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利不起早,一旦有好處可拿,南明自上而下就爆發出高效率,短短的兩個月不到,首批留學生就派出來了,共有四十多人乘坐華遠公司的輪船回到北平。
雖然來得快,不過還是錯過了大華民國的大學招生季。大華民國現有北平金陵武昌遼陽西安等城市設有大學,每年的招生名額在四千人左右,入學考試在五月末,七月正式開學,學制爲四年,而且實行學分制,每一名大學生都要修足兩百學分才能獲得學位。
北平大學還設有博士院,主要招收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進入深造,而崇道堂內還設有特研院,專門招收理工科人才進入深造。而遼陽金陵等地的大學雖然剛剛起步,不過也初具規模,其中遼陽大學以工科爲主,側重點是冶金;其他大學有重文有重理,方向不一,不過都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
當然,大學的設立不只是培養實用型人才,還要灌輸思想,畢竟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人才,沒有思想只會唯唯諾諾的人最多隻能當奴才,大華民國可不須要那種人。
南明留學生雖然來得遲了,萬磊也沒有就此打發他們回去,而是在北平大學中加開了一個預科班,對這些新來的人進行填鴨式教育,等到明年開考的時候再讓他們上場考試,至於能不能考上,那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即便如此,萬磊還是認爲這些人考上的機率肯定很低,畢竟大華民國的中小學教育早就起步了,經過數年的普及教育,學生的文化素質比這些“半路出家”的留學生肯定要高得多。這些人就算是考得上,最多也是那些次一級的大學,北平大學是沒指望的,除非萬磊給他們開後門。
不過,在大學教育和管理上,萬磊是很少插手的,他雖然時不時地去北平大學開講,不過從來不干涉學校的校務,更不會走後門往大學裡塞學生,就連他自己教出來的學生,都要通過正規的考試途徑才能入學。
從總體上看,萬磊自己教出來的學生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早期的那一批學生相繼進入北平大學,有幾個才十二三歲就通過入學考試,頓時就成爲讓北平大學轟動的焦點人物,再加上他們是萬大總統的門生,又都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在北平大學中很是耀眼,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是明日的政治之星。
其實,萬磊總無意於將北平大學變成培養官僚的地方,也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都從政,所以這些所謂的“明日之星”一直比較低調,大半都選擇了理工科,只有少部分人選擇主修政治和經濟,即便如此,這些人也對理工深感興趣,因爲他們都知道,真正使文明進步的是科技,不是政治,只有服務於科技的政治,纔是好的政治。
安南之戰後,大華民國再無戰事,又無其他大型災害發生,萬磊總算是得了清閒,平時處理一些政務,閒時陪伴妻兒,日子過得平淡卻也很充實,唯一讓萬磊感到遺憾的是,兩個妻子一直都沒再給萬家添丁。
日子一天天過,轉眼間,秋去冬來,瑞雪如期而致,又迎來了新的一年。而這一年是華歷五年,也是萬磊這一屆任期的最後一年。在這最後一年中,萬磊不得不考慮要不要競選下一屆大總統。
按說,當官人之所欲也,當一國大總統更是世人之所願,不過萬磊當政五年,實際上加上得國之前的那個時期的話,就是十餘年。搞了十餘年的政治,是人都會覺得累,特別是心累,萬磊真想退下來,過上幾天養花餵魚的悠閒日子。
不過,萬磊也知道這是奢望,雖然大華民國已經步入正軌,發展得蒸蒸日上,不過內部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的,比如說法治還未盡入人心,比如說官員素質有待提高等等,這些問題解決得不好,大華民國也是難逃滅亡之途的。
既然不能就此退休,萬磊只得硬着頭皮籌劃着大選的事宜,雖然他本人的名望還是如日中天,不過還是有競爭者的,比如說江南那邊的議員,有好些人傾向支持鐵鉉或徐輝祖之類的人上位,萬磊最大的支持者還是軍派,所以,萬磊要重點拉攏軍心。
正月十五,西北軍區司令周天壽回北平,並卸任軍區司令一職,萬磊則特別任命他爲華園幕僚長,代行大總統部分職權,比如說四方巡視,代大總統會見各級地方官員等等。萬磊之所以這樣做,一是要拉攏軍派,二是要培養軍方從政派。
其實,萬磊本人是希望軍派也能有機會競選大總統的,畢竟大華民國是一個新興的擴張型國家,如果大總統一職讓文官長期把持,這是重文輕武,國家會變得孱弱。當然,大總統一職也不能讓軍派把持,這會引致窮兵黷武。
最好是文武兩派兼顧,不過萬磊也知道,這是很難的,因爲武長期在外領兵,與各地的議員與鄉紳之間氣場關係比不上文官,在競選的時候本就存在劣勢,萬磊讓周天壽“棄武從文”,其實就是要降低這方面的劣勢。
萬磊這種近似於開後門,指定接班人的行爲,自然也引起一些文職官員的不滿。爲此,萬磊還專門發表了一篇社論,高度讚揚周天壽爲國戍邊的奉獻精神,並一再強調,調周司令回北平,是爲了讓其休養身體;聘其爲華園幕僚長,是看重他的才幹,是任人唯賢。
萬磊的社論一出,文職官員自然也不也再公開場合多說什麼,不過私底下還是議論紛紛的,更多的議員投到了鐵鉉的那一邊,如此一來,萬磊的競選年更加不好過。
雖然競選年將會很不好過,不過萬磊還是把該辦的事該辦好了,其中科技輸出的事是新一年的重中之重,繼與南明簽訂鐵路轉讓合同之後,他相繼與印度各個沿海城邦簽訂了相關合同,轉讓的技術從鐵路到新型綿種再到新型紡紗機,總之無所不包,大華民國真正從商品輸出轉變爲科技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