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

誰也沒曾想到,段思廉借文臣不是通過國書,而是通過給他妹妹的家書。

段貴妃看不到,可趙曦能從段思廉的字裡行間看到他那深深的恐懼,完全沒了辭行時意氣風發的感覺。

整個篇幅,每一個字節,都帶着懇求的味道,不僅僅是懇求借文臣,更是在懇求趙曦能看在段貴妃的面子上,饒過他們段氏王室。

小樣!蹦的越高,摔得越重!

送行時的隆重,借兵的順利,礦城擔負給養的妥協和退讓,讓段思廉一時間覺得他對國朝很有用。

用處確實是有點,但絕不是段思廉想象的那麼大。

回到大理,召集舊部,卻發現再找不到一個可用之文臣,不止是高家楊家,就是他段家的臣屬都不見了,甚至整個大理再沒有像樣的士人。

這時候,段思廉才發現,宋國給他留了怎樣的一個大理。

那怕是借到的礦城守衛兵很聽從他,也確實爲他立了威信,鎮住了那些烏蠻,可對宋國恐懼卻比以往更深刻。

他之所以通過家書提出借文臣,確實是想借自家妹妹這個名頭。

“給孃舅回信吧。借文臣之事可議,但也是朝廷議事,內苑不宜摻合。讓孃舅以國書的形式吧。”

“大理是國朝藩屬,又是戰亂剛剛結束,借國朝文臣幫助治理大理,也是宗主國該做的。”

“着重告知一下,國朝不可能放任文臣長期留守大理,參照礦城守衛兵的舊例,也會實行輪換制。”

“好讓孃舅放心,所借文臣的考評,國朝吏部會對大理王室的考評作爲官員擢升的參考。具體細節還需要朝廷擬訂,待國書來了之後吧。大原則應該是這樣。”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這玩法趙曦很熟。關鍵是他是真不想讓女人摻合朝廷的事,也不想讓女人知曉的太多。

段思廉也算懂事,沒在家書中說那些有的沒的。

讓段貴妃這樣回信,也可以告訴他段思廉,好好的做大理王,國朝並不是讓他做傀儡,是真的大理王,只不過跟國朝的府尊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世襲制。

這樣,也能讓段思廉趁早對國朝收回大理有個準備。

想來國朝府麟兩州的情況,他段思廉應該清楚。

事情就這樣做了,可能拐的彎有些大,這是需要。

歷史所有的記載,都不可能清晰具體的把真實歷史呈現。趙曦很明白這一點。

記載歷史的,所能知道的只是想讓他們知道的。

就比如現在的中書舍人,也算是記載帝王日常的,可趙曦給予南征軍的密令,他知道不了。

同樣,南征軍在大理做過什麼,他也不知道,他能知道的只是大理先以家書之名,向國朝求援了……借文臣。

自然,在南征軍中,知道襲殺文臣士子的也是極少數人,或許說只是執行者清楚。

呂公著應該知道輕重,他是文臣,對千古留名更看重。

這種事本身,對於所有參與者和執行者都自然帶着束縛。

至於朝臣,或者是那些會去大理任職的臣工和士子,本來就把大理看做是蠻夷,最後在大理接觸不到士子,反倒是對他們認識的證實。

而大理,本來處於逐漸漢化的過程中,經過這一次,就是大理也不會有關於大宋南征軍殘殺文臣士子的記載。

這所有的一切,全部完成後,看各個節點,趙曦自覺應該沒什麼紕漏。

趙曦沒想頂一個暴君的名聲。

大理的國書來了,對於大理無士人的現狀,連提都沒提到,滿紙的感激。

感謝上國給了大理一個穩定的局面,感謝上國隊伍在大理並沒有濫殺無辜,感謝大理在平息叛亂時減少了對大理的損壞。

反正就一個意思:上國做的什麼都對。

段思廉就是有怨氣,這時候也只能這樣說,他倒想說實話,還得敢呢!

段思廉是真的被嚇壞了!

叛亂的高家和楊家被夷爲平地了,那些爲抵抗大宋隊伍而與高氏楊氏結盟的部落領地,現在是滿目蒼痍。

宋國南征軍所過之處,凡是有抵抗的地方,再找不到一個活着的成人丁口。

當段思廉帶着礦城守衛兵路過時,原本桀驁不馴的烏蠻,看着他們能做的只有發抖了。

在大理人看來,這是段氏王室從宋國借了兵,是段家那個做了宋國貴妃的女人借來的兵。

就是原本跟段家親好的部落,也是這樣認爲的。

他段思廉沒有後路了,只能依靠宋國,沒得選擇。

整個大理,再沒有跟他一心的部落,他現在只能這樣藉着宋國之威來統治大理。

他是大理的王,卻又是宋國大理王……

他段思廉之所以還能做大理王,一是因爲大理人理解他借兵的原因……畢竟在高氏謀反時,大理各部對他段思廉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是因爲,宋國的太祖在大渡河劃過一條線。

同時,大理人對他段家繼續做大理王,牴觸的意願不大,有利於大理的戰後治理。

段思廉很清楚,他這時候只能依靠上國大宋,或者未來一段時間也必須依靠。

他現在除了王的稱呼,什麼也沒有,還能怎樣?

所以,整個國書語氣都是誠摯的。

誠摯的感謝了上國爲大理所做的一切,同時誠懇的向上國求援,請求上國派駐文臣,爲大理永遠臣屬大宋而貢獻。

連幫助大理的理由都沒敢在國書裡提,並且把藩屬國直接換成了臣屬。

形勢逼人啊!

“先讓臣工自願報名吧。若報名之數不足,再從恩蔭和特奏名中遴選。”

“文臣派駐大理,與礦城守衛兵類同,一律實行輪換制,三年爲一個輪換期。”

“另外,大理派駐三年,按五年磨堪計。同時,在大理被大理王提拔或者擢升的品級,三年後回國朝,依然有效。”

“諸位相公注意一下,此次往大理派駐文臣,是大理改土歸流的第一次嘗試,第一批文臣也代表着國朝的目的和誠意,同時也代表着國朝文臣士林的素質。”

“還望諸位相公在遴選相關人員時,本着不辱國朝士林名聲,不損國朝大目標爲基準。具體詳細措施,政事堂擬訂。”

趙曦懂得一個帝王該做什麼,該怎樣做。

儘管政事堂做出來的細則沒他自己做的好…~畢竟他多了千年的見識,他還是放手讓政事堂做。

帝王就是帝王,不能當小吏用。

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八三一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五五八章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六一二章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五零八章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四二章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六三五章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七六四章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六五七章
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八三一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五五八章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六一二章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五零八章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四二章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六三五章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七六四章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六五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