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13年6月10日-11日在我微博上發表的微文集合,可以體現目前我對網文行業的思考:
前天晚上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說了很多秘聞。朋友們問17K爲啥不挖人,是因爲要上市麼?我說我們不挖人不是錢的問題,是我的兩條原則擋住了:1,對作者創作是否有幫助;2,對網文行業來說是否有整體的增值作用。現在太多的作者不琢磨怎樣碼字,只想着怎樣在幾個平臺間漁利,對創作不好。
17K想成爲最大的內容生產平臺,在行業內有此定位與實力的網站並不多,所以我們的重點還是讓不會寫書的作者學會寫書,讓會寫一點的更懂創作。更原本在門外的能進到門裡來,讓站在門檻上的能登堂入室。在此定位上,17K是網絡文學的基石之一,所以網編、青訓營、網絡文學聯賽等項目得到了極大的支持。
像起點和17K這樣的網站本質上都屬於內容生產平臺,是整個網文生態圈的基石,擁有較強的造血能力。但當造血的能力超過網文的整體發展速度、渠道的發展速度的時候,就會被人挖角。這樣其實是常態,一則釋放出空間,二則成就他人,共同發展。所以爭鬥也好,惡意競爭也罷,只要還能造血,就無需擔心。
實際上爭奪大神的公司都想做渠道,真正的內容生產平臺都是着眼於造血(不僅是挖掘新人,也讓老作者更上一層樓)業界有些公司是真想做內容生產平臺,所以在第一輪挖人奠基之後,接下來就投入到作品篩選、作者選拔的體系建設上了。這樣的平臺我覺得應該鼓勵,多多交流,然後大家一起建立規則,一起做大。
任何網站都有自己的天花板,也不能夠在內容和渠道上都投入均力,總要有所側重。就算是起點,論自有渠道能力別說是中國移動,就是一些做客戶端的公司都能超過它。但起點爲啥還高居榜首?因爲它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17K在某些類型上和起點錯開了位置,所以能成爲第二個成熟的內容生產平臺。
對內容生產平臺來說,給作者買斷、特別是高價買斷是最愚蠢的事情。對想做內容的渠道來說,不給作者買斷卻是最愚蠢的事情。內容和渠道各有定位,、所以本來可以避開直接的競爭,但很顯然大家沒想清楚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內容生產平臺的大神作者都應該分成,買斷是給中低端作者、創新作者以基本保障。
但我想說的是,這個圈子裡的人太想贏家通吃了,不願意合作,也不想給其他人留下發展的空間,所以逼得惡性競爭無所不在,打到最後就是刺刀見紅的價格戰。我想,對不懂行的人來說,加價/翻倍留人的好處是自己在任期間不會出麻煩,壞處呢,留給後來人吧。這也算是現在流行的一種智慧吧:問題留給後來人。
網文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初期,產業鏈不完善,等到發展的成熟了,自然各有定位。中國的互聯網有點怪,大佬們啥都想做,想通吃產業鏈,比如盛大、比如騰訊,所以這兩家是非多。但現在大家都逐漸覺醒,開始有了開放平臺的想法。這點得感謝360,把騰訊打醒了也打痛了。開放平臺纔是渠道的王道,對吧。
所以作爲內容生產商,現在是最好的時刻。我記得有個記者問我,騰訊、百度、新浪都做自己的文學網站了,你怕不怕。我哈哈大笑:在集團層面上,開放是所有平臺的國策,自有內容只是二級戰略。所以17K的做法就是:全渠道分銷。我相信騰訊、百度、新浪等平臺乃至於以後的盛大都不是不可能合作。
誰封閉,誰完蛋。開放就是平臺的宿命。這一點都看不透的話,還玩什麼網文呢?作爲內容生產平臺,現在是着力發展內容的時候,非要和渠道去比拼銷售。別說騰訊了,就是中國移動這座大山,去年25個億的收入,今年一個月過3億的規模,哪家說能超的過呢?在此意義上,雲中書城是個失敗透頂的戰略,是不?
