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雨飄搖

經過大夫的醫治,許老闆的命是保住了,只是大夫說要在牀上躺上一個月纔有得好。過了兩天,劉銘傳和聶士成也回來了,劉銘傳一聽說這事,當時就要去找李家拼命,還好楊一給攔了下來,事情雖然看起來是完了,但楊一知道他和李鴻章之間的緣分是還沒開始就算結束了,出了這擋子事,那李家不把自己恨的牙咬,想到這些,不由的有些遺憾,這李鴻章看來註定要成爲自己今後的對手,做這大清朝的忠實奴才了。

還好劉銘傳和聶士成也帶來了好消息,經他們四處聯絡,大概有三百多個小夥子願意和他們一道去上海當兵,這一趟廬州,得了劉銘傳和聶士成,對楊一來說是大有收穫的。楊一拿出一萬多兩銀子,讓劉銘傳分給那些兄弟們做安家費,並說好過了正月就出發趕回上海,期間楊一讓劉銘傳他們繼續多拉點人來 ,這朝廷不讓公開招,他就來暗的。只是李鴻章怕是等不到了,就算等到也沒什麼指望了,對楊一來說,時間緊迫,金陵馬上就要被太平軍佔去,過不去了,得繞彎路。但有一件楊一怎麼也想不到的事情落在了他頭上。

1853年的春天對咸豐皇帝而言,這早春的寒意格外的冷,正月初二,太平軍自武漢出發,水師戰船萬艘,順流東下,陸軍於兩岸屏障水師,長驅直搗南京。先是,太平軍連克武漢三鎮,威脅蘇皖,震撼豫蜀,咸豐大爲驚恐,將欽差大臣署湖廣總督徐文縉革職拿問,將向榮急招進京,命其爲欽差大臣,專辦兩湖軍務,又破例增設兩欽差大臣:一爲署河南巡撫琦善,率軍進防信陽、新野;一爲兩江總督陸建瀛,督師扼守江皖。是時,在太平軍內部,針對今後戰略,產生三種意見,爭論十分激烈:一爲北進河南,問鼎中原;二爲西入巴蜀,“再圖四擾”;三爲東下江南,佔領南京。最後,楊秀清人心所向“天父下凡,令其直犯江寧”,確定了順江東下,取南京以爲根本,徐圖進取的戰略方針。其時清廷的長江下游一帶防禦薄弱。欽差大臣向榮跟在東進的太平軍身後,只知尾隨,不敢追擊。太平軍在文濟老鼠峽下巢湖一戰,陣斬清壽春鎮總兵恩長,擊潰所部清軍約三千人,兩江總督陸建瀛聞訊逃回南京。太平軍連下九江、安慶、蕪湖,正月二十九日直逼南京城下,陸軍佔據雨花臺,水師紮營於水西門外。南京城內一片驚恐,文官“茫然不知守禦”,武將“原不知武爲何事”。守城清兵五千,半數爲駐防八旗,外加鄉勇萬餘,“皆市井無俚”,城未破已四散逃命。太平軍兵臨城下,一面積極準備攻城,一面宣傳革命宗旨,動員羣衆支持。在人民羣衆的支援下,太平軍於二月初十日以地雷轟塌南京北城儀鳳門,攻破外城,斬陸建瀛;次日分別從南城聚寶門及水西門、旱西門入城,破內城,殺江寧將軍祥厚、副都統霍隆武等。前後不過十二天,整個南京遂爲太平軍佔領。

南京的陷落,對咸豐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二月二十日,太平天國又正式定都南京,改名“天京”。這一切都標誌着太平軍結束了遊動作戰,開始了武裝割據江南成立國中之過的局面。但這也給了清朝政府一個喘息的機會。南京的失守,波及了南京東面的上海,蘇州,杭州,江南富庶,向來都是清政府的經濟命脈,尤其是上海,上海江海關稅是江南大營的主要軍餉來源,對咸豐來說,這是絕對不能丟失的。

北京,夜晚,咸豐皇帝無聲的坐在太和殿內,看着前放的軍報,南京陷落的消息終於傳來了,咸豐的眉頭皺的嚇人,一旁的太監一個個都摒住呼吸,生怕弄出動靜來成爲咸豐撒氣的目標。

