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造紙廠

bookmark

李詩婧在家中無聊,這天在花園裡賞花,突然她的丫鬟塞了一封刷着火漆的信,回到房中打開信件。

讓李詩婧驚喜的是,這封信竟然是夏鈞送來的。

信中她見夏鈞的情況如此‘淒涼’,舉目無親的渡過這個冬季,不由抹了幾把眼淚,拿出紙筆,奮筆疾書的給夏鈞寫回信。

回信中李詩婧說到她的情況,不知道爲何她父親不讓她出門,並解釋說本來想去找夏鈞的……

同時李詩婧還在信中詢問了保安團的情況。

李詩婧雖然足不出戶,不過消息倒也不閉塞,駐紮在縣城的清軍大敗而歸她還是知道的,不過對保安團發展到什麼地步並不清楚,於是好奇的詢問了一番。

很快李詩婧的信就通過她的丫鬟送到了張四狗手裡,那丫鬟傳一次信,就拿到了10塊銀元,把那小丫頭笑得合不攏嘴。

這封信馬上被張四狗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回了西鄉。

夏鈞收到信後十分欣喜,李詩婧肯回信,暗地裡用信件聯絡的渠道就建立起來了。夏鈞打開信件看完,見李詩婧問起保安團的發展情況,夏鈞把遊正斌叫來,開始在團裡拍照。

夏鈞擺了好多姿勢讓遊正斌拍下,這架勢就跟弄寫真似的。

夏鈞在回信中把洗好的照片裝了進去,另外介紹了一下保安團的發展狀態,這也沒什麼好機密不機密的。

另外夏鈞還把修廁所的事情告訴了李詩婧。

李詩婧接到信後看到那些照片,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讓她想不到的是,保安團竟然有統一的軍裝,還有統一的武器,更有重機槍以及一種三個輪子的摩托車。看到夏鈞提及修廁所的事情,夏鈞在文中那副吝嗇鬼的模樣讓她肚子都笑疼了。

兩人的信件來往十分的頻繁,有時甚至是一天兩封信。這可把把李詩婧身邊的丫鬟樂翻了,夏鈞爲了做得隱蔽下,所以對她支付了高額封口費。爲此他和李詩婧的聯絡一直很掩蔽,李府裡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兩人的關係突飛猛進,稱呼上變得十分親密,李詩婧對夏鈞的稱呼只有一個字——鈞,夏鈞對李詩婧的稱呼是兩個字——小婧,其肉麻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定境界,只是那層意思始終沒有捅破。

兩人在信中最多的就是傾述心情,李詩婧在家裡心情並不是很好,在信中多次抱怨她爹不知道發了什麼瘋,開始把她像那些傳統的千金小姐一樣養在閣樓裡,對於出國留學過的李詩婧來說,這日子非常難過。

夏鈞那邊則是報喜不報憂,形勢一片大好。因此每天李詩婧看夏鈞的信時,都會露出笑意,顯然很高興,從來沒有擔憂。

夏鈞那邊的情況確實不錯,自從把六個排分派出去剿匪後,積分就嘩啦嘩啦上來了,夏鈞要求各排剿匪要效率,而不是質量。

效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斃或者俘虜數量最多的土匪,質量就是對付一羣土匪,是否將他們一網打盡,或者抓到他們的匪首,並且逼問出錢財。

