,炮臺也是永久性的,戰艦的炮火併沒有給英軍帶來多少損失,英軍很快就開始用大炮開始攔截登錄部隊。

英軍的炮火很猛,沒有援兵和退路的英軍表現出一種玩命的態勢,登錄部隊不斷的向前,也不斷的有船隻被英軍的炮火炸的四散飛濺。

看着登錄部隊被炸得傷亡慘重,艦隊司令劉遠要求所有戰艦不斷向前,儘可能的用準確的炮火壓制英軍的反擊。所有戰艦在命令之下,無不奮勇上前,不顧英軍猛烈炮火的反擊,拼命用艦炮壓制英軍炮火。很快就有戰艦陸續中彈,“麒麟”號快速炮艇身中兩彈,前甲板也燃起了大火,艦身上也被英軍炮火敲出兩個眼,大量的海水涌入。艦長劉步蟬鎮定自若,一面讓主炮繼續射擊,一面讓人滅火堵眼。

“起點”號巡洋艦艦長鄧士昌更是勇猛,命令戰艦冒着擱淺的危險,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靠近海岸,用155毫米口徑的前主炮,不斷的把重磅炮彈砸到英軍的炮臺上。

第一批上岸的部隊是海軍陸戰隊一師第一團,團長石明遠在登錄過程中就中彈受傷,半靠在海灘上一個隱蔽處繼續指揮部隊作戰,幸好傷在大腿上,經過緊急包紮,問題不是很嚴重。

海灘的正面是一塊高地,英國人在上面修築了永久性的工事,英軍士兵躲藏在工事內,用機槍和步槍不斷的向登錄的中國士兵開火,猛烈而密集的火力網一時把登錄後的士兵們壓制在沙灘上。

高地上有幾個射擊的死角,英軍在那修築了幾個火力點,戰艦根本就沒辦法用炮火打到那,只見那幾個火力點裡的機槍不斷的在掃射,三營長奉命帶隊撕開口子,剛探頭就被機槍打成了篩子。

登錄部隊的傷亡重大,戰艦的炮火也沒辦法打掉那幾個死角上的火力點,這時2000噸的“勇者”號炮艇,在艦長林啓聲的親自操作下,不顧一切的將戰艦開向海灘,轟的一聲撞在礁石上,戰艦是擱淺了,可是也有了直接炮擊幾個火力點的角度。距離太近,林啓聲讓炮手把主炮調到最小的角度,把主炮當加農炮用,直接直射,連續的打了三十幾炮後,終於打掉了幾個火力點。登錄部隊歡呼着一擁而上,終於在英軍的陣地上撕開了一個口子。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雙方都沒機會吃飯休息,在中國軍隊不顧傷亡,多點登錄的攻擊下,英軍陣地多處被突破。

沒有退路的英軍死戰不退,士兵們憑藉着各個據點,仍然在不斷的抵抗。中國軍隊只能是逐點消滅他們,用手雷,用步槍,將英國士兵一個個消滅在碉堡裡。

激戰進行到傍晚,英軍的灘頭陣地終於全部被肅清,失去了海灘的新加坡對中國軍隊而言,那就是個不設防的城市。

槍炮聲逐漸的暗淡下去,天也黑了下來,除了零星的槍炮聲外,戰場安靜下來了。海灘上到處是醫務人員在搶救傷員,各種作戰物資也不斷的被運上海灘。留在海面上的只有到處可見的漂浮物,和戰死士兵的屍體。艦隊司令劉遠下令,所有戰艦燈火齊明,連夜打撈犧牲士兵的屍體。

英國人抵抗了一天後,殘餘部隊退卻到新加坡城內。

得勝的中國軍隊趁勢追擊,連夜把新加坡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新加坡城內,肯特准將和他的手下們在開最後的一次作戰會議。一天的戰鬥下來,五千英軍傷亡大半,現在只剩下一千五百多人還能投入戰鬥,會議室內的軍官們臉色鐵青,有的低頭不語,有的悶頭在抽菸。

“各位,你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你們盡到了做軍人的本分,不要在死人了,明天向中國人投降吧,我不得不承認,我們戰敗了。”肯特自始至終都沒有用上“我”這個字眼。

交代完一切,肯特宣佈散會後回到自己的臥室裡,摸出一支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砰”的一聲後,獻血濺滿了一面牆,周圍又恢復了寧靜。

