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

趙曦前期未將三級決策制全數公佈,是擔心通過的可能性,而含糊部分內容,同樣也是擔心通過的問題。

其實,這也是趙曦矛盾心裡的體現。

從他作爲君王的立場考慮,他應該加強皇權。可從國祚綿長考慮,他應該更偏重製衡和分權。

正是這樣的心裡,趙曦纔沒有將三級決策制明朗化,才爲未來君王留了餘地,也爲未來的宰輔留了餘地。

至於他在位期間,甚至下一代的君王和宰輔,趙曦還能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再久了,就看君臣制衡的結果了。

再說了,當一項制度運行太久後,是不是還適應時代要求不確定,是否會被人找到其中的漏洞也不確定。

而現在遵行的大統繼承人選定方式……走着看吧!

如果說討論官制改革是相公們對其他臣工的答疑,那麼,討論三級決策制就是趙曦爲所有與會者答疑。

這種答疑,是趙曦在一定範圍內公佈三級決策制的核心思想和流程。

近幾年層出不窮的新鮮事務,朝臣們已經基本接受了王安石的那幾句話,到了趙曦這裡就一句:事物是發展變化的。

所以,與會者倒也理解了官家未將三級決策人員遴選方法公佈的原因。

接着,臣工們相互討論……是相互交流對官家這些措施的理解。

“安道公,朕設想的內閣成員是十人左右。此次喚安道公回朝,也是準備提名安道公入閣。當然,既然朕有意將三級決策遴選人員的方案,在一定範圍內討論,就是用來遵守的。”

“對於朝廷的現狀,議政應該是最好確定的。是故,還望安道公稍安勿躁,遵流程推進。”

趙曦這樣跟張方平說,就想起了後世的組織談話……

話裡話外的很明白,就是要告訴張方平:我這給你提名了,是有意重用你。你自己也要努力,把議政評議這一塊做好,別太過不去了。

好像後世組織談話的含義也就是這麼個意思。

趙曦絕不是在引導拉攏選票,他是需要穩定,需要三級決策制的第一次能順利推動……好吧,藉口都是一樣的。

“謹遵陛下旨意!老臣定不負君望。”

張方平總算是得到準信了,同時也確實讓他有些犯愁。就他這性子,入仕幾十年,還真沒做過拉幫結派的營生……希望官家不是這層意思。

“富相,朕準備將司馬君實、歐陽永叔、張安道、王拱辰一併提名入閣……”

“官家,老臣以爲蘇頌、薛向、韓縝以及呂公著也具備入閣資格。”

“蘇子容專注的點不同,他於國朝的作用巨大,甚至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朕與他有過溝通,他志不在治政……”

蘇頌,從擔任護衛營教導開始,在趙曦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這位對科學有相當興趣的士大夫,就全身心的鑽進了科學的海洋裡。

“至於薛師正,他所擅長的是財貨之道,經歷相對單一,無州府任職經歷。從朝廷立場出發,以及他個人意見,朕決定還是他留在現在的位置妥當。”

“皇家銀行、國營寺這都是新生事物,需要薛師正踩出一條道來,把這兩項工作規範了。他還是有具體職銜比較好,有利於做事。令其同知三司使吧。”

“內閣確定以後,文寬夫需要卸任樞密院職,呂公著接任文相之位。”

“講武堂主官之位,將由韓縝接任,講武堂文佐官蘇轍頂上。王陶任工坊城主官,章惇調任工坊城接王陶。”

“講武堂的武佐官……講武堂將一正三佐的職銜確定下來,主官一人,文武佐官各一人,另外要配備一名負責後勤保障和協調朝廷的佐官。”

“職責明確。主官統管全局,文佐官負責講武堂的教化,武佐官負責軍事,各司其職。四人皆爲議政席位。”

“工坊城主官一人,負責產業和各作坊一人,負責運輸和軌道一人,負責營造軍備和將作監一人。同樣均爲議政。”

果然,富弼都不知道說什麼好。官家的傳統範圍,還是依靠着潛邸舊臣。

即便是吸納新人,也必須是融入官家那個勢力圈子裡去。比如薛向,比如李誡,比如已經有意在講武堂紮根的蘇轍和章惇。

富弼也曾有心將馮京塞進官家的絕對勢力範圍,可考慮自己女婿的性子,他沒有那樣做。

不管蘇轍還是章惇,本就是大才,還是懂得變通,能接受新事物的大才。能在講武堂有一席之地是肯定的,而自家女婿…~連韓琦都不看在眼裡,又怎能接受官家的那套教化?

“官家,議政席位根據職能職位確定,此事可有章程?”

富弼心思還是回到正事上了。見官家一點不忌諱的就把講武堂和工坊城的議政席位直接確定了,還是四位…~這讓富弼很擔心。

如今的君臣關係很好,他不希望因爲官家的過於強勢,讓朝臣再生出與官家別勁的念頭來。

君臣制衡的理念,不僅僅是韓琦有,在朝臣中的市場不小。

“此事還需要富相與諸位相公拿出個初步意見來。這樣吧,既然朕已經提名內閣成員了,富相不妨直接將諸位準內閣召集起來,組織一次準內閣的議題,在總監察的監督之下,試行一次內閣會議。議題就是確定議政席位的朝廷職位!”

這算是掌握度到一定境界的做法吧?

先把講武堂和工坊城的議政席位強勢定下,在富弼有些許不滿時,直接把其他所有的議政席位丟給了內閣…~

看上去趙曦是放權,很大方。可事實上,議政席位是根據職能確定,根本就沒有多少餘地。

六部九卿肯定一個不能少,三司使、國營寺、皇家銀行、市易寺這些新增的權利部門也不能少,同樣,各路駐軍的軍事和文佐官,以及邊軍的軍主官文佐官等等,都是雷打不動的議政。

剩下的就是朝廷衙門的佐官和州府主副官的爭議了,真的剩不下多少。

況且,議政對應的是職位,不是人,那怕內閣成員有意提攜親近,任期滿時的考功和監察衙門的監督會讓一切走上正軌。

放出去的是權利,同樣也是責任是麻煩。在內閣評議還沒有進行之前,趙曦很確信,內閣會把議政席位做的公平公正。

更何況還有範純仁那個耿直的總監察。

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五五八章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九一章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八七章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四二章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七四章 狠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六九三章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七四一章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
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五五八章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九一章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八七章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四二章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七四章 狠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六九三章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七四一章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