這些土匪雖然狡詐,但更多的是那些土匪頭子,那些普通土匪的行跡很好找,到處打聽一下就行。

這些普通土匪數量多目標大,無心算有心之下,很容易剿。

不過一個排就35名戰鬥人員,剿匪時的質量自然跟不上了,什麼圍殲基本上不太可能。

反正剿匪的積分永遠比不上民心的多,但當前自己又急需積分來建立高產作物的種子培育基地。

所以讓各排像梳子一樣掃過便是,反正中國這麼大,土匪到處都是,這個地方的土匪打沒了,轉移一下陣地就行。

爲此各排幾乎天天在作戰或者準備作戰,不是對土匪進行強襲,就是對土匪進行伏擊,或者是進駐土匪要襲擊的村莊。

而夏鈞在西鄉則是積分一天天的往上漲,各排剿匪的繳獲也有多有少,但加起來卻十分可觀。

只是一週的時間,夏鈞的積分就上漲了7萬餘點,這些二線部隊經過將近四個月的訓練,天天練作戰技能,戰鬥素質普遍都提升得不錯。

那些土匪可就遭殃了,各排仗着精良的裝備,專門襲擊區域內規模最大的土匪,其中負責政和一帶的那個排一週內擊斃了兩百餘名土匪。

繳獲方面很大,從土匪身上收刮到的錢財一週內就達到了十萬餘塊銀元。

因爲剿匪的展開,夏鈞財力暴漲。

二剿匪中也出現一些傷亡,夏鈞開始繼續擴招保安團,這次擴招的範圍擴大了建安各鄉鎮。

由於各排的剿匪,建安縣各鄉鎮對保安團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爲此夏鈞有了更大的招兵地,第二次招兵預定再招募500人,再組建三個步兵連,以及一個後勤連。

這次招募依舊是二線部隊,裝備的也是春田步槍。

未外放剿匪的21連的士兵則用來補充外放的兩個連的傷亡,這500名新兵在訓練時也將參與剿匪,不過由夏鈞直接指揮。

這麼多的兵力,可以使勁的對各地的土匪進行圍剿了。等訓練差不多了,再分成排級外放剿匪。

夏鈞發展到此時發現,制約保安團發展的即有經濟問題,也不全是經濟問題,還有人才和內部的問題。

經濟問題很簡單,雖然保安團有足夠的錢,但保安團沒有一個穩固的經濟來源,農業稅顯然不頂事,西鄉的農業稅在自治後定得極低,而高產作物的種子兌換又不划算,一旦保安團財政破產,後果是很嚴重的。但財政方面短期上看,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爲保安團手上還有足夠的錢。

在財力上足夠支撐擴軍的情況下,人才和內部思想教育還不是很到位成了擴充的制約因素。

沒有教導團,沒有合格軍官的軍隊,什麼亂子都可能出現。

擴充到1100人規模的保安團此時已經擴充到極限的地步了,好在那500名新兵還在本部的管轄下,軍紀可以保證,同時指揮上也由夏鈞直接指揮。爲了培訓軍官,夏鈞開辦了一個非正規化的‘建州陸軍學堂’,每天給團內的軍官惡補軍事知識。

因爲剿匪而獲得的積分增長速度超出了夏鈞的預計,因此夏鈞開始尋思着開辦工廠的計劃。

以當前的條件,造紙廠無比是首先需要建立的工廠。

商品總得有包裝吧?這就需要各種包裝紙,同時紙張是大衆化的商品,有廣大的銷路,福建又不缺造紙原料。

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87章 日艦進犯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61章 秋收!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2章 馬尾船政第93章 威壓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0章 狠手段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2章 馬尾船政第8章 停止擴張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43章 炮戰(上)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6章 造紙廠第1章 穿越1909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181章 切腹!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56章 飛機訂單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85章 首腦會談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7章 刺刀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56章 洋妞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章 土匪襲村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90章 人才啊!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9章 鞏固地盤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49章 議和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03章 集團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57章 申請委託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89章 炮臺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
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87章 日艦進犯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61章 秋收!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2章 馬尾船政第93章 威壓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0章 狠手段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2章 馬尾船政第8章 停止擴張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43章 炮戰(上)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6章 造紙廠第1章 穿越1909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181章 切腹!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56章 飛機訂單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85章 首腦會談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7章 刺刀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56章 洋妞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章 土匪襲村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90章 人才啊!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9章 鞏固地盤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49章 議和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03章 集團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57章 申請委託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89章 炮臺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