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

不集議,不朝議,就是奏摺也留中不發。讓整個朝堂的臣工,都根本無法知曉官家的態度。

王安石着急,很着急,但他不能催促。

所有的調查結果他都看了,他對調查過程沒異議,對調查結果也沒異議,那怕是反對一方的結果也沒異議。

支持者和反對者,雙方的結果融合,應該纔是最真實也最客觀的調查結果。

這樣的結果,讓他沒有催促官家決斷的理由。

就連新法核心團隊,在商討時也是唉聲嘆氣。

對於這些地方官…~若真想兒子說的那樣:殺就是了!國朝軍州四百,能殺的過來嗎?

再說了,這可都是文臣,開這個戒,就相當於給君王遞了一把刀,文臣將沒了最後的憑仗。

說真的,當王安石看到鄞縣在自己離任後,把一個好好的利民之策,禍害成純粹害民擾民,他是真有心殺幾個!

他在任時,青苗法是解百姓之危,救百姓之難的,同時利用常平倉的儲備,爲官府帶來堪比兩稅的收益。

而他離任後,卻成了官員胥吏利用常平倉做本錢,借官方的名義,在放印子錢。

這還不算,肆意提高利息,強行攤派,把原本就不富裕的鄞縣,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最終整個鄞縣的上上下下,從知縣到衙役,無一不參與其中!全爛了,整個鄞縣的縣衙全爛了!

雖然府衙因這次調查處理了鄞縣,可他真不敢保證,一旦青苗法在國朝推開,會有多少縣衙會爛掉!

青苗法必須推,國朝的大形勢決定了。

可怎樣推,這就需要商榷了。

官家……唉,態度不明朗呀!再加上這樣的結論,真不知道官家還有多少支持力度。

而韓琦等人,現在倒是老神在在。

調查結果出來很久了,官家沒集議,甚至連該有的朝會都停了一次。

很明顯,官家有擱置的想法了。

官家的頭腦一直是清醒的。

就宗親這件事,官家應該看出了什麼,但並沒有衝動的直接偏向新法一方。

想到這,韓琦有點埋怨文彥博了。

這文寬夫還真是記吃不記打。從萬尹山演習,再到禁軍裁撤,多少次了?一次次在謀略上慘敗,居然還有膽跟官家鬥這個?

他文寬夫儘量別犯錯,否則官家不會有任何挽留,絕對的出外。

至於自己……唉,怕是官家也不太喜歡吧?

啥時候國朝的執宰需要把官家喜好與否當回事了?說不清,反正韓琦現在就有這念頭。

這才即位五年,官家就有這般威勢了,用不了多久,怕是官家真的能恢復太祖太宗的權威了。

無力抗拒…~韓琦居然發出這樣的感慨來。

“諸位相公,官家喚諸位相公於今日未時三刻在紫宸殿集議……”

內監恭敬的躬着腰退出了政事堂……

官家要集議?集議什麼?這段時間,好像除了青苗法,朝廷還沒什麼值得集議的事吧?

韓琦看向王安石……也是一臉的驚訝,似乎也表現的措手不及。

也就是說,王介甫也還沒想到針對調查結果的解決方法。

再看看其他人,都一樣,都有一時的愣神。

但韓琦心裡突突的。官家從來不會無的放矢,既然召集集議了,也就是在青苗法的問題上,要有決斷了。

否了?還是繼續?

至於增加監管,這一點政事堂早就爭論過了,未必能解決青苗法實行的弊端,反倒是讓冗官更甚了。

其他方法?官家總是出其不意,說不定真會有。

韓琦一陣莫名的煩躁!歷來是相公們指教官家如何做事,現在變成了官家告訴相公們怎樣做事。

紫宸殿還是那個紫宸殿,只是進了殿門,讓相公們有點意外。

敢情這不是要集議青苗法呀?

青苗法是國朝當下大事,就是集議,也是受保密法令限制的。可現在,紫宸殿內居然跪趴着三五名異族……

“他們是一賜樂業人……”

這名字,趙曦很想叫猶太人或者以色列人,可大宋都喊他們是一賜樂業人,還是太祖欽定的,自己也只好這樣叫了。

還是趙曦有意將阿拉伯數字推廣時,趙曦就命王中正留意一些阿拉伯的所謂智者。

皇城司的探知可分不清阿拉伯跟一賜樂業人的區別,更不知道他們不對付。

胡亂的帶來了,在一番交流後,趙曦才發現,這裡面居然還有猶太人。

想起後世猶太人的大名,也終於找到了實施自己匯通天下想法的由頭。

青苗法?老王同志是叫做青苗法,可在王安石剛拿出青苗法時,趙曦就想的是銀行業。

之所以鋪墊這麼多,還讓朝堂吵成醬,一切都是做戲。

唯有這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自己才能讓銀行業順利的通過。

這樣,既不會傷了王安石革新之激情,也讓反對的一方認爲,自己並不是支持王安石革新。

同樣,客觀的,公正的,騎牆或者中立的臣工,也對這項措施找不出毛病來。

演戲演了這麼久,也該着揭幕了。

“大食人有一種計數方法,如今的記賬法若使用他們的計算方法相得益彰。”

“我本來想找幾個大食人學學他們的計數法,結果皇城司的憨貨,把一賜樂業人也當成大食人。”

“不過,皇城司的憨貨倒是立了一功。一賜樂業人有些想法,倒是跟青苗法有些相似之處。”

“諸位相公不妨聽聽,或許對朝廷是否推行青苗法,怎樣推行有所裨益。”

這一賜樂業人的智者,搞不懂皇帝陛下爲什麼讓自己轉述他的想法。

這是個偉大的想法,皇帝陛下讓自己轉述,那是自己的榮幸。

並且,皇帝陛下已經答應,只要自己遣族人爲皇帝陛下實現這個偉大的想法,自己就可以在這遙遠的東方大國,建屬於他們主的教堂,讓上帝的光輝在這強大富饒的大地上生根發芽。

爲了天帝的旨意傳播,別說是遣族人服役,就是幾代人任由皇帝陛下差遣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皇帝陛下還傳授給自己這偉大的想法。或許在將來,回到自己的故鄉,他也可以使用這想法。

皇帝陛下是智者,居然知道耶路撒冷,更瞭解族人的悽苦。

這就是天帝派來救助他的子民的…~

咳…咳……扯的太遠了。

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六七四章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七二一章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七二二章 撤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七七四章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五零八章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七五八章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五五八章第八二二章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三零二章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
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六七四章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七二一章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七二二章 撤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七七四章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五零八章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七五八章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五五八章第八二二章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三零二章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