當中國士兵把所有的炮口都對向新加坡城時,卻發現新加坡在一夜之間變了樣子,高懸在總督府上的米字旗已經被降了下來,取代它的是一面白旗。

在一片安靜中,城門打開了,所有的英國軍人和當地總督府人員排成兩隊,手持白旗走出城門。走在最前面的是英國駐新加坡總督白斯里。

新加坡,這個華僑衆多的國家,終於第一次飄起了中國的國旗,中國人終於成爲了這裡的主宰者。和英軍垂頭喪氣的投降隊伍相比,中國軍隊的進城儀式就顯得壯觀多了,士兵們挺着胸部,昂首走進這個陌生的國度,走進這個到處充滿了華語的國家。

受驚的市民們悄悄的推開窗門,偷着觀看這羣和自己長的相似的士兵,有大膽的還跑到路邊和士兵們說話,當聽到熟悉的華語時,衆多的華僑們再也按奈不住激動走上街頭,歡迎這些來自祖國的戰士。

第20章 大義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8章 廬州(3)第9章 上任(3)第4章 序幕第13章 安內第10章 苦戰(8)第7章 鎮壓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0章 苦戰(6)第34章 流水不爭第13章 安內第5章 離別第40章 圍城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6章 發展(1)第6章 浙南沈家(1)第2章 左宗棠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8章 新中國第15章 買辦第8章 協議搶劫(2)第20章 大義第9章 上任(2)第14章 成熟吧!第6章 浙南沈家(1)第32章 南下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21章 故人第6章 浙南沈家(2)第8章 和談(中)第6章 變數第8章 和談(上)第3章 武器至上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5章 保衛臺灣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0章 苦戰(3)第3章 武器至上第7章 演習?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15章 買辦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8章 兩江總督第20章 李家(2)第7章 鎮壓第10章 苦戰(2)第8章 和談(中)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0章 李家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20章 海上決戰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1章 我叫瀋陽第31章 打援第40章 圍城第9章 上任(5)第3章 武器至上第18章 印度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10章 苦戰(3)第17章 小刀會第1章 風雨飄搖第2章 救了向榮第10章 苦戰(1)第8章 和談(上)第18章 新中國第10章 苦戰(2)第32章 南下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5章 離別第18章 廬州(3)第18章 兩江總督第6章 浙南沈家(2)第8章 和談(上)第4章 寒冬第2章 救了向榮第19章 選擇第15章 買辦第8章 領兵蘇滬(1)第33章 赴會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3章 成立政黨第38章 戰爭陰雲第10章 苦戰(6)第6章 發展(2)第29章 外患第12章 歸途第19章 選擇第7章 大戰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1章 經濟危機
第20章 大義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8章 廬州(3)第9章 上任(3)第4章 序幕第13章 安內第10章 苦戰(8)第7章 鎮壓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0章 苦戰(6)第34章 流水不爭第13章 安內第5章 離別第40章 圍城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6章 發展(1)第6章 浙南沈家(1)第2章 左宗棠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8章 新中國第15章 買辦第8章 協議搶劫(2)第20章 大義第9章 上任(2)第14章 成熟吧!第6章 浙南沈家(1)第32章 南下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21章 故人第6章 浙南沈家(2)第8章 和談(中)第6章 變數第8章 和談(上)第3章 武器至上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5章 保衛臺灣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0章 苦戰(3)第3章 武器至上第7章 演習?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15章 買辦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8章 兩江總督第20章 李家(2)第7章 鎮壓第10章 苦戰(2)第8章 和談(中)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0章 李家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20章 海上決戰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1章 我叫瀋陽第31章 打援第40章 圍城第9章 上任(5)第3章 武器至上第18章 印度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10章 苦戰(3)第17章 小刀會第1章 風雨飄搖第2章 救了向榮第10章 苦戰(1)第8章 和談(上)第18章 新中國第10章 苦戰(2)第32章 南下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5章 離別第18章 廬州(3)第18章 兩江總督第6章 浙南沈家(2)第8章 和談(上)第4章 寒冬第2章 救了向榮第19章 選擇第15章 買辦第8章 領兵蘇滬(1)第33章 赴會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3章 成立政黨第38章 戰爭陰雲第10章 苦戰(6)第6章 發展(2)第29章 外患第12章 歸途第19章 選擇第7章 大戰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1章 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