咸豐的案頭上放着一份奏摺,這是向榮在去年永安戰事後呈交的,這份奏摺讓向榮成爲了兩湖對太平軍作戰的主將,也讓咸豐想起了年前向榮進京對奏的情景。

“奴才向榮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向榮五體投地,行三叩九跪的大禮。

“起來吧,向榮,朕還真沒看出來,你還有這樣的遠見。”咸豐靠在龍椅上,手裡揮了揮向榮在永安時就送來的奏摺。

“皇上過獎,這只是臣的一點淺見。”向榮站了起來,心中得意,但臉上還是做出一付誠惶誠恐的表情。

“淺見?我大清朝的官員要都有這樣的淺見,那朕不知道能省多少心,江南何至於今天一付糜爛的局面,說吧,這是誰給你出的主意,你別想糊弄朕,你向榮有多少斤兩,我清楚的很啊。”咸豐板着個臉。這咸豐對八旗子弟的本事太瞭解了,這向榮最多能算個武夫,哪來的這些個對形勢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別人都以爲皇帝好糊弄,其實他們也不想一想,這皇宮是什麼地方,是天底下最齷齪,最骯髒的地方,是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最激烈,阿諛我詐最密集的地方,這些帝王家的貴胄那一個是省油的燈,從小到大那一個不是被環境擠兌出來的精明。也許治理起天下來,未必是個好手,但論玩心眼,那都是個頂個的好把勢。再說了咸豐這個皇帝的位置來的就蹊蹺,他自己更是隨時都在防備別人打他位置的主意,對臣下的欺騙那是不可能容忍的。

向榮聽咸豐怎麼一說,頓時冷汗就下來了,這皇帝最討厭的是什麼?那就是臣下對自己的欺騙,清朝的法律規定,欺君是要殺頭的。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皇上明鑑萬里,洞曉天機,這的確不全是奴才的想法,奴才的確得到一個高人的指點。奴才罪犯欺君,奴才萬死。”向榮兩腿一軟就跪了下來,一面猛磕頭,一面求饒。

咸豐看起來很滿意向榮的表現,也對自己的的“明鑑萬里”萬里很得意,臉色也漸漸好起來。

“狗奴才,說,誰教的你的好?”語氣也和藹了許多。

向榮偷偷的看了一眼咸豐的表情,見咸豐並沒有問罪自己的意思,心才放了下來。

“奴才該死,臣的主意來自一位高人......”向榮這才把楊一的事情說了出來,不過也是經過加工的 ,他說的是自己在永安的戰鬥中如何英勇,在戰場上隨身陷包圍仍堅持作戰掩護友軍突圍,危機時刻,是楊一拍馬殺到,救自己出重圍。還說在自己的請教下,楊一纔對形勢做了個大概的預判,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辦法。

這向榮說起來還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把個戰場形容的刀光劍影,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說到楊一的時候,把楊一比成了張良再世,諸葛重生。

“哦,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咸豐對楊一生出了興趣來。

“微臣口拙,恐怕不能形容楊先生才具之萬一。而且此人對朝廷一片忠心,當初在永安,微臣曾極力挽留他,但被他拒絕,臣曾經以爲楊先生閒散慣了,不願意涉足官場,後來纔在知道,先生是另有深意,這更令奴才欽佩。”

“哦,說來聽聽。”咸豐坐了起來。

“請皇上恕微臣死罪。”向榮又跪了下來。

“饒你無罪,起來說話。”咸豐笑了起來。

“微臣來京之前,曾打聽到楊先生在上海,故順道去拜訪了一下,問求當今之大事。”向榮又磕了一個頭,這纔敢站起來說話。

“少廢話,他怎麼說的?快快講來。”咸豐急了。

“先生以爲,太平軍如果佔領南京,建立僞政權,這反而給朝廷的圍剿帶來了方便,是件好事。”向榮答。

“這話什麼意思?”咸豐不解。

“微臣當時也納悶啊,這南京城高牆厚的,是江南重鎮,怎麼被佔了到是好事呢?”向榮賣個關子。又繼續說:“後來聽先生這麼一解釋,奴才才明白。”

“該死的奴才,你倒是快說啊,賣什麼關子。”咸豐怒道:

“是,奴才該死,先生說了,南京雖大,城牆堅固,但出路狹窄,一但水路被封鎖,我軍只要堵住西面就能困死發賊。而且發賊出生大多低賤,這秦淮的風月的享樂,那就是消磨他們鬥志的墳墓,發賊嚐到了享樂的甜頭,對南京自然不肯放手,必定死守,到時候朝廷調集大軍,成立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夾擊南京,到時發賊首尾不能兼顧,其主力將被南京一座孤城牢牢的沾住,再也無法集中強大的兵力北上。再者,發賊內部在危急的時候是團結的,但富貴安樂後定生爭鬥,起內部爭鬥一起,實力必大大削弱,朝廷可整頓軍馬徐徐圖之,加以時日,發賊不難剿滅。

咸豐聽完向榮的話,心裡覺得一快大石頭總算落了地,設色也緩和許多,一直緊皺的眉頭也鬆了下來。以一種輕快的語氣問向榮:“那這位先生有沒有說一些具體的圍剿辦法。”

這向榮等的就是這麼一問,胸有成竹的說:“先生有說,其一,朝廷要大力整頓當前現有的軍隊,加強武備。其二,地方士紳對發賊仇恨,此民心可用,朝廷應該鼓勵地方士紳自費興辦團練助朝廷殺賊,朝廷日後論功行賞,一可以保地方安寧,二可以幫朝廷節省不少軍費。”

