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

沒有一成不變的戰局。

戰爭的攻守並非不會變化。就比如現在,是大宋在傾國之力大舉進攻西夏,大宋是攻方。

也正是因爲傾國之力,也就註定,在大宋境內,除了常規安靖,國朝的軍伍幾乎全部在前線。

這樣存在一個弊端,任何一路大軍出現閃失,西夏騎兵都可以以這個缺口,快速進入大宋境內,到那時,大宋就變成了防守的一方……那結果是不可想象的。

這也是富弼在聽完官家的講述之後,焦急的要求朝廷加急詔令高遵裕折向西面的原因。

國朝戰力是以軍備優勢碾壓西夏的,雖然軍卒的單兵作戰能力有所提高,在步卒對付騎兵的問題上,並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步卒軍陣應該說是唯一的辦法。

然而,國朝大部分兵力全與西夏作戰,少部分戒備北遼,以及安南大理等國。

一旦高遵裕部出現閃失,折損幾萬軍卒……甚至西夏騎兵以環慶爲切口,騎兵從環慶長驅直入,那樣對國朝而言就是災難!

唉……早知道當勸阻官家,不該這般孤注一擲!

相比於西夏的州府,大宋的富庶不是西夏可比的,那就是瓷器和瓦罐的區別。

國朝,在相互放任禍亂的問題上,根本賭不起。

要說趙曦有多擔心,也沒那麼嚴重。

這只是一個設想,是趙曦把自己置身在西夏君王的立場上,面對國朝如此的攻勢,趙曦考慮自己會怎樣做。

當然,也不排除西夏有高人,有這樣的戰略眼光,敢於拋開興慶、銀夏,就集中力量破高遵裕這一點,然後進入大宋境內…~

到時候,以空間換空間,國朝投鼠忌器,未必不是西夏的出路。

“富相,朝廷可以加急詔令,倒也沒必要有多擔心。”

“富相,朕如此這般的考慮,是建立在西夏也如國朝一樣,是大一統大集權的體制。”

“事實上,雖然西夏從李元昊開始,便一直在糾正他們本身的體制。這麼多年過去了,西夏仍然沒有改變他們共主的本質。”

“西夏的君王,並沒有直接管轄所有西夏臣民的權利,而是通過各部落,各貴族的首領來實現管理。”

“李元昊確實算得上大才,可惜,西夏自李元昊之後,主弱臣強,後族、權臣紛爭不斷,利益糾葛越來越明顯,導致西夏根本沒有完成集權的收攏。”

“朕所設想的,只是基於有國朝體制爲基礎。集中所有力量,以環慶爲突破口,進入國朝境內,佔據環慶,從而拿到跟國朝談判的籌碼……”

“只是這種設想,在西夏未必能成行!任何一方勢力,每一個統領,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領地,也無法放棄自家領地。”

“這就決定了,即便是高遵裕部有閃失,也僅限於高遵裕本部,對於大形勢並不影響。況且,朕覺得高遵裕還沒膽量敢對朝廷陽奉陰違。”

“拖延轉戰,並儘可能多攻破一些邊寨,讓本部功勞儘量擴大化…~這已經是高遵裕部最大的可能了!”

這是大事,關乎大宋的大事,即便是後族,是皇后娘娘的叔叔,倘若真敢違抗朝廷詔令,趙曦絕不會容忍。

一個不服從朝廷,不在惜軍卒性命,沒有大局觀,只考慮軍功的將領,是不合格的!

儘管官家已經講明白道理了,可內閣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下達了詔令,並再三叮囑驛遞,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送達。

同時,內閣大臣一致要求總監察官範純仁,要以總監察衙門的命令,讓高遵裕部隨軍的監察官,嚴密關注高遵裕行爲,一旦有變,可以在前線直接剝奪高遵裕的指揮權,將這一路的作戰指揮權,交於種誼統領!

各內閣大臣,還各自以私信的方式,向高遵裕部所有軍伍的文佐官遞信,讓他們務必執行朝廷的詔令……

高家人死不了,從太祖冰酒釋兵權開始,這些將門世家非謀反無死罪!

即便是最後將高遵裕一擼到底,即便是將他貶爲庶民,又怎樣?一樣換不回六七萬軍卒的性命!

所以,內閣大臣都很着急。

關係到監察衙門,是必須通過官家的。

當範純仁帶着監察衙門命令,請求官家恩准時,趙曦並沒有多說什麼…~這樣做也對,如其事後懲處,不如事前預防。

……

回到內苑,趙曦也破天荒的跟滔娘說起了當下的局勢,重點提到了高遵裕部的處境。

趙曦是爲萬一需要處置高遵裕,提前給滔娘打個招呼…~他做不了無情的帝王。

“三哥,若現在替換家叔,是不是不可以?”

高滔滔知道她那個叔叔吃幾碗飯。這時候,三哥已經給他講清楚當初讓家叔領一軍的原因,以及整個大勢對他的照顧。

高滔滔懂,世家需要這份功勞,而現在夠資格領軍的,也只有家叔。

“我不太同意臨陣換將。其實,這只是最壞的打算,在朝廷考慮到這種可能後,已經做了應對。按目前的進度,應該不至於出什麼意外。”

這不是趙曦寬慰滔娘,事實也確實如此。

從其他各路受阻,然後解決,整個推進過程中,才發現了這一路的異常。

隨即朝廷便調整了戰略,也同時有詔令下達。

倘若高遵裕不利令智昏,完全有時間補救,也完全有時間避免。

“三哥,孃舅家讓三哥操心了!實在不行,以後別再讓世家領兵了……”

滔娘不想作難,更不想讓三哥爲難。領不領兵,對於高家不會有太大影響。

這一代沒問題,下一代也確定是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

趙曦的寬慰,並沒有讓高滔滔歇心了。伺候趙曦安歇後,高滔滔讓自己的貼身宮女,連夜通過曹祥通知了孃家,請她父親,務必儘快通知叔叔,嚴格執行朝廷的詔令,千萬不敢有一絲抗拒!

甚至,高滔滔都不惜以威脅到自己寵幸的程度,來告誡自家人。

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三四八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八章 沒死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八七章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九三章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三八七章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五八三章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
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三四八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八章 沒死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八七章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九三章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三八七章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五八三章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