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

不管怎麼說吧,都是好事,一個接一個的好事。

南征軍劃拉了錢糧,朝廷也該有所表示。然後開始擬訂,以怎樣的儀式來迎接王師凱旋。

本來就有現成的儀式,結果因爲本次征戰,太子殿下的謀略是勝利的關鍵。於是,朝堂上又因爲到底該是怎樣的儀式,怎樣的級別,怎樣的隆重程度而爭吵起來了。

一個個都有理由,也都能找到理由的跟腳……

最後,還是南征軍幫他們解決了爭吵……因爲南征軍壓根沒準備回來。

是,沒準備回朝,理由很充分,儂智高還沒死,他躲大理去了。

隨着這份奏報而來的,還有安南、大理以及儂智高相互的勾連的書信。

“段氏染指國朝廣南?”

對於這次一併過來的書信,證明大理跟儂賊作亂有關的書信,文彥博是一個字都不信。

安南狼子野心,他信,那也是事實。可大理,多年了,一直奉國朝爲宗主,年年歲貢不曾斷絕。

文彥博寧願相信邕州那個着龍袍燒死的是儂智高,也不相信大理會忤逆國朝。

雖然國朝軍備羸弱,有些自信還是有的……

“餘安道老成持重,狄漢臣謹小慎微,太子殿下也非莽撞之輩。既然廣南安撫使口徑一致,勢必有發兵理由。吾等還是等着吧。”

富弼也疑惑,不僅僅是疑惑南征軍此番征戰大理,更疑惑整個廣南安撫使的文武,居然沒一個持不同意見者。

雖然太子殿下身份有別,可國朝的士子,絕不會因爲身份而改變自己的見解,別說太子,就是官家也不行。

都爲博幸名,恨不得天天找官家的茬,何論太子?

原本國朝的士子是這樣的,可廣南……廣南大不同。

那幾個棄城而逃的同僚,如今的現狀,已經讓他們領教了太子殿下的狠辣。

真的是生無可戀了。

別說就任之地,就連自己的宗親,都把他們的名字剔除了。真正的身敗名裂,無處藏身。

現在,太子殿下給他們廣南策劃了營生,還是可以繼承的營生,誰閒着沒事招惹太子?

名利都有了,而發兵大理,成敗都不關他們的事兒,沒人討那個嫌。

倒是趙禎又開始憂憂了,這個憂憂持續不了多久,也只是想念的程度多一些。

至於妄起邊釁,連朝堂相公都沒多話,也就是沒什麼了。

滔娘嘴有些撅。紅翎急遞帶香蕉過來的那份激動,隨着三哥要繼續征戰大理,一下子就蕩然無存了。

那個蘇顏就那麼讓你不思回朝嗎?

“滔娘,曦兒非不懂規矩之人。側妃雖與汝不同,也不可草率。曦兒一直謹守,莫多心。”

曹皇后豈能不知道這小女娃的心思?

一句話把滔娘說的不好意思了。

“娘娘,滔娘非妒婦……”

好吧,好吧,你容得下。嫁給帝王,不容也得容。問題是,你能不能把嘴角先落下來?

硬盯了滔娘一陣……滔娘還是平復了。

這只是開始而已,三哥兒最後是要登大統的,這才哪跟哪呀。

也確實是這樣。

趙曦、狄青率領的萬數軍卒……廣南留用五千,同時也讓楊文廣率五千西軍回朝了。

趙曦此去大理,沒準備玩陣地戰,就準備打游擊戰的。

結果他們纔剛過邊境,前方就有人迎了,還是三拔,並且各自隊伍的前排,居然都有女娃。

這幾個意思?

趙曦再看看自己的隊伍,可不也有個女娃嘛。

蘇顏算是說通了,隨大軍回朝。可趙卿蘭不行,非要親眼看到儂智高的首級。

大理的這些人,該不是以爲……趙曦也凌亂了。

問題是,爲啥是三拔?

“殿下,大理雖是段氏爲王,而高氏、楊氏甚至董氏,皆有部曲。”

“如今之段思廉,乃由高氏廢除先王后擁立。名爲大理之首,於大理之國事,與其餘幾人無異。”

再看看對面這三拔隊伍,很明顯不是來打戰的,更像是接待使節的禮儀。

“下國大理段廉義恭候上國太子殿下,此乃舍妹段……”

“下國大理善闡候府高升泰,恭候上國太子殿下,此乃舍妹……”

“下國大理楊興,見過上國太子殿下,此乃舍妹……”

你大爺的!恭候也好,迎接也罷,爺們兒來就行了,那怕是列隊幹戰也行,都帶給妹妹,還如此鄭重其事的介紹。

這不是壞人名聲嗎?

趙曦客氣的回禮,心裡不聽的嘟囔。

這戰是打不成了。憋足勁掄起的拳頭,結果打棉花上了。

看來餘靖那老小子分析的是對的。

大理自開國,就一直尊重國朝,歲貢也從未斷絕。只因前朝南詔禍亂不斷,也間接的促使了前朝滅亡。

國朝吸取教訓,認爲蠻夷不足爲信。雖大理頻頻示好,國朝卻從未當真。

加上大理內部紛爭不斷,應無意染指國朝疆土。所謂那些書信,餘靖更傾向於,大理誰家也不想惹,在安南的迫使下,不得以爲之。

現今,王師於安南的戰績,應該已傳至大理,沒必要以戰鬥的姿態入境。

趙曦聽從了,雖然必要的防備沒少,還是就這樣光明正大的進入大理。

結果還真就是這樣。

也只有國朝多年委曲求全的現狀,才能深刻的理解大理皇室的想法。

在趙曦的概念裡,別國大軍入境,根本就沒得商量,絕對該直接開戰。可人家大理,還真就迎了,還是誠意相當足的。

沒看到各家把妹妹都帶來了嗎?

不僅僅是帶着妹妹,就連行轅都準備好了。

打不成戰,就真變成了使臣。除了軍卒偏多,所有的禮節,都成了出使。

而呂公著便擔當了正旦使的角色。

趙曦很煩這個,特別煩三個女娃往前湊的情形。

所以,隨後的整個客套,都是呂公著代勞了,那怕一個個都哀怨的看着趙曦,趙曦也躲着。

客套完了,人家盡地主之誼,很理解王師舟車勞頓,便迎到了一處莊園處。

考慮的很周全,甚至連這次來的文武官員的職銜怕是的打聽清楚了。

從趙曦開始,每一位該入駐怎樣的居所,又該在什麼位置,包括值守,以及整個大軍的營盤,都幾乎是按照國朝的標準和規格佈置的。

這所有的一切,都很詭異。

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三四八章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五八三章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六二六章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
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三四八章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五八三章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六二六章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