咸豐終於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表達了咸豐此時的心情。

“可惜了,這樣的高人不能爲大清所用。哎!!”說着咸豐嘆了口氣。

“皇上莫急,那楊先生當初不留下,那是爲了現在更好的爲朝廷出力。”向榮趕緊說:

“哦,什麼意思?快點說明白。”咸豐高興的有點激動了。

“先生當初不留,其實是爲了賺錢,在上海先生說了,這打仗之道,沒錢是不行的,所以他要先賺錢,一年後的今天,先生在上海做的有聲有色,如今以頗有家財,前次他還委託奴才提他謀個武職,他要自費興辦團練,助朝廷平叛黨,御外辱。”

“可惜了,此人不是我滿族子弟.......”咸豐猶豫的說:

“皇上,奴才以爲,此人對大清的忠心天地可鑑,奴才願以身家性命擔保.....”

“不要說了,讓我想一想,今天就到這吧,退下吧。”咸豐打斷向榮的的話。

“皇上.....”向榮還想說些什麼,咸豐揮了揮手,示意向榮退下,向榮只好躬身倒退離開了。

“皇上,夜深了,該休息了,女主子們都等着翻牌子呢。”一旁的太監小心的提醒,把咸豐從思緒中拉回來。

思緒良久的咸豐終於下定決心道:“來人,給我宣肅順、景泰進宮議事。”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38章 戰爭陰雲第8章 和談(下)第2章 家第15章 又見向榮第8章 和談(中)第8章 協議搶劫(1)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0章 滬上名妓(1)第1章 風雨飄搖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0章 大義第9章 起步第10章 苦戰(2)第33章 赴會第5章 軍火買賣(1)第9章 上任(6)第10章 苦戰(3)第21章 橫掃兩岸第40章 圍城第20章 李家(2)第20章 大義第10章 苦戰(3)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3章 安內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20章 李家(2)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1章 故人第7章 鎮壓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9章 消滅海狼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9章 西亞第3章 前奏第22章 出征第25章 征服第8章 協議搶劫(1)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22章 各懷鬼胎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新中國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20章 大義第二部第十九章第31章 打援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廬州(3)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3)第4章 德國朋友第6章 發展(2)第5章 中外合資第14章 成熟吧!第12章 歸途第12章 女兒情懷(2)第31章 打援第10章 苦戰(6)第9章 消滅海狼第10章 全亂套了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6章 變數第9章 起步第18章 印度第2章 家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10章 苦戰(4)第17章 名士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17章 名士第20章 大義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0章 血腥的夜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9章 上任(5)第3章 婚姻大事(2)第4章 序幕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17章 征服第35章 鬼子六第2章 左宗棠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7章 征服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35章 鬼子六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21章 故人第12章 挖牆角第8章 協議搶劫(2)第15章 又見向榮第3章 婚姻大事第36章 欲擒故縱第7章 大戰第10章 苦戰(1)第6章 烽煙四起第33章 赴會第1章 我叫瀋陽第12章 女兒情懷(3)
第38章 戰爭陰雲第8章 和談(下)第2章 家第15章 又見向榮第8章 和談(中)第8章 協議搶劫(1)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0章 滬上名妓(1)第1章 風雨飄搖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0章 大義第9章 起步第10章 苦戰(2)第33章 赴會第5章 軍火買賣(1)第9章 上任(6)第10章 苦戰(3)第21章 橫掃兩岸第40章 圍城第20章 李家(2)第20章 大義第10章 苦戰(3)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3章 安內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20章 李家(2)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1章 故人第7章 鎮壓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9章 消滅海狼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9章 西亞第3章 前奏第22章 出征第25章 征服第8章 協議搶劫(1)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22章 各懷鬼胎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新中國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20章 大義第二部第十九章第31章 打援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廬州(3)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3)第4章 德國朋友第6章 發展(2)第5章 中外合資第14章 成熟吧!第12章 歸途第12章 女兒情懷(2)第31章 打援第10章 苦戰(6)第9章 消滅海狼第10章 全亂套了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6章 變數第9章 起步第18章 印度第2章 家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10章 苦戰(4)第17章 名士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17章 名士第20章 大義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0章 血腥的夜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9章 上任(5)第3章 婚姻大事(2)第4章 序幕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17章 征服第35章 鬼子六第2章 左宗棠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7章 征服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35章 鬼子六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21章 故人第12章 挖牆角第8章 協議搶劫(2)第15章 又見向榮第3章 婚姻大事第36章 欲擒故縱第7章 大戰第10章 苦戰(1)第6章 烽煙四起第33章 赴會第1章 我叫瀋陽第12章 女兒情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