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

bookmark

悲劇呼!昨天想從頭到尾把書修一遍,提高一下閱讀流暢度,結果後臺直接被鎖了,章節傳不上來,編輯又十一放假了。

剛剛打通主編的電話,才搞定了。

遲來的第一更!

————

在建設炮團的同時,夏鈞讓參謀部在地圖上劃定日本登陸福建作戰時可能的登陸地點,並對這些地區的地形進行勘察,地圖得畫仔細了。

一旦日本入侵福建,首先對決的就是火炮,雖然夏鈞的炮團成立倉促,但只要訓練一段時間,加上先進的戰場通訊系統以及福建的地形和優勢射速,完全有與日本炮兵對抗的能力。

這就是他的最大優勢,只要步兵有火炮支援,那麼再仔細挖工事,把小日本趕下海不是問題。

福建第一師的訓練也被夏鈞轉成了工事的挖掘方面,在這個大炮性能不斷增強的時代,步兵沒有工事的保護基本就是死路一條。

工事隨便挖還不行,必須仔仔細細的修築,否則根本抵擋不住炮彈的傾瀉。

第一師很快投入到了工事修築訓練之中,這方面的訓練並不多,以前只是隨便練練,因爲以前夏鈞覺得近階段要面對的敵人只是滿清和地方軍閥,與小日本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這方面的需求並不大,等以後訓練也不遲。

不過現在情況有變,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師對防禦工事有着迫切的需求,否則一旦和日本陸軍打起來,那會吃大虧的。

第一師上下開始拿着工兵鏟,在軍官的指揮下修築防禦工事,修築防禦工事的水泥是夏鈞從兌換平臺上兌換的特種水泥,專門用來抵擋炮彈的,防禦強度是普通水泥的五倍。

防禦工事修築演習便開始了,這次演習第一師將要在三天時間將防禦工事修起來,接着撤離陣地。

隨後開始檢查各營修築的防禦工事,檢查的方式包括用速射炮、榴彈炮直接射擊,所有不合格的修過,修到合格爲止。

隨後會有第二次演習,第二次演習的防禦工事修築時間將降低到兩天,第三次修築演習將把時間降低到一天。

現在還有時間練,到了戰場上可就沒時間練了,一旦修不好就會換來血的代價。

夏鈞忙着備戰的時候,福建的夏收也進入了尾聲階段,隨着夏收的過後,民心值不斷往上漲。

今年福建的夏收可謂是大豐收,田裡的農作物跟瘋長似的,在這個炎炎的夏季,老百姓的心也如同這天氣一般火熱無比,無論是地主和是佃農,在這個夏季都是樂呵呵的。

不過相比之下,地主們心裡還有份失落,那就是自治政府突然在一個月前出臺的《暫行農業生產條例》。

條例中規定,地主的佃租每畝不得超出50斤稻穀,這樣的地租和以前差不多,這是自治政府爲了防止種植了高產作物後地主提高地租而出臺的暫行政令。

這個年代地主和佃農的矛盾較大,生產資料大多掌握在地主手中,自耕農並不是太多,大多數農民都是租地的佃農。

夏鈞自然不可能來個均分田畝的政策,一旦田畝均分,必然造成一個個貧民,夏鈞在農業上首先追求的是個人產值,只有個人產值上去了,農民纔會真正富裕起來。

個人產值的提高首先受限於土地面積,因此土地必須一定程度上的兼併,而那些失去土地的人口,可以轉爲工業人口,工業人口同樣要追求個人產值和福利,這樣工人才會富裕。

不過這些暫時還都是浮雲,飯得一口一口的吃。

對待這些地主,夏鈞不能容忍的是他們寄生在佃農身上,因此纔出臺了《暫行農業生產條例》來約束地主。

之所以把地租最高值定在50斤稻穀,還是考慮到目前辛亥革命還沒開始,一旦動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不利於穩定人心。

夏鈞已經打算好了,一旦辛亥革命爆發,隨即出臺新的農業生產條例,將地主的地租限制在10斤稻穀以內。

這樣一來,地主無法通過租地的方式來盈利,也就不存在寄生於佃戶身上的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地主雖然還掌握着生產資料,卻無法壓榨他人,唯一的致富手段就是請長工,也就是相當於請工人來進行生產,相當於是自己經營,而不是什麼都不管,丟給佃戶去種,然後翹着腳等着收糧。

