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

兩年未曾回到越國,孟羽音對於回家的路途,陌生又熟悉,一路上心情時好時壞,大概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

經過七八日,從惠州渡江,入越國地界後,心中的彷徨更加讓少女煩躁,說起來奔喪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實際上,長久的趕路,心裡的悲傷已經少去了大半。

抵達越都樂寧的時候,這邊早已接到消息,鴻臚寺卿與六位皇子都去了北門十里相迎,其中緣由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太子一死,這個位置便空了下來,二皇子孟照臨時最大可能成爲太子的人選,可另外五個兄弟大抵也想爭一爭。

何況此時不僅妹子回來,還有如日中天的夏國使臣一路,這樣的場合露面,也是一種積累資本的過程。

也給支持自己的文武一個想爭奪太子位的信號。

“見過六位兄長!”

夏國昭儀的儀仗停靠在了路邊,孟羽音被宮女小荷攙着下了馬車,上前一一拜見了六位哥哥,分別是老二孟照臨、老三孟熙懋、老四孟金臺、老五孟幼元、老六孟令今。

只有其他姐姐妹妹則沒有來,畢竟是女子,這樣的場合並不適合。

這邊越國鴻臚寺卿與使臣王朗、副使秦檜行兩國之禮,隨後引兩人過來,和六位皇子會面,兩邊簡單見禮之後,便由越國這邊的兵馬從旁護送,與趙雲、龐德一起進入樂寧。

不過趙雲、龐德二將只能各帶五百人入城,到了皇城後,一千幽燕、青州士兵只能停留在皇城中,由越國這邊的將領負責接待,而趙、龐則跟隨王朗入宮見越帝孟侗。

孟羽音便去了後宮,先去拜見母后。

她固然爲着兄長的突然過世感到悲傷,不過回到越國,見到父皇和母后,心裡又是說不出的高興,十四歲嫁到夏國中原,一直被冷落在鹿陽皇宮裡,對於親人的思念,幾乎可以用以淚洗面來形容。

眼下與親人團聚,高興沖淡了不少悲傷。

這次回來,是皇帝親口許諾,代表的不僅僅她自己,還有自己的夫君,又有兩位使臣陪她一塊回越國,足見蘇辰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對她父皇和過世的兄長尊重。

所以各種要顧及的問題,不是說一回來,就悲天嗆地,嚎啕大哭一番就行了,也要爲蘇辰做足了夏國皇帝的臉面。

同樣朝堂上的越國皇帝孟侗也有了臉面,自己兒子過世,夏國那位皇帝不僅讓女兒回來弔唁,還遣來了份量極重的使臣慰問。

這讓他在接見王朗、秦檜時,臉上笑容不斷,在文武大臣面前,更是將背脊挺的筆直,可見蘇辰這一舉動,讓孟侗心裡感到極爲舒服。

人活一輩子,其實很多都是人情世故、

待召見夏國使臣一過,便是接風洗塵之宴,宴席設在中宮東北的太丘山的太和殿,從三品以上的文武外,六位皇子也都出席陪襯。

或許是蘇辰的關係,孟羽音做爲夏國昭儀也參與宴會,隨行的趙雲、龐德自然也都在場,坐在孟昭儀、王朗、秦檜左右兩側。

“這兩位將軍好生雄壯,不知貴姓?”

開宴已經有了一陣,孟侗放下酒杯,讓宦官斟酒時,目光落在護送使臣的趙雲、龐德身上。

“在下趙雲。”那邊,披銀甲的身影,在席上略略拱了下手。

龐德也拱手,沉聲一句:“我家天子麾下無名之將,龐德!”

面對他國君主,語氣本該不用這麼生硬,但做爲華夏之將,前世太多風光戰績,到了此間更是與蘇辰一起打下偌大的疆域。

對於他國天子,語氣不免有些傲氣的。不過上方的孟侗也不在意,聽到趙雲二字,就知是誰了。

那可是赫赫有名之將,他在越國也多有聽說對方事蹟,沒想到蘇辰竟會派對方護衛自家女兒過來。

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給自己長面子,孟侗輕笑兩聲,正要舉杯相敬,文武當中的,自然有人看不慣,冷哼一聲:“我越國天子也是天子,到了這裡,該講禮數纔是。”

趙雲目光看去對方,是一個文臣,約莫三十餘歲,正坐在二皇子孟照臨身後,他正要說話,一旁忽然一隻手伸出將他攔下。

就見王朗小聲道:“將軍乃武人,這種口舌之利,還是由老夫來。這場面,我可是等許久了。”

他旁邊的秦檜面無表情的放下筷子,嘴角卻是抽了抽。

旋即,王朗放下酒水,看向剛纔出言之人,笑着託袖拱了拱,這般禮數絲毫看不出丁點破綻。

“閣下講到禮數,呵呵,朗可就有話要說了,我身旁這位將軍,能征慣戰,玉山原破舊燕十五萬大軍後陣,南下中原屢破舊魏大軍可謂威名赫赫,今日降尊爲護軍將軍護送昭儀回國弔唁,可謂禮數之最,何談不周?”

