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

原本很擔心,結果很放心。

北遼已經不再是原本的北遼了。

從遼興宗即位後,遼朝勢已日益衰落。而有遼興宗一朝,奸佞當權,政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

面對日益衰落的國勢,北遼興宗帝連年征戰,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國朝多交納歲幣。但是這些反而使遼朝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北遼君王還迷信佛教,窮途奢極。

耶律洪基繼位後,耶律重元聽從兒子的勸說,發動叛亂,自立爲帝,被平息,耶律重元自盡。卻又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

也因此,耶律洪基先後誅殺了皇后和太子,讓整個北遼朝廷混亂不堪。

北遼的兩代君王,爲國朝收復燕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這話可能說的有點彆扭,可事實就是這樣。

雖然遼使的事就這樣過去了,可趙曦並不是真的就不當回事。

這些年工坊城出售的工藝很多,雖然沒有涉及到軍備,也需要考慮商業間諜的事。

早些年,北遼和國朝的易貨,或許只是用商貿手段把歲賜賺回來,這些年國朝的商賈就是純粹的賺北遼的錢了。

北遼幾乎成了國朝的原料產出基地。

從羊毛,到牛羊皮,用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國朝的商賈,然後再用高價買國朝的羊毛紡織成品、牛羊皮的皮靴。至於說棉質衣物、玻璃水泥、日用百貨等等,完全就是國朝商賈絕對的主動。

在商貿方面,北遼沒有任何權利,是完全受國朝節制的。

當然,國朝的商賈還是懂的細水長流的,沒有做哪些竭澤而漁的事,給與北遼的還都算是良心價,不吭不騙,誠信交易。

即便如此,所謂的貿易一樣是一邊倒的情形。

這時候可沒有什麼關稅,自然在商貿上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剝削。

單純從商貿上說,是國朝拿走一切,北遼什麼都留不下的實際。挺有成就感的。

其實,只要是工坊城出售的工藝,對於趙曦,對於朝廷而言,並沒有威脅。這只是涉及到一個錢的問題。

北遼窮苦的事實和地方勢力撲賣到工坊城的工藝,這纔是矛盾的焦點。同樣,一個窮苦的北遼是有利於國朝收復並統治的,而一個富裕的北遼自然就會增加國朝收復的難度。

北遼,還是窮點好。朝廷爲地方州府的工坊城做主,也會是應有之義。不過趙曦更操心工坊城那裡。

“子容、子元,工坊城新僱工一定要詳細甄別,對於自河東以後的工匠,做一次調查吧。”

“這一次北遼遣使,倒是給我們有了一個提醒,北遼朝廷還是有務實臣工的,知道兩國實力差距的核心是什麼。這就難免他們在工匠身上下手。”

雖然趙曦知道工坊城在這方面做得到位,可還是慎重的專門提了,以示重視。

“官家,遵陳例,工坊城工匠還是以退役軍卒爲主,並且調查三代,確保無不良記錄,確保是良家子。”

“工坊城幾乎是退役軍卒最爲優先的選擇地,倒也不用擔心來源。”

回答的是蘇子元,也就是現在的工坊城主,算是趙曦的大舅哥。

“不同,大不同。早年之所以能創立工坊城,並以禁軍廂軍軍卒爲主,是因爲國朝早年的軍卒本就混亂,並非職業軍人的身份來招募軍卒。”

“所以,在禁軍廂軍軍卒中,各式工匠常見。而現在,兵役制的執行,軍卒是以戰力優先,是以職業軍人的標準培養軍卒。如今的退役軍卒未必就能成爲好工匠。”

“小工號說,那些大匠,朕還是建議工坊城適當在民間招募,把握好調查即可。”

“若單純從軍中遴選工坊城工匠,長此以往,恐怕工坊城相對於地方州府的作坊會沒有競爭力。這一點,你們要慎重考慮。”

“朕記得工坊城的章程中有這方面的條例吧?”

術業有專攻。趙曦不相信能被遴選成新軍軍卒的就一定是好工匠,好軍卒和好工匠,這是兩個概念,或者說是兩個領域的問題。

“官家,臣對此也有感觸。雖然工坊城也有退役的讀書人軍卒,總體來看,工匠的水準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只是因爲工坊城的特殊性,臣不敢隨意改變招募的方式。臣想過一個問題,工坊城最終應該形成大匠與小工成團體發展的模式。而大匠,絕不是退役軍卒能擔任的。”

“以前國朝的將作監大匠來源廣泛,幾乎是在全國朝遴選的。臣以爲,工坊城應該恢復早年大匠的遴選方式······”

“同時,臣以爲,可以參照老護衛營,或者講武堂的方式,在工坊城成立培訓機構,在工坊城子弟中遴選一定數量的孩童少年,甚至先從民間挑選有志於將作的少年,教授工匠技藝以及數術之學,爲工坊城儲備人才,以此便可以確保工坊城長久的領先地位。”

這就對了。蘇頌所說的正是趙曦希望達到的。

講武堂現在已經基本上在朝堂被認可了,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非講武堂經歷難成宰執幾乎已經成爲共識。

想想現在的內閣,章惇、蘇轍、呂公著、韓縝、蘇頌都是從講武堂出來的。更何況,閣老院的致仕閣老,都在講武堂任職······

而工坊城,趙曦從開始設立,就是想將其成爲國朝科技發展的起源地。只是這些年因爲軍備以及各項新式工藝的問題,又存在保密的限制,不好面向整個國朝。

當工坊城的底蘊積累到一定程度,國朝對工坊城有一定認可時,也就是工坊城面向整個國朝收攬人才的時機。

“子容所言甚是。這樣吧,你先召集工坊城、工部、將作監、都水監等衙門擬個章程,就以儲備人才爲宗旨,交予內閣審覈。”

“目前可能在朝廷推動會有難度,畢竟需要考慮北遼虎視眈眈······不用幾年了,總是能推開的。”

蘇頌的想法現在實現還是有難度的,工坊城的用在朝堂的認知是國朝強盛的根基,在現在這種態勢下,朝臣們很難認同。

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四章 射殺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七六六章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九四八章 評估
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四章 射殺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七六六章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九四八章 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