在這個階段,還要出臺最低工資規定,長工的工錢必須比得上工人,同時夏鈞也就可以對這些地主進行徵稅了,稅收完全可以定得高一些。

長工工資有規定,並且會隨着工業上的工資往上提,生產成本就提高了,如此一來農場主就必須投入先進的生產機械進行生產,否則無法在較高的稅收下生存下去。而那些跟不上時代腳步的地主,除了出售土地外,只能被收稅收到破產。

如此之下,整個國家的土地調控就完成了,完成調控之後的農業將比較高程度的兼併,形成一個個農場,這些農場將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個人產值將達到較高的水平。

在這個調控過程中,大部分地主都將被淘汰掉,因爲這個年代並不是所有地主都能跟得上發展腳步。

取而代之的極有可能是掌握先進生產技術,以公司方式出現的專業生產團隊,對土地進行‘集約化’的專業管理,夏鈞也傾向於用經營農業的公司來取代原有的地主。

後世的中國之所以無法如此發展,那是因爲人太多,土地根本不夠用,只能犧牲個人產值,用精耕細作的方式進行生產。

不過這個年代的中國人口只有四億,夏鈞手上又掌握着比後世還要強悍的農業生產力,完全可以對個人產值進行追求。

農業調控方面任重道遠,起碼不是兩三年能夠完成的,必須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慢慢的進行調控,也許十幾年才能完成這樣的調控。

這種調控還要考慮到工業發展的水平,若是工業發展跟不上,胡亂調控導致農民無法轉爲工業人口就會導致農民失業。

所以這種調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業、服務業上對勞動力的需求。

後世的中國的城市化比較畸形,後世的中國一向是忽視農村建設,將建設投入到城市之中。

這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村留不住人,而城市又不需要那麼多的人,造成一種虛假、畸形的城市化。

正真的城市化應該是把農村、城市擺到同等水平去建設,讓農村也能留得住人,不讓農村人口一窩蜂涌到城市。

而城市因爲工業的發展又需要勞動力,不得不提高工人待遇,以此將農業人口吸引到工業人口上去。

若是農村留不住人,人都一窩蜂涌入到城市,那麼工廠爲什麼要提高工人待遇呢?反正你不幹別人還幹呢!

工廠提高了待遇,人口自然也就到城市去了,如果說工廠的利潤不足以支撐他們提高待遇,那麼進一步的城市化也就停止了。

但若是工廠能生存下去,那麼城市化進度必然提高,這種城市化纔是真正的城市化。

當然,後世的中國沒有科技優勢,工業要發展只能靠壓榨工人價值才能生存,而一旦離開了人口紅利,工廠完全無法與發達國家的工廠競爭。

此時夏鈞面臨的情況與後世的中國有些差別,此時西方各國的科技雖然先進中國很多,但並非無法追趕。

就算是夏鈞不用手上這個兌換平臺去發展工業,離後世還有一個世紀的時間,這麼長時間還怕趕不上?

而夏鈞的打算是十年內超越歐美國家!

——————

感謝*韋小寶&西門慶、讕月、職業醬油人三位同學的打賞,以及韋小寶同學的評價票!鞠躬,拜謝!

滿地打滾求推薦票!!!

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73章 光復會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103章 集團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59章 捲菸廠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8章 兌換裝備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1章 二線部隊第5章 部門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8章 停止擴張第3章 通電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章 革命爆發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37章 心許第28章 瘋狂剿匪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65章 夏收!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35章 摘桃子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90章 人才啊!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77章 偷着樂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33章 14年秋收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223章 養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52章 工業佈局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3章 軍事法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55章 民心歸附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76章 邀請
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73章 光復會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103章 集團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59章 捲菸廠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8章 兌換裝備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1章 二線部隊第5章 部門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8章 停止擴張第3章 通電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章 革命爆發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37章 心許第28章 瘋狂剿匪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65章 夏收!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35章 摘桃子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90章 人才啊!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77章 偷着樂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33章 14年秋收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223章 養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52章 工業佈局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3章 軍事法庭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55章 民心歸附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76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