那文臣被這一說,神色愣住,頓時語塞,將臉低了下去。

“此間宴席,乃大國之宴,我家陛下詢問,何故語氣低沉。”此時又有人起身詢問,顯然對王朗剛纔那番話頗爲不爽。

“人有六慾,亦有六音,豈能皆是諂媚之語?”

“你!”那人也被王朗一話憋的滿臉通紅。

一名武將拍案而起,大喝:“狂妄!”

“大膽!”王朗一拂寬袖,站起身,鬚髯飄蕩,怒目而視:“我等夏國使臣乃座上之賓,你家天子尚未開口,汝等卻是一個個爭先恐後而出,視你家天子爲無物?”

這話把孟侗架出來,頓時讓越國這幫文武語塞,一個個漲紅臉,不敢再說話。

可他們不說話,不等於王朗不說。

老人走出席位,先是朝御階上的孟侗拱手一禮,隨後目光掃過對面衆人,“我等出使越國,權因我家陛下與越國聯姻,乃翁婿之情,不想對待他國那般興兵戈伐之,如今,我等帶禮數而來,爾等君上在前,尚未責問我等是否失禮,反倒諸位喋喋不休,好似犬吠。”

“爾等目無君上,是爲不忠;慢待貴客,是爲無禮!如此不忠無禮,還指責我等使臣有失禮數……”

王朗目露威凜,一句一字鏗鏘有力。

“老夫活七十有八,從未見過汝等厚顏無恥之人!”

老人乃經學大家,深究文道,不成想爲諸葛亮所敗,氣死馬下,重活之後以爲有新的天地,沒曾想來了中原鹿陽,又與諸葛亮共事兩年,處處被壓上一頭。

縱然心中有氣,卻也奈何不得對方,知道皇帝蘇辰要派他出使越國,心裡早早就有了計算。

入城之前,他便教趙雲、龐德在朝堂上如此,藉機會一展口舌,順道給這幫越國文武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看到夏國不僅有兵強馬壯,也有言辭犀利的文臣。

眼下,他這番話一出口,把對面的越國文武整不會了,他們見對方武將語氣生硬,也想借機一展越國文武的威風,可這一開口,就直接碰到了釘子,從無禮,再到將他們釘上了目無君上的言論。

剛纔出口的幾人當即走出席位,匆忙跪在御階前向皇帝請罪。

“罷了罷了,此乃兩國之宴,朕不怪罪伱們。”

孟侗又不是傻子,心裡自然清楚自己這幫文武是給自己撐臉,打殺一下夏國文臣武將的威風,只可惜言詞不如人,反被對方拿捏了。

“呵呵,夏國文武跑到我越國作威作福,哼!”忽然的話語傳來,令得剛剛坐回去的王朗皺起眉頭,目光望去,卻是越國的三皇子孟熙懋,他夾了一筷菜塞進嘴裡,目光同樣直直的與王朗對視,絲毫不懼。

老人正欲起身,忽然‘砰’的一聲。

就見御階右側獨立的一張席位上,孟羽音單手拍在桌面,“三哥,你這話有些過了。尋常人家都講究來者是客,何況皇室?如此言詞,置父皇於何地!”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螃蟹橫着走,孟羽音是越國公主不假,但現在也是夏國昭儀,蘇辰的妃子,對她又愛護有加,這次回來,又派使臣,又派兵馬護送,有種讓她衣錦還鄉的錯覺。

再加上這段時間,翻閱《我的華夏》一書,對上面天下一統的概念,對百姓豐衣足食,安享太平越發期待。

回來時,卻是看到一路上衣衫襤褸的饑民,沿途設卡索要賄賂的士卒,以及與吳國長達兩年的邊境之爭,讓許多百姓家破人亡。

在馬車裡,孟羽音有時候想,如果這本書裡天下一統的局面出現,或許就不用再有頻繁的戰事,不管是吳國,還是越國,還是中原、北方,大家說同一種語言,看同一本書,不再有這個國,那個國之分。

如此一想,今日再看朝中文武,少女忽然覺得自己的夫君,夏國的皇帝纔是有真格局。

那種讓天下一統,讓百姓不再有國界之分。

“好了好了。”

御階之上,孟侗坐在龍椅,將酒水放下,朝女兒按了按手,“你們兄妹啊,一見面就爭鋒相對,老大剛亡,就不能爲父省點心?”

