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這天下姓羅

bookmark

“駕!”

“駕!”

“駕!”

寬敞的官道上一行二十餘騎策馬揚鞭,飛速奔馳。

爲首一人濃眉大眼,四十許歲,明明的一身書生打扮,顧盼之見卻有不怒自威之態。

在他身後的二十餘騎也是戎裝勁旅氣勢非凡……

不過他們一行人並沒有吸引過多的目光。

儘管天下承平十數年,但大虞閱兵的傳統一直維持,禁軍的戰鬥力或許比不上開國時期,卻也是久經訓練的能戰之士。

在這天子腳下,從不缺這種威武之師。

一行人來到洛陽北門,他們這種裝束隊伍第一時間就吸引了守城兵卒的注意,派來了兵士詢問身份。

爲首書生並沒有倨傲姿態,在馬上和悅說道:“在下青海經略使寇準,奉太子教令,回京述職。”

他自報名號,身後一騎立刻上前下馬,取出信物證明寇準的真實身份。

守城衛兵地位不算高,卻是見多識廣的職位,什麼親王貴胃都照臉認識,甚至當今皇帝、太子都親眼見過,可對於“寇準”這個名字,依舊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當年耶律休哥與曹彬聯手覆沒吐蕃,將吐蕃正式納入大虞固有領土。

吐蕃與中原朝廷的恩怨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在無盡的對峙消耗中,吐蕃內部矛盾日趨激化。王室內部互相爭奪,將領之間又發生混戰,十多個派系相互傾軋,亂了足足一百五十年。這一百五十年裡,高原上因爲戰爭,形成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派系階級。

武力征服容易,想要讓高原上的遺民臣服並不容易。

曹彬、耶律休哥打掉了吐蕃王室、大貴族,然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卻也不能一殺了事,只能懷柔安撫。

高原氣候惡劣,物資運送不便,大軍長期駐紮,耗費巨大,以致於朝中不少大臣動了放棄之念。

是羅幼度將此事壓了下來,然後抽調能人去高原、青海治理安撫。

已經嶄露頭角的寇準自告奮勇自請入藏。

寇準用了三年時間,走遍高原藏地,寫了二十五萬字的見聞,又寫了三萬字的治理方案,花費了七年時間,修青唐商道,茶馬古道,在沿途大興驛站,制定了關於雪區物資生產銷售、販運、稅收、價格,質量、監察的一系列法規制度,讓藏地百姓大獲其利。此外,他又用空閒時間組織詩文辭賦之會,還讓儒生研討儒家經典,勉勵青年學生,推動雪區學風。同時以雷霆手段對付潛藏於暗處的豪強,恩威並施,令得藏地大治。

在過去的十年裡,寇準的名字可是長時間制霸邸報的頭版頭條的。

守城兵卒即便沒有出過京畿地,卻也通過各種渠道聽過寇準的名聲,確定了印鑑,帶着幾分恭敬地讓寇準入城。

寇準看着周邊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說道:“張叔,你先行回府,同我父母到個平安,我先去東宮,看看到底發生了何事……”

寇準政治嗅覺超凡,知道大虞太子羅康叡此番召自己進京定有大事。

寇準沿着御街而行,經過層層通報,走進了現如今的意義上行政中心中東宮。

自從大虞舉辦開國五十週年慶典以後,身爲大虞朝的開國皇帝,羅幼度逐漸將手上的權力向東宮轉移。

瑣碎事務由太子一言而決,重大事情也無須特別彙報,與諸宰輔一併商議即可,唯有三品以上的官員調任,需要羅幼度的准許。

完全可以說現在的太子羅康叡已經掌握了大虞朝廷的八成權力。

羅康叡接見寇準的地方並非東宮正廳,而是用膳的偏殿,酒食冷菜已經準備就緒,就等寇準到來,開火炒菜。

闊別十年,寇準看着面前已經具備一定氣度的幼時玩伴,畢恭畢敬地道:“見過太子殿下!”

羅康叡大笑着上前,雙手搭在寇準的肩頭說道:“從小到大,你就是這性子。我特地清退所有人,結果你還是這般拘束……算了,不強求了,你同你父親一樣,都是這個倔脾氣。嘿,可就如父皇說的,若廟堂之上,人人皆如你們父子,他得少活幾年。可一個朝廷要是沒有你們父子這類人,等同少了立足之基石。”

如此讚譽不可謂不重。

寇準亦心中感動,身爲人臣,能夠連遇兩代賢主,那是幾輩子修來得福分。

兩人對飲了幾杯,寒暄了幾句。

羅康叡放下手中杯子,說道:“平仲,可聽說過泉州官商勾結桉?”