感謝大家接受我的每月分享(哈哈,其實有點像間歇性發作,但我保證我的初衷是好的)。因爲網文我確實還想再做三十年,因爲它現在還很初級,我和一個記者朋友形容網文現狀叫:年少早衰。我相信市場會進行調節,但在調節的過程中,會有一批批才華橫溢的作者不得善終。可嘆,可惜。我的微信:xuechou17k
最後我補充一句:這幾天知道兩個大神的想法就是賺三年快錢退休,我就知道他們的質量基本上得不到保證了。晚安之前的忠告:三年後不管你還是不是大神,保證一定還想寫。因爲真正成大神的作者,必然都有旺盛的表達欲,所以這三年好好寫,要不然到時候你承受不了的不是價錢,而是讀者的唾棄和失落感。
其實網站不論大小,但凡是想發展網文的都可以平輩論交。作者不論大神菜鳥,只要用心碼字努力提高的都可以見面一笑。開放的心態要有,平等的心態也要有,不能咱們一邊自己喊着要自由、平等,但是卻一邊仰視着比自己強大的,俯視着比自己弱小的。17K有敵人,但這敵人是盜版者、刷榜者,不是兄弟網站。
做內容生產平臺,我們選擇了最難的路。被人挖角,上升通道不暢,讀者來源偏差,渠道成本升高,全渠道分銷導致結算不暢等問題都有。晚上有一個老作者因爲某渠道稿費的事和我聊了不短時間,我說我很高興。不怕有問題,就怕不知道,不解決。我們需要的是一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彼此置氣,不理不睬。
做內容生產平臺,對新人來說,上升通道越寬越好,對中間層作者來說,也希望能衝到頂端,而對頂端大神來說,不但希望能保住位置,更重要的是能攻城略地,怎麼解決這三個階層的資源分配問題,是起點也好,17K也好這些平臺最大的問題所在。主動的就是再投入資源擴大盤子,被動的就是失血療法。
所謂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內容生產平臺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靠平臺運營者來解決,更需要作者的參與。雖然一直都說合作雙贏,但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滿和埋怨的情緒是存在的。現代人解決這種消極情緒的辦法很簡單粗暴,就是一拍兩散。但其實並不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是很多時候大家選擇了逃避,而不是面對。
在描繪網絡文學生態圈的時候,我曾提出來搞“轉會制度”。這其實是在商討規則,對作者也好,對生產平臺,對寄生者也好,都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大家還是希望通過慘烈的戰爭來試圖投機取巧。起點和創世的戰爭說明,真的誰都討不去好,只能是兩敗俱傷。失血的失血,進去的進去。現在最怕的是沒規則。
作者處在多個平臺之間漁利,拿着一家的價錢去找另一家提價,這情況很普遍。而對很多編輯來說,拿着公司的錢賺自己的人脈有何不可,被大神們尊稱一句大大也很飄飄然。但投資人真的是傻子麼?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不願意合作,吃獨食,崇尚陰謀的劣根性,在商品社會下不但沒收斂,反而被擴大了。
對讀者來說,又獲得了什麼呢?飄飄然的作者,爛尾都算好了,爲了轉會直接太監的都不在少數。但是對作者來說,寫好一本書真的挺難的。有個作者曾說,當初有一飛沖天的機會,但是看着新人買斷的價格不爽,就直接強結了。我想說的是這不是個例,是常態。在這個文學的世界裡,作者最親近的人應該是讀者纔對
一個老朋友Q我說:把17K小說網 做好就行了。我說這還是勝者爲王的邏輯。我從來不懼怕任何的競爭,正面的,負面的,正當的,惡意的,即便是要打官司也不怕。我真正心疼的是這麼多資源的投入浪費了,這麼多天才橫溢的作者廢了。雖然我知道市場經濟一定會出現這些現象,但心裡還是挺不舒服的。
有哥們說我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我說雖然我在17k做,但只靠一個17k想把網文再上幾個臺階不現實,我們沒這個能量也沒這個資源。只有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讓網文成爲中國在世界上的符號。而對我來說,只要有才華的作者都能有個好歸宿即可,不管在不在17k。
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讀者追求好書,作者追求名利雙收,編輯追求好作者,追求自己的職業人生,資本方追求利潤增值,平臺的運營者追求市場規模。我追求網文這個行業的發達,而不是隻考慮自己工作的平臺。17k有很多的問題,也是我要掃的一屋。
一個刷點的作者和我投訴編輯,說編輯不理他。我想了一下,也沒理他。然後他問我,和編輯關係不好,500收藏能上架麼?我說能。他不信,我有一種說髒話的衝動。說真的,編輯不是完人,但請別再這樣侮辱編輯的智商好不?17K的責編只負責兩件事:類型成神和內容策劃。能否上架數據是內容運營編輯覈查的。
17K的編輯體系是由四部分組成的:簽約編輯負責以讀者的口味篩書,責任編輯負責內容策劃和類型成神,作者顧問是作者經紀人,負責打理作者內容之外的合同、稿費、三節兩壽諸事,內容運營編輯是負責數據化運營。任何一個簽約作者,都會同時和這四個崗位的編輯打交道,目的一是加強專業性,二是加強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