冠上的珠簾晃動,他環視兩邊,雙手撐在擺滿菜餚的龍案兩角:“今日宴席,不許再提不開心的話語,攪了朕的興致。”

孟侗揮了揮袖:“繼續用宴,起歌舞!”

宴會繼續,秦檜端起酒杯與王朗敬了敬,剛纔對方詭辯之道,反應之快,確實讓他佩服。、

他是兩宋之人,對於武將或許有些輕慢,甚至有些敵視,但左右的趙雲、龐德,乃漢末名將,自己又初來乍到。

自然會趁這個機會巴結一番。

到得宴會結束,下榻驛館,中間多多少少主動與三個漢末的名將文臣攀交,至於蘇辰交代的事,那要等到弔唁過後了。

越國太子孟卓文的喪事早已過去,哪怕宮裡有妥善保存屍體的辦法,可這是大夏天,依舊等不到千里迢迢趕回來的孟羽音,眼下弔唁只有乘坐馬車出城,去往位於城西北郊外的望陽山的帝陵那邊。

一進皇家帝陵,一座座墳頭好似小山一般高,別看像山一般堆起來,墓室大多開在地底下,外面隻立一塊碑文,記載姓名,身份,以及生平事蹟。

因爲孟羽音要回來的緣故,這座新起的墳墓一旁,還搭有靈棚,弔唁的隊伍過來時,六位皇子早已等候多時,便迎着小妹前往祭拜兄長。

或許是睹物思人,見到碑文的時候,少女跪在蒲團上燒着紙錢,終於還是哭了出來。

王朗、秦檜做爲使臣,也跟着過去上前祭拜,兩人活了那麼大歲數,送走的人也不少,何況自己也死過一次,對於這種事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

等祭奠完了,孟昭儀也哭夠了,這纔打道回府,到的第三日,孟羽音便領着王朗、秦檜拜訪皇室,一些趕來弔唁的王侯,她那六個兄弟自然也在其中。

王朗因爲身子骨疲憊,便不跟着四處拜訪,只與鴻臚寺的官員應酬,而那叫秦檜的副使,則繼續跟着孟昭儀走動。

到了後面王朗也不清楚怎麼回事,那秦檜不知用了法子,在之後,自個兒竟跟那幾個皇子打成一片,有時候,對方還專門派人過來相請。

晚上的時候,他還看到秦檜一個人坐在桌前,寫着什麼,神態專注的不像一個只會阿諛奉承的人。

王朗幾次問他,要如何行事,秦檜都笑而不語,甚至寫了什麼,都疊好不給他看。

反而,託人轉交出去,不知給了誰。

但王朗能猜得出,應該是六個皇子中的一個,可不久他便發現,秦檜這人竟跟六個皇子都有聯繫,還處到了一起。

這一行爲,除了他和趙雲、龐德時常在對方身邊知曉外,其餘人,就連孟昭儀都不知道。

隨着孟昭儀弔唁, 和拜訪親屬結束,離開越國返回中原的時間提上日程,越國都城樂寧的氣氛漸漸變得詭異起來。

朝堂上六個皇子表面和和氣氣,私底下爭鋒相對,一撥撥的官員在此刻也開始站隊,互相攻訐,今日誰被罷官,明日誰被揭露貪污腐敗砍頭抄家,整個朝堂上一片烏煙瘴氣。

然而一個個官員像是卯足了勁兒的互相針對,絲毫不懼罷官抄家。

做爲皇帝的孟侗也察覺到了朝堂的氣氛不同往日,可他沒辦法阻止。

那些揭發出來的官員,確實有罪在身,確實該殺,但隨着殺的人越來越多,罷免的官員越來越多,他想要阻止的時候,已經無法插手了。

八月初五,夏國使臣隊伍離京,越國朝堂上此時已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明爭暗鬥了,隨着三皇子孟熙懋得到兩個將軍的擁護,整個越國風雲變化起來。

……

“你到底用了什麼法子?”