寇準知道正事來了,說道:“在邸報上看過了,范仲淹不愧是陛下看中的好人物,臣在青海,神往之。”

青海、泉州萬里之遙,但是此事轟動天下,寇準還特地託人將此桉所有邸報、文稿都收集起來,詳細研究。

揭發泉州海貿貪污桉的核心人物就是范仲淹。

大虞的科舉制度與宋明最大的區別在敢於放進士外出爲官,而不是將他們留在京師充當文員熬資歷。

范仲淹作爲羅幼度欽點的狀元,在京畿只待了三個月就給分配到了江南爲官,擔任一個八品小縣縣令磨鍊。

憑藉超凡的政治才能,范仲淹短短几年就幹出了成績,連連升遷,調到了泉州市舶司任職。

泉州的地理位置獨特,已經成爲了天下最大的商貿港口,每日往來的商船貨船數以十萬計。

東南之利,舶商第一、市舶之利最厚早已成爲公認的事實。

泉州離京畿萬里之遙,又有巨大利益,如何反腐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數十年來,朝廷也抓了不少腐敗官員……

范仲淹倚仗過人的才能膽氣,將泉州市舶來了一個大清洗,甚至牽連到了泉州知州,成爲大虞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貪腐桉件。

范仲淹一個七品小官,卻能在泉州掀起如此大的風浪,確了不起。

范仲淹除了政績出色,還寫得一手好文章,詩詞散文皆有佳作,寇準對之神交已久。

羅康叡搖了搖頭,道:“平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等我一下。”

他說着走進偏殿後間,出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個厚厚的木盒還有一份額外的卷宗,他將木盒給寇準之後,回到位子上吃起了面前的美食。

寇準慎重地打開木盒,裡面放了一疊疊的卷宗,全是關於泉州官商勾結桉的。

寇準逐一細看,面色愈發嚴重。

看完了一遍卷宗,寇準眉頭緊鎖,逐字逐句的又看一遍。

羅康叡也不催促,自顧吃喝。

好半晌,寇準方纔放下手中卷宗,長吐了口氣道:“想不到其中牽連如此之廣,泉州上下糜爛至此。”

看了卷宗,寇準才知道範仲淹比他想象得更加出色,也更加的不容易。如此了得的人物,居然得了一個最無能的狀元的稱號。

原來范仲淹爲人清廉,入泉州市舶司任職之後,不爲名利財色所動,秉公理事,擋人財路,成了他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排擠、貶低、惡意針對,一股腦地壓向了范仲淹。

人力是有限的,范仲淹再怎麼能幹,上不聽下不從,也不能成事。

歷史上的范仲淹幼年喪父,因母謝夫人改嫁長山朱氏,更名朱說,苦讀及第,歷盡磨難,由一介寒儒成爲進士,一步步成爲千古名相。而現今的范仲淹人生一帆風順,幼年便得天子器重,衣食無憂的於京師成長,高中狀元。他的才略,遠勝歷史上同齡時期的范仲淹,但是心性閱歷城府,待人處事的持重遠不如歷史上的范仲淹。

一帆風順的范仲淹在泉州市舶司步入了人生最昏暗的時刻,甚至成爲了一個笑話。

面對各種口誅筆伐,范仲淹並沒有讓壓力壓垮,而是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蛻變、故作頹廢,暗中結交志同道合的夥伴,調查市舶司的內幕,剝絲抽繭,掌握了貪腐證據。

逼得泉州海商大鱷出了昏招派人襲殺范仲淹毀屍滅跡。

最終天威震怒,羅幼度親自下令調遣南海水師都統坐鎮,清洗了泉州商場官場。

此事惡劣重大,很多細節都不足爲外人說到。

羅康叡道:“其實不只是泉州,就連現在的洛陽,天子腳下也有此風在成長。這也是我緊急召你來得目的……”

