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

興慶府現在挺混亂的。

大宋對興慶府的包圍之勢,在西夏整個朝廷基本上是共識了,只不過如何應對這局面上有分歧。

比如,跟大宋鄰近的一些部族以爲,應該趁大夏還有可戰之力時,與宋國談判,以確保貴族的利益不受損。

因爲他們這些年財富的增長,越來越依賴與宋國的易貨。

比如,那些常居西北者,就建議死戰到底,同時實行全民皆兵,招募大夏十五歲以上所有男丁……不相信宋國這軟骨頭能有多硬!

因爲,他們的收益來源於絲綢之路這條商貿通道。

而在興慶、銀夏、西平一帶的貴族以爲,應該組織兵力突圍,不管是北上大漠,還是西進回紇,党項人的悍勇不愁打下一片天地。

這是期望於東山再起者。

這樣的分歧,讓興慶府一時沒有定論。

沒辦法,西北勢力不希望皇族遷移,擔心利益受損…~應該還不清楚整個河西已經被大宋拿下了。

而東南向的貴族,從不認爲跟大宋暫時妥協有什麼不妥的。早年的李繼捧也是接受大宋封賞的。

而這時候,種鄂遣人來興慶府招降了……

同時,不管是狄青部,還是種鄂部,乃至熊本和郭逵部,都不約而同的開始有所回縮。

不得不如此呀!

至於說誠信,所有在西北跟西夏人打交道的文臣武將,跟西夏玩這種出爾反爾的把戲,好像就沒停止過。

信不信吧?反正都心裡清楚。

再說了,官家也說過,都打生打死了,再談誠信有些奢侈。

包圍圈形成和總攻令發起的標準,是各路大軍的銜接。這時候,除了王韶部和李憲部,其他各路大軍已經完全勾連起來了。

在各路將帥接到朝廷關於同意黑山威福軍司戰場穩步推進戰術時,將帥們溝通的結果,便是如此……

緩一下,扯扯淡,估計西夏也正盼着這樣呢。

“這樣很容易讓西夏籌措到更多的兵源。西夏的所謂百萬控弦勇士,也並非虛言,十五歲以上的男丁,雖不足百萬也相差不大。倘若興慶府一旦做出如此決斷······將會是慘劇呀!”

文人就是這樣,總是有些悲天憫人的覺悟。王安石也只是感慨而已,並非對前方將帥們的做法非議。從某種程度上講,西夏越聚集所謂的控弦之士,越能達到國朝平滅党項人有生力量的最終目標。

“恐怕前方各位主帥的目的,就是爲這一目標吧?殺平民和殺騎兵,在將士們情緒上是不同的。上馬騎兵,下馬牧民,這本就是党項一族的傳統。被興慶府組織起來戰鬥,將士們衝殺起來心裡容易過得去。”

現在的內閣是不是也不會單純的思考問題了?連一貫實誠的呂公弼也有這樣的想法,可見現在朝堂已經習慣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表面上看,前方的將帥是爲了配合李憲和王韶部對黑山威福軍司的殲滅戰,可臣工們看到的卻是,前方將帥給了西夏人籌集兵員的時間,以便能更多的消滅西夏的有生力量。

好像沒人擔心國朝在這場大戰中會出現意外······

“作戰交給前方吧,朝廷無須過多的參與,靜待佳音!”

不得不佩服党項人的倔強,大戰的態勢已經到了這般程度,可當種顎的遣使到達後,他們還是提出了相當苛刻的條件。

宋國撤軍,各方恢復到戰前狀態,也就是,大宋需要將已經打下的疆域全數還給西夏。並且,興慶府還學着大宋提出了戰爭賠償的說法,要求大宋對這場戰爭負責,給與西夏一定的補償。

要求宋夏雙方,參照大宋跟北遼邊境談判的方式,以戰前的分界線爲基礎,重新劃定邊界線,雙方簽訂互不侵犯的協議······

作爲條件,西夏放開了高遵裕部後撤的路線,說是爲表示誠意,同意讓高遵裕部撤出包圍圈。

“是什麼讓興慶府這樣異想天開了?”

西夏在這時候提這樣的要求,富弼真有點哭笑不得。

現在前方給朝廷已經能順暢溝通了,爲確保前方奏報的及時性,朝廷增加了驛站的站點,同時也充實了驛站的戰馬品質,實行不間斷不分晝夜的傳送方式。

前方的情況,很快就抵達朝廷了。不過,西夏這樣的要求,確實讓內閣大臣有些無語。見過因爲無知而無畏者,可還真沒見過因爲無知而無畏到這種程度的。

“沙州、肅州、甘州、涼州已經被我大軍攻陷的消息是否傳到了興慶府?另外,黑水鎮燕軍司,黑山威福軍司的境況,興慶府是否知情?倘若這些興慶府都不知情,有這樣的判斷和要求倒也不奇怪了。”

韓琦畢竟屬於經歷過戰事的,這些年也窺明白了情報的重要性。

王韶部從當金山襲擊沙州後,狄青和折繼閔就切斷了整個河西走廊跟興慶府的往來。同樣,偏師轉戰黑水鎮燕軍司,以及李憲部攻擊黑山威福軍司,郭逵部同樣切斷了北線跟興慶府的信息傳遞渠道。

在這一點上,從開戰之初,趙曦就交代過,必須做到連只鳥都不能飛過的程度。這一點執行也是最嚴格的,只要有試圖通過的,不論身份、來歷、族羣,一律處死,不接受解釋。

所以,這些在興慶府一帶困戰的西夏人,只以爲是大宋的隊伍全數集中在興慶、銀夏、西平一帶,這纔是阻斷信息的原因。

想想也是,從狄青、種顎,到郭逵、熊本,再到折繼閔、種診,所有跟西夏征戰往來的將領,現在都在這一帶。

種顎遣使談判,並沒有讓西夏人警覺這是緩兵之計,大宋確實也不需要什麼緩兵之計。在西夏人的考慮中,這是因爲西部、北部勤王之師從外圍進攻宋軍,導致宋軍不得不停戰談判······

換個角度想,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這次謀劃不是從外圍開始,而是直接攻擊興慶府一帶,未必不會出現像興慶府所想的那樣。

到時候,真說不準是誰包圍誰,誰能做成四面圍困,中心開花的戰術。

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八四七章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百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五零章第四二六章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四章 射殺第六八五章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二六章第六二六章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
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八四七章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百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五零章第四二六章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四章 射殺第六八五章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二六章第六二六章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