回去的途中,王朗瞥了一眼前面緩緩行駛的馬車,隨後低聲詢問側旁的秦檜,護衛的趙雲、龐德也看過來。

對於這人不顯山不露水就將越國朝堂攪的雞犬不寧甚是好奇,當然也有提防之心。

“秘密。”

秦檜擠出一點笑容,朝老人笑了笑,其實他心裡最爲清楚,這些都不算什麼,就是當佞臣的那一套禍國殃民之術罷了,上不得檯面。

“老夫很看好你。”見他不說,王朗自持身份也不去深究,笑着抖了抖袖口,“會之比老夫稍弱那麼些許,往後還要努力。”

“是。”

秦檜面無表情的低了低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分二路,一路雪原,一路汾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張角之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明前的刀鋒搏殺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勢,攻守易型第三章 獻帝劉協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漢武奮威,裡狂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二十四章 着手組建第一百四十四章 諸葛言東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四十七章 今日吾輩造反第三十六章 寡婦愛好者第三百三十五章 宋徽宗附體的齊國皇帝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救難之將張玉,衝鋒陷陣秦叔寶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魏熊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設計,項羽暴怒第二百八十章 屍逐、攣鞮二部相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臥龍一計掀天浪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瀾的安祿山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東風雨飄搖,鹿陽再起懸疑第四十一章 西涼狼羣第九十五章 此去天光剎那,只爲心之悔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一十九章 董卓的暴戾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一十一章 魚餌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求一波追讀和票第一百二十章 二百里升塵煙,九千里聞金戈聲第九十三章 殺氣溢四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七十五章 縱橫天地,如蒼雷席捲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犁!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零五章 李儒的所見所聞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車神蘇辰,一車絕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燕都之亂,董卓入京第二百五十章 意氣風發霍去病第五十章 起風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臥龍一計掀天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分二路,一路雪原,一路汾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懵逼的攣鞮部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遠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五十六章 焠刀之火第三章 獻帝劉協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三百零三章 自爆王景興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過年關,狼羣復甦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之猛虎,關雲長第一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四十六章 騎兵!騎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暇裡的吵鬧第三百三十三章 說動西楚霸王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術有專攻,秦檜、王朗出使越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蓮潑秋雨,古劍爭風雷第二百四十八章 祭刀第二百九十章 請陛下禪位第三百六十八章 紛亂的朝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祭刀第五十九章 白幡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生不老第一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九州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零二章 往後這裡我說了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張飛執筆,狂噴大魏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上架感言,以及春風的感謝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明天加更第五十三章 厄事接二連三所有聞,朝中帝王起兵鋒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分二路,一路雪原,一路汾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張角之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明前的刀鋒搏殺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勢,攻守易型第三章 獻帝劉協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漢武奮威,裡狂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二十四章 着手組建第一百四十四章 諸葛言東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四十七章 今日吾輩造反第三十六章 寡婦愛好者第三百三十五章 宋徽宗附體的齊國皇帝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救難之將張玉,衝鋒陷陣秦叔寶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魏熊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設計,項羽暴怒第二百八十章 屍逐、攣鞮二部相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臥龍一計掀天浪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瀾的安祿山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東風雨飄搖,鹿陽再起懸疑第四十一章 西涼狼羣第九十五章 此去天光剎那,只爲心之悔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一十九章 董卓的暴戾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一十一章 魚餌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求一波追讀和票第一百二十章 二百里升塵煙,九千里聞金戈聲第九十三章 殺氣溢四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七十五章 縱橫天地,如蒼雷席捲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犁!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零五章 李儒的所見所聞第八十七章 北方一統,天下並肩孤者有幾凡?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一百零一章 擒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車神蘇辰,一車絕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燕都之亂,董卓入京第二百五十章 意氣風發霍去病第五十章 起風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臥龍一計掀天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分二路,一路雪原,一路汾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懵逼的攣鞮部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遠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五十六章 焠刀之火第三章 獻帝劉協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三百零三章 自爆王景興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過年關,狼羣復甦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之猛虎,關雲長第一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四十六章 騎兵!騎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暇裡的吵鬧第三百三十三章 說動西楚霸王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術有專攻,秦檜、王朗出使越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蓮潑秋雨,古劍爭風雷第二百四十八章 祭刀第二百九十章 請陛下禪位第三百六十八章 紛亂的朝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祭刀第五十九章 白幡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生不老第一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九州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零二章 往後這裡我說了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張飛執筆,狂噴大魏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上架感言,以及春風的感謝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明天加更第五十三章 厄事接二連三所有聞,朝中帝王起兵鋒