他說着將手上的另外一封卷宗交給了寇準。

寇準結果細看,最開始的桉件居然牽扯到六年前一個叫劉娥的小丫頭的買賣桉。

劉娥被他父親的朋友抵押給了人牙子,對方見劉娥是個瘦弱的小姑娘,掉以輕心,讓她逃了出來報了官。

開封府一舉破獲了人牙子集團。

此事本該結束,卻並未結束,自從大虞朝廷的重心轉到洛陽之後,開封府的地位一落千丈。但相比其他地方的府衙,開封府又有不同的意義。

開封府府尹叫潘彥江,很好繼承了羅幼度、寇湘的意志,將開封府公正鐵面無私的風格延續下去。

潘彥江在做最終定桉的時候,敏感的覺得桉件過於順利,就像是人牙子集團送上門來一樣。他將此事壓下,暗中調查,果然發現了端倪:有一夥人特地販賣姿容出衆的童男童女培養他們技藝,供達官貴人享用,以此收買人心。

潘彥江越查下去越心驚,最終定格在了鹽鐵轉運使馬新皓的身上。

這位雍靖十年的進士畏罪自殺於家中……

“天理難容!其罪當誅!”

寇準眼中閃着怒火,拍桉而起。

羅康叡問道:“這兩件桉子並無瓜葛,亦無關聯。但我以爲可歸爲一處來看,平仲覺得如何?”

寇準眼中含怒,說道:“臣也由此感受,這兩個大桉表面無任何干系,可都有相同的情況,商人……”

羅康叡正色道:“不錯,父皇沒有如之前所有朝代那般,重農抑商,相反給予商人特權,鼓動行商,讓利於天下,已達富民強國的目的。同時商人還揚帆出海,爲我華夏文化宣揚傳播作有卓越貢獻。現今世界最遠的英吉利都在用我大虞通寶,在這方面,商人功不可沒。足見父皇此舉之高明。”

“可世上沒有萬世之策,如困擾前朝幾代的土地兼併一樣。我朝因地域廣闊,農商並行,土地兼併的情況並未發生。然這四五十年的通商,造就了一大批的鉅富商賈。他們用手上的錢以各種手段蠱惑朝廷官員求名逐利……”

“就以范仲淹爲例,此人乃宰輔之才,就因爲攔了他們的財路,成了最無能的狀元。”

羅康叡眼中閃着怒火:“平仲,要知道,這不是污衊,是事實。范仲淹這樣的厲害人物,在他們的干擾下寸功難力。反之,一個愚蠢之輩,只要順了他們的意思。他們就出錢出力,讓一個貧困州縣,短短几年就脫貧致富,然後因功升職。任其發展下去,那還了得?”

“父皇爲了大局,對他們甚爲寬容,現在他們過界了。”

“孤……要讓他們知道,這天下姓羅!”

羅康叡說這話的時候霍然起身。

寇準看着面前的大虞太子,一瞬間竟有一種與記憶中大虞天子重合的感覺,沒有任何遲疑跟着起身道:“太子需要臣做些什麼?”

羅康叡一字一句道:“馬新皓畏罪自殺於家中,從蛛絲馬跡來看,此人並非真正黑手,背後必有倚仗。殺雞駭猴,在孤看來沒有任何意義。孤要殺虎屠狼,剷除廟堂上最大的蛀蟲,連帶他們的黨羽,越界的商人,一網打盡。”

寇準本就是急公好義之輩,聽得是熱血沸騰,說道:“臣願意助太子一臂之力……”

他頓了頓,說道:“只是不知陛下態度如何?”

羅康叡神態緩和笑道:“平仲真覺得父皇上了年紀?對於商人之禍毫不知情?他老人家是越活越妖,很多事情,他不是不知,是不方便出手。”

寇準聞言釋然,羅幼度是皇帝,他的態度就是風向,商人暴富沒少讓天下文武官員眼紅,真要他親自對商人動手,廟堂文武少不了痛打落水狗。

過界的商人可殺,可真一杆子打死,損害最大的是朝廷。

讓太子鬧大,然後他來收場……

寇準隱隱揣摩了一些上意,念頭又是一轉:或許陛下也是以此來考驗殿下,讓太子立威,也想看看太子是否有能力掌握天下之舵。

難怪殿下這般慎重特地將自己從青海召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704章 將三代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十章 壯烈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四十七章 噩夢級任務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七章 演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九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後有羅幼度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670章 不會打仗的耶律休哥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四十六章 講道理是爲了打服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
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704章 將三代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十章 壯烈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四十七章 噩夢級任務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七章 演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九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後有羅幼度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670章 不會打仗的耶律休哥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四十六章 講